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固之春 > 第24章 第24章 验收

永固之春 第24章 第24章 验收

作者:公子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24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四章验收

周师傅那看似不起眼的发现,如同在僵死的棋局中点下了一记活筋。更换了专用刀具,调整了切削参数后,数显车床加工出的播种盘,动平衡数据终于稳定地达到了图纸要求的苛刻范围。

消息传开,压抑已久的永固厂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工人们脸上多了几分血色,连走路时的腰杆都似乎挺直了些。赵东升紧锁了好几天的眉头,也略有舒展,但在调度会上,他敲着桌面的手指依旧急促:“第一批五十件的试制品,省公司下周就要来人验收!这不仅是检验产品,更是检验我们永固厂还有没有活下去的资格!各个环节,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最后的冲刺阶段,整个厂区像一部上了发条的机器,围绕着那台数显车床疯狂运转。林凡几乎是住在了车间,寸步不离地监控着每一道工序,对关键尺寸进行百分百抽查。沈玉竹同样忙碌,她要协调坯料供应、跟踪检测数据、准备验收文件,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史今的仓库,成了这场冲刺的“后勤弹药库”。林凡开出的物资清单越来越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史今打起十二分精神,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保障供应上。他甚至在仓库里腾出一块专门区域,用来存放和预处理这些精密物料,确保送到车间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滴油液都符合标准。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他无法参与前方那些精妙的技术决策,但他能确保后方稳固。这种清晰的边界感,反而让他躁动不安的心稍微平静了一些。只是,每当看到沈玉竹和林凡为了一个数据反复核对、为了一个工艺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却又最终达成共识时,那种熟悉的疏离感便会悄然漫上心头。他们是一个世界的,而他,是另一个世界的守望者。

验收的日子,在一个阴沉的上午如期而至。省农机公司的几位代表,在赵东升和林凡、沈玉竹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三车间。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加工好的播种盘整齐地码放在铺着绿色绒布的检验台上,闪着冷峻的金属光泽。

验收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尺寸检测,合格。表面光洁度,合格。材质报告,齐全。负责验收的孙工是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他一丝不苟地操作着带来的便携式检测仪器,每一项数据都仔细核对。

林凡在一旁做着技术讲解,语气自信从容。沈玉竹则配合着展示各种记录文件,应答流畅。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终于,到了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动平衡测试。车间里那台专用的动平衡机被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第一个播种盘被小心翼翼地装夹上去。仪器指针轻微晃动,最终稳定在合格的绿色区域内。

“合格。”孙工面无表情地记录下数据。

第二个,合格。

第三个,合格。

……

一连检测了十几个,全部合格。车间里旁观的工人中,开始有人忍不住小声叫好,王大海的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赵东升背在身后的手,稍稍放松了一些。

林凡的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看向沈玉竹,两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然而,就在检测到第二十三个播种盘时,意外发生了!

动平衡机的指针在剧烈摇摆后,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稳定在绿区,而是颤巍巍地停在了代表临界状态的黄色区域边缘,几乎就要触及不合格的红线!

“这个……”孙工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数据在临界值,不稳定。”

气氛瞬间冻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可能是装夹有微小偏差,或者环境振动影响。”林凡迅速上前,冷静地分析道,“孙工,请允许我们重新装夹一次。”

孙工点了点头。林凡亲自动手,极其小心地卸下、又重新装夹了那个播种盘。整个过程,车间里鸦雀无声,只能听到机器运转和人们紧张的呼吸声。

第二次检测开始!指针依旧剧烈晃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小小的表盘。指针划过绿区,速度减慢,眼看就要停下……却最终,还是停在了与刚才几乎一模一样的位置——临界黄区!

“还是不行。”孙工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单个零件临界,可以认为是偶然。但如果批次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临界品,装到整机上,累积误差就会超标,影响播种均匀度。这是性能关键项,我们必须严格把关。”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不仅这个零件可能被判不合格,更可怕的是,它意味着整个加工过程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导致数据离散度超差的系统性隐患!

“怎么会这样?!”王大海的声音带着哭腔,“之前抽检都是好的啊!”

林凡的脸色第一次变得有些苍白,他紧盯着检测数据,喃喃道:“加工参数没问题……刀具寿命也在范围内……难道是……”他猛地转头看向沈玉竹,“玉竹,立刻把之前所有的检测原始记录调出来!重点查看不同批次坯料的硬度检测数据!”

沈玉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发白,应了一声就要去拿记录。

“等一下。”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史今不知何时从仓库过来,正站在检验台不远处。他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是仓库的《精密物料入库验收记录》。

“林工,沈技术员,”史今走上前,将记录本翻到某一页,递了过去,“这是这批播种盘专用坯料的入库记录。我记得,大概在加工到第十五件左右的时候,新到了一小批坯料。当时送货单上标注的炉号和之前略有不同,但材质证明和抽检硬度都是合格的,我就按流程签收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林凡和沈玉竹立刻凑过去看,果然,记录显示中途更换过一个批次的坯料,虽然宏观检验合格,但炉号不同可能意味着冶炼批次有细微差异。

“微观成分偏析!”林凡瞬间反应过来,“不同炉次的坯料,内部金相组织可能存在微小差异,导致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动平衡稳定性!我们之前的抽检恰好都在第一个炉次的坯料上!”

问题根源的方向,瞬间被缩小了!

孙工赞赏地看了史今一眼:“这位同志心很细啊。如果是坯料批次问题,那就需要对这批临界品对应的坯料批次进行重点复检,并评估影响范围了。”

赵东升当机立断:“孙工,请您和各位专家先到会议室休息一下,我们立刻组织技术力量排查!林凡,沈玉竹,你们全力配合!史今,把你记录的所有关于这批坯料的往来单据全部找出来!”

危机并未解除,但至少找到了突破口。人群在赵东升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起来。林凡和沈玉竹立刻投入紧张的数据分析中。

史今默默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本看似平常的入库记录。他并没有解决技术难题,他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记录清晰,有据可查。但正是这份最基础的扎实,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史今默默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本看似平常的入库记录。他并未因提供了线索而沾沾自喜,心头涌起的,反而是一种格外清醒的认知。他与沈玉竹、林凡他们,并非身处两个完全隔绝的世界。他们有他们的战场,在图纸、数据和精密仪器间攻坚克难;而他,也有自己的阵地,在这一方仓库里,用秩序、细致和责任心,默默支撑着前方的每一次冲锋。这条通往理解与合作的路或许依然漫长,但此刻,他仿佛看到了一座桥梁的雏形。他转身快步走向仓库,那里还有更多记录需要核查,他的战斗,还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