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逸羽风流 > 第14章 第 14 章

逸羽风流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14:24:36 来源:文学城

承天十三年二月初一,华朝皇宫外朝三大殿之首,含元殿。

新年的第一次朔日朝参,文武九品以上的在京官员,尽皆入朝晨参。

承天帝龙袍金冠,端坐在龙椅上,威严开口:“祥熙公主聪敏灵睿,日前已行笄礼,朕属意于她,有意立为皇储,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石激起千层浪,龙庭之下,百官哗然。

“陛下,自古男尊女卑,祥熙公主虽则聪慧,但……”

“陛下,女主为帝前所未有,还请陛下……”

“陛下千秋鼎盛,还可选纳后妃再育子嗣,皇储之事……”

……

承天帝从北胡回来时,在朝内毫无根基,却能够坐稳皇位,牢牢掌控帝国大权,肯定是有一番心机手段的。更何况他现在已经即位了十三年,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多,他也早有预料,而且早已经做足了准备。要想达成立公主为储君的目的,虽然要花费一些功夫,还是大有可为的。

出言反对的主要是一些因循守旧的文臣,武将对这类磨嘴皮的事情无甚兴趣,很多人甚至嫌弃文官的道貌岸然。虽然他们也觉得太子应该是男的,但是陛下只有一个女儿,皇家又没别人了,有什么办法?也只能效仿民间,招郎入赘了。不然真守着他们那套礼法,等陛下西去之后,大华非得乱起来不可。

当然,陛下要是再生个儿子,那是更好不过了。但是承天帝手握翼王府的军中势力,又提前拉拢了卫国公府,武官这头不论是信奉拳头说话的道理、还是接受现实的,都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个别有意见的人,也不敢当出头椽子。他们做武臣的,最重要的就是对皇帝忠诚,不然家里的富贵就到头了。

承天帝见武臣们果然都保持了沉默,心中大定。至于文官这边,能说服最好,就算压不下他们反对声,他也要把熙儿扶上储位。至于怎样从储位到皇位,那得等熙儿入主东宫后再说。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想要压下反对的声音,自然不会亲自辩论。反对声音一起,就有代言人跳出来替皇帝喷口水。

“此言大谬,想我太祖文德皇后两朝辅政,政绩卓绝……公主是太祖血脉,贤明圣德……”

“陛下只有一女,寻常人家都可以把家业留给女儿,为何陛下不可……”

“公主殿下虽是女儿身,却有太祖风骨,又是太祖玄孙……”

……

承天帝耐心地坐在龙椅上,一直等到两方争执不下,斗得个旗鼓相当时,才出声制止。

“祥熙自幼随朕读史观政,至今已有五年,其天资风骨,众卿有目共睹。男女之说,休得再提。北胡媼敦格日乐尚能据有大可汗之名,我儿论尊贵、论明.慧,都远甚于她,有何不可?”

“陛……”

“朕听了半天,你们反对的不过是男女之别。”承天帝既然开了尊口,便没打算再磨嘴皮子了,“大华皇族中,除了我太祖一脉,宗室旁支男丁众多。众卿执意反对我儿为储,是皇族别支中有更好的人选吗?不妨说给朕听听。”

“臣等不敢!”反对得最激烈的几位大臣,被承天帝的质问唬得面无人色。如果太祖的子孙还有别支,他们早就提出来了。要知道,如今宗人谱的名册里,除了翼王府,其他的都是太祖兄弟的后人。捧他们继承皇位?那就是刨绝户坟!民间若是有样学样,整个大华的民风都会腐坏。而且,研究过国史的人都知道,太祖和父母兄弟亲情寡淡,要不是得推行孝道,太祖当初连亲戚都不想认。要是敢让那些“宗室”窃据江山,太祖的英灵饶不了他们。

承天帝很满意这番效果。

有位反对派的中坚力量,自诩是儒学先锋。他定定神后,大着胆子说道:“陛下,您正当盛年,还可诞生龙子。若是立公主为储,假以时日皇子诞生,公主当如何自处?”

“朕早就说过后宫是朕的家事,不许外臣指手画脚!”承天帝勃然作色,“朱恒!你开口皇子闭口皇子,朕连个妃子都没有,你是想要哪家女儿来给朕生皇子?!”

