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银杏黄时雨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银杏黄时雨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作者:寒月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8:49 来源:文学城

翌日一早,雪停了。

三人一商量,决定离开南山,返回和顺。

何怀素手受伤了,不便开车,何潆就开着他租来的车,他坐副驾,另带了那个腹部受伤的母亲和她的孩子,以及那个男大学生志愿者。

魏希开着何潆的车,也带了几人一道前往腾冲市人民医院。

送完人后,三人回到了“听雨客栈”。

陆瑶老早就等在了客栈门口,看到何怀素三人走来,不由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何怀素不由得调侃道:“陆瑶,好久不见,怎么开始信佛了?”

陆瑶听到这打趣的话,心里的紧张愧疚少了大半,噗嗤一笑,“偶尔信一下,还是挺灵的。”

何怀素一本正经点头:“嗯。心诚则灵。”

陆瑶待何怀素走近了,又愧疚起来,“天啊,这么帅的一张脸,怎么受伤了,罪过罪过,我有罪我有罪。”

何怀素温和一笑:“这张帅脸表示,太帅太过光芒万丈了,偶尔要需要遮挡下光芒。”

陆瑶哈哈大笑:“Nathen,许久未见,你的嘴皮子功夫见长啊。”

何怀素看了眼何潆,“或许这才是本来的我。”

何潆也正看着何怀素,感觉这样的他是她从未见过的一面,有些新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却被何怀素逮了个正着,不过她并不慌乱,冲他微微笑了下,挪开了目光。

“回来了?”秦美珍和郑家鑫从客栈里走了出来,秦美珍笑得温柔,目光先看向何潆,随后缓缓落在了何怀素身上。

何潆忙介绍道:“Nathen,这位是我妈妈,这位是郑叔叔。”

“妈,郑叔叔,这位是我们客栈的老顾客何怀素。”

“阿姨,叔叔,我是Nathen,你们喊我小何就好。”

何怀素尽管表面看起来极洒脱,内心却懊恼极了,怎么偏偏是这副“尊容”与何潆的妈妈初相见。

秦美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不着痕迹地落在何怀素身上。

眼前的年轻人身形颀长,即便脸上带着伤,眉宇间也未见丝毫萎顿,反而有种历经事态后的从容。

他站姿挺拔,并非刻意军姿般的僵硬,而是一种松驰有度、自然形成的仪态。

“小何,辛苦了,难得你这么有心,听闻腾冲地震,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跑了回来。家里人会不会有意见啊?毕竟明天就是除夕了。 ”秦美珍的声音柔婉,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话问得也很有技巧。

“当时我看到南山镇地震的信息,想到的就是南山毗邻和顺,担心阿潆的安危,手比脑子快,立马就订了机票。上海家中亲人只有爷爷,我父母还在环球旅行的路上,爷爷是支持我的。但明天我还是要赶回去,陪爷爷过年。”

秦美珍微微颔首,面上仍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但内心对何怀素的回答极为满意。他既表明了对何潆的关心爱护是出于本能本心,是情感压倒理智的结果,又表明了他要回去陪长辈过年,非常孝顺长辈。

“脸上这伤……要紧吗?看着真让人心疼,你爷爷若见到了,肯定该心疼坏了。” 她的目光里有关切,但没有过度打量让人不适的冒犯感。

何怀素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而不显谦卑,微笑道:“我这只是点皮外伤,处理过了,不碍事,过几天就好。倒是让您见笑了,第一次见面,形象有些欠佳。我爷爷曾是军人,这点小伤在他眼里,更不值一提了。” 他语速平稳,语气真诚,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自嘲,轻松化解了因伤势可能带来的尴尬。

这时,客栈里走出来另一位熟客,手里拿着一件样式别致的羊毛披肩,询问是否有人认得是哪位手工艺人的作品。

何潆等人都不认识,何怀素闻声看了一眼,温和地插言道:“如果没看错,这织法和图案风格,很像是滇西北怒江流域傈僳族的手工制品。他们擅长用本地羊毛,染料也多取自植物,颜色虽不炫目但非常耐看持久,花纹常常寓意着吉祥安康。我以前在独龙江徒步时,见过类似的工艺。”

他的话语自然流畅,不仅说出了来历,还简要道出了其背后的文化和工艺特点,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秦美珍见过不少年轻人,但像何怀素这样,既有见多识广的底蕴,又不夸夸其谈,还能在细节处体现良好修养和同理心的,确实不多见。

但是她还是更喜欢魏希,儒雅沉稳,同样见多识广,只是年纪稍大了一点,但年纪大经历的多,懂得体贴人疼人呀。

“小魏,你也辛苦了,我家阿鹿多亏有你照顾。”秦美珍笑着走到魏希身旁,笑容更加和煦了几分。

郑家鑫则亲切地拍了拍何怀素的肩膀:“外面风大,都别站着了,快进屋里喝杯热茶吧。小何,你受伤了更要好好休息,快来尝尝叔叔刚泡好的普洱,暖暖身子。”

