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邺下高台 > 第16章 第16章

邺下高台 第16章 第16章

作者:钤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0:35:04 来源:文学城

陈扶无声步入中堂,对婢女们做了个‘嘘’的动作。

悄然停在陈元康身后的阴影里,如同一个幽灵。

坐于案前的陈元康浑然不觉,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无奈和‘坦诚’对李氏道:“我知道,是委屈你了。你看,多年积蓄尽数予你。城外两处田庄也给你,” 他停顿一下,声音放得更软,“只是……长寿里这宅邸,还有近郊那几处田产……”

“你一个妇人,要这许多房产田地何用?管理起来徒增烦劳。我一个男人,还能真光着身子在外应酬,岂不让人笑话?”

阿母看向她,陈扶摇了摇头,用指尖虚点自己眼角,又做了一个拉住对方衣袖的手势。

接收到女儿指令,李氏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她哀切地伸出手,拉住陈元康的衣袖,“元康……听你这么说,我心里……更难受了。咱们还像以前一样,我们不离了,好嘛?”

陈元康被这突如其来的‘复合’打得措手不及,他仿佛已看到高欢不悦的眼神和卢道虔的冷笑。

“王命岂是儿戏?这……这怎么可能……”

“既然离了我,你过得这般难……那咱去和大王讲,咱不离了。”

看着拽着自己袖子的手,小贪念瞬间被更大的贪念淹没。若卢氏婚事告吹,高欢面前无法交代,升迁无望……

他像是被烫到一样猛地抽回手,颓然道,“给你,都给你……都依你,”在那些房契、田产转让契约上,签下名字,按上手印后,推给她最紧要的那张。

“把这放妻书签了吧......”

李氏看着那纸和离书,清晰地写着‘夫妻缘尽,各还本道’,巨大的悲伤和十几年夫妻情分涌上心头,终是控制不住,痛哭起来。

泪水大颗大颗地滚落,晕开了墨迹,她哭得喘不上气,却还是颤抖地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李孟春。

当最后一笔艰难落定,陈元康像是打完一场败仗,拿着那唯一的战利品,颓然又解脱地起身,想要赶紧离开这个窒息的地方,却转脸看见了不知在身后站了多久的女儿。

陈扶走向哭泣的母亲,拿起属于她的放妻书,用帕子小心拭去泪渍,扶住母亲肩膀道:

“今日之后,阿母当重梳蝉鬓,再扫娥眉。或逍遥自在,余生静好;或巧展窈窕,再遇良人;残冬尽处春光现,一日光阴一重锦!”

她即将开启一个与他再无瓜葛的人生,陈元康只觉心口一阵剧烈闷痛,像是被什么东西凿穿了。

最后看了眼伏在案上之人,脚步虚浮地逃离了这个曾经的‘家’。

陈扶安静地跟在他身后,送至府门。

“阿耶大喜之日,阿扶便不去观礼了。那日阿母必定伤心无助,需有人照看。”

陈元康心头像是被细针扎了一下。

他确实对女儿有过怀疑,她曾在丞相别府预言舆论,以及世子找过大王后,大王忽然的苦劝……但他还是掐断了那念头。他不愿,也不敢去想这一切与女儿有关,他宁愿相信她只是善于料事。

“知道了。阿扶……懂事。”

“阿耶和阿兄的衣物藏书等,阿扶已命人收拾妥当。待阿耶安置好新宅院,便遣人全部送过去。”

陈元康心蓦地一空,一种失去的恐慌攫住了他。

他与这个女儿,虽因职务之故聚少离多,可每次归来,她总是那般乖巧孝顺,其弄章慧辩之才华,人情世故之天赋,更是令他骄傲、为他所看重。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面对她如此疏离的神情。

踌躇片刻,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阿扶日后,是否……便要与阿耶生分了?”

“那阿耶有了新妇,有了新女儿,会与阿扶生分么?”

