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妖怪牵引录 > 第34章 大漠良弓六

妖怪牵引录 第34章 大漠良弓六

作者:白鱼洲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2-18 17:20:01 来源:文学城

那是一条很远的路,间断生长着几丛绿草,落日西垂,飘忽的禾草,还有凸起的高丘,一大队士兵正扛着铁锹搭建营地。

一个红衣女子,穿着一身明光铠甲,在一众人中都很显眼,她一手扛了五六个沙包跳进了一个沙坑,直接不见了踪影,只看见沙坑边沿时不时抛出几块碎石和杂草,好一会儿,她又跳了上来,呼哧呼哧擦着额上的汗。

丹殊远远地看着,风沙将他们笼罩住了,到处都是烟尘。

他默默算着此地的地龄,扫了一眼四周。

大地已经撑不住了,它太过年迈,树木覆盖不住土壤,土壤也孕育不了生命,只剩满满的死气,他好像看见了眼前这些士兵的枯骸。

丹殊收敛了情绪继续走着,沙尘之中的那团红色的身影还在动着,他看不清那个人的脸,只觉得熟悉,一股牵绊似乎要从他心里长出去。

丹殊回望一眼,那女子也转过身,浓浓黄沙里他们似乎对视了一眼,她扛起一杆长戟又去忙别的事了。

丹殊抿了下唇,眼中情绪复杂,他突然发觉,他似乎迎来了他的命运,就在这个没有任何生机的地方。

他低下头又往前走,他在人间游历很久,他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又有多久会停下,几百年间他的情绪都淡了,他记不起上一次笑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在遥远的海上,又或许是在冰湖边,也可能是在南边和一群人度过的时光,他都记不清了。

那边的宋黎哈哈大笑着,长戟插在她手边,她和几个士兵玩笑着城主那个老秃头,说他做的阵防图简直是草包中的草包,纸上谈兵上最没用的墨点子,和他护着自己头皮的草帽一样毫无用处,风沙阵里挖战壕,不知道是几辈子修出来的脑子,还不是风一吹就没了。

宋黎笑得不行,韩方总是能说些有趣的话提高他们的士气,她偶然一回头,似乎看见一个人影,她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笑道:“好了好了,再笑就干不了正事了。”

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城驻防,远处来了一匹马,上面下来了个八字胡须的年轻官士,他揪了把小胡须,得意洋洋地往前走。

宋黎一抬眼,半握着阵防图在手心里拍打,她指挥着身边的士兵一同走上前,将阵防图甩进了那士官怀里,笑问:“是你出的馊主意?”

方士观抱住了图纸,说道:“哪敢啊,我又不懂这个,还不是那杜仁刚愎自用,我说妖兵来势汹汹,要早做准备,他吓得直接就下了命令,搞了半天就甩出这个没用的图。”他扫了一眼周围,新挖起的战壕已经塌了,他叹道:“白耽误工夫。”

宋黎道:“那你这是营救我们来了?”

方士观笑了,从怀里拿出拿出一张新的图纸递给宋黎,道:“我在那死皮赖脸谄媚了好久,好不容易让他松口,以后这仗就由你自己做主了,还不快谢谢哥!”

宋黎笑道:“多谢兄长,改天请你喝酒!”

宋黎唤来了她的马,翻身上去,拿起马身上的红幡甩了来,道:“回去了!”

所有士兵都列好了队形跟着宋黎走了,方士观骑着马跟在宋黎身后眯着眼享受。

宋黎看到后笑着说:“你那胡子什么时候割掉,方伯说了你多少次了,还不让人老人家舒心。”

方士观痞声痞气地叹了一声,说道:“再说吧,等打了胜仗,那群妖兵不敢来了再说。”

宋黎笑道:“那可要很久了。”

最后一个士兵入城,城门关闭,外面风沙正浓,哨塔隐没在昏黄的光线中,时不时看见几队人马巡逻而过。

“西北三百里有一赤峡,赤峡两界地势险要,是妖兵来犯的必经之路,要是分三路人马,我守兆海城,让韩方、戴念在赤峡两面埋伏,然后三军在平谷关会合一举灭敌,你觉得怎么样?”宋黎看着地貌图道。

方士观走了过去,看着上面的画线,点头道:“思路是好思路,但兆海城到平谷关风沙很大,山岩峭壁也多,要是迷了路,反而对我们不利。”

宋黎抬起头,笑道:“你说得对,我会尽快把平谷关路探清楚,城中的事还是要麻烦兄长先稳住杜仁,不要让他耽误了大事。妖兵连日失利,我方亦死伤惨重,若妖兵趁此机会强攻的话,我怕我们抵挡不住。”

“将军?”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方士观从椅子上爬起,跑过去扶他,道:“爷爷,这风沙大得很,你怎么来了。”

宋黎也回过头去搀他,问候道:“方伯。”

方伯看着宋黎连连点头笑着,又看向方士观说道:“怎么说爷爷也是宋将军的老兵了,不能来探望小将军吗?”

方士观道:“爷爷,我哪是这个意思啊,阿黎在这呢,您多看看吧。”

方士观碰了碰宋黎的胳膊,宋黎把他撞了回去,两个人相视一笑,不再闹了。

方伯看着看着就流了眼泪,道:“老将军命苦,你可要保重啊!”

