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砚中雪 > 第2章 旧箱秘影

砚中雪 第2章 旧箱秘影

作者:北云阳缘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7 17:12:20 来源:文学城

从城隍庙回来时,雨势又沉了些,把“砚归记”的木窗染得发暗。温砚知推开店门,檐角的水滴顺着门板往下淌,在门槛边积了圈湿痕,像道浅浅的墨线。她反手锁上门,转身就看见那抹藏青影子飘在柜台前,正对着那方端砚发呆——砚底的霜气比去城隍庙前更浓了,在屋里昏沉的光线下泛着冷白,像块没捂热的玉,连周围的空气都透着点凉。

“先把湿衣服换了吧,别着凉。”温砚知轻声说,把外搭脱下来搭在椅背上,布料已经被雨气浸得发潮,领口的银杏叶也沾了些水珠,颜色深得像块老墨。她走到里间换了件干的浅蓝布衫,出来时看见影子还在盯着砚台,透明的指尖偶尔碰一下霜层,像在试探什么,每次碰到,霜气就会轻轻颤一下,像有生命似的。

“你刚才在城隍庙说,‘爹给你买过糖人’,”温砚知走到柜台边,拿起砚台翻过来,霜层下的“沈”字印记若隐若现,“你说的‘爹’,是不是沈氏烟厂的沈厂长?”

影子没说话,只是飘到她身边,透明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肩膀,像是在回应“是”。他的身形晃了晃,忽然往里间门口飘去,回头看了温砚知一眼,眼神里的茫然淡了些,多了点急切,像是在让她跟过去。

温砚知愣了愣,跟着他走到里间——这里是祖父温鹤年的书房,自从去年冬天祖父走后,除了偶尔打扫,她很少进来。书架上的书蒙着层薄尘,书脊上的字迹都有些模糊;书桌上的砚台和毛笔还保持着祖父生前的样子,连镇纸压着的那张宣纸,都还是半张空白,只在边角处留着点祖父的墨痕,像没写完的字。

影子飘到书桌旁的旧木箱前,停了下来。这木箱是老红木的,上面刻着简单的云纹,锁已经生了锈,铜锁扣上还留着祖父常年摩挲的包浆。温砚知小时候总好奇里面装着什么,有次趁祖父不注意想打开,却被祖父抓了个正着,他当时脸色很沉,只说“等你长大些,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后来祖父走得急,这箱子就一直锁着,成了屋里唯一没被整理的旧物。

“你是说,这箱子里有线索?”温砚知蹲下身,指尖摸着木箱上的锈锁,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上爬,让她想起刚才在城隍庙张叔说的话——祖父当年曾托人保管过绣着“梅”字的黑布包,后来又拿走了。她心里忽然觉得,这箱子里藏着的,或许就是解开烟厂大火、影子身份,还有祖父秘密的关键。

影子点了点头,透明的指尖碰了碰锁扣,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却带着股不容错辨的急切。温砚知站起身,在书桌抽屉里翻找——祖父生前有个梨木盒,里面装着各种钥匙,她记得有一把是开这红木箱的,钥匙柄上刻着个小小的“温”字,是祖父的名字。

找了好一会儿,才在抽屉最里面摸到那个梨木盒,盒面的漆已经有些剥落。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躺着把铜钥匙,钥匙柄上的“温”字被磨得发亮,边缘还留着点祖父的指痕。温砚知捏着钥匙,心里忽然有些发紧——她有种预感,打开这箱子,或许会看到祖父从未对她说起的过去。

她拿着钥匙走到木箱前,把钥匙插进锁孔里——锈迹卡着钥匙,转起来很费力,她用了些劲,才听见“咔嗒”一声轻响,锁开了。

打开木箱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飘了出来,混着淡淡的墨香和霉味,还有点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像从很远的时光里飘来。温砚知伸手进去,先摸到些叠得整齐的旧衣服,是祖父年轻时穿的长衫,布料已经有些脆了,指尖一碰,就有根线头掉了下来。她把衣服拿出来放在一边,下面是几本泛黄的账本,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年份,从民国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年,正好到沈氏烟厂大火那年。

“这些是祖父的账本。”温砚知拿起最上面一本,翻开一看,里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收支明细,字迹是祖父的,工整清秀,带着点柳体的风骨。可翻到民国二十年的那几页,字迹忽然变得潦草,像是写得很急,有些地方还被墨水涂得严严实实,只能隐约看见“沈厂长”“布包”“火”几个字的残痕,和她之前在祖父另一本零散账册上看到的涂改痕迹一模一样。

“祖父为什么要涂掉这些?”温砚知皱着眉,指尖摸着涂改处,墨水已经干透了,却能看出涂得很用力,纸页都被戳得有些发皱,像是在掩盖什么重要的内容,“难道这些记录,跟烟厂的火有关?”