“臣绝无此意。”朱恒趴在地上暗暗叫苦。今上长在胡地,于儒家礼教颇有些不以为然,但面子上一直过得去。像今天这样指着鼻子骂人,还真是第一次。偏偏他生起气来都不落人话柄,他想做强项令都无处下手。

君康逸低头忍笑。皇叔这句“你是想要哪家女儿来给朕生皇子”出来后,后面的人就算想劝皇叔纳妃,也不好开口了,不然提谁家女儿就是得罪谁。总不会有哪家父兄亲自推荐自家女儿的枕席吧。

“没有最好。前朝外戚横行之祸,朕深以为鉴。朕今天就把话放在这了,此生,朕膝下只会有祥熙公主一个孩儿,今后若再有人提封后纳妃之事,以抗旨之罪论处。”

承天帝一番发作,众臣无论文武,都看出承天帝铁了心扶持公主。加上承天帝现在说的是纳妃之事,又说到了“抗旨”,谁能争辩?没奈何,众人在卫国公的带头下,齐齐应诺道:“谨遵圣命!”

承天帝见压下了反对的气焰,才换上推心置腹的语气:“太祖驱逐胡虏,复我华汉,几代帝君苦心经营,才留了偌大一片的大好江山给朕,朕又何尝不珍惜?立储之事,朕知道你们在反对什么。扪心自问,祥熙若没有治国之才,朕也不会放心把大华交给她。可你们给朕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年祥熙公主的表现,你们都看在眼里,你们中甚至有不少人做过祥熙的老师,你们给朕说说,除了祥熙是女儿身,她是否才德不堪,配不上东宫大任?”

“这……”反对党的大臣面面相觑,这话还真没人说得出来。见识过公主风华的人,都会有一个共识:祥熙公主若是男儿,便会是大华最好的继承人选。可他们反对的,便是这个女儿身啊!不然谁吃饱了撑着,提着心和皇帝找不自在。

承天帝深感骄傲。今天整个大华朝站得最高的一群人都在这含元殿,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熙儿才干不足!

“今天已经耽误得够久了,诸位爱卿不说话,还是换朕说吧。关于立储之事,朕今天只有这最后一问了。这大华天下是太祖打下来的,朕遍观国史,祖训从未说过女子不得为帝。既然如此,朕想问的是,祥熙德才兼备,堪当大任,自朕身后,太祖血脉也只有祥熙。既然如此,如果太祖唯一的的血脉都不能为储,我等是要坐等大华天下颠覆吗?”

“臣等惶恐!臣等绝无此意!”

承天帝的语气不疾也不厉,却刺得众臣头皮发麻。一时间,满堂朱紫尽皆倒伏,止不住诚惶诚恐。可怜他们刚刚因为承天帝的口下留情而松了口气,又因为承天帝赤诚的话语陷入了深思,听得承天帝“最后一问”,还以为今天的早朝会到此为止——立储关系国本,历朝历代议储,很少一蹴而就,更别说亘古未有的议立公主了。

尤其反对派的大臣,被承天帝说动了的,想回去再考量立场;固执己见的,想回去思索对策。谁承想,陛下竟然会在他们心神最松懈时,重拳出击!

太祖是什么人?是把胡人赶走、把汉人从近两百年战乱和胡人奴役中解救出来的华夏英雄。大华是什么?若不是太祖缔造大华,他们这些人都还生活在胡人的欺凌中,过着猪狗不如的奴仆生活,根本没有机会站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反对太祖的血脉、企图颠覆大华的罪责,沾染一星半点,就足以让人万劫不复,只怕是身后的整个家族,都将在汉人的土地上无处容身!

“朕决议立独女祥熙公主为皇储,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还能以为如何?陛下将反对公主为储提升到了反对太祖、颠覆大华的层次,他们还能如何!陛下决心已定,显然再无回旋余地了,他们又能如何!

“甚好,既然诸位爱卿无人反对,那皇储之事便这么议定了。”

“传旨天下,即日起祥熙公主元熙改名天熙,册封为大华储君,择吉日行皇储册封大典。卫国公嫡次子唐昭,人品贵重,朕心甚喜,拟为皇储夫婿,册封大典后另择吉日完婚。退朝!”

“恭送陛下!”

含元殿的争议并未在翼王府引起丝毫波澜,唯有庆贺。翼王府在军国大政的立场上,连想都不用想,唯一要做的就是紧紧跟随承天帝的脚步,顺从承天帝的意志罢了。

君逸羽从爹娘的谈论中知晓了君元熙,哦,不,现在是君天熙了。她知道了君天熙要做皇储,要和那天的小唐大人成亲的事,也只是默默一叹。

还真要嫁给那个人呀,也不知皇爷爷有没有和她商议过,只希望她能过好吧。皇储……等小公主能自己管事了,做皇帝应该比一般女生的束缚少些,也算是好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