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逸羽风流 > 第15章 第 15 章

逸羽风流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14:24:36 来源:文学城

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春日,翼王府的后花园中,假山重叠,奇石错落,初绽的芳菲倚着新生的绿草碧树,春归的鸟儿兴奋地清鸣,行走其中,颇觉雅趣。

沿着曲折的花.径漫步至鱼趣池处,有动听的人语逐风而来。绕过一树桃蕊的芳华,隔水相望,美人胜花。

扶风亭中,一位端坐的白衣女子正捧书轻读,对座是一位年长些的青衣女子,虚握着桌上茶盏,似在凝神细听。两女侧后各有一个丫鬟,也只是静静地侍立着。青衣女子的怀中,还倚着一个蓝衣小童,他闭着双眼,脸带笑意,也不知道是不是入了好梦。

见得这般光景,自然不难猜出,早前传出的声音,就出自这池畔读书的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音色柔缓,很是清润动听。细细听来,她轻和的嗓音,读的不是诗文华赋,却是一段《国朝史略》,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令人纳闷的是,如此舒缓柔润的轻语,也不知是怎么传到远处的?只能猜想着,许是水上清风也爱极了她的音色,慷慨地将之带走,并分享给了四方。

毋庸置疑,这亭中相聚的,自然是萧茹母子与长孙蓉一行。

自从长孙蓉嫁进翼王府后,萧茹作为长嫂,体谅她年幼,又怕她突然改变生活环境不习惯,常对她嘘寒问暖。萧茹温柔和惠,长孙蓉恬静雅达,妯娌两人性情合拍,隔三差五常相约聚会。君逸羽年幼,自然也常被带来。

自上元夜宴回来,君康逸后怕之余,给君逸羽下了禁出令,不仅不许她再出王府,还规定:她出逸园,也至少要两个人跟着。

君逸羽倒也无所谓,她可不敢单独跑出翼王府。小胳膊小腿的,要是遇到拐子就死定了。她上元夜宴时暴露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聪明,索性就扯着萧茹要学认字了。多年练着书法,虽则三年多生疏了些,但繁体字于君逸羽而言,还真不成问题。她不过是想就着机会,多翻翻几本大华朝的书罢了。而且等“学会”认字,日子就不会这么无聊了。

萧茹之父萧楷,是靠读书跃上龙门的寒门进士,官场多年的不得志,更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书本中。萧茹受父亲影响,自幼颇通文墨,见宝贝孩儿聪明好学,岂有不允之理?教起来很是认真。对萧茹来说,不管三岁的孩子能学会几分,大不了全当是陪孩儿耍乐。

君逸羽“学”上字后,在萧茹和长孙蓉的妯娌聚会时,就常央求长孙蓉念书听。

为什么要听别人念?作为一个才开始“认字”的幼童,自己抱着史书看,未免也太惊人了些。

为什么不请自家娘亲念?听过长孙蓉的声音后,君逸羽才知道,“耳朵会怀孕”这句话,根本半点都不夸张。君逸羽觉得长孙蓉当不成播音员,简直是暴殄天物!

长孙蓉对这个提溜着清澈眼神、死性不改叫“姐姐”的夫家侄儿,全无办法。耐不过君逸羽的乞求,于是她和萧茹的花园聚会,自然而然地多了项重要活动——给君逸羽读书。

这天也是君逸羽缠着长孙蓉念书听,见君逸羽塞过来一本《国朝史略》,长孙蓉很是震惊了一把。她虽然知道君逸羽小小年纪就对读书很有兴趣,也很有天份,但不足三岁的孩子自发对史书感兴趣,着实稀罕。

文言繁琐,小羽儿能听懂吗?别是拿错书了吧。

见萧茹点头,加上长孙蓉对可爱的小家伙也颇有些宠溺,震惊过后,她在君逸羽的催促下,终是翻开了《国朝史略》。

“太祖开天复道启运立极英武睿文高皇帝,御讳瑾……赞曰: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攘克胡夷,光复诸夏,十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驱胡复汉,奄奠四方,万古以来,未之有也。惩胡政暴虐,复华夏道统,制礼作乐,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扫胡庭于漠南,逐胡酋于漠北,两百年汉耻得雪,华夏激扬。内修政事,外勤讨伐,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功德至伟,万世一人矣!呜呼,圣矣哉!”

