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起数过星星的伙伴 > 第2章 课表上的第一天

一起数过星星的伙伴 第2章 课表上的第一天

作者:仓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0:36:30 来源:文学城

清晨六点五十分,塘沽一职专的校门刚拉开没多久,刘若湄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校门口。黑色书包在她肩上轻轻晃动,校服领口被清晨的风拂得微微扬起。她抬头看了眼教学楼顶的钟楼,指针稳稳地指向七点还差十分,心里松了口气——比昨天更早到。

穿过空旷的操场时,草叶上的露水还没干透,踩上去能感觉到鞋底沾了点湿意。二号楼一楼的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清洁阿姨拖着拖把走过的声音,在瓷砖地面上拖出长长的水渍。刘若湄走到高一(2)班门口,掏出钥匙打开教室门(昨天陈老师让她和另外几个早到的同学领了钥匙),推开门的瞬间,晨光顺着敞开的窗户涌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把书包放进桌肚,拿出课本和文具一一摆好。英语、语文、数学……崭新的课本边缘还带着印刷的油墨味,她按课表顺序在桌面上排好,动作麻利又整齐。做完这一切,她从书包里摸出昨天刚买的英语单词本,翻开第一页,低头默背起来。

七点半左右,教室里渐渐有了人声。丁念澄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刘若湄坐在晨光里,脊背挺得笔直,侧脸的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嘴里轻轻动着,像是在跟自己对话。她放轻脚步走到座位旁,拉开椅子时特意放慢了动作,生怕打扰到对方。

“早啊。”丁念澄把黑色书包放进桌肚,声音压得很低。

刘若湄从单词本上抬起头,眼里还带着点刚从单词里抽离的茫然,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早。”说完,又低头继续看单词,只是嘴角似乎比刚才柔和了些。

丁念澄拿出自己的课本,学着刘若湄的样子按课表排好。她的动作没那么快,指尖划过语文课本封面时,轻轻顿了一下——封面上印着水墨画风格的荷花,和她初中时的语文课本不太一样。她偷偷瞥了眼刘若湄的桌面,课本摆得像列队的士兵,连铅笔盒都放在课桌右上角,位置不偏不倚,透着股说不出的规整。

八点整,早读铃声准时响起。陈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语文课本:“今天早读我们先读《沁园春·长沙》,我带大家读两遍,然后自己背诵。”

她的声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参差不齐的朗读声。刘若湄的声音清亮,节奏把握得很准,每个字都咬得清晰,像是带着股劲儿。丁念澄一开始有些跟不上,总在换气的地方卡壳,听着旁边传来的流畅朗读声,她悄悄调整了呼吸,跟着节奏慢慢读,声音虽轻,却越来越稳。

早读结束后,第一节课是英语。走进来的吴老师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样子,扎着高马尾,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手里没拿课本,只拎着个平板电脑,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吴桐,以后可以叫我Miss吴。”

她没急着讲课,而是点开平板上的一个互动软件:“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认识一下彼此的英文名。每个人在屏幕上输入自己的名字和想取的英文名,然后随机匹配,用英语介绍一下对方。”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凑到屏幕前敲打着键盘。刘若湄想了想,输入了自己的名字和“Luna”——她之前在书上看到过,是月亮的意思。丁念澄则选了“Clara”,意为明亮,是她妈妈帮她选的。

匹配结果出来,刘若湄抽到的是前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对方的英文名是“Tom”。她站起来,语速不快但流利:“This is Tom. He is from Tanggu No.5 Middle School.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吴老师眼睛一亮,带头鼓起了掌:“Very good!Luna的发音很标准,语法也没问题。”

轮到丁念澄时,她抽到的是个女生,英文名是“Lucy”。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发紧:“This is Lucy... She... She likes reading books.”说完就赶紧坐下了,脸颊有点发烫。吴老师笑着鼓励她:“Clara说得不错,下次可以再大声一点。”

互动环节结束后,吴老师开始讲新课。她的课讲得很生动,时不时穿插着小游戏和笑话,还会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刘若湄几乎每次都举手,不管是读单词还是翻译句子,都答得又快又准。吴老师很喜欢她,频频点头:“Luna反应很快,大家要向她学习。”

丁念澄坐在旁边,看着刘若湄回答问题时自信的样子,心里有点羡慕。她的英语不算差,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开口,总觉得紧张。她低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吴老师强调的重点,字迹娟秀整齐,像一排排站好的小士兵。

第二节课是语文,王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细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她没直接讲课,而是让大家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的初中生活》。“不用写太长,三百字就行,让我看看大家的文笔。”王老师推了推眼镜,“写的时候注意真情实感,不用刻意堆砌辞藻。”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刘若湄握着笔,想了想,写下了“红色跑道”和“墨香宣纸”两个词。她写了初中时在操场上练跑步的日子,写了冲过终点线时耳边的欢呼,也写了在书法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宣纸上,她握着毛笔一遍遍练习的时光。文字不算华丽,却透着股鲜活的气息。

