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邑姜 > 第1章 东土有女

邑姜 第1章 东土有女

作者:柔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8 05:34:23 来源:文学城

咸阳,秦宫。

姬娍是魏国公女,嫁与秦伯渠梁为君夫人。此刻,她望向伏跪于地的公孙鞅,冰冷的目光宛如冬日寒霜:“汝还记得自己是文王后裔、卫国公族否?”

公孙鞅从容言道:“君上知遇之恩,臣无以为报,惟愿变法图强,助大秦成天下霸业。”

姬娍倏忽间起身,步步靠近公孙鞅,更将一把匕首抵上了他的脖颈:“那是周室先祖的陵墓。”

“鞅何尝不心痛,然国难思变,非此举无以聚秦国变革之资财。”

公孙鞅的面容上浮起一抹苦涩,双眸中却是无可阻挡的坚定意味:“昔年武王崩、殷商余孽反,周室虽在数年间平乱克殷,却由是财力枯竭。为赏军功、实府库、营洛邑,不得不掘商王之陵寝。前人所为,后人自可效仿之。”

“君夫人已诞下公子驷,如若新法顺利施行,公子驷将继承一个空前强大的秦国。”

哐当一声,姬娍紧握的匕首仿佛失去了所有重量,在瞬间滑落。

“娍,此玉璧是康王为祖母武王后邑姜所制。”

秦伯渠梁颇为小心地向姬娍展示这方白玉璧。历经六百余年的岁月,玉璧温润如初,正面雕刻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借兴修水利之名挖开周王室的王陵后,秦伯渠梁下令将其中的珍宝武器尽充新法实施之所需,却唯独留下了这块白玉璧。

读完玉璧上的文字,姬娍震惊不已:“姬姓诸国皆有此传言,如今确是证实了,成王实非……”

“原是如此。”

秦伯渠梁的思绪不由得飘远。他的先祖飞廉、恶来因忠于大商而死,族人亦被流放于西北边陲。但成王却在巡视边境时厚赏他的先祖——恶来之子女防,之后他的旁系先祖造父因功受封赵城,直系先祖非子因功获封秦地。之后幽王易储,废太子平王和外祖申侯勾结犬戎袭杀幽王。再之后无法在关中立足的平王东迁,先祖襄公因立下了勤王护送之功,平王赐予其已然被诸戎狄侵占的宗周之地。几代先祖血拼于战场,终是收复了失地,秦国由此而兴……

姬娍心中亦是感叹连连。武王后邑姜,历经父族与母族、母族与夫族的对抗,最终扶助成王平稳朝堂、安定天下。但一路走来她失去了几多,更是牺牲了甚多。而夫婿向她展示玉璧的目的再明了不过:他自有如武王般兴盛关中、荡平天下之志,亦希望自己如邑姜一般,夫妇同心同德,成为助力秦国崛起的治乱之人。

望着夫婿雄心勃勃的模样,姬娍暗道:她或者她之后的秦国君夫人,终将面临与邑姜相似的抉择……

百余年后,奋六世之余烈的秦王政统一了天下,然暴秦不过二世即失了天下。那块曾被姬娍珍藏的白玉璧,自此失去了下落,一段历史就这样被悄然掩盖。

两千余年后,海外的一场寻常的拍卖会上,一块刻有文字的白玉璧被拍下,随后买者将其捐赠给了中国的博物馆。

古文字学者立即对上面的字眼进行了释读,结果出现的那一刻,众人无不屏息、惊愕、沉思。

“祖妣邑姜,父齐侯,母帝乙元女,为祖考邑考妃,为祖考武王后。”

二十余字,三千年的岁月。

邑姜的故事,将从东土开始。

营丘,齐宫,几名宫人在悄声议论着。

“莱侯又来拜访君上和元妃了,说什么齐莱为邻国,其与元妃同是王族,莱国世子与女公子可谓天赐之缘。”

“莱国公室非成汤一脉,也能称得上王族?何况从前齐莱多有纷争,自先君承袭侯位起两国关系才和睦了些。君上和元妃,多半不同应允莱侯的求亲的。”

“我听元妃身旁的小臣说,前岁诸侯大朝,王后有意让长王子与女公子定亲,如此女公子将来就是王后了。”

“可元妃与当今的大王并非同一母族,听闻当年……”

姜姮的出现让宫人们纷纷停止了交谈。走在路上,姜姮忍不住沉思:她不喜莱国的世子系,不过是十岁的孩童,已足见娇纵跋扈之态。而王后所出的长王子,于她而言只是一个听说过却从未相见过的人物。不知不觉间,姜姮已来到了阿父阿母所在的中廷。

“廷,我已决意反商。你是商王受之姊,若不愿与之决裂,可自回殷都。”

齐侯燮话毕,望向元妃子廷的目光中既有忧虑亦有不舍,似是在衡量着千钧重担。他轻轻抬手,指尖拂过子廷的发梢,动作温柔而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子廷温然一笑:“燮,我惟愿与你同行。”

年幼的姜姮尚未理解父母所欲何为,她轻扯母亲的衣角,一脸懵懂地问道:“阿母,商不是天下共主吗?商王室不是阿母的家族吗?为何要与商决裂?”