“当然不会!”陈元康脱口而出,“阿扶永远是阿耶的孩儿。”

“只要阿耶对得起阿扶,阿扶自然会认阿耶。”

这话听着妥帖,细思却叫陈元康心头发冷,仿佛一把柔软的刀子割在心口。

“知道了。”他机械地说着,“与你阿母说,下月甲辰,阿耶便要随大王返回晋阳了。”

“望阿耶一路保重,诸事顺遂。只是,就不必告知阿母了,以后阿耶要去哪里,都与阿母没有关系了。”

他张了张嘴,终是什么也没能再说出来,转身离开了。

甘露与净瓶走上前来。

看着暮色中那格外寥落的背影,甘露叹道:“虽是……活该吧,可瞧着郎君那模样,倒也有几分可怜。”她转向陈扶,语气带上敬佩,“女郎真真是为娘子出了口恶气!”

净瓶却笑道:“仙主哪里是为了出一时之气?那些房契地契,如今可都实实在在握在娘子手里了。娘子疼女郎疼得什么似的,往后这些,还不都是女郎的嫁妆?可若是郎君带走了,”她意味深长地摇头,“只怕就和女郎半枚铜钱的关系都没了!”

陈扶轻斥一声:“刁童儿!”

净瓶知这是夸她,便笑嘻嘻顺着话头又道:“咱们娘子虽非高门,却是实打实的美人儿,性子也实在。郎君如今被那高门迷了眼,日后定要后悔!说不定没俩月,就要寻个由头上门来望望呢。”

陈扶抬手掐指,“今年不会来了。”

“女郎是算到……那卢氏与郎君格外情投意合,绊住他了?”

陈扶摇摇头,目光投向河东方向,“高王,要去征玉璧了。”

她记得很清楚,高欢两次玉璧受挫,第一次,就是今年的秋冬。

“那……能赢么?”

陈扶脸上是檐下观雨、事不关己的漠然。

“那可是克他之地,如何会赢?”

*

西厢园中,陈扶的剑锋划过盛夏的桃李,深秋的枯叶,及至腊月枝头落雪。

净瓶为收势的她披上外氅,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积攒已久的疑惑,“仙主苦练这杀人之技,莫不是要暗杀那兰京?”

“你想说什么?”

“奴婢去岁去学莼羹时,见那东柏堂后厨的规矩,与咱们府上不同。咱的厨子日日要出去买菜,可他们采买另有专人负责,庖厨只管灶台。”

“全无休沐之日?”

“别的厨子是有的。可兰京是南朝俘虏,苍头薛丰洛防着他南逃,连后院月洞门都不准他迈出半步呢。”

陈扶闻言,脸上依旧从容,“所谓解厄,若能提前除魔,自然清净省心。若无此机缘,阻止那厄运发生便是。”

距离高澄被刺杀还有七年,期间能寻得机会杀掉便杀,若当真点背到找不到任何机会下手,阻止他刺杀亦可。

无论如何,剑术绝不会白学。

两人穿廊去往正堂。

自和离后,阿母便将老家的外公、外婆接来同住了。此刻堂内炭火烧得旺,外婆正笑眯眯地忙着张罗上供的果品,甘露在旁帮手,外公则慢悠悠地品着黄酒。

陈扶正要接过阿母递来的热巾子,忽见窗外两个黑影闪动,一披着玄狐大氅的身影正踏雪而来。

她眸光微动,轻声提醒:“大将军来了。”

一家子忙放下手中活计迎出去。

高澄握着诏书立在阶前,目光掠过悬着‘李’字灯笼的檐角,扫过不见雪痕的石阶,最后定定落在李氏脸上。

陈元康从不带夫人出席任何宴会,这是他第一次得见李氏真容。

三十许年岁,竟仍保有几分少女之相,一双狗儿似的眼睛漆黑浑圆,肤白胜雪,通身透着一种干净单纯之感。

虽非他偏好的明艳妩媚之类,但这般我见犹怜的品貌,有的是高官显贵会喜欢,绝不愁再嫁。

高澄收敛心神,展开诏书,

“咨尔李氏孟春,禀性柔嘉,持身淑慎。佐夫以勤,克彰以贤,育子以德,聿成家室之良。特封尔为广宗郡郡君,锡之荣号,用彰淑德。钦此!”

