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觉醒来我黑化了 > 第3章 谒君颜恍如隔世身

一觉醒来我黑化了 第3章 谒君颜恍如隔世身

作者:载酒寻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4:14:55 来源:文学城

大理寺狱深处,明堂肃静。

为避刑部与曲谈私交之嫌,此番审讯并无刑部参与,而由大理寺卿左正主审,少卿元安录问,御史中丞陆宵监审,宗正寺宗正临淄王曲旻列席旁听。

此外,今晨宫中传来御旨,至尊亦将亲临。

左正站在廊下,掌心抚过腰间金鱼袋,目光扫过空置的御座,面色凝重。

“元少卿。”陆宵在廊下与左正见礼后,入了正堂,他与录问官元安乃科举同年,此刻绯袍相映,一个如寒潭静水,一个似温玉含光。

“陆中丞。”元安执笔还礼,砚台边还搁着半盏未饮的茶。

不多时,堂外传来一声:“临淄王到。”

朱漆门洞开,曲旻身着四爪蟒袍踏入堂内。

廊下,左正瞳孔微凝,目光落在曲旻今日王服身上,脚下步伐微微停滞。

彼此寒暄后,众人依次入座。

左正与元安居左,卷宗笔墨井然;曲旻与陆宵列右,茶烟袅袅间暗藏机锋。

御座依然空悬。

香炉青烟笔直上升,在抵达梁柱前悄然散开,铜漏滴答,声声叩在寂静里,水珠坠入铜壶的声响,在空旷的明堂间异常清晰。

左正指尖无意识地随滴水声轻叩膝头,元安笔尖在纸笺上空悬良久,陆宵垂眸望着案前香炉,临淄王曲旻端坐如松,指间盘握着一串沉香念珠。

当又一滴水珠坠下,在壶中激起回响时,门外终于传来内侍悠长的通传:“陛下至——”

“陛下万年。”

声浪在明堂中回荡,众人俯首间,一道挺拔的身影已自光影深处走来。

皇帝曲邺虽年过五十,鬓边已染霜色,眉宇间也刻着岁月的痕迹,但步履间仍带着行伍出身的沉稳力道,如同收敛了锋芒的战刀。他并未多看堂下众人,径直走向御座,玄色袍袖拂过案几,沉稳落座。

“诸卿且坐。”

声线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他随手翻开案头卷宗,目光掠过数行,抬眼看向左正:“都备妥了?”

“回陛下,皆已就绪。”左正躬身应道。

皇帝微微颔首,却未立刻下令,转而望向临淄王曲旻,语气沉缓:“家门不幸,劳动皇叔了。”

曲旻深深垂首:“老臣分内之事。”

天子的目光随即扫过右侧,与陆宵的视线在空中一触即分。

皇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似有疲惫,再开口时,声音里已带上决断:“既如此,大理寺卿,开审吧。”

“臣遵旨。”

左正肃然起身,紫袍在空气中划出利落的弧度。

他面向御座,声音沉厚:“臣奉旨主审正阳门六皇子当街射杀齐王一案,在场禁军巡卫皆为人证,凶器雕弓亦已起获。殿下收监后,大理寺少卿、御史中丞皆曾问询,然殿下始终缄口,未有所获。”

他略作停顿,继续禀报:“臣继而奉命查抄殿下府邸,得书信若干,其中多与废太子旧部往来甚密,如工部郎官裴钧、户部侍郎陈明远等。”

见皇帝没有追问的意思,左正继续道:“殿下府中近侍长随皆已受审。据一名杂役供述,重阳前夜,殿下与数名心腹门客在书房内燃灯密谈,直至破晓。”他声音微沉,带着几分审慎,“虽证实殿下确有异动,然弑兄动机,至今未能查明。”

左正垂首静立,他深知这番禀报实在算不得圆满,一番话毕,额角不免渗出细汗。

御座上沉默片刻,终于传来皇帝听不出情绪的声音:“既查不出,就把人传上来当面问就是。”

左正无声地松了口气,转身扬声道:“带人犯。”

早在御驾抵达前,狱卒已将曲谈的双脚锁上镣铐,押在西角门外候审。

他原以为经过一夜沉淀,自己已能冷静面对。无论如何,先渡过眼前的难关才是要紧。然而,当那道绣着金线的玄色衣摆隔着门扉映入眼帘,随着步伐规律地晃动时,他的心跳又一次不受控制地紊乱起来。

不待他平复心绪,圣谕已至,两侧衙役当即架起他的胳膊,将他带入堂中。

许是顾及曲谈的皇子身份,衙役并未对他行扭,只是一左一右将他“簇拥”在中间。

可即便如此,曲谈仍感到一阵火烧般的羞愤直冲脸颊。他双颊滚烫,脚下如同拖着千斤重锁,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那份强撑的镇定正在寸寸碎裂,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崩塌。

曲谈在堂中缓缓跪下,无数道目光如芒在背,烧得他耳根通红。他死死垂着眼,视线紧锁在身前那片黝黑的地砖上。

“既见君父,殿下为何不拜?”左正的声音自上方沉沉压下。

曲谈抿紧嘴唇没有应答。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御座上那道目光正牢牢锁住自己,指节不自觉地绞紧了冰冷的铁链。

就在左正再度开口前,他猛地抬起头,目光撞上皇帝面容的刹那,曲谈心头一紧。

他阿耶的两鬓,何时染了这许多霜色?

