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路生花 > 第3章 新鞋

一路生花 第3章 新鞋

作者:一颗灯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20:51:33 来源:文学城

工地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三教九流的人汇聚于此。但路向阳的乐观仿佛与生俱来,即便肩扛着远超同龄人承受能力的重物,眉宇间也未见多少阴霾,反而常常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清澈的笑容。

他的勤快更是有目共睹,不仅分内的活儿干得利落漂亮,见到工友需要搭把手,也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工头老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常常私下感慨这小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工友们也大多喜欢这个实诚能干,见了谁都会爽快打招呼的小伙子。所以爱屋及乌,对于他几乎时刻带在身边,安静得像个影子似的“小尾巴”妹妹,大家也自然而然地生出几分怜惜和关照。

王小花绝大部分时间都严格遵守着与路向阳的约定,像一株依偎在巨石旁的小草,安静地固守在那片用目光划出的“安全区”里。

但也有意外发生的时候。

那天下午,路向阳被工头老陈叫去帮忙卸一批价格不菲的新型保温材料,临走前他反复叮嘱王小花待在原地,千万别乱走。

就在路向阳离开后不久,不远处一位负责搅拌水泥的张大婶,许是弯腰久了,起身时猛地扭伤了腰,“哎哟”一声便痛苦地蹲跪在地上,脸色瞬间煞白,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周围又恰好没有其他工人。

王小花看在眼里,心里一急,什么叮嘱都忘了,下意识地就跑过去,想把张大婶扶起来,去旁边休息。

可她毕竟只有十四岁,又长期营养不良,身单力薄,非但没能扶起体格壮实的张大婶,自己反而因为踩到溅出的湿滑水泥浆,脚下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脸堪堪划过地上钢筋,留下一道血痕。幸好孙叔叔闻声赶来,这才将张大婶扶到一旁的阴凉处休息。

路向阳回来听说此事后,脸色都白了。他快步走到王小花面前,上下仔细打量,确认她只是被划伤了,才重重松了口气,眼神里却充满了后怕:“小花,你想帮忙的心是好的,哥知道。但在这里,任何事情,都要首先确保你自己的安全。很多情况,不是你一个小姑娘能应付的。”

这次经历,像一盆冷水,浇在王小花的头上。毕竟,她来工地上想要帮助路向阳让他减轻负担的,可她现在能做的只有给他擦汗,递水,或者记一些路向阳本来就能记住的数据。相反,路向阳和周围的叔叔阿姨们还得时不时看她一眼,生怕有人欺负她。这让王小花有些挫败。

不过,王小花并没有气馁太久。既然体力上帮不了大忙,她便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周围,试图寻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很快就注意到,工地那位负责记录考勤,整理各类领料单据的老会计李大勇,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老花,又常常被工地上飞扬的尘土迷得流泪,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字迹潦草,甚至被污损的单据时,常常犯愁,工作效率很低,经常唉声叹气。

一天,李大勇又对着一张被雨水洇湿,字迹模糊的领料单发脾气,嘴里不住地念叨:“这……这写的是啥嘛!简直要命!”王小花在一旁鼓了半天的勇气,才怯生生地走上前,小声说:“李伯伯,我……我眼神好,能帮您看看吗?”

李大勇将信将疑地把单子递给她。王小花接过来,凑到光线好的地方,仔细辨认着那些模糊的笔画,并结合平时观察路向阳干活时听到的材料名称和规格,居然真的断断续续,准确地念出了上面的信息。

李大勇先是惊讶,随即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惊喜笑容:“对对对!就是这个!哎呀,还是小姑娘眼睛好使!”

从此,在路向阳不需要她随身帮忙的时候,王小花便会主动去到李大勇那间堆满纸张的小小办公室里,帮他整理,归类复杂的单据,用她娟丽的工整字迹,重新誊写那些模糊不清的记录。

她心思细腻,做事有条理,很少出错,大大减轻了李大勇的负担。他逢人便夸:“向阳家那个小妹子,不得了,心细如发,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还有一次,几个工人正围着一张简易的施工图纸,讨论基础开挖的尺寸。王小花无意中瞥了一眼图纸上的一个标注,心里微微一动。

那个数字,和她之前看路向阳利用休息时间自学绘图教材时,某种常见构件的标准尺寸,好像有点细微的出入。

她不敢确定,更不敢在那么多老师傅面前插话,只好悄悄拉了拉正在旁边忙碌的路向阳的衣角,把自己的疑惑小声告诉了他。

路向阳对妹妹的话非常重视,他了解王小花记性有多么好。他立刻找来带班的工长和技术员,一起重新复核图纸。果然,发现是图纸在打印时产生的小错误。

虽然错误不大,但如果按图施工,后期很可能需要进行麻烦的局部返工。这件事,让工头老陈和几位老师傅都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不再仅仅将她视为路向阳需要照顾的“小尾巴”。