影子飘到她身边,透明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像是在安慰她。他又指了指木箱底部,示意她继续找——木箱里除了账本和衣服,还有个用蓝布包着的东西,摸起来硬硬的,边角方方正正,像是本书。

温砚知把蓝布包拿出来,解开系着的蓝绳——布包的布料已经有些褪色,上面绣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很细,和她之前在端砚边缘看到的暗纹样式一模一样。打开布包,里面是本旧相册,封面是黑色的硬壳,已经有些磨损,边缘还留着点焦痕,像是被火燎过。

她翻开相册第一页,里面贴着张黑白照片——是祖父年轻时的样子,穿着件藏青长衫,站在烟厂门口,身边站着个穿西装的男人,眉眼间透着股精明,嘴角带着笑,两人的手臂搭在一起,看起来关系很好。照片下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民国十八年,与沈厂长于烟厂正门合影”。

“这就是沈厂长?”温砚知指着穿西装的男人,抬头问影子。

影子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照片上,眼神里带着点复杂的情绪,像怀念,又像难过。他飘得离相册更近了些,透明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里沈厂长的脸,嘴里冒出几句模糊的话,声音轻得像耳语:“爹……西装……好看……”

温砚知心里一动——影子果然是沈厂长的儿子!她继续往后翻相册,照片渐渐多了起来:有烟厂工人的合影,几十个人站在厂房前,脸上都带着笑;有祖父在烟厂账房里做账的照片,桌上摆着个青花瓷瓶,瓶身上也画着梅花;还有几张是个少年的照片,穿着藏青长衫,眉眼清秀,和影子的轮廓有几分相似——少年有时站在烟厂后院的梅树下,手里拿着朵梅花;有时举着个蝴蝶糖人,笑得很灿烂;还有一张是他坐在书桌前写字,桌上摆着个小小的端砚,和柜台那方很像。

每张少年的照片下面,都有祖父的字迹:“沈砚,民国十九年春”“沈砚,生日留影”“沈砚,习字于书房”。

“沈砚……”温砚知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心里忽然明白了——影子就是沈砚,沈厂长的儿子,而陈九说的“沈厂长在大火后失踪”,还有烟厂的火,恐怕都和沈砚有关。她抬头看向影子,轻声问:“你就是沈砚?民国二十年那场火,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寄在这方砚台里?”

影子的身形晃了晃,像是被“火”字刺激到了,透明的轮廓变得有些扭曲。他飘到相册里那张沈砚举着糖人的照片前,指尖反复碰着照片,忽然冒出几句更清晰些的话,带着股说不出的慌乱:“火……很大……爹拉着我跑……布包……丢了……砚台……爹塞给我的……”

温砚知心里一紧——沈砚提到了“布包”和“砚台”,和陈九问的黑色布包、柜台这方端砚正好对应!她连忙翻到相册最后一页,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祖父的字迹,写得很仓促,墨水都有些晕开:“沈砚安危为重,布包藏于城隍庙东角老槐树下,待风声过后取出。鹤年,民国二十年冬。”

“原来祖父把布包藏在了城隍庙!”温砚知攥紧纸条,心里又惊又喜——张叔说祖父当年拿走了布包,原来藏在了这么近的地方!“我们现在就去城隍庙找布包?说不定找到布包,就能知道当年的真相,还能帮你想起更多事。”

影子点了点头,身形比刚才凝实了些,眼里的茫然淡了些,多了几分期待。他飘到温砚知身边,跟着她往门口走,像是怕她丢下自己。

温砚知把账本、相册和纸条都放进蓝布包,又找了件干的外搭穿上,拿起雨伞就往门口走——她知道,现在必须尽快找到布包,否则等陈九明天再来追问,说不定会被他先找到,到时候不仅布包保不住,沈砚的秘密也可能被发现。

可刚走到门口,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笃、笃、笃”,节奏又快又重,和早上陈九的敲门声完全不一样。温砚知心里一紧,走到门边问:“谁啊?”

“温小姐,是我,张守义。”门外传来张叔的声音,带着点急促,还有些气喘,“我有件事要跟你说,关于沈氏烟厂和沈砚的事,很重要,你快开门。”

温砚知愣了愣,打开门一看,张叔站在门口,身上的靛蓝短褂沾了不少雨,头发也湿了,手里还拿着那个黄铜糖模,正是早上做蝴蝶糖人的那个,脸色比平时严肃了许多,眼神里带着点焦虑。

“张叔,您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雨。”温砚知让张叔进来,给她倒了杯热水,“您说您知道沈砚的事?”