一篇《太祖本纪》读毕,长孙蓉有些渴了,轻轻将书本放上桌子,取了盏清茶饮用。

君逸羽闭眼听书,在长孙蓉的声音停下后,回味了片刻,才睁开眼来。她琥珀色的眼眸没有平日清澈,反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古怪。这华朝的太祖皇帝倒是有趣,竟然取消了避讳,甚至直接在年号中用上了自己的名字,是想要大华子民都记住他吗。还有,这书叫“国朝”,应该就是本朝人写的吧,把他们的太祖都写得近乎神人了。不过,从奴隶翻身做到皇帝,清扫了异族政权,还拿下了他们的老家,是有够彪悍的……

长孙蓉为君逸羽读书听,已经很有些时日了,自然知道她闭眼听书的习惯。见君逸羽睁开眼后怔怔愣愣的,她嘴角轻勾,笑问道:“小阿羽,你听得怎么样?”

她自是不相信小小孩童能读懂史书的,只是喜欢君逸羽的可爱,见小家伙一脸迷惘,忍不住出言逗弄。

君逸羽感觉华朝慷慨豪迈的气度,很有些隋唐风采,可间或听到的北疆不顺,又让她否定了这个想法。她隐隐觉得,这是个文化上类同中国古代的另类中国,怕是不能严格按照她前世所知的历史知识来界定时代。一口吃不出个胖子,不如先了解了解现在所在的大华朝,这才闹着要听《国朝史略》。

听了满满一篇对华太祖文治武功的盛赞,君逸羽虽然有些腹诽,却也知道了大华之前是近两百年动乱时期,类似五胡乱华。汉人长期受到胡人的统治和影响,及至大华建立,也颇有胡风的开放。而华太.祖君瑾呢,是像朱元璋一样,从底层奋斗起来的平头皇帝,不过他打江山时幸运一些,二十岁时揭竿而起,十年就打下中原称帝了,可惜不长寿,只坐了十二年的江山就死了。

听到长孙蓉发问,君逸羽停下了脑中的推想。长孙蓉来得正好,君逸羽刚好有个问题。她用尽可能稚嫩的句式问道:“姐姐,刚才书上说‘太祖策马,刺茂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坞元诸将莫能挡也。’太祖的武功很厉害吗?”

君逸羽说的是君瑾与坞元军交锋、崭露头角的一战,听起来君瑾有很强的武功,这引起了君逸羽的关注。要知道,前世君逸羽因着孤儿身份,又要护着为人冷傲的叶琳熙,没少受欺负,后来有机会了,就跟着朋友学了格斗术。也许是曾经的经历,让她对个人武力有着女生少有的追求。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武林高手,她一定要找机会求学。

糯软的童音大出长孙蓉所料。她本以为君逸羽没听懂会害羞,可这个孩子一开口,却恰恰说明他听懂了,这该是怎样卓越的天分啊。别的不说,只看他提问时,张口就引用了原文,还是只听过一遍的文言文,光靠这份过耳不忘的能力,就当得起神童的称号了。

前世的君逸羽就是医学生,医学院的书是众所周知的多,她若是在记忆力上没几分本事,又怎敢闯进医学院?这辈子的爹娘——君康逸是进士及第,能让君康逸一往情深的萧茹,也并非凡夫俗子——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君逸羽这辈子的脑子,自然长得也不差。说来也是因此,君逸羽才会误入思维盲区。她习惯了自己的优质记忆力,完全忘了这也是需要收敛的东西。

“羽儿,说过你多少次了,应该叫叔母,你怎么老叫‘姐姐’呢?”萧茹点了点君逸羽的后脑勺,语带笑意。不知她的笑是高兴孩儿的聪慧,还是为孩儿的顽皮忍俊。也许兼而有之。

“嫂嫂,羽儿这孩子从会开口说话,就一直叫我姐姐,任谁说了他都我行我素。这调皮的小机灵坚持起来,我们是拿他毫无办法的,你且随他,到他愿意时,自会改的。”

“蓉儿,你这般宠她,倒是比我这做娘亲的更甚了。你说随她到愿意改时,她若一直不愿改口,看你如何是好。”

