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千种醒来的姿势 > 第33章 第二十七个梦:视线

一千种醒来的姿势 第33章 第二十七个梦:视线

作者:毛皮圆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34:16 来源:文学城

这几天,总觉得一直有人盯着我。那不是来自某个具体方位的视线,无论我如何探寻,如何躲避,都无法甩开这种被注视的感觉!

起初我以为是我太累了产生了幻觉。毕竟搬家、工作、通勤都真的很累。可调整了一周,这感觉非但没消失,反而像生了根,越来越清晰。仿佛我只要暴露在空气中——无论是推开家门,还是走出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那视线便如附骨之疽,牢牢地粘附上来了。它不带来实质的伤害,只是无休止地“看”,看得我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仿佛被剥光了丢在众目睽睽之下。

挣扎开始了。我像一只试图摆脱蛛网的飞虫。

换个街区?从静安的梧桐小径走到徐汇的烟火弄堂。没用。那视线无缝切换,精准定位。

跨区?坐一个小时地铁,一头扎进城市另一头号称“绿肺”的森林公园。我深吸一口带着植物香气和腐殖质气息的空气,试图放松。然而,头顶那片被枝叶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反而成了更清晰的画框——视线穿透层叠的绿意,毫无阻碍地钉在我身上,甚至比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更甚!仿佛这广袤的绿意,只是为它提供了一个更空旷、更便于观察的舞台。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还不够远?

绝望催生了孤注一掷。买票,坐高铁,去隔壁市。两小时的车程,窗外风景飞掠。车厢里人声嘈杂,食物的气味混杂。我闭上眼,祈祷物理距离能斩断那无形的锁链。出站,踏上陌生城市的土地,阳光刺眼。仅仅呼吸了三口异地的空气,那沉甸甸的、冰冷的视线,便如约而至,重新笼罩头顶,分毫不差。它无视距离,无视遮蔽,像一个设定好的程序,只要“目标”暴露在“空气”这个介质中,监控即刻生效。

巨大的荒谬感和更深的恐惧攫住了我。这不是幻觉!绝不是!

医院成了下一个目的地。全套体检,从头发丝查到脚底板。结果冰冷地躺在报告单上:体重超标,血脂略高,轻度脂肪肝——都是现代都市人常见的“富贵病”。除此之外,一切正常。

“也许是压力太大?神经官能症?”内科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但带着职业性的疏离。

我摇头,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声音干涩:“医生,不是‘觉得’,是‘知道’。它就在那里,看着我。” 他理解地点头,开了一张转诊单:“去精神科看看吧。”

精神科的诊室更安静。量表、问询、简单的认知测试。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有着一双洞察秋毫的眼睛。她耐心地听我描述那无处不在的视线,那令人窒息的窥视感,那无法摆脱的黏着。她问得很细:何时开始?何种强度?伴随情绪?有无幻听或妄想?……最终,她放下笔,温和而肯定地告诉我:“从目前的评估看,你没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焦虑和抑郁量表得分也在正常范围偏高一点。这种‘被注视感’……更像是某种强烈的躯体化焦虑表现,可能与近期生活事件或潜意识压力有关。” 她建议我放松,规律作息,必要时可以尝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我苦笑。难道告诉咨询师,我感觉被老天爷装了GPS全天候监控?

体检正常,精神评估正常。这结果非但没有带来安慰,反而像一盆冰水浇在心头。这意味着,这感觉是“真实”的,却又是“不存在”的。一个悖论。一个只有我自己能感知到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天气。

手机里的天气APP像个精神分裂的预言家,每天推送着花样百出的警报:雷电黄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暴雨橙色预警!热带风暴在海上生成!台风路径直扑沿海!朋友圈里哀鸿遍野,晒着被狂风吹倒的树、被暴雨淹没的车、被雷电吓得躲进被窝的宠物……然而,所有这些喧嚣的风雨雷电,仿佛都精准地绕开了我所在的那一小片区域。

我的头顶,永远是一片异样的宁静。

晴天。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得有些虚假。或者阴天。铅灰色的云层低垂,沉重得仿佛要压垮高楼,却吝啬到不肯掉下一滴雨。最关键的是——风。一丝风都没有。树叶纹丝不动,像凝固的塑料片。晾晒的衣服直挺挺地垂着,没有一丝摇曳。空气凝滞得如同巨大的、无形的果冻,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闷的阻力。走在路上,听不到风声掠过耳畔,只有自己单调的脚步声在死寂中回响。整个世界,在我周围形成了一个诡异的、绝对的“无风带”。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我和外界所有的气流扰动、所有的天气系统,彻底隔绝开来。

这太不正常了!简直……撞邪了!

恐惧催生了探索欲。光靠自己瞎想没用,我需要数据,需要验证!住得近的发小之一小Z,成了我唯一的战友和见证人。这家伙胆大心细,脑回路清奇,对这种超自然(?)事件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走!科学探索时间到!”小Z听完我的描述和天气观察,眼镜片后的眼睛闪闪发亮,像个准备解剖外星生物的疯狂科学家。

我们的“实验”开始了,目标:测试视线的强弱变化。

上天:买最便宜的短途机票。飞机爬升,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舷窗外是刺眼的阳光和无垠的蓝天。气压变化带来轻微的耳鸣。“怎么样?有变化吗?”小Z凑过来问。我闭上眼,努力感受。那视线……依旧在。穿透了厚厚的机舱壁,穿透了万米高空的稀薄空气,牢牢锁定。甚至,在如此空旷的、毫无遮蔽的高空,那感觉更加纯粹,更加冰冷,带着一种宇宙尺度的漠然。我脸色发白,摇了摇头。

