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邑姜 > 第9章 吴地姬族

邑姜 第9章 吴地姬族

作者:柔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8 05:34:23 来源:文学城

季简与人合扛一头壮硕的野鹿,身后众人或提兔或拎鸡,满载而归。返途中,他想到伯父的墓葬距离此地不远,于是绕了些许路去祭奠。

来到墓前,季简轻手轻脚地放下野鹿,忽然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一抹异动。侧目望去,只见一名衣衫褴褛之人正躲在土堆后,偷偷摸摸地食用伯父的祭品。惊觉有人到来后,那人手中的食物在瞬间掉落,一脸张皇地望向季简,面上既有被发觉的羞赧,又夹杂着几分难以掩饰的饥饿和渴望之感。

季简见那人形容落魄,心下怜悯,安慰道:“此乃吾伯父之墓。勾吴地僻人少,若有迷路的落单者,独自捕猎野兽太过困难,不加分辨地吞入野果则有性命之危。墓地的祭品,既为祭祀亡者,也为救济生者。”

公子望悄然沉思:原来此处是吴地,观此人的外表与其他断发文身的蛮夷无异,然其言其行皆像是饱受教化之人。

仲雍白日里巡视了部族的田地,这种寻常事务于他而言已是力不从心。倍感疲惫的仲雍不得不承认,他老了,或许很快就要追随长兄而去了。

“阿父,我们今日打猎收获颇丰。此外,我从伯父的安葬处带回了一个流亡者,他不肯言明自己来自何处、是何身世。”

季简手中握着公子望掉落的白玉佩,生出了几分怀疑。

公子望向仲雍深揖一礼:“吾长途跋涉,饥馑之下不得已动用了逝者之物,万望吴君恕罪。”

仲雍仔细打量着公子望,他虽狼狈不堪,周身气度却是不凡,不似寻常落难之人。

正当仲雍思索眼前人究竟是何身份时,季简递上了那块玉佩。通体温润的白玉,俨然是极为珍贵的品种,玉佩一面是商王室的玄鸟图腾,另一面则是一个“齐”字。

仲雍问向公子望道:“齐,你是齐国人?”

提及齐国,仲雍身旁的人不由得发出感慨:“齐国与商的战事可真是惨烈,我听徐国来的行商说,齐国公族中人被尽数诛杀,营丘城外的济水都被染红了,就连祖陵也被莱侯带人挖开了。”

听到齐国公室被灭族掘陵时,公子望再也支撑不住,他悲恸地倒地,放声大哭起来。

仲雍见状已是猜到了七八分,他对公子望温言道:“你是齐国公族?吾之亲族亦有翦商之心,吾弟被商王之父帝乙杀害,我们是志同道合之人。”

公子望对这位老者有着莫名的亲近与信任,他抽泣了好一会儿后,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起兵反商的先齐侯是我的长兄。商王受对东土开战前,商的王族大臣皆赞同东征,各实力强劲的诸侯国亦无异举,我于是劝谏长兄权且忍耐、上书请和。长兄不愿东土生民受商的蹂躏,不肯采纳我的进言,又因徐侯仲之事,怀疑我会与商王受勾结,一气之下我离开了齐国。”

“负气南下后,我一路寻求可与东□□同反商的诸侯。淮地诸国受徐国南扩之忧,其数位国君原本被我说动,决定联合起来对抗徐国,间接助力与商作战的东土联盟。不料莱侯临阵倒戈,东土之师对商已无多少胜算,钟吾之君顺势将我关押起来,打算待商军胜利后就把我献出。”

“齐国覆灭,钟吾国与徐国联络后,徐国派人来押解我。我趁着双方宴饮作乐之际,偷了徐国使者的一匹马出逃。昨日我在溪边停留饮水,马匹奔走了。若非吴君仁善,在兄长的墓葬前留了祭品,恐怕我已死于山野了。”

“我铸下了大错,怎可因一时之气就出走。长兄之前明明对我甚是信重,商议如何应对商师时多以我的谋划为准。我若不走,长兄在猜疑消减后定会重新启用我。到时我与四国国君交联战情,未必看不出莱侯早已暗中投商。”

仲雍闻言极是感伤,他站起身,对着北面的方向遥拜道:“先齐侯反商救民,乃大勇大义之人。愿先齐侯之英灵得以安息,愿东土死于商师者得以安息。”

公子望沉默了良久,随后想起仲雍所言其弟被商王受之父所杀,不解地询问道:“未闻近几代商王征伐过吴地,吴君之弟是因何死于帝乙之手?”

“我和族人并非勾吴本土之人,我们来自周国,周侯昌是吾侄,被帝乙杀害的先周侯是吾弟。”

公子望大为惊讶,周国地处西北,勾吴位在东南,两者相隔上千里。是何等缘故,能让老者与族人远离故土,迁徙至这化外之地?