他强压下翻涌的酸楚,直直望向高座上的至尊,喉头滚动:“阿耶…”

“殿下!”左正厉声打断,“堂上当称陛下!”

曲谈却恍若未闻。他低头看了看束缚双手的镣铐,万般委屈涌上心头,又抬起眼,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阿耶今日……也要做狸奴的堂上官了么?”

“狸奴”是曲谈的小名,他年少时,身周亲近者皆以此称之,然自幽州归来后,父子变君臣,皇帝已多年不曾这般唤过他,也多年未曾在他口中听到这自称。

是故,当“狸奴”二字一出口,御座上的人呼吸陡然一重,皇帝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锋般刮过曲谈全身,仿佛要剖开这皮囊,看清内里真实的魂魄。

良久,皇帝终于开口:“若能选,朕亦不愿在此见你。”

“可我什么都不知道……”曲谈的声音带着哽咽。

皇帝移开视线:“陆卿已禀过你记忆有损。然你当街射杀兄长是人证俱在的事实。你既为皇族子嗣,就该知国法森严,今日会审,更当配合。”

曲谈重重阖上眼,嘴角扯出苦涩的弧度。

得了圣意,左正底气愈足:“殿下纵使记忆未复,臣等自当尽力协助。”他命人呈上朱漆木盘,盘中玄色长弓泛着冷光,箭杆上虽已擦拭干净,却仍透着一股洗不净的血腥气。

“殿下可认得此物?”

曲谈虽已猜出来历,却沉默不语。

左正肃然道:“重阳日正阳门外,殿下便是用此弓射杀齐王。”

曲谈伸手取过弓。这弓轻巧精妙,但纹样阴郁诡谲,绝非他素日所喜。他下意识拉弦试力,脱口而出:“仅有三石?”

他十四岁便能拉开五石强弓,这三石弓于他实在不得尽兴。

话音未落,他下意识侧首,目光越过堂上诸公,下意识向角落里的身影求证,可目光所及,只有陆时雨那张毫无波澜、写满公事公办的脸。

左正目光微动,见他生疑,便解释道:“此弓名唤‘玄影’,是殿下近年随身爱物,每逢围猎必带。”

曲谈心下一沉。此话多半不假,这弓虽只三石,对他如今这副身子而言却刚好,若换作五石强弓,他只怕要消受不起。

“殿下若记不清也无妨,且再看这些文书。”

衙役呈上的文书杂乱无章,有的仅剩残页,有的墨迹斑驳,显然在查抄前已被人刻意销毁。

左正将几页残稿高高举起:“这些虽已残缺,但经比对笔迹,确系殿下亲笔。其中不仅详录璇玑塔构造,更反复推敲数种非常规用料。”他声音陡然转厉,“此外,距殿下随侍供述,自殿下督建璇玑塔以来,曾屡次召工部属官裴钧、吏部侍郎陈明远过府叙事。裴钧曾任璇玑塔监丞,精通土木;陈明远则执掌璇玑塔用度审批。而经查验,塔基实际用料与工部存档确实存在出入。”

他逼近一步,目光如炬:“可是齐王殿下察觉了其中猫腻,殿下唯恐贪墨之事败露,这才痛下杀手?”

“左寺卿。”陆宵清冷的声音破空而来,如寒泉击石,“六皇子仅任监工之职。若拿不出实证证明殿下与用料出入有直接干系。”他刻意停顿,目光扫过左正手中残页,“此问恐有诱供之嫌。”

在皇帝如芒的目光中,左正不得不低下腰:“臣尚未查出实证。”

“录问官,将方才这一项划去。”皇帝淡淡吩咐。

元安执笔的手微顿,终是依言勾去记录。左正见状,神色愈发谨慎。

“曲谈,”皇帝的目光重新落回儿子身上,“你可想起什么?”