子廷的双眸中闪过一抹痛苦之色。她柔声细语地对女儿解释:“姮,近世商王之治愈见暴虐,向四方征索的贡物与丁口愈发无度。若依商王之**,生民将衣食无济。而那些被进贡的人口,长离故土亲族,或为奴为隶,或为祭祀人牲,在王室中人死后,则要作为殉葬被生杀活埋。阿母虽是商的王女,然不忍东土长遭此劫难,是以与你阿父反商自立,为东土之民争一条求生之路。”

姜姮正思索着阿母话中的深意,长兄世子棠走了进来。

“阿父、阿母,莒侯、鲁侯、纪侯、莱侯四国国君已承诺与我齐国结盟。余下诸小国多是观望之态,有愿一同作战者,却不肯参与祭天之典。”

齐侯燮闻言眉头微蹙,思量了好一会儿后说道:“那些小国国君无非是欲看我盟军在战场胜负如何,再定策交附于哪方。需多加防范的,乃是奄、薄姑和徐,奄与薄姑本为商之亲藩,徐国曾叛于商王受初即位时,受杀先徐侯而立其弟仲,徐侯仲自此与受益近,此三国将来必成商师之助力。莒、鲁、纪、莱,既愿同心反商,当以诚相待,共护东土之邦民。”

世子棠抱起妹妹姜姮,子廷握住丈夫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半月后,一个消息传遍齐宫:姜姮与莱国的世子系定下了婚约。

齐侯燮的四弟公子平感叹道:“齐、莒、鲁、纪、莱五国相约反商,而维系同盟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联姻了。齐与莒、鲁一向多有通婚,如今棠娶莒侯之女,嬟又嫁鲁侯世子,纪国与齐国公室同为姜姓,还需结亲的就是莱国了。莱侯的三女皆已出嫁,也只能……唉,那莱国世子是莱侯年过三十方得的独子,养得极是骄横。”

“长兄长嫂若未谋划着反商,姮大约就要嫁与商王受之子了。”

齐侯燮的三弟公子望亦是叹息连连。公子公女的婚事,从来都是结盟的一环。

而姜姮得知婚约后,未哭也未闹。她已然察觉到,纵使齐国是东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纵使她是国君唯一的女儿,纵使她的阿母是大商王女,她的婚事依然要让步于国事。姜姮默默等待着,等待着及笄后嫁往莱国,嫁给那个令她讨厌的世子系。

“齐国密使也去寻了衍?”面对急匆匆赶来的应子衍,微子启不急不缓地问道。

应子衍极是忧虑,他连忙说道:“长姊和齐侯欲……观齐国来使之意甚是坚决,我虽让其带回了苦劝的书信,却担心无法劝回长姊。”

微子启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衍何必相劝。东夷诸国一旦叛乱,受必得亲征,如若受死于战场,呈尚且年幼,不正合你我的心意吗?”

应子衍的神情中尽是惊愕之色:“长兄要与长姊同谋?”

“我确是想相助齐国,只可惜有心无力。微国与东夷相距甚远,何况我们人在殷都,时刻受到受的监视。”

微子启暗中早已有了谋算:若齐国胜,他可借机夺取王位;若齐国败,他亦可将自己置身于事外。

而应子衍无心于王位,他只愿大商江山稳固,亲眷平安顺遂。面对铤而走险的长姊与冷眼旁观的长兄,他已是茫然无措之至。

那一日,苍穹如洗,云带飘渺。巍峨的高坛之上,齐侯燮与元妃子廷并肩立于正中央,莒侯、鲁侯、纪侯、莱侯分列四侧。在悠扬乐声中,十数名巫祝身着华丽祭服,手持长杖,口中念念有词,步伐庄重地进行着古老的仪式。

“皇皇炎帝,赫赫天泽。佑吾东土,万世邦国。”

伴随着颂词的吟唱,一只巨大的铜鼎内,火焰熊熊燃烧,映照着每一张虔诚的面庞。

齐侯燮手持玉圭,将其高高举起,率众人遥拜上天。

“吾等今日祭天,乃为昭告天下,商王无道,涂炭生灵,燮愿率东土诸侯,反商救民,其心无违。”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空旷的祭天台上回荡。众诸侯纷纷响应,举起手中祭器,高呼:“反商救民,其心无违。”一时间,仿佛那鼎中的火焰都更加炽烈,映照着众人坚定的决心。

自此,东土反商之举,天下皆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