丁念澄则写了她的初中校园,写了教学楼前那棵老银杏树,写了和同桌一起在树下捡银杏叶做书签的日子。她的文字细腻,带着点淡淡的温情,像她的人一样,安静却有温度。

王老师巡视的时候,在刘若湄的座位旁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她的短文,点点头:“字写得不错,内容也很真实。”又走到丁念澄旁边,翻了翻她的本子,轻声说:“观察很仔细,细节写得很好。”

第三节课是数学,李老师也是位女老师,说话干脆利落,一上来就直接讲起了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她在黑板上写下“∈”和“?”,语速很快,粉笔在黑板上敲得笃笃响。

刘若湄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着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会皱着眉停下来,等李老师讲到后面,又豁然开朗,赶紧把思路补在旁边。丁念澄的数学不算强项,听着听着就有点跟不上,她悄悄看了眼刘若湄的笔记本,上面的公式和例题都写得清清楚楚,步骤一目了然。

“这里……”丁念澄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碰了碰刘若湄的胳膊,指着课本上的一道例题,“这个步骤我没看懂。”

刘若湄侧过头,顺着她指的地方看过去,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图:“你看,这里的元素是指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就像把苹果放进篮子里,篮子就是集合……”她的解释很直白,丁念澄听着听着,眉头慢慢舒展开了,小声说:“谢谢。”

刘若湄摇摇头,继续听课。阳光从窗外移进来,落在两人中间的课桌上,暖融融的。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老师是个中年男老师,说话带着点口音,讲得很细致。刘若湄听得有些犯困,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赶紧坐直身体,掐了掐自己的胳膊。丁念澄注意到了,从书包里拿出一颗薄荷糖,悄悄放在她的桌角。

刘若湄愣了一下,看向丁念澄。对方冲她眨了眨眼,做了个“提神”的口型。她拿起薄荷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瞬间从舌尖蔓延开,果然清醒了不少。她朝丁念澄笑了笑,是今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嘴角弯起,眼里带着点谢意。

中午放学,教室里的人很快走光了。刘若湄收拾书包时,看到吴老师在讲台前和一个女生说话,那个女生是早上自我介绍时说喜欢英语的李沐夏。只听吴老师说:“李沐夏,你英语基础不错,就当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吧,负责收发作业和通知事情。”

李沐夏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的,吴老师!我一定好好干!”她转过身时,正好看到刘若湄,笑着挥了挥手:“刘若湄,以后请多指教啊!”

“你好,课代表。”刘若湄也笑着回了一句。

丁念澄收拾好书包,走到门口等刘若湄。两人一起走出教学楼,李沐夏从后面追上来,热情地说:“你们也是回家吃饭吗?我家就在附近,一起走啊?”

“好啊。”刘若湄点点头。

三个人并肩走在操场上,李沐夏很健谈,一路说个不停,从吴老师的课说到学校的食堂,又问到刘若湄喜欢的英语题型。刘若湄有问必答,偶尔也会反问一两句。丁念澄话不多,大多时候是听着,偶尔被问到,才轻声说两句,但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意。

下午的课是计算机基础和体育。计算机课上,老师教大家练习打字,刘若湄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很快就达到了老师要求的速度。丁念澄打得慢些,但很稳,正确率很高。

体育课是在室外上的,体育老师是个男老师,让大家先绕操场跑两圈热身。刘若湄一跑起来就像换了个人,脚步轻快,呼吸均匀,很快就把其他人甩在了后面,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李沐夏跑在中间,一边喘着气一边喊:“刘若湄,你也太快了吧!”

刘若湄停下来,回头等她们,额头上渗着薄汗,脸颊因为运动而泛红,眼神却亮得惊人:“多练练就好了。”

丁念澄跑在最后,到终点时已经气喘吁吁,扶着膝盖半天说不出话。刘若湄走过去,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水壶递过去:“喝点水吧。”

丁念澄接过水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指尖,感觉到对方的指尖带着点运动后的温热。她低头喝了口水,小声说:“谢谢,你跑得真快。”

“以前练过。”刘若湄不在意地说。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刘若湄收拾书包时,看到吴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记在了黑板上,李沐夏正拿着本子在讲台前抄着,嘴里还哼着歌。丁念澄把课本一本本放进书包,动作轻柔。

“明天见。”刘若湄背上书包,对丁念澄说。

“明天见。”丁念澄抬起头,夕阳的光落在她脸上,柔和了她的轮廓。

走出校门,刘若湄看了眼钟楼,指针指向五点半。她回头望了眼教学楼,高一(2)班的窗户里已经亮起了灯,大概是值日生在打扫卫生。今天的课表像一条线,把英语的活泼、语文的沉静、数学的严谨串在了一起,而身边那个叫丁念澄的女生,就像这条线上一颗温润的珠子,不经意间,已经和她的轨迹有了小小的交汇。

她甩了甩书包带,加快脚步往家走。黑色的书包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像在地面上写下的一个未完待续的句子。她知道,这只是职专生活的第一天,未来还有很多个这样的日子,会被课表、铃声和渐渐熟悉的面孔填满,而那些藏在平凡日常里的微光,才刚刚开始闪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