宋黎安慰道:“打仗哪有不磕磕碰碰的,我爹是为了豊朝的百姓,是为了所有人的平安,您才要保重身体,等着看我们把它们打出去!”

方士观看了一眼宋黎,笑道:“是啊爷爷,我们一定可以的。”

方伯擦了眼泪,道:“好了好了,不说了,我给你们带了吃的,你们快尝尝吧!”

宋黎一口答应,和方士念一同走了过去,方伯掀开食盒一看,里面的馄饨都已经埋了层沙,他们都有些傻眼了,哈哈大笑起来。

宋黎道:“没关系方伯,我吃得下去,绝不辜负您老一番心意!”

方伯拎着食盒看着她,眼中还隐隐有些泪光,方士念扶着他说:“好了,爷爷,我让人送您回去吧!”

方伯连连点头,宋黎看着他们走,将馄饨放在桌上看了很久,突然笑了出来,拿着筷子挑开了沙就吃了下去。

方士观送走了方伯,见宋黎已经把她的那碗馄饨吃完了,坐到她对面,问道:“出去走走?”

宋黎点点头,和他一起走到了城楼,她看着明明暗暗的风沙想到了很多。

她想到了她爹、她娘,还有她整个宋家,她没有兄弟姐妹,只鲜少几个表亲。五年前她父亲战死在了西北,尸骨无存,满朝文武无一人敢接旨继任西北,她在灵堂告别母亲说她要亲往西北将她父亲的遗骨带回来,她去了朝堂接了旨,带着三万军士来了这里。

当日皇帝亲自给他们饯行,末旨酒味苦,他们行过万里河山,踩过了多少尘土,最终到了这里。

西北的天是真的暗,连雨都很少,他们过尽了苦日子。西北五座城,她守在最外围的兆海城,城主骂遍了三军,吃得耳肥腰圆,她看不清对面到底有多少敌人,只知道要和她的士兵们守好西北的天。

每一次打仗回来都会少很多人,她的兵一点一点地减少,她大概能理解她的父亲每次写信回来时的悲痛,他的兄弟都死在了他的面前,他做不了任何事,只能拜托她和母亲多多慰劳那些士兵的家人。

这些年朝廷时不时往西北增兵、派发粮草,她所熟悉的人渐渐地被换掉了,那些新面孔又成了她的好兵。

她没能找回她父亲的遗骸,也没能带他们回家。

方士观吹得眼都睁不开了,刚要说话,就吸了一鼻子土。

宋黎看他那样子笑了出来,捂着口鼻道:“你来这里搞笑吗?”

她拿出两块帕子,递给了方士观一块将口鼻遮住了,说道:“待会儿我去打探地形,你和韩方把城守好了,他有点迟钝,你帮着他一点。”

方士观大声道:“可以,但杜仁那边怎么办,他身边可是一群豺狼虎豹的。”

宋黎摆手道:“先不管他,大部分兵权都在我手里,看他有几天好日子过!”

方士观眉毛一挑,连连点头,道:“你厉害!”随后便下了城楼找韩方去了。

宋黎目送他离开,又想到今天看到的那个陌生人影。

反正现在局势也不算紧张,妖兵打了几局,这会儿正懈怠着,她正好去打探一下虚实。

宋黎看了一眼城外的风沙,领了一百人马,沿着各线出去了,吩咐道:“只负责查探,不管其他,如果发现情况,保命要紧,立即回来报信。”

“是!”

宋黎牵着马顶过了风沙最密集的一片荒野,岩石堆渐渐多了起来。

她怕在岩石里失去方向,一路上都拿匕首在岩石上做了标记。

她注意到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山岩,便走了过去躲避风沙。

宋黎靠在一块岩石上,忽然听到背后有一串兽类蹑手蹑脚的脚步声,她眉心一皱,做好了伏击的准备。

她跳出岩石,发现竟是一只风沙化作的兽类,她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那野兽扑了过来,宋黎和它扭打在一起。

匕首根本伤不到它,几息之间就被打开了,宋黎被它压在身下,死命地抵挡它的牙齿。

丹殊从山岩后走了出来,看着地上的宋黎,将那东西挥散了。

宋黎一愣,从地上爬了起来,注意到来人,丹殊与她对视一眼转身欲走。

宋黎思索了片刻,赶紧跟上了。

看来西北有很多她不了解的东西,但愿和她不是敌人。

她跟着丹殊到了一个山洞口。

宋黎没有冒然进去,只叫了一声:“先生?”

丹殊回过头看她,宋黎这才注意到他手里端着的一个破碗,里面还盛着一些清水,这就和她的生活很像了。

宋黎笑道:“多谢先生相救。”

丹殊没有回她,继续往前走。

天上发来一道信号,汇成“兆”字的图案。

宋黎好不容易找来了她的马,丹殊已站在他的小山洞里了,宋黎骑上了马,向丹殊喊道:“先生,大恩不言谢,日后定舍命相报,一定要等我!”

她骑着马走了。

丹殊看着她的身影,握住了自己手心里的破碗,思索着“舍命相报”这四个字。

好一会儿他才想到,人间会说这样的女子是个傻姑娘,救命之恩还要舍命报,那他救她图什么呢,他有点想笑。

丹殊突然发现他的碗里泛起了一丝涟漪,再次抬起头,已看不见宋黎的踪迹了。

他的心不静了,他连什么时候发生的事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