曲谈拾起两页残稿细看,虽早有准备,心头仍是一阵发凉。听到问话,他抬起苍白的脸,眼中满是茫然:“左寺卿所言,儿……臣一概不知。”话音未落,他忽然按住太阳穴,额间渗出细密冷汗。

见曲谈受头疾所困,面色苦楚,曲旻不由对一旁的陆宵轻声道:“如今殿下一问三不知,这案还能如何审?”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左正轻声接话:“这倒让臣想起当年明阳公主涉巫蛊案。”他轻轻一顿,低声笑讽道:“殿下这癔症,来得可真是时候。”

听到阿姐封号,曲谈猛地抬头,正对上皇帝骤然阴沉的脸色。他虽已从多方听闻此事,仍忍不住颤声向皇帝求证:“阿耶,我阿姐她怎么会……不会的……”

这番话不知怎的便触了皇帝的逆鳞,只听皇帝厉声喝止道:“你住口!”

“六殿下,”见曲谈面色一白,曲旻连忙打圆场,“公主当年是染了时疾而诱发病症,陛下也十分痛心。”

曲谈怔在原地。痛心?若真痛心,为何要以静养之名将他阿姐囚在掖庭?

左正再度叩首:“臣万死,然殿下癔症来得蹊跷,臣请彻查!”

殿中一时陷入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御座上的皇帝。

失忆之说,说到底终究只是曲谈一面之词。

言语可以作假,举止也能伪装。若要一探究竟,也唯有——刑讯逼供。

“至尊准了。”

陆宵昨夜的话言犹在耳,曲谈以为自己面临此情此境时会愤怒、会委屈。

可当真面对君父审视的目光时,他心中只剩一片荒芜。

午夜梦回,惊醒之际,他反复思量过自救的法子,然而此刻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提不起来。他只想等着看,看他的阿耶究竟要如何处置他这个“乱臣贼子”。

曲谈闭上眼,牙关紧咬。

无论是镣铐收紧的刺痛,亦或是被拖翻在地的屈辱,他都没有勇气去面对。

耳畔一阵沉稳的脚步步步逼近,曲谈愈发闭紧了双目,直到脚步声在他身前停下,阴影笼罩了他,曲谈不由打了个冷颤。

“陛下,臣有一策。”一道清冷的声音划破了凝滞的空气,曲谈愕然睁眼,只见陆宵身姿如青松立于堂前。

“讲。”

“字迹形貌易仿,风骨神韵难摹。殿下既称只余十六载记忆,不妨请殿下当场书写,与旧日笔迹比对验证。”

曲谈心头一动,他的字是太子阿兄亲自启蒙教导的。形似尚可模仿,但笔者独到的神韵却难以复刻。当年他屡次央求兄长代写课业,总被母亲一眼识破,症结就在于此。

“臣以为此法欠妥。”左正立即反驳,“陆中丞深谙书道,当知殿下若有心改换笔迹,也非难事。”

“老臣却以为陆中丞之言在理,形迹可改,气韵难伪。”曲旻缓声道,“陛下圣鉴,若殿下刻意作伪,必有破绽可循。”

见皇帝颔首,内侍立即备好纸墨。

曲谈提起笔,依言照抄证供中的一段文字,他虽自认问心无愧,然或许是因心神不宁,又或许是被镣铐所困,心下愈发沉重,笔锋落纸时,失了往日的疏朗洒脱,心中不免惶恐。

但无论如何,将当下文墨与作为证物的近年笔迹相比,纸上字迹虽形貌相近,却全然不见证物中那股沉郁顿挫的笔锋,更缺了那份沉淀经年,近乎要破纸而出的锋利。

文墨先由皇帝过目,而后依次传至左正、曲旻与陆宵手中。

“左卿以为,此一项可还需细审?”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左正拿着纸张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

自曲谈下狱以来,陛下对此事始终不置可否,甚至放任民间议论纷纷。他原以为圣意已决,是要舍弃六皇子这枚棋,而今日堂审,皇帝也确实是保持着冷眼旁观的姿态,然而,自陆宵横插一脚后,皇帝的态度又模棱两可起来。

万千思绪在左正脑中翻涌,面上却不过瞬息。他咬牙躬身拜下:“臣……惶恐。”

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左卿之忧,不无道理。失忆之说,笔迹之辩,若公之于天下,确实难以服众。”

这一番话落在左正耳中是打一棍杖给一蜜枣,落在曲谈耳中却如冰水浇头。

确实,纵使证明了此刻的曲谈只有十六岁的心智,但这具身躯犯下的罪行,又岂能因一句“不记得”就轻易抹去?

一股深重的无力感攫住了曲谈,所有的言语在这一刻都失去了分量。

他不知该如何辩解,甚至觉得自己不配辩解。

难道要对着龙椅上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声嘶力竭地哭喊“那不是我做的”吗?

御座投下的阴影里,君父眼中只剩冰冷的审视,将记忆中所有温暖的碎片碾得粉碎。

曲谈颓然垂首,嘴角自嘲的弧度还未落下,就听见头顶传来皇帝辨不出情绪的声音:“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