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觞一咏 > 第89章 策略,因时而变

一觞一咏 第89章 策略,因时而变

作者:辛子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5 17:58:00 来源:文学城

羊诚笑道:“这俗话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陶家既然做了这赈济乡民的好事,何不把好事做得周全些。给人送去,未尝不可。陶世伯,您说是吧?”

陶老家主面色为难,看向羊暨,羊暨看着孩子们,不接陶老家主的目光。陶老家主心道,这个家伙果然还是老样子。

陶老家主对羊诚道:“这一一送去未免太费人力,贤侄可知会稽人口几何?”

这功课羊诚早就在来的船上就做好了:“会稽是大城,常住三万户,近十万人。是大燕人口最多的城池之一。陶家世代居住在会稽,真可谓得天独厚。”平日里受了那么多惠,也是时候放放血,好好地放放血。

陶麒算了算,道:“全城三万户,就算我家部曲全部出门,从早上分到晚上也是来不及。汤汤水水的,到时候别倒河里喂了鱼。”

陶麟沉默了片刻,道:“也不是完全做不到。可以将全城分成是个十个片区,我家只送十个固定的地儿。再由十个地儿的负责人层层下发。由郡守府监督以防分配不均。事先声明:若是发现某个地儿分配不均,我家就不再向该地儿运送食物。阿爷,你觉得这样是否可行?”

羊诚不禁要为这个孩子点赞,虽然不完美,可他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些,已经十分了不得了。

“麟儿这个主意不错!”陶老家主点头称赞:“只是如此一来,我家就要日日熬粥,还是忙不过来啊。”

陶麟道:“为何要我家日日熬粥,我家如何有这许多锅?自然是发放米粮,让那十个地儿自己熬煮,岂不两相便宜。”

陶老家主点头赞许,往年都是自己熬煮粥,然后由女眷去施行粥,这一次,可以改改。

羊诚听他们快要得出结论了,于是立马又抛出一个新问题:“这样一来,百姓光是等着分粥就要许久时间,如何有精力治理水患?”

众人一下子又沉默了,百姓这会儿大约就等一口吃的,至于水患,只等着老天爷开眼和朝廷派下来的治水之人。

果不其然,就听陶麒道:“治水自有朝廷!”

“公子此言差矣,且不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水患岂能只是朝廷的事?这本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羊诚这话真是说到羊暨心里去了。

说实在的,在其位谋其政,他当了这么几年的左民尚书。深刻体会到,当今的世家是不奉养朝廷的。百姓也是不奉养朝廷的,因为他们要奉养世家,依附世家。可等到出了事,倒都是朝廷的事,所以,这大燕的家十分难当。

陶麒呵呵一笑:“既然是你的事,你怎么不想想主意,倒在这里考我们,别是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吧!”

“想来是麒公子是要考我!且问公子是否知道屈原屈大夫?”羊诚觉得就这么一个小问题,兜兜转转这么久挺浪费宝贵时间的,直接抛砖引玉算了。

陶麒道:“古越之地,怎能不知屈原?这位羊公子也忒小看人了。”

“羊公子的意思是,不施粥,而是分粽子,如此一来,分一次可以顶四五天。粽子吃了耐饥,吃一个可以顶一天。一个冷粽子也可以放水煮成一锅粥!一家人都能吃。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有想到呢。”陶麟一听屈原,便想到了粽子,十分后悔,自己刚才怎么没有想到。

看羊诚的眼光顿时有些不一样了。

陶家老家主一听,这主意不错,平日里江米也是没有多少人要,还可以掺些豆菽,如此一来,还能省些平日的口粮,十分划算:“麟儿这主意很好,就这么办!吩咐下去。召集人手,包粽子。至于这粽子的分发,就有你们负责。”

众孩子们,小脸红扑扑的,跃跃欲试。

看吧,我家的孩儿就是不一样。

陶家老家主转头问羊暨:“忻之以为如何?”

羊暨看他情绪如此愉悦,赶紧拍马屁,道:“希山,救民于水火,如此安排再妥帖不过。”

陶老家主让孩子们都下去,唯独陶麟一步三回头……看着羊诚,双眼之中似乎又无数的问题要问。羊诚也是十分看好陶麟,朝他一笑,递了一个来日方长的眼神,不知道他有没有明白。

……

从陶家出来,在会稽城转了几天之后,羊诚的脑子里在打仗。

初时,他觉得君主封建集权,必须把这些门阀世家都打压下去,把一切推倒重来,君主应该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中,如此方能令行禁止,没有地方豪绅盘剥,没有世家的压迫,如此才能国泰民安。

在看过乔家和陶家之后,羊诚明白了世家之所以是世家,是有家学传承的。在这个时代,即便撤去世家,派个能干的官吏来管理这一方百姓,未必能比世家做得好。

这一点让羊诚很矛盾,很纠结。脑子里那打破旧山河,建立新秩序的蓝图破了一个洞。

这不还没有开始做吗,如果开始做了,才发现这个问题,才是问题呢,现如今一切都还来得及。

羊诚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羊暨看到羊诚脸上如释重负的笑容,很是羡慕:“公子想到什么如此开心,老夫还一筹莫展呢,说出来也让老夫开心一下。”

心中所想自然是不能告诉羊暨,羊诚道:“大人说笑了,我只是为城中百姓能有这样一个世家可以依靠而感到高兴。陶家老家主既然已经答应了大人的请求。大人如何还不高兴?”

羊暨叹息:“会稽百姓可以得陶家未雨绸缪的庇佑,可大燕百姓呢?若是会稽今夏颗粒无收,朝廷自然不能向会稽征税赋。如今大燕税赋三分之一在此地啊,我怎么高兴的起来。”

一个朝廷如果失去三分之一的收入,那真是捉襟见肘。这个羊诚可以理解,家里若是突然少了三分之一的收入,他也是会犯愁的,毕竟一大家子人要养。羊家还要好一些,毕竟有积余和慕容轩从柳家搜刮来的钱粮。

可大燕大概是没有积余的,北境战事不断,朝廷新立,大批士族南迁需要安置,本地的士族需要笼络,都是开销。

“等大水退去就好了,只要人在,总有希望的。” 羊诚道:“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羊暨看不到什么希望,觉得大燕朝也就能撑这几年了:“公子放心,老夫还是惜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