下地:目标,郊区一个废弃的、开发成探险项目的浅层矿坑。戴上安全帽,跟着向导深入地下。潮湿、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泥土和岩石的味道。头顶是粗糙开凿的岩壁,昏黄的矿灯在脚下投下摇晃的光斑。越往下走,空间越狭窄压抑。空气仿佛有了重量,沉沉地压在肩头。“这里呢?”小Z的声音在坑道里带着回音。我凝神感应……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那如芒在背的视线感,真的减弱了!像信号被厚重的岩层屏蔽、吸收。虽然并未完全消失(它似乎总能穿透“空气”找到我),但那种沉甸甸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确实被地底厚重的黑暗稀释了。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看东西,轮廓模糊,压力锐减。我长长舒了口气,对小Z点了点头。

去最空旷的地方:内蒙古大草原。飞机转汽车,一路颠簸。终于站在辽阔得令人心颤的草原上。目之所及,只有连绵的草场,地平线在极远处与天空相接。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渺小的我和小Z。“感觉如何?”小Z的声音在无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的脸色却瞬间惨白!在这里,那视线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清晰、冰冷、浩瀚无边!它不再是一个点,而是整个天空本身!穹顶之下,无处可逃!我感觉自己像显微镜载玻片上的一粒微尘,被那无形的巨眼贪婪地、毫无保留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去最拥挤的地方:新疆大巴扎。人潮汹涌,摩肩接踵。各种语言、各种香料、烤馕和烤羊肉串的浓烈气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热腾腾的、喧嚣的生命洪流。我被裹挟在人流中,身不由己地移动。小Z紧紧拽着我的胳膊,防止被冲散。“这里呢?视线还在吗?”她几乎是吼着问。我艰难地点头。视线感并未因人群的拥挤而有丝毫减弱!它精准地穿透无数攒动的人头,无视嘈杂的声浪和浓烈的气味,牢牢钉在我身上。仿佛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只是模糊的背景板,唯有我是被聚光灯锁定的主角。

结论,在小Z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本上被红笔圈出:

1. 露天场所:视线感极强,且空旷度与强度成正比。

2. 地下空间:视线感显著减弱,深度与减弱程度成正比。

3. 室内环境:与室外区别微乎其微,视线感持续存在。

4. 人群密度:几乎无影响。

5. 天气屏障:无效,无风带现象持续,但视线不受任何气象变化影响。

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更深的不安。这玩意儿,不吃物理阻隔(除非是厚重的地层),不怕人多眼杂,无视天气变化,只认“露天”和“空气”……它到底是什么?

最后一项测试,我们来到了本地最高的大厦。也许是想在高处,在离那可能的“源头”更近的地方,做最后一次确认。也许是潜意识里,觉得那里是离“答案”最近的地方。

高速电梯平稳上升,失重感袭来。那窥视感,随着高度的攀升,也在同步增强,像一根不断绷紧的弦。

“叮——”

电梯门滑开,121层观景台到了。巨大的弧形落地玻璃窗外,是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我迈出电梯的瞬间——

“嗡!”

口袋里的手机剧烈震动了一下。一条紧急推送,带着刺目的红色边框,悍然闯入屏幕:

【台风警报!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路径再次西调!预计将于今日傍晚在浙江沿海再次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上海将迎来强风暴雨!请市民做好防范!】

几乎是出于本能,我点开了推送里的链接——一张动态的台风路径实时云图跳了出来。

深蓝色的海洋背景上,一个巨大的、结构清晰到令人心悸的白色螺旋云团正在缓缓旋转、移动。它的中心,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区域,颜色明显浅淡,甚至能隐约看到下方的海面……

台风眼!

我的血液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全身的汗毛根根倒竖!一个荒谬绝伦、却又无比契合所有线索的恐怖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混沌的大脑!

无风带……绝对的平静……异常的天气屏蔽……越空旷露天越强烈的视线感……

难道……难道一直悬在头顶、冰冷注视我的……是……

我猛地抬起头,带着一种近乎自毁的决绝,视线穿透观景台巨大的落地玻璃,死死投向那灰蒙蒙的、压抑的天空!

就在那里!

厚厚的、铅灰色的云层之后,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到遮蔽了半个天空的、模糊的圆形轮廓,正缓缓地、不可阻挡地显现出来!它像一颗浑浊的、布满血丝的、属于某种洪荒巨兽的……眼球!那轮廓的边缘并非清晰,而是带着云气翻涌的毛躁感,但中央那深邃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瞳孔”区域,却无比清晰!它正以一种绝对的、非人的专注,穿透层层阻碍,精准地……锁定在观景台内,渺小如尘埃的……我的身上!

那眼神!无法形容!带着宇宙尺度的冰冷、好奇,以及一种……令人灵魂冻结的、纯粹的窥探欲!仿佛下一秒,那遮天蔽日的巨眼就要碾碎玻璃,将冰冷的、非人的视线实体,直接贴到我的脸上!

“啊——!!!”

极致的恐惧像冰锥刺穿天灵盖!我发出一声非人的怪叫,身体像触电一样一下子坐了起来,醒了。

心脏还在狂跳,耳膜嗡嗡作响,那巨眼带来的冰冷凝视感仿佛还残留在皮肤上。我颤抖着手,摸索着抓到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亮起刺眼的光——

“滴滴。”

一条最新的天气推送,安静地躺在通知栏:

【挺住!台风“竹节草”今天傍晚将登陆上海!强风暴雨即将来袭!何时减弱?】

我怔怔地看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点开。台风路径图上,“竹节草”那巨大的螺旋云团中心,那个小小的、平静的、风暴之眼的标识,清晰可见。

“台风眼啊……” 我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劫后余生的虚脱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感。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夹杂着哭笑不得的情绪涌了上来。

原来是这个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