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寅夜逢灯 > 第7章 执壶不过阶(一)

寅夜逢灯 第7章 执壶不过阶(一)

作者:裁春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37:36 来源:文学城

元璎才懒得理会这种争风吃醋的闲事,只吩咐宫女将事情报给裴子龄,由他自行处置。随即又同萧绥重新谈起了政务。

谈到最后,元璎想起今早宫人禀报的一桩琐事,便漫不经心地开了口:“听说你昨日刚回京,便将高家的那位公子关进了牢里?”

萧绥将昨日闲意楼的事简单说了一遍,语气平稳,条理清晰。

元璎听毕,沉吟着点了点头:“高聿铭教子无方,这也算是他自食其果。这事你不必再插手了,扔去给大理寺,由他们处置吧。”

萧绥微微颔首:“是。”

元璎随手搁下茶杯,身子略略往后仰,倚着软垫,眼底浮出一点淡淡的趣味:“那个北凉质子如今何在?”

萧绥垂下眼帘:“微臣暂时将他安置在了府中。”

元璎瞧着她,唇角勾起一丝意味不明的浅笑:“听闻那北凉质子长得颇有姿色?”

萧绥闻言,略顿了一下,抬起头与元璎的视线相撞,却又很快移开了目光:“确实如此。高钦正是因见他容貌艳丽,动了邪念,才闹出了这等荒唐事。”

元璎收回了目光,若有所思的深吸一口气:“北凉送质子入我大魏,本意是为求和,然而入京尚未满月,此人便搅得京中喧然,可见是个祸患。既如此,不如送去南陵,那里地处静野,且有陵军驻守。倘他真心愿留在大魏,自会懂得‘伏低’二字之意。若心怀鬼胎,料想在那等荒僻之地,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南陵是元氏皇家祖陵之所在,地势偏寒,三面山围,陵墙高峻,常年积雪不融,远离京城正道。人去到那里,无异于被流放。

萧绥应了声:“是。”

元璎抬手揉了揉眉心:“朕明日便会下诏令,让南陵那边派人来接。你且再容留他几日,等南陵那边的人一到,直接交出去即可。”

冬日昼短夜长,说话间,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元璎也不再留她,只吩咐抬了步辇,送她出了宫。

宫门外,丁絮早已守候在软轿旁,见她现身,立刻掀开帘子。

萧绥一言不发地弯腰钻了进去。

轿辇起伏,萧绥靠着厢壁闭上眼,借着这晃动的节奏,不禁有些昏昏欲睡。待她再睁开眼时,轿子已稳稳停在府门外。

轿帘从外面掀开一道缝,丁絮伸手进来搀扶她。萧绥搭着丁絮的手腕,一步跨了出去。

此刻夜幕低垂,头顶的天色浓黑一片。

萧绥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刚跨进府门,余光里便瞥见不远处有一盏灯笼缓缓地移了过来。柔和而温暖的橘色光晕晃动着,将地面上的薄雪映得透亮。

她并未多作留意,目光自然地跟随那点灯火,循着廊道一路走回了清辉堂。

清辉堂的门楣上悬着两盏宫灯,比旁处更显亮堂,柔和的光线自上而下洒落,勾勒出提灯之人的轮廓。

萧绥原本无意细察,只是漫不经心地一瞥。谁知这一眼过后,她脚步蓦地顿住,略一凝神,才发觉那提灯伫立之人,竟是贺兰瑄。

眼前的贺兰瑄已然没了白日里的脂粉鲜妍,素面朝天的脸上透着几分清冷的苍白。他满头青丝规规矩矩地束在脑后,身上穿着一件青灰色的旧夹袄。夹袄单薄,袖口处还开了线,乍出几根絮线漂浮在空中,显得有些落魄。

他低眉敛目地站着,身子被冻的发抖,握着灯柄的手指也冻得泛白。

萧绥眉头一蹙,神情中透出几分反感:“怎么是你?”

贺兰瑄抬眸瞥她,眉眼间有怯意犹存:“今早蒙殿下教诲,瑄自知失礼。既为质子,理应循规守训,谨言慎行。”他顿了顿,将灯举得更高些,语气也更为恭谨:“掌灯引路,原是瑄之本分。若有不妥之处,还请殿下斥责,瑄必铭记在心,不敢再犯。”

萧绥冷冷地收回目光,盯着庭前一株被积雪压弯枝条的山茶树,语调疏离冷淡:“我与你说那些话,并非是教你该做什么,而是警告你莫要妄动歪心思。你这些讨巧的举动大可收起来,不必再在我面前惺惺作态。”

她话到此处,语气愈发冷淡:“圣人已有旨意,要将你送往南陵守陵,过几日便会有人前来接应。南陵清静僻远,倒是极好的修身养性之处,你还是将心思收好,省得白费了功夫。”

贺兰瑄听得此言,握着灯柄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力道大得过了头,手背上早先皴裂的伤口被生生撑开,裂口处泛起一圈细细密密的痛意。

他双唇动了动,似是要说些什么,话还没来得及出口,萧绥已然抬脚进了屋。

萧绥的步伐干脆利落,不留丝毫回旋余地。身后的丁絮见状,也快步跟了上去,门扇转眼在贺兰瑄面前合拢。

风雪轻飘飘地吹过,灯笼里的烛火微微摇曳,投下一片孤清惨淡的光影。

贺兰瑄垂着头,沉默立着,像是被夜色钉在原地,一动不动。寒风绕过廊柱,将他衣角吹得微微发颤,他却毫无知觉。良久,他才缓缓抬脚,步子虚浮而迟滞,沿着来时的路,一步一步,踉跄着走回黑暗深处。

屋内,萧绥站在窗前,指尖轻轻推开一隙窗缝,目光落在院中那道逐渐远去的背影上。她望了片刻,什么都没说,只轻轻合上了窗扇,动作干脆得像是关上了某个不必要的念头。

屋里炭火烧得旺,温度一层层裹上来。宝兰从一旁迎上来,替她解了大氅,然后提起桌上的茶壶去了厨房煮茶。

萧绥弯腰坐去紫檀榻上,榻前火盆里的炭烧得正旺。她伸出双手,对着盆里温热的火光,缓缓搓动冻僵的指尖。

丁絮拿了火钳往盆里添进几块新炭,垂头动作的同时,迟疑着问道:“主子,圣人真打算把那贺兰瑄送去守陵?”