张叔接过水杯,喝了口热水,才缓缓开口:“我以前在沈厂长家做过帮工,做了三年,跟沈砚也熟,他小时候总缠着我要糖人吃。”他顿了顿,目光飘向温砚知身边的影子,虽然看不见,却像是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当年烟厂那场火,我也在场,有些事,你祖父没跟你说,现在该告诉你了。”

温砚知心里一震,刚要追问,张叔又说:“当年沈厂长发现烟厂的会计李三挪用公款,还跟日本人有勾结,想把烟厂的仓库改成走私古籍的据点,就想把证据交给巡捕房。可没等交出去,李三就知道了,放了把火想销毁证据,还想杀了沈厂长和沈砚。”

“那沈厂长和沈砚呢?”温砚知急着问,“他们逃出来了吗?”

“沈厂长把沈砚交给你祖父,让你祖父带着他逃,自己回去拿证据,”张叔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点愧疚,“我当时跟着你祖父和沈砚跑,可半路上遇到李三的人,你祖父为了掩护我们,把沈砚藏在了城隍庙的老槐树下,自己引开了追兵。等我再回去找沈砚时,他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个端砚,就是你柜台那方。”

温砚知攥紧手里的蓝布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原来祖父当年经历了这么多!她抬头看向影子,沈砚的身形晃得厉害,透明的脸上似乎能看到泪痕,嘴里反复念着:“爹……等我……砚台……”

张叔这时从怀里掏出张照片,递了过来:“这是当年沈砚藏在槐树下时,我偷偷拍的,怕以后忘了他的样子。你看,他手里还攥着个布包,就是你祖父后来藏起来的那个。”

温砚知接过照片,上面是个小小的身影,躲在老槐树下,怀里抱着个黑色布包,手里攥着方端砚,正是沈砚。照片的背景里,能看到烟厂的方向冒着黑烟,天空是暗红色的,像被火染过。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是陈九的声音,带着点急躁:“温小姐,开门!我知道布包在你这儿!你祖父当年藏的布包,现在该交出来了!”

温砚知心里一紧,看向张叔,张叔也皱起了眉:“他怎么来了?难道是有人跟他通风报信了?”

影子飘到门口,身形变得很淡,几乎要和空气融在一起,像是在害怕什么。温砚知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隔着门问:“陈先生,这么晚了,您有什么事?我们白天不是已经说过了,我没见过什么布包。”

“别装了,温小姐!”陈九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还有些怒意,“我已经查到了,你祖父当年从烟厂逃出来后,就把沈厂长的布包藏在了城隍庙,今天你又去了城隍庙,肯定是去拿布包了!开门把布包交出来,不然我就破门了!”

温砚知攥紧手里的蓝布包,心里慌得厉害——陈九怎么会知道布包藏在城隍庙?难道是他一直在跟踪自己?她看向张叔,张叔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别开门,布包不能落在他手里,里面的证据太重要了,李三的人说不定还在找,要是被他们知道,你会有危险。”

影子飘到温砚知身边,透明的指尖指着窗户,像是在让她从窗户走。温砚知点了点头,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外面的雨还在下,弄堂里很静,只有巡捕的脚步声偶尔传来,还有陈九的喊话声,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张叔,您先在这儿待着,我带着布包从窗户走,去城隍庙找布包的下落。”温砚知把蓝布包背在身上,“您跟陈九说,我出去找东西了,明天再回来,尽量拖住他。”

张叔点了点头,握紧手里的黄铜糖模:“你小心点,我会想办法拖住他们,要是遇到危险,就去城隍庙找刘记杂货铺的老刘,他是自己人。”

温砚知回头看了影子一眼,影子飘到她身边,点了点头,像是在给她鼓劲。她爬上窗户,跳了下去——下面是弄堂的窄巷,铺着青石板,她落地时差点滑倒,幸好影子扶了她一把(虽然还是穿了过去,却让她稳住了身形)。

她顺着窄巷往城隍庙的方向跑,雨打在脸上,冰凉刺骨,却不敢停下——她知道,只有找到祖父藏在老槐树下的布包,才能查清当年的真相,还沈厂长和沈砚一个清白,也才能明白祖父生前那些没说出口的秘密。而身后“砚归记”的方向,已经传来了陈九破门的声音,还有张叔和巡捕的争执声,混着雨声,在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像根鞭子,催着她跑得更快些。

灵感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但按这样写……好像写不了多少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旧箱秘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