念罢,他合上诏书,看向伏地叩谢的李氏,“李孟春,生日在初春?”

李氏忙抬眼笑回:“大将军明鉴,正是。”

“起来吧。”将诏书递给她,意味深长道,“生了个好女儿。”

李氏憨然一笑。

“阿母,好好裱起来,与我那道诏书并排挂好。” 陈扶望向高澄,“阿母安身之田宅,立命之封诰,全家之衣食,全赖大将军垂怜弱小,体恤寡幼。此等再造之恩情,可要牢牢记住了。”

李家众人闻言,更是感激涕零,那股热络真挚的实在劲儿扑面而来。

外婆塞给他一暖烘烘的手炉,李氏奉上瓜果热茶,外公请他上座,絮絮说着:“这邺城就是比我们威县好啊!”外婆也憨厚接口:“是啊是啊,不过托大将军的福,如今威县也好啦,都分到了好田哩......”

他们围着他,不像臣民对待权臣,倒像是自家长辈对待一个极有出息、又肯照顾家里的晚辈,七嘴八舌,透着股让人放松的烟火气。

高澄身处其间,感受着这与东柏堂和大将军府截然不同的、毫无机心的温暖,看着那张与陈扶眉眼极为相似的面庞,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

数年后稚驹及笄长大,是否也会出落成这般模样?不,稚驹饱读诗书,深晓经史,不会是这般质朴之情态......

“世子。”刘桃枝的声音打断遐思,“铜雀台的宴席,时辰将至了。”

目光扫过陈扶,见她只穿着件青白襦裙,起身道:“你也跟着去,把你那件灰鼠皮斗篷穿上。”

牛车碾过邺城的积雪,远远便望见铜雀三台的轮廓。

踏入台顶大殿时,熏香暖意裹了过来,殿中燃着几十根盘龙巨烛,墙角立着烧得正旺的铜炉。

邢邵等文人与主客令等官员已在席上,见高澄进来,纷纷起身见礼。

高澄目光扫过殿中。席上已摆满珍馐,舞姬们穿着舞衣候在殿侧,乐师也已调好乐器,只待使者到场便开宴。

他对刘桃枝道:“去瞧瞧使者们到哪了。”

刘桃枝刚应声,殿外便来通报:“蠕蠕、高丽、吐谷浑国使者到!”

“走,去殿外迎一迎。”

众人跟着高澄走出殿门,不多时,便见一队人马踏着积雪而来。蠕蠕、高丽、吐谷浑使者都穿着厚实的异域皮袍,身后的随从捧着贡品,在雪地里留下几串深深的脚印。

高澄笑脸迎上,“腊月天寒,快进殿暖暖,酒已温好,正等着诸位呢。”

蠕蠕使者哈哈一笑,“大将军客气!咱蠕蠕人不怕冷,倒是劳烦大将军这般费心,早听闻铜雀台气派,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呀!”

主客令致辞开宴,舞姬们柔美起舞,典正的清商乐,如漳水汤汤,流淌在雕梁画栋间。

酒过三巡,邢邵带头献诗作赋,贺诸国使者远道而来。

高丽与吐谷浑的使者纷纷称赞,蠕蠕使者却笑道:“先生们的诗确实好,比那西边强多了。可你们这舞,可是和那梁人学的?也太软了,不如西边的男子舞啊。我们蠕蠕人在腊月里,就爱瞧那有劲儿的,看着都暖和!”

