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药谲 > 第12章 初一(1)

药谲 第12章 初一(1)

作者:木水还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3:29:43 来源:文学城

天尚未亮,屋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欧阳蓁与查嬷嬷已起身迅速整理好衣装,准备与姜姨娘一同前往正寝东侧的祠堂。

今日,满府上下皆要齐聚于此行祭祀之礼,故而人人皆不敢懈怠。

欧阳蓁双眸下黑影沉沉,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昨夜她卧于榻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一整晚思绪乱如麻:李君垣虽恼人,然抛开此人不论,反倒是郑夫人和她药房的下人实在更让人怀疑。

彼等出身医药世家,本应深谙医理、行事严谨,怎会犯下那般离奇荒谬之错?

她越想越觉得蹊跷。

她手轻执木梳,正为姜姨娘悉心绾发。恍惚间心思飘远,待回过神来,那发髻已然绾就。

“既已收拾停当,我们便出发吧。”姜姨娘柔声说道。

她忙应道:“是。”

主仆三人缓步而行,行至途中,恰遇同样欲往祠堂的苏姨娘。苏姨娘的身旁带着两个年轻丫头,她眉眼含着笑。

“呀,姜姐姐。”

苏姨娘先自出声,行了一礼,姜姨娘便点头回礼。

二人相视,而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

她们携手往东门行去,周边的景致渐渐变得开阔,原本簇拥着道路的花花草草也少了许多。未几,几人便已抵达东门。

门首之处,丫鬟小厮云集,皆垂手侍立屏气凝神。

俄顷,李劭数房妾室亦相继而来,众人神色间皆隐含几分肃穆。

府内下人皆各司其职,于祠堂正前方设下香案,案上沉香与檀香已燃起。

数人依序摆放祭品于供案之上,酒已温热,三牲也已煮熟,被排列齐整。

待所有事宜皆准备妥帖,便见李劭带着府中男丁前来。郑夫人见状微微欠身,领着其他女眷们,缓缓走向西侧帷帐之后。

今日府中来了不少生面孔,一看便知是李劭的叔侄几人。

打头的李劭今日身着朝服,侧旁跟着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想必便是他的胞弟李勍。

二人皆为李老夫人所出,然性格却大相径庭。李劭沉稳持重,而李勍则风流洒脱。

李老夫人膝下育有三子女。除了长子李劭与次子李勍,其还有一女李安宜,生得秀丽且性情温婉。二十多年前,以良家之女身份被选入宫,如今已贵为宜嫔。

李勍身居监察御史里行之职,其府邸与昭武侯府不过相隔数条街巷。依循旧俗,每逢祭祖之期,他便需携家中男丁前往宗主所在的主家。

欧阳蓁立于远处,目光所及之处,李君坔与李君垣二人映入眼帘。二人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俊朗非凡,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惹眼。

然今日,其身旁竟还立着另一位年纪相仿之人。

若单论面容,此人倒更似稚气未脱的少年郎。可其身量却与李家兄弟二人不相上下,仅略矮几分罢了。

只见他眉眼灵动,表情丰富多变,时不时便偷偷与身旁的兄弟二人嬉笑打趣,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那是勍二爷家的大少爷君垚,与咱们的垣少爷一般年纪呢。”

站在欧阳蓁身旁的丫鬟也偷偷瞧着,小声言道。

这李家少爷性情各异,想来许是随了他们父亲。

待吉时既至,李劭手持线香与烛火缓入祠堂。至列祖列宗牌位前,肃然行盥手之礼,以净手心。

礼毕,他将香烛逐一点燃,稳稳插入香炉之中。

继而,复行三拜九叩大礼。

“维二十一年五月朔日,孝玄李劭,敢昭告于列祖列宗,恭请先祖灵驾降临,受此薄祭。”

其余众人紧随其后,依次盥洗双手,面向牌位恭行三拜之礼。

随后李劭端起酒爵,由小厮趋前斟满酒。他手持酒爵,至供案前将酒爵高高举过头顶,之后轻轻放下酒爵,双膝跪地行拜礼。

接着,下人献上祭品,李劭宣读初献祝文。

李勍上前重复斟酒与献礼流程,献上果品、糕点,行跪拜礼。

末了,诸男丁肃容整衣,执壶斟酒,复又奉上清茗与甘泉,继而伏地而跪,行三献大仪。

李劭微微颔首,示意仆从将祭案之上所陈之酒、果粽等祭品逐一分赐予众人。

众人皆双手恭捧酒爵与果粽,于当场浅尝些许。

郑夫人率一众女眷亦领受分赐之祭品,旋即于原地缓缓食用。

祠堂内檀香味浓烈,李劭再次点燃香烛,率众人向祖先牌位行大礼。

“祭礼既毕,恭送先祖灵驾归位,伏惟尚飨。”

待众人皆散,仆从徐徐收拢供案之上余下的祭品,而后轻吹烛焰,复又缓步绕行,细查并阖上祠堂的一扇扇门窗。

及至出得门来,但见天光已然大亮。李劭吩咐下人将祭品尽数搬运至厨房,以备宴席之用。

今日李勍一家皆会留居于昭武侯府。

李劭遂引家中男丁前往正厅,细究仪式诸般细节,以作复盘。

郑夫人则领着诸姨娘与小姐们移向后厅。

欧阳蓁与查嬷嬷紧随姜姨娘身后,待众女眷皆依次落座,郑夫人方端坐主位,启唇而言:

“今日诸事皆需慎言谨行,切莫有失仪态,让老爷失了脸面。”

“是。”

郑夫人缓缓扫视着众人。

少顷,她又开口道:“片刻之后沉香香囊便至。每位可前往春桃处领取。”

“多谢夫人美意。”

领完香囊后,姜姨娘主仆三人相携而行,今儿个的天气极好。风中还隐隐浮动着一缕若有若无的香火味。

欧阳蓁一路上说着自己近日里读到的诗词佳句,姜姨娘跟在一旁轻轻点头笑着,时而插上几句调侃。查嬷嬷则不紧不慢地跟在两人身后,偶尔,她也会开口说上几句。

姜姨娘素日里难展欢颜。然今日,那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已许久未曾这般由衷地开怀了。

三人且行且谈,不知不觉间经过了东厨。

“姨娘,您瞧,是大小姐。”查嬷嬷道。

姜姨娘循声望去,但见李令惜立于门扉之外,她似心有纠结,脚步踌躇。

恰在此时,李令惜抬眸,目光与姜姨娘交汇,旋即款步下阶,行了一礼。

姜姨娘温声问道:“惜儿怎得来至此处,不和你周姨娘在一块?”

李令惜微微欠身,轻声答道:“姨娘尚在大夫人处叙话。女儿闲来无事,思及祖母喜爱蜜饯粽,便想着来此亲手做些。”

姜姨娘淡淡笑道:“你一片孝心可嘉,老太太定会高兴的。”

李令惜闻言,神色却黯淡了几分,轻叹一声道:“趁如今女儿尚在府中,得赶紧孝敬祖母她老人家。”

姜姨娘听出话中隐情,不禁蹙眉。

李令惜微微低头,接着说道:“明日,付家之人便会前来纳采。”

查嬷嬷亦在一旁,诧异道:“不是说此事暂且搁置吗?怎的如此匆忙?”

李令惜轻咬下唇,缓缓道:“此乃付家之意。付老爷于官场之上备受重用,而近些月来,父亲于仕途之上又颇为不顺……女儿想,或许早些联姻,可减轻些他的负担。”

站在后头的欧阳蓁望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岁相仿的女孩,心中五味杂陈。

她神色凝重,渐次陷入深沉的思索之中。念及往后时日,她不禁心生茫然。

那等世家中的大小姐,身份尊贵却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我一个生于乡野的丫头,日后又该往何处去,又该如何寻得一方安身立命之所呢?

姜姨娘微微侧首,问道:“你身旁那贴身侍奉的丫头呢?怎不见她随你一同前来?”

李令惜应道:“今日乃是大日子,姨娘特命冬菱前去相伴左右。”

姜姨娘神色微凝,目光扫向欧阳蓁,以眼色暗作指引。

一旁的欧阳蓁即刻会意。

“这是我身边的蓁儿,她厨艺了得,便让她来给你搭把手罢。”姜姨娘道。

李令惜听闻,面露诧异之色,旋即抬眸,将视线落于欧阳蓁身上。

欧阳蓁见李令惜望来,上前恭声道:“奴婢欧阳蓁见过大小姐。”

看着欧阳蓁随李令惜进入了庖厨,查嬷嬷这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姜姨娘缓缓离去。

二人踏入厨房,但见几个厨下之人手脚麻利,将各类食材一一整齐摆好,旋即开始在灶台间忙碌起来,一时间,庖厨内烟火渐起。

许是久未这般与旁人共度佳节,欧阳蓁见此情景,竟有些想家了。她依稀记得父母尚在之时,一家三口常围于一处做枣。彼时,父亲将她稳稳抱在怀中,母亲则立于一旁,笑语盈盈。

细细算来,竟已有十数年未曾再尝到那枣?熟悉的味道了。

“你在想什么?”一道轻柔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轻轻拉回。

欧阳蓁猛地回过神来,抬眸间,只见李令惜亭亭立于她身侧。

“这糯米已然淘洗了三遍,”李令惜指向欧阳蓁手中所持的淘米碗。

欧阳蓁见状,脸微红,忙不迭地将碗收了回来。

“是奴婢一时疏忽,还望小姐莫怪。”她面带愧色,轻声说道。

李令惜未作言语,只从一旁的竹篮中轻轻拈起几枚枣子,移至欧阳蓁身侧,就着盆中清水细细清洗起来。她的动作娴熟优雅,全无半分世家小姐的骄矜之气。待洗净后,她又利落地将枣子去核,切成均匀小块,而后轻放入一旁锅中正翻滚着热气的糖水里。

欧阳蓁见此,忍不住轻声问道:“小姐您……平日里常做这些吗?”

李令惜未有片刻闲暇,遂即挽袖,着手濯洗粽叶:“亦非时常为之,不过偶尔学着为祖母制些。”

忽而,一丫鬟见李令惜亲力亲为,顿时面露惶恐,疾步上前,急切道:“大小姐怎的亲自来了此处?有我们这些下人在,这些活计自会料理妥当,您万不可如此操劳。”

“自当这样才方显诚意。”李令惜目光温和地扫过她,“你且去忙旁的事务罢,这里尚有诸多琐事亟待料理呢。”

那丫鬟见李令惜心意已决,无奈之下只得福了一福,转身离去。

大小姐李令惜是周姨娘所出,平日里称呼周姨娘也为“姨娘 ”,而称呼郑夫人则为“母亲”“大夫人”。按照礼节,其他少爷小姐也同理。[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初一(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