**

明天就是除夕了,现在出来旅行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客栈几乎都住满了。

何潆从剩下的三间空房中让何怀素自己挑了一间,他挑了位于二楼东侧,客房名字为“霏霏”这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夜里,何潆洗了澡,吹头发时无意中瞥到近三个月被她遗忘的曾奶奶的木匣子。

从何怀素不告而别起至今,三四个月的时间,何潆一次也没有翻开过日记本。许是因为知道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她没有勇气去翻看。

头发吹得半干,何潆就放下了吹风筒,去取了木匣子,拿出了曾奶奶的日记本。而今何怀素再次回来,她不知怎么地,忽然就想看曾奶奶的日记了。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雨。我在三个月前辗转到了云南昆明,受邀到省立云南大学医学院任教,成为最年轻的讲师。云大医学院的教室设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里,每逢下雨,雨点敲击屋顶的声音,就好像是一首奇妙的乐章,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也很喜欢这里。

下课后时有学生追出来,捧着被敌机轰炸震碎玻璃的显微镜跟我请教问题,我就在硝烟弥漫的实验室里教他们如何用桐油纸代替盖玻片。最让我动容的是教授联谊会上那些先生们,留着长髯的解剖学教授总爱用烟斗敲着地图说:“华北放不下一张书桌,我们就在西南撑起中国的医学殿堂。”生物化学系的女教授每次空袭都要抢先冲进实验室抢救菌种,她说这些微生物比黄金还珍贵——那是□□的疫苗种子。

某个傍晚,空袭警报又一次撕裂长空。我与学生们躲进防空洞时,听见文学院的教授在黑暗中吟诵《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黑暗中,不知是谁先跟着吟诵起来,最后汇成压抑而坚定的合唱。我摸到口袋里的听诊器,冰凉的金属渐渐被捂得温热。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给波士顿的导师写信:“这里的显微镜缺少物镜,但学生们用眼球晶体制成简易透镜;这里没有进口的琼脂粉,但我们用云南的魔芋做出最完美的培养基……”

这一日秋雨淅淅沥沥地冲刷着街巷,我站在昆明城的灰墙前,看到了众多征募新兵的布告。布告上“急需军医”四个字映入眼帘,我突然就想起了何既白,不知他现在如何了,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却没有足够的军医给他治疗,可怎么办?、

那一瞬间,我做了决定,我要报名参军。部分同事极不理解,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在后方培养医学生也是一种报效国家的方式。但我没有犹豫和后退,毅然报了名。】

放在手边的手机震动了下,何潆阖上日记本。

是何怀素发来的微信:【阿潆,可否一见?】

何潆没有犹豫,回复他:【好。在哪儿?】

何怀素:【想出去走走吗?】

何潆:【好。十分钟后客栈门口见。】

十分钟后,何潆走出客栈,一眼就看到了门旁靠在墙边的何怀素。

他身穿一件黑色长款呢大衣,身姿挺拔如夜色中的孤松。大衣并未扣起,随意地敞开着,露出里面浅灰色的羊绒衫,衬得他肩宽腰窄,身形修长而利落。

昏黄的灯光自他头顶倾泻而下,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和挺直的鼻梁。

他的左颊上,靠近颧骨的位置,贴着一小块长方形的创可贴。但那一点突兀的白色非但没有折损他的容貌,反而为他原本英俊的面庞添了几分不羁和故事感。

他似乎有些出神,直到听见脚步声才抬眼望来。那双不看人时,总是带着几分疏离清冷的眼眸,在见到何潆的瞬间,便如冰河解冻,漾开清晰而温柔的笑意,嘴角微微上扬。

何潆微怔,她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不再属于自己,再一次漏跳了一拍,旋即又更猛烈地撞击着胸腔。

为何对他的笑容还是如此没有抵抗力?!

和顺古镇的冬夜,空气清冷干冽,吸入肺腑有种醒神的沁凉。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被岁月磨得温润,两旁的老宅亮着零星而温暖的光。

他们并肩,漫无目的地走着。

“冷吗?”他偏头问,声音比夜风柔和。

何潆想要摇头,她穿得很多了,厚厚的羽绒服,脖子上还围了条极暖和的羊绒围巾,但揣在口袋里的指尖仍微微有些凉。

“有一点。”她最终还是遵从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何怀素伸出手,到何潆面前,也没说话,就静静地看着她。

何潆明白他的意思,心口咚咚咚快跳了几下,心里犹豫着,手却已经伸了出来,放入了他的掌心中。

他穿得那么少,但手掌却是温热的,甚至有些滚热,指尖相触的时候,仿若有细微的电流,传递了过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