柔然是东西魏竞相拉拢的力量,他并非刻意挑衅,只是实话实说,但这‘西边更好’的论调,无疑给这场彰显东魏文化优越的宴会泼了盆冷水。

若此时叫几个男舞者来,又不见得能压过西贼去。

高澄面上笑容不变,眸色却沉了。

斛律光正思虑要不要上前舞剑助兴,却见那陈女史已起身出席,近前对那蠕蠕使者施了一礼,笑盈盈道:“使者所言极是,腊月天就该看些‘暖和’的。不知使者可否借佩剑一用?小女不才,愿献剑舞,博诸位一笑。”

一个玉雪可爱的女童竟要借剑献舞,那使者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拔出腰间佩剑,“小丫头胆子不小!这剑可开了刃啦,你可要小心啊!”

陈扶接过掂量一下,暗舒一口气。

不重,她素日练的软剑最考验腕力与控制力,能驾驭软剑,对付寻常铁剑,反倒从容。

却见她缓走到殿中央,御剑于面前,敛笑垂目。

丝竹声骤然停歇,一声浑厚的鼓声“咚”地响起,这鼓声似冬日惊雷,也似一道号令,陈扶猛地睁开眼睛。

方才的乖巧消失得无影无踪,眸中凌厉,仿佛眼前不是宾客,而是千军万马的战场。

蠕蠕使者端酒盏的手顿在半空,这小丫头的姿态,还真有几分塞外武士临战前的肃穆。

随着第二声鼓点响起,陈扶动了,起初的动作并不快,旋身如流风回雪,剑指若寒星点地,却每一步都踏在鼓点上。

鼓声变得急促,“咚咚咚” 地连成一片!

陈扶身形骤起,剑风陡然凌厉起来,每一次挥剑都裹挟着风雷之势,青衫猎猎间剑花纷而不乱。

剑势再变,纤腰后折如新月,剑锋贴面掠过,广袖翻似流云,宛若游龙蓄势。

口中吟道:“回腰惊风怯,转袖促云翔!”

诗句铿锵,与剑声、鼓声相合,更添壮烈,听得人热血沸腾,惊起一片叫好!

忽而进步疾刺,惊得烛火摇曳。

“进影星河碎,退步岱岳昂!”

倏然后撤凝立,剑收如雷霆乍歇。

“崩雷收一瞬,江海倒苍茫!”

喝彩四起!

剑锋陡然一变,轻巧挑起高澄案上一只金樽,一个回旋,将那金樽稳稳送至看呆了的蠕蠕使者面前,竟无一滴酒水洒出!

“好!好呀!”那蠕蠕使者一把抓过金樽,仰头饮尽,激动得满面红光,“这才够劲嘛!比西边那些蛮汉跳舞好看多啦!哈哈!”

划出最后一道清冽的弧光,利落收剑,不见半分气喘,唯有额前碎发沾着薄汗,在烛火下泛着微光。

吟出尾联:“观舞知国势,岂独在词章!”

殿中静了下,随即爆发喝彩。高丽使者叫好,“好个观舞知国势!真真文武双全!”吐谷浑使者连连称赞,“中原果然人才辈出,连小女子都如此!”

那蠕蠕使者更是直接起身,解下腰间玉佩,扔给陈扶,“小丫头,这玉佩送你!往后你若去塞外,咱蠕蠕人请你喝最烈的酒,看最劲的舞!”

高澄坐在主位,眼底的痛快简直要溢出来。

煌煌国威借女儿家剑舞彰显得淋漓尽致,殷殷邦交亦在她讨喜的互动里悄然巩固!