长孙蓉爱怜地看了眼君逸羽。君逸羽正在剥橘子,珠芸想上前帮忙,却被她挥手打发了。长孙蓉见此情景,轻笑一记,又回转眼来看向萧茹回道:“嫂嫂说笑了,羽儿聪明,他现下只是调皮,等长大些自然就好了。”

长孙蓉说话的功夫,君逸羽的橘子也剥好了。只见她从萧茹的怀中跳了下来,走到了长孙蓉身边,把剥好皮的橘子递了过去,嘴中脆声说道:“姐姐,这是我亲手剥的,你念书这么久一定渴了,你快吃了,羽儿的问题你还没答呢。”

“羽儿真乖。”长孙蓉一手接过橘子,一手捏了捏逸羽有些婴儿肥的脸颊,又转向萧茹,很是欢畅地笑道,“嫂嫂,你看阿羽小小年纪就会疼人,又怎么不招人疼。”说完,又搂过君逸羽,将她剥开的橘子你一瓣我一瓣地喂着吃了。

君逸羽看到长孙蓉的眼中有感动的微光,心中也有些感慨。她一向重情,是那种有人给她三分好,她就能还回去十分的性情。与长孙蓉相处了这么久,她从内心里,早把长孙蓉当朋友看了,只是困在小身板里,虽然能感觉到长孙蓉时常不开心,也无法询问分担。为此,君逸羽很是苦恼过一阵。想通了,也就只能用小孩子的身躯让她逗逗,或是装装可爱逗她开心。不得不说,君逸羽的做法是成功的,最起码,长孙蓉很高兴和萧茹母子相处,连笑容都比平时深些。

萧茹听了长孙蓉的笑语,又见两人的亲近模样,也看得高兴,嘴上却打趣道:“也难怪你宠爱她都要胜过我这个做娘亲的了,你看看羽儿,都亲手剥桔子给你了,连我都没有呢。”顿了顿,她又道:“蓉儿今年有十七了,你和羽儿他叔父也成亲快两年了,是时候……”

“嫂嫂!”

萧茹话没说完,就被长孙蓉含羞的声音打断了。

“这又没旁人,和我还有什么好害羞的。二弟生性跳脱,做了爹爹许就能定下来。我看你这么宠着羽儿,必是个喜欢孩子的。”萧茹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

“嫂嫂这可就猜错了,未出阁时,我家那几个弟弟妹妹闹得我头疼,孩子里我只是恰巧喜欢羽儿罢了。”

“我也喜欢姐姐!”君逸羽作势抱在了长孙蓉身上。近在咫尺,君逸羽注意到,萧茹提到生孩子的话题时,长孙蓉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羽儿真好。”长孙蓉脸上灿若花开,也回抱住了君逸羽。童言最是真心,也最是让人开怀。

一大一小俩相宜的情景,让萧茹跟着是一笑,又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这个弟妇,才貌出众,品行也可靠,她看着是极好、极喜欢的。只是她和二弟夫妻俩,平素虽然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模样,可萧茹瞧着,总觉得他们间少点什么。

她与长孙蓉性情相投,又是做长嫂的,这才存了劝抚她的心思,也是想探看一下长孙蓉的态度。如今看来,这两人……唉!两人都好,可毕竟是联姻,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我一般幸运的。

萧茹想到这,又想到了与夫君共同的宝贝。她笑瞪一眼君逸羽,嗔怪着作不满状:“喜欢什么!上元那晚自己在宫里乱跑,整个大华宫的宫人都没把她找回来,差点没把她爹急死。她爹的性子,蓉儿你也是知道些的,你看看,她这硬是吓得她爹给她禁了足,快三个月没出自家大门不说,便是出逸园也必得要两三个人看着,他爹爹才放心。”

长孙蓉自是知道君逸羽那天的“壮举”和这些日子的“禁足令”的,却笑道:“那是羽儿聪明,你看他还不是找到熙儿然后送回来了。怎么不喜欢?嫂嫂看熙儿的性子,不也对羽儿很好吗?给他脱衣穿衣,还喂他吃饭,那晚还是在熙儿身上睡着了,才被大哥抱回来的吧。我可是听说,那天的熙儿,把好些人吓了一跳呢。”

虽则君天熙成了皇储,但王府里提起她时,还是如亲人般直呼“熙儿”,只有当着外人才会换上官样文章。

君逸羽撇嘴。不就跑了一次路吗,禁足我都没意见,怎么老不放过我这件事。

“姐姐,你还没说呢,太祖很厉害吗?”君逸羽努力把话题揪回正轨。

“太祖赶走了胡人,建立了大华,自然是厉害的。”

“不不不。”君逸羽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羽儿问的是武功。”

“太祖有万夫不当之勇,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武功自然也是极厉害的。羽儿问太祖的武功干嘛呢?”

