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以你之名,冠我余生 > 第17章 第 17 章

以你之名,冠我余生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水与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6:22:55 来源:文学城

题记:我们像两颗遵循着不同轨道的行星,在宇宙中孤独地运行。命运偶尔会开一个残酷的玩笑,让我们的轨道在某个时间点无

限接近,却又因为那一点点的时间差,擦肩而过,继续奔向各自的黑暗。

那条“仅他可见”的朋友圈风波,像一场高烧,来得猛烈,去得也快。在经历了最初几天的极度懊悔、羞愧和反复揣测

之后,顾言那边始终没有任何后续动静,那个孤零零的赞仿佛只是他指尖一次无意识的滑动。我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随

之而来的是一种巨大的疲惫和空虚。

也许,他真的没多想。也许,对他而言,那真的只是一个随手点赞,如同划过水面的一片落叶,激不起任何涟漪。我强

迫自己不再去想那个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期末复习中。用繁重的课业麻痹自己,是治疗一切情绪问题的廉价特效药。大一的

时光在书本和试卷的翻动声中悄然流逝。当盛夏的蝉鸣再次响彻校园时,我们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

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这个暑假是最后的狂欢。但对于我们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实习”这个词,已经像达摩克利斯

之剑,早早地悬在了头顶。一份漂亮的实习经历,是未来求职简历上不可或缺的筹码。我原本打算回家舒舒服服地躺一个暑

假,但架不住父母在电话里的反复念叨和辅导员在班群里的各种实习信息推送。最终,我硬着头皮,海投了无数份简历,经历

了几场磕磕绊绊的面试后,竟然幸运地被上海一家不大不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录用,担任审计助理(打杂)的实习生。实习期两

个月,包住不包吃。

父母很是欣慰,觉得女儿终于有了点“上进”的样子。只有我自己知道,选择上海,潜意识里是否还残存着一丝微弱

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毕竟,H市和上海,高铁不过一小时。而顾言……他暑假会在哪里?

出发去上海前,我习惯性地点开顾言的主页。他的最新状态更新于一周前:“暑假留校,跟导师项目,闭关码代码中……(配

图: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代码)”

我的心轻轻一沉。他留校了。在H市。而我,要去上海。

看,我们的轨道,又一次完美地错开了。连暑假都是如此。

七月初,我拖着行李箱,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第一次独自在外生活,面对繁华又陌生的国际大都市,住着四

人一间的、条件简陋的实习生宿舍,每天挤着能把人挤成照片的地铁上下班,做着复印、装订、核对数据等枯燥繁琐的杂

活……生活的艰辛迅速磨灭了我那点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实习生活比想象中更累。带教老师是个严肃的中年女人,要求苛刻,我经常因为一点小疏忽就被训得抬不起头。同期的实

习生大多来自上海本地名校,自信干练,让我这个来自外地普通财经院校的小透明倍感压力。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我都累得瘫倒在床,连手指都不想动。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打开手机,刷一刷朋友圈,看看同学

们晒出的各种旅游、美食照片,对比自己灰头土脸的日常,心里难免泛起一丝酸涩。

偶尔,我也会点开顾言的主页。他的更新频率很低,偶尔会发一张A大校园的夜景,或者吐槽一下代码的bug,配文总是简

洁克制。我能想象出他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对着屏幕专注工作的样子。那个世界,离我拥挤喧嚣的实习生活,无比遥远。

实习进行到第三周的一个周五,我因为一份报表数据对不上,被带教老师勒令加班重做。等到终于搞定所有工作,拖着快

散架的身体走出气派的写字楼时,外面已是华灯初上,夜幕深沉。

夏夜的上海,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空气中弥漫着都市特有的繁华与疏离感。我站在路边,等着打车软件上应答那漫长的

几分钟,疲惫和孤独感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我吞噬。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校内网的特别关注提示音——顾言更新了状态!我下意识地点开。

他发了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外滩!熟悉的万国建筑群在灯光的勾勒下璀璨夺目,对岸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直插

云霄,黄浦江上游船穿梭。配文很简单:“来上海开会,顺道看看夜景。确实很震撼。”

我的呼吸骤然停止,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上海!他来了上海!就在现在!就在离我可能只有几公里远的地方!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排山倒海的激动和……慌乱!他来了!我们终于在同一个城市了!虽然不是H市,但这是上海!是我

们轨道的一个罕见的、真实的交叉点!我立刻抬头环顾四周,仿佛他下一秒就会从某个街角走出来一样。心脏狂跳得像要冲出

胸膛。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我,立刻给他发消息,问他在哪里,要不要见一面?哪怕只是匆匆一面,打个招呼也好!