萧绥没有立刻答话,只盯着火盆里跃动的火星,眼底一片深沉。隔了片刻,她才轻飘飘地“嗯”了一声,语气淡得像是从喉咙里散出来的热气。紧接着,她又察觉到了什么,抬眼扫过丁絮的脸:“怎么?”

丁絮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属下听人说起过,那地方苦寒荒凉,不是什么好去处。”

萧绥搓着双手:“苦寒荒凉又怎样?他一个质子,难道还想在我大魏锦衣玉食不成?去守皇陵,正好可以体现他忠心归顺之意。况且他去到那里,每日要做的左不过是清雪、抄经,如此清闲,他该感恩才是。”

丁絮抿了下唇,不再出声。

萧绥察觉到她的犹豫,侧过头睨了她一眼,眉心微沉:“你有话便直说,别学宫里头那帮人,一肚子弯弯绕绕,连说句话也不痛快。”

丁絮见状,索性也不再遮掩,她将火钳放下,跪坐在萧绥身边的氍毹上:“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属下曾识得一位守陵的兵士,听他说过南陵的景况。听说那里常年阴寒清苦,寒意料峭,风一吹便如刀割似的,入夜后连灯火都没有。房舍也是年久失修,有时连窗纸都是破的,夜晚寒风直灌进去,冻得人骨头疼。又因为离城镇远,不便请医问药,兵士们有时若冻病了,只能硬撑着扛过去,久而久之不少人落下病根。冬天一来,伤风发热都是小事,严重的甚至还会咳血。属下想,他们守陵的军士尚且如此,那质子若是被送过去,恐怕……”

话音落下,萧绥烘手的动作忽然顿住。她没说话,只是望着那团炭火怔愣半晌,隐约有某种情绪在眼底悄悄闪了一下,又很快沉了下去,被压进更深的地方。

“谁让他是贺兰氏的血脉?”她面容变得格外冷肃,透出了点铁石心肠的意味:“北凉战败为质,遭些苦楚,理所应当。”

*

朝中任命向来程序复杂,萧绥虽被圣人亲口指派为御史台中丞,但这只是第一关,除此之外还需将圣旨递交吏部,由吏部官员层层审核、勘议,然后下达正式的任命。直到任命正式递交到官员手上,官员这才真正有了走马上任的资格。

趁着这几日任命未至,尚还清闲。次日清晨,萧绥披衣起身,准备前往城郊巡营。

此刻天刚擦亮,时辰尚早。萧绥抬脚跨出屋门,寒气扑面而来。她眯着眼走了两步,才刚走下石阶,意料之外的,又看见了贺兰瑄。

怎么又是他?

贺兰瑄身上仍穿着那件青灰色的旧夹袄,他低着头,身子微躬,双手紧握着扫帚,一下一下扫着院中的积雪。

“沙沙……沙沙……”扫帚刷过石砖的声音细而缓,轻手轻脚地,像是唯恐惊扰了谁。

萧绥站在原地没动,眉心却不由自主地蹙了起来。她凝神打量着贺兰瑄,起初不觉得有什么,只当是他是心虚作戏,想以此博她几分怜悯。可看得久了,渐渐察觉出不对——贺兰瑄扫雪的动作太过利落,落手的位置、用力的分寸,甚至连挥扫时的幅度都老成得像是做惯了粗活的下人。

这绝不该是一国皇子该有的姿态。

另一边的贺兰瑄察觉到她的目光,停下动作,抬头望了过来。目光交汇的瞬间,他倏地一怔,随即急忙上前两步,干脆利落地跪在刚扫干净的青砖上,低头行礼:“贺兰瑄叩请公主殿下安。”

萧绥看着他,在天寒地冻中忽出一口白雾:“你又在折腾什么?”

贺兰瑄听出了她话中的不悦,局促不安地攥紧了手里的扫帚,低声解释:“昨夜落了一宿的雪,今早积得有些厚,我想着早点起来,趁着殿下出门前把雪清扫干净。”

萧绥不带感情的开口道:“这些事府里自有下人来做。”

贺兰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如同蚊蚋般轻弱:“我客居府中,空耗时辰,心里不安,想着能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萧绥耐心耗尽,面色蓦然冷下来,语气中透出冰冷的质问:“我以为昨日已经同你把话说得足够明白,你究竟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装傻充愣?”

贺兰瑄肩头一颤:“我懂,殿下的话,我都明白的。”

“既然懂,就该识趣一点,莫再白费力气,做这些讨巧作态。”萧绥语气生硬,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厌烦。

贺兰瑄仍旧跪着,身子被风吹得隐隐战栗,好似院中那株未剪的枯枝。粗糙的扫帚柄硌进掌心,他一声不吭,连指头也不曾挪动一下。

萧绥冷眼凝视了他片刻,见他既不分辩也不动弹,神情漠然如木雕泥塑,仿佛是彻底认了命,于是轻拂袍摆,迈开大步径直往马厩走去,头也不回的将他抛在身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执壶不过阶(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