仲雍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我姬姓一族本世居豳地。妘姓周国被商王武丁灭国后,岐山下的周原被数支戎狄所据。那年,申戎被诸部族围攻,其首领向阿父求援,阿父遂与申戎联合夺取了周原。姬族在周原休养生息,招抚妘周遗民,阿父亦被商王武乙册封为周侯。”

“阿母早逝,申戎首领嫁女于阿父,继母生下了少弟。以维系周国和申戎的联盟为重,周侯之位传于少弟最为稳妥。”

“长兄和我为了周国的长远计,亦为了不令阿父背负废长立幼之名,于是带着追随我们的族人远走。起先我们在汉水下游之畔安家,后被当地的楚蛮攻击而继续东行,最后在勾吴安定下来。勾吴与西土相距甚远,自此以后我们就失了与周国的联系。”

仲雍平静地讲述着往事,没有丝毫让位于异母弟的不甘之情,也没有任何长离家国的幽怨之意。

“少弟不负所托,不仅屡次击败了来犯的戎狄,而且趁申戎内乱之机将母族迁出了周国。少弟枉死后不久,长兄悲愤而亡。我与族人则继续融入勾吴之地,和土著人通婚,效仿他们的衣食风俗。有时我映水自照,看到手臂上的纹身和不束不冠的头发,想来在世人眼中我已是一名蛮夷了吧。”

公子望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他仰天长叹,高呼了三声:“周当有天下!周当有天下!周当有天下!”

“公子既欲报破国灭家之仇,何不投奔吾侄昌,共图伐商大业?”

仲雍这些时日与公子望数次长谈,深知其实乃百年罕见之人才,只凭借他在战前的谋略,就可使商王受率领的商师精锐损失惨重。如若昌能得到公子望的襄助,周国代商之日,将不远矣。

“吴君之言亦是望心中所想,望不日将启程,投效周国。”

公子望的双眸中燃起了复仇复国的火光。

闪烁着粼粼波光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几只水鸟悠闲地游弋其中,陪伴着钓鱼者的孤独身影。

季简巡田归来,见公子望已在湖边垂钓了一整日,忍不住上前道:“阿父食欲不振已久,前日突然想吃一尾新鲜的鰋鱼,难得公子如此坚持。”

公子望在心里默默叹息着,他察觉出仲雍精气神俱不济、恐怕寿数无多,想着在临行前为他达成一件心愿。

蓦然间,湖中泛起了一圈细腻的涟漪。公子望紧绷的钓线猛地一沉,他眼神骤亮,双手稳稳握住钓竿。在几番拉扯后,一条肥美的鰋鱼跃出水面,然后重重摔落在岸边的草地上。

公子望和季简兴奋不已,立时踏上了归途。可就在他们回到姬族的聚居地时,却闻得哭声一片。

仲雍躺在简陋的竹榻上,缓缓抬起枯瘦的手,对迅步而来的季简说道:“简,勿忘吾族之志。”

话毕,仲雍又用手指了指桌上的一片竹简,示意公子望取走它,这是他在两旬前就为公子望准备好的。

做完了这一切,仲雍安详地阖目,嘴角仍挂着一丝释然的微笑。屋内的烛火微微颤抖,似乎也随着这位老者的离世而黯淡了几分。

与姬族人一同安葬仲雍后,公子望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季简赠送了他食水、朋贝和良马,以保他一路顺遂。

行至朝歌城,公子望却停下了脚步。他虽从仲雍处知悉了周侯昌的翦商之志,然姬姓周国至今不过传了三世,想要在须臾之间取代传承了五百余年的大商何其艰难。公子望若在此时赴周,虽可凭借仲雍的举荐和齐国的反商壮举获得重用,但他很难确保,能够在有生之年辅助周国攻破暴商,进而兴复齐国。

念及此,公子望没有继续西行去往周国。

数日间,公子望更加深切地知晓了朝歌城的作用。朝歌地处殷都西南方,是自商王武丁起就营建的别都,西靠群山,东有大河。若大商与来攻的敌人作战,朝歌就是最佳的战时堡垒。商王受极为重视朝歌,不断在这里囤兵囤粮,又于三年前开始修建离宫鹿台,显然是有迁居于此的打算。

公子望决定暂且留在朝歌,收集商的情报,以为将来的商周之战增加取胜之机。

一日,公子望正在查看朝歌的城墙,突然被人喊了一声“阿父”。等他转过身,一名少年喃喃道:“不是阿父啊,阿父已经没了……”

公子望见少年神情恍惚,应是遭受了困境。于心不忍的他轻声问道:“孩子,你可是遇到了难事?”

少年“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双手无助地抹着眼泪:“阿父死了,阿母病了,家中没有贝币,买不到草药……”

这名少年瞧着比乔小一些,比姮大一些。公子望不由得产生了恻隐之心。

“孩子,可否带我去你家?”

少年已是走投无路,竟真的将公子望带回了家中。

一名妇人半卧于塌上,虽不住地咳嗽,但面色尚可,不似身患重症。公子望拿出所剩不多的贝币,让少年去买得药石,又将药物熬制成汤,照看妇人服用。

月余之后,妇人已大好。她拦住想要离去的公子望:“你家在何处?是否娶妻?”

公子望年过二十,却未曾娶妻。长兄齐侯燮曾为他议婚,定下了薛国公女。不料先是他的生母和薛侯相继亡故,婚期两次延后,再是齐国宣告反商,其兄便一直拖延婚事。而今齐国被商王受灭国,婚约自是不作数了。

“我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无家无族。”

公子望的话令妇人大喜:“你可否和我成婚,给我们孤儿寡母一个依靠?”

不待公子望开口,少年紧紧拽住他的衣袖,双目中尽是浓厚的期盼之色:“我想要你做我的阿父。”

公子望本欲回绝,忽然间,他联想到自身的筹谋,思量之下与这对母子的诉求并不冲突。公子望可以帮助妇人将少年抚育至成人,他们亦可帮助自己隐瞒过往,取得一个不惹人瞩目的平民身份。

“可。”

公子望思索后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