这个念头如此强烈,几乎要冲破我所有的理智。我颤抖着手点开私信对话框,光标在输入框里闪烁着,像在催促我。

可是,说什么呢?

“好巧,我也在上海实习,你在外滩吗?我也在附近(其实离外滩还有段距离),要不要见个面?”

这会不会太唐突了?我们只是高中同学,毕业后几乎没联系过。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而且,我现在这副样

子……加班到深夜,妆也花了,头发也乱了,一脸憔悴……

就在我犹豫不决、内心激烈挣扎的时候,我的目光再次落在他那条状态发布的时间上——晚上8点17分。

而现在,我的手机屏幕上方显示的时间是——晚上9点48分。

一个半小时前。

他发状态是一个半小时前。这意味着,他拍下外滩夜景的时候,大概是在八点甚至更早。而现在,快十点了。他还会在外

滩吗?会议结束了,夜景看完了,他是不是已经回酒店了?或者……已经坐上返回H市的高铁了?

那股刚刚燃起的、炽热的冲动,瞬间被这冰冷的时间差浇灭了。

就像一盆冰水,从头顶淋到脚底。

原来,所谓的“交叉点”,只是一个错觉。我们的轨道确实在某个瞬间,在上海这片夜空下无限接近了,但他在晚上八

点,而我在晚上十点。短短两个小时的时差,却像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将我们彻底隔开。

我甚至能想象出那样的画面:晚上八点,他站在外滩的观景平台上,迎着江风,欣赏着眼前的繁华盛景,拍下照片。而那

个时候,我正埋首在堆积如山的报表里,焦头烂额。当我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我们曾靠得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现在,他可能已经离开了。而我,刚刚结束加班,站在清冷的街头,独自消化着这场无声的错过。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失落感将我淹没,比加班到深夜的疲惫更甚。

最终,我退出了私信对话框,没有发出任何一个字。我只是在那条状态下面,像其他普通同学一样,点了一个赞。然后,

默默地把手机塞回了口袋。

打车软件终于应答了。我拉开车门,坐进后座,疲惫地靠在车窗上。窗外的上海夜景飞速倒退,流光溢彩,却无法照亮我

内心的黯淡。

回到简陋的实习生宿舍,我打开加密博客,记录下这戏剧性的一晚:

【实习观察日志 - 重大错过事件】

*时间:公元20XX年7月X日,晚9点48分。

*地点:中国,上海。

*事件:观测者于加班结束后,发现目标人物于约1.5小时前曾出现在同一城市(上海),并发布外滩夜景状态。

*分析:此为大学期间,双方地理位置首次出现非计划性重合(非H市)。理论上存在“偶遇”或“约见”的可能性。

*结果:因约1.5小时的时间差,导致轨道交叉失败。观测者未能采取任何行动(除点赞外),交集点消失。

*结论: 1. 命运擅长制造巧合,更擅长制造遗憾。2.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时间差是比地理距离更残酷的存在。3. 即使处于

同一坐标点,不同步的时间线,依然意味着平行世界。

关上电脑,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裂纹。

顾言,你看,我们又一次错过了。

这次错过,比杭州之行那次更让我难受。那次是计划夭折,而这次,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交叉点,却因为那该死的时

间差,变成了镜花水月。

也许,这就是我们之间注定的模式吧。永远接近,永远错过。

就像夜空中两颗星星,看似相邻,实则隔着亿万光年的距离,沿着各自的轨迹,孤独地运行,永不相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