当然,这片雄性荷尔蒙主导的领域里,偶尔也会泛起一些不和谐的涟漪。一些混杂在人群中,意味不明的打量目光,或是几个明显游手好闲,举止轻浮的地痞,会试图凑近这个面容清秀,气质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小姑娘,用一些自以为是的调侃来搭讪。

但往往,不等路向阳察觉到异样而蹙起眉头,附近正在搅拌水泥的孙叔叔便会“哐当”一声将铁锹插进料堆,粗声粗气地呵斥:“去去去!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别在这儿碍眼,吓着人家小姑娘了!”

或者是在一旁绑扎钢筋的李阿姨,会挺直腰板,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那人,嗓门洪亮地骂道:“瞎瞅啥?这是向阳家亲妹子,都放尊重点儿!再往前凑,小心老娘手里的家伙不认人!”

这些常年与钢筋水泥打交道的汉子与妇人,用他们最本能,最直接的方式,默契地构筑了一道无形却坚实的屏障,将那些潜在的,带着恶意与轻慢的试探,牢牢地阻挡在外。

每当此时,路向阳总是瞬间放下肩上的重物,几个箭步冲到王小花身前,用自己略显单薄的身躯将她完全护在身后。他会微微侧头,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不容错辨的紧张:“没事吧?”直到王小花轻轻摇头,他紧绷的心弦才会略微松弛。转身回去继续劳作,向出声维护的孙叔叔,李阿姨等投去感激的一瞥。

正是在这种粗糙直白,却饱含温度的守护下,王小花心底最初的那份彷徨与不安,如同被阳光照耀的冰雪,悄无声息地融化了。

在这些给予她温暖的工友中,王小花最亲近的,便是孙有德。孙有德约莫五十上下,脸庞黝黑,皱纹几乎爬满了整个脸庞,总是带着一副憨厚的笑容。

他是工地上技术顶尖的老师傅,砌墙抹灰,线走得笔直,面抹得溜光,路向阳初来时没少得到他手把手的指点,两人之间有超越年龄的深厚情谊。

孙有德的妻子,大家都唤她林婶,是个心肠好,说话爽利的妇人。她来工地给孙叔送过几次换洗衣物和吃食,偶然听说了路向阳带着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妹妹在工地上讨生活的事,回家后就连声叹息,心疼得直抹眼泪。

从第二天起,孙有德那个磕碰得坑坑洼洼,却被擦拭得锃亮的铝制大饭盒里,总会多出一份份量十足,油水丰厚的肉菜。有时是浓油赤酱的红烧肉,肥瘦相间,入口即化;有时是煎得边缘焦脆的荷包蛋;有时则是堆得冒尖,用豆豉和青椒爆炒得香气扑鼻的肉丝。

“你林婶非要塞进来的,说你们兄妹俩,一个正长身体,一个出大力气,光啃咸菜嚼青菜叶子哪成?身子骨会熬坏的。”孙有德总是这样,用一种强硬且不容推拒的态度,一把揭开自已的饭盒,用他自己那双磨得光滑的木筷子,将那份沉甸甸的肉菜,一大半拨到路向阳总是堆满米饭的饭盒里,另一小半则仔细地拨到王小花的饭盒里,嘴里还不住地念叨:“快吃,都趁热吃了!谁也不许剩!谁剩下了,就是嫌你林婶手艺不好,下回你林婶该不高兴了!”

这份浸润着家常烟火气与长辈深切关怀的肉菜,成了王小花在整个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最温暖的记忆。

每一次,她都小心翼翼地接过,然后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品尝着,仿佛要将每一丝滋味都刻在记忆的最深处。

那入口的咸香,不仅仅满足了味蕾,更让她想起早已模糊不清的属于“母亲”的味道。

她曾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看着有德收工远去的背影,用极轻极轻的声音对路向阳说:“向阳哥,林婶做的饭……有妈妈的味道。”路向阳闻言,侧过头,凝视着她被晚霞映红的侧脸和眼中闪烁的水光,眼神瞬间柔软得不可思议。

他伸出手,动作轻柔地揉了揉她被安全帽压得有些塌软的头发,极其郑重地回应了一声:“嗯。”

小花之前也打过工,但是因为她太小了,所以能干的只有又累钱又少的活计,而且她还在上学。工地的这笔钱,是她目前挣得最多,最轻松的一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工地见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