丝竹声重新响起,调子比先前更欢快。殿内的气氛愈烈,使者们拉着大家拼酒量,粗哑的笑声混着酒盏碰撞;又畅饮了小半时辰,个个喝得熏熏然。

高澄揉揉发胀的太阳穴,给主客令使了个眼色,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送诸使去楼上暖阁歇息,把铜炉都添满炭。”

主客令对几个舞姬抬了抬下巴,几人便跟在主客令身后,随着诸国使者往楼上暖阁走去了。

高澄自己也觉燥热难当,目光扫过余下舞姬,定在一姿容最为妩媚、眼波尽是风情的身上。只一个眼神,那舞姬便会意,唇角含春,袅袅娜娜地先行退出了大殿,消失在廊道里。

方才客人在时陈扶全神贯注笑对,此刻松懈下来,才感到左腕内侧传来一阵刺痛。

掀开袖口一看,竟有一道口子,血珠正不断渗出,已染红了衣袖。

起身去找刚离席的高澄,见他正朝殿外走去,便加快脚步跟了上去,想让他找个医官来。

然而,高澄的步伐很快,她刚赶到廊道,便看到那背影布入了一间耳室中,半掩的雕花门内,高澄将一舞姬拽到屏风后,屏风瞬间映出两个交叠的身影。

“别......啊......”

“怎么?还需我教你?”

“大将军说笑......奴婢怎敢......”

屏风上投影突然变形,那熟悉声线浸透狎昵,“流了这许多?就这么急着要我进去?”

“大将军~”

“叫得不够好,再好听些,就多赏你几回快活。”

“啊......大将军......饶了奴吧......”

陈扶默默转身,回到了散场的席间。

伤口仍在渗血,跳痛一阵阵传来,但她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只安静地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一切,都被值守殿内、目光如鹰的卫将军斛律光看在眼里。

看到了那得他真传、惊艳绝伦的剑舞,也看到了她追去后又独自归来,更看到了她衣袖上那片红色。

略一沉吟,走了过去,在她身旁单膝蹲下。

“女史,得罪。”不等陈扶反应,他已利落地从自己内袍下摆撕下一条干净的布帛,熟练而迅速地为她包扎了伤口,松紧恰到好处,既止了血,又未更弄疼她。

半时辰后,高澄回到席间,见陈扶还坐在那里,便伸手要将她拉起。

指尖尚未触及,陈扶已丝滑侧身避开,自己站起身道:“劳烦大将军找个人送稚驹回府。”

“我亲自送你。”

高澄跟上那自顾自往外走的小身影,斛律光见状,亦默然随行。

殿外台矶湿滑,台下雪水泥泞,高澄习惯性地要抱她,就像过去无数次要走难行之路时那样。

然而那小身子又像个泥鳅似得躲过了。

“怎么了?”高澄终于察觉异样,俯身盯看那小脸。

“难闻。”

高澄愣了一瞬,拎起自己衣衫凑到鼻尖闻了闻,“铜雀台用的都是上好的薰香,哪里难闻了?”

陈扶不言。

他心情极好,耐着性子哄小功臣:“好好好,既不合我们稚驹的意,明就下令,铜雀台往后不许再用这种香!”

他再次伸手,陈扶却依旧抗拒,小小身体绷得紧紧的。

一旁的斛律光俯身将陈扶抱起来,解释道:“世子,女史怕是伤口疼痛,心情不佳。”

“受伤了?!”高澄这才注意到那片红色,蹙眉道,“还疼不疼?回去让医官好好瞧瞧......”

那张小脸深深埋进斛律光肩窝,毫无反应,一动不动。

二人往牛车处走,斛律光想了想,还是说道:“世子,日后此类场合若女史在,还是......稍加避忌为好。”

高澄凤目微眯,“什么意思?”对上斛律光‘世子明明懂’的眼神,嗤道,“不是已经避开她了么?”

看眼蜷在斛律光怀里‘睡着’的小人儿,浑不在意地补充,“何况她还小呢,懂个什么。”

“陈女史,非寻常孩儿。”

高澄闻言,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那是两码事。那些学富五车的博士,多得是入了洞房找不着门的。稚驹是才学颖悟,可于男女之事又无人开蒙,哪里懂来?”

“可......”

“好了,待她再大些,我自会注意。”

是岁,蠕蠕、高丽、吐谷浑国并遣使朝贡。

《北史》帝纪第十二孝静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1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