长孙蓉一脸逗孩子的好笑表情,君逸羽也顾不得了。这般空话,听起来就是个厉害的将军,可不是她想知道的武功。

“那他能飞吗?”传说中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啊,这儿到底有没有?

长孙蓉一噎。果然是孩子,思维还真飞跃,怎么听个太祖本纪,能让他想到飞不飞的问题呢。

见君逸羽一脸求知,长孙蓉思索了片刻,才道:“太祖厉害的是战阵功夫,那是外门武功,我想,他应该是不会飞的。”虽说童言无忌,但关于太祖的话,还是慎重为好,长孙蓉怕君逸羽嫌太祖不会飞,又补充道:“不过太祖已经很厉害了,现在军队里还练着他的太祖拳呢。你叔父就会。”

君逸羽眼睛放光。外门功夫不会飞?那就是有能飞的内门功夫哦?这一下,君逸羽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追问道:“那有人能飞?”

长孙蓉肯定地点点头,“有的,太祖打天下的时候,身边就有些江湖高手,他们‘嗖’的一下就能飞上墙头。”长孙蓉解说间,扬手给君逸羽比划了一条弧线,倒是罕见地露出了一些十七岁少女的活泼。

额,太祖又不是孟尝君,还搜罗些江湖人干嘛?算了,这不是我的重点。君逸羽抓回发散的思维,做出一派孩子的天真烂漫,拍手道:“真的吗?羽儿也想飞,能让他们教我吗?”

唉!真受不了我自己!这小身板什么时候能长大啊!君逸羽感觉被自己撒娇的样子恶心到了。

“这个……”长孙蓉面露难色。她只是叔母,君逸羽的事情,她做不了主,有些不好回答。再说,她这也没有能飞的江湖高人呢。若是琴棋书画什么的,她倒能教教。小机灵,好好的听个书能想这么远,真会为难人。

“怎么,不可以吗?”

爷爷是武将,我学个武也可以吧,叔父不也入军了吗。额……不过我这是女扮男装,也不知爹娘什么想法。想到这,君逸羽下意识地看向萧茹。

萧茹对长孙蓉一笑,招手将君逸羽唤到身前:“羽儿又想学武了吗?”

君逸羽死命点头:“嗯,要能飞的!”看起来有戏啊。

“你不是说要跟娘亲学认字的吗?现在又要学武,那羽儿到底要学哪个呢。”

萧茹的一脸戏谑让君逸羽好容易才止住翻白眼的冲动。拜托,娘亲,您能不能不要这么坏心眼。真是的,老爱逗孩子玩,都学着又不矛盾,您这纯粹为难孩子嘛!

“羽儿不能都学吗?”

萧茹笑呵呵地抱住了君逸羽:“可以。羽儿想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等你爹爹回来,要他教你学武好不好?”

“爹爹会吗?”君逸羽惊讶了。她没想到儒士形象的君康逸,也是个练家子。他不是文臣吗?娘亲没说错?不是要说叔父或者爷爷?

萧茹轻叩君逸羽的额头:“可不许小看你爹爹。你爹爹在草原长大的,骑马射箭都很好,武功也会哦。”

承天帝和翼王在北胡长大,住了三十来年,君康逸也在那生活了十三年。北胡人游牧生活,下马是民,上马是兵,马上功夫了得,崇尚武力。承天帝他们在胡地,受到当地的影响,都学了一身了得的骑射功夫和看得过去的武艺。也多亏这份真功夫,承天帝当初扶持翼王上位,才敢把他往军队里放。

“哦。”君逸羽想想也是,她爹可是在草原上长大的,没道理翼王和君康舒都会,君康逸不会啊。就是不知道厉不厉害,是外门还是内门功夫呢?算了,人不能太贪心,有得学就不错了,反正还这么小,先练练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