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固之春 > 第14章 第14章 定标

永固之春 第14章 第14章 定标

作者:公子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24 来源:文学城

第十四章定标

刘广利被带走后,厂里表面上风平浪静,但这一汪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暗流涌动。工间休息时,人们议论的不再是刘广利的嚣张,而是老厂长日益严重的咳喘病——据说已经住了院,厂里的大小事务,暂时由之前分管后勤和基建的徐副厂长主持。

这天下午,仓库来了个机修车间的年轻学徒,领几颗螺丝,嘴里嘟囔着:“这往后日子难过了哟。”

史今一边找螺丝,随口问:“怎么?”

那小青年凑近些,压低声音:“史保管,你还不知道?徐头儿要搞新规矩了,听说我们机修车间要试点,完不成定量,就得‘内退’或者‘买断’!”

史今心里咯噔一下。定量?机修活儿千差万别,修一个精密主轴和换一套普通轴承,能一样定量吗?

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下班前,厂办通知各班组长、车间主任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开会。通知也破天荒地下到了仓库。老马揣着通知,一脸愁容地对史今说:“史今啊,这……这会是啥意思?还‘相关部门’,咱仓库算不算?要不……你去听听?我这心里直打鼓,见了领导话都说不利索。”老马习惯性地想往后缩。史今没推辞,点了点头。

会议由徐副厂长主持。他坐在主位,穿着一身熨烫平整的深色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没有刘广利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但会场的气氛却莫名地更加凝重。

他先通报了上级对刘广利问题的处理决定,然后话锋一转:“同志们,刘广利的问题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但这更暴露了我们厂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痼疾!上级对我们厂的情况非常关切,改革,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他用了很多史今不太熟悉却感觉沉重的词:“壮士断腕”、“轻装上阵”、“阵痛期”。最后,他宣布了一项立即要推行的“试点”措施:在机修车间实行‘工作量计件考核’。

下面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徐副厂长抬手压了压:“具体方案是,根据设备复杂程度和历年维修量,核定每个维修工的月度基准工件数。”话音未落,他紧接着补充道,“为了体现公平竞争、能者多劳,基准数将参照近两年同岗位最高效率设定,并上浮百分之二十,以充分挖掘潜力。连续两个月无法完成基准任务的,视为不胜任岗位,将纳入首批分流安置范围。方案细则会后下发,下周一开始执行。”

参照最高效率上浮百分之二十!这标准根本不是取平均值,而是立了一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老师傅们,跳起来也摸不到的门槛。史今看到前排机修车间主任王大海的后颈,瞬间绷紧了。

散会后,压抑的议论声在走廊里蔓延。史今回到仓库,老马赶紧凑上来问:“咋样?啥内容?”史今简单说了考核办法。老马听着,脸色渐渐发白,拿着抹布的手都有些抖,喃喃道:“这……这要是往后各个车间都这么搞……咱们这仓库……怕是也……”他没再说下去,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惶恐。

傍晚,史今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了周师傅。周师傅没像往常一样开玩笑,只是默默地走着,看到史今,停下脚步,摸出烟袋点上,猛吸了一口,烟雾在寒冷的空气里久久不散。“小子,听见风声了吧?”他苦笑一下,脸上的皱纹像干涸的土地,“嘿,我这摸了一辈子扳手的手,到头来要比数零件件数了。修一个疑难杂症,够换十个简单轴承,可这‘定量’,它不算这个。”他摇摇头,佝偻着背走了,那背影比平时更显苍老。

史今心里堵得像塞了一团湿棉花。他在厂区里漫无目的地走着,正好碰上从技术科下班的沈玉竹。她手里也拿着那份考核办法,眉头微蹙。

“史今同志,”她先开口,语气带着明显的忧虑,“徐厂长这个考核办法,设定的基准线太高了,严重脱离实际。只追求件数,会诱导工人抢简单的活儿干,复杂的设备故障没人愿意深入维修,会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对周师傅他们这样经验丰富、擅长解决复杂问题的老工人,太不公平了。”

史今听到她也在质疑这个方案,心里那团棉花仿佛被点着了一个角,一股热气往上顶。但他只是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将情绪压了下去,声音低沉而克制:“这不叫不公平,沈技术员。这叫……逼人走。”他顿了顿,目光看向机修车间昏暗的窗户,“周师傅他们,为厂子干了一辈子。”

沈玉竹感受到他平静语气下的暗流,试图理性分析:“我明白。但徐厂长推行改革的决心看来很大。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收集数据,写个分析报告,说明这种单纯追求数量的弊端,建议引入难度系数和维修质量权重……”

“报告来得及吗?”史今打断她,声音依旧不高,但每个字都像沉重的石子,“等报告写好,流程走完,周师傅他们可能已经被‘分流’了。”他转过头,看着沈玉竹,眼神里是深深的无力感,“有些事,明明看着不对,就不能因为它打着‘改革’的旗号就跟着走。在部队,不能看着战友……掉队。”

沈玉竹怔了一下,似乎被“战友”这个词触动,也为他话语里那种近乎固执的责任感所冲击。她沉默片刻,语气缓和了些:“史今同志,我没有说跟着走。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影响决策。直接、硬性的对抗,可能适得其反,让情况更糟。”

“有效的办法……”史今重复了一句,嘴角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苦涩,“我知道我嘴笨,不会说道理。但我只知道,到了真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不能往后退。”他知道沈玉竹的道理是对的,可他心里那股要为周师傅他们说点什么的劲儿,憋得他难受。

沈玉竹看着他紧抿的嘴唇和下颌坚硬的线条,明白这个看似沉默的男人,心里自有他一套不可动摇的原则。她轻轻叹了口气:“天快黑了,先回去吧。总会有办法的。”

两人在岔路口分开。史今望着她消失在暮色里的背影,心里清楚,他们的想法终究不一样。她相信数据和流程能修正错误,而他,更相信人到关键时刻得站出来。

史今有预感,风暴的第一个浪头,应该很快就会拍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