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胭脂锁 > 第2章 第二回 古董店初遇良缘 吃花酒戏成好事

按:自那之后过得两天,便被姜心月打听得出来,那扬州来的小开身份,姓陶,名珩,表字衍之,年二十七,只比姜心月大七岁,家里是做米行的,因此次奉了母命,特来上海置办东西,暂寓在宝兴路祥和客栈。

姜心月得知后又托红梅去打听,那陶大少爷近日的行程,很快就打听得出来,陶珩这日恰好受了朋友的邀约,于今晚到兴安里陈蓉蓉家吃酒。

现在时辰是下午,离入夜还有一段时间,想到今天本是要和红梅去古董店,拿之前定好的广式屏风,但红梅这会有事不在,和她也去不成了,无奈之下,只好叫秋菊陪同。

古董店位于五马路,离姜心月寓所并不远,但还是叫来一辆东洋车,当下二人一同坐车,一路拉到古董店,姜心月给了车钱,一扭头见秋菊不知道在看什么,只见她兀自在那说着:“先生,你快看……”

姜心月不知是何事,但见秋菊一副怀春的模样,不免让她心生在意:“你在看什么?”说着,便顺着秋菊看的方向去看。

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三个人正往这走来,其中较为注目的应是中间的后生,只见他相貌堂堂,通身的富贵气息,身穿宝蓝宁绸熟罗长衫,外罩天青单纱马褂,从穿着打扮来看,他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公子,而他身边跟着的另外二人,想来应该是仆从之类。

秋菊见那男子比她往常在堂子里见到的客人还要好看,所以此刻见了,难免心花怒放:“先生,前面那公子长得可真一表人才,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少爷。”

姜心月忍俊不禁,暗道她还真是小孩子心性,再次打量那后生,不得不承认秋菊所言,的确是长得丰神俊朗,然这终究与她没什么干系,正欲开口,岂料那男子似乎注意到有人在看他,也将视线看了过来,生生吓了她一跳。

没想到会被抓个正着,姜心月闪躲不及,二人目光碰个正着。

那后生见是个女子,以为是哪家的小姐要想搭讪。姜心月被那后生盯着,倒把她弄得困窘得来,慌忙移开视线,和红梅道:“别看了,我们还是快走吧。”

说的姜心月一刻也不愿再多呆,逃离一样迅速走开了,秋菊虽然不舍,但仍是紧随其上。

待姜心月走了后,那后生身边的一人,想着姜心月的模样,只觉十分眼熟,遂忍不住道:“少爷,方才那名女子……”

陶珩忙转过头去看他,疑道:“那女子怎么了?”

跟班想了半天,但也不确定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因为不好下定论,只得摇了摇头道:“没什么,是小的认错了人。”

陶珩便不再多说什么,盯着姜心月的背影兀自发呆。

姜心月到了古董店,跟老板说知来拿之前定好的屏风,老板会意,立马托人去别处拿,她就在这里等,等的不多时,一抬头,恰好看到方才那后生,此刻也到店里来了。

陶珩一进店就注意到姜心月,姜心月见那后生看了过来,又吓了一跳,顿时只觉十分狼狈,于是假装去看古董。

陶珩看那女子,心中想要上前询问一番,然此刻急于办正事要紧,一时倒也无瑕顾及,只好作罢。遂走到柜台前,和老板说知来意,那老板见是个大主顾,面上摆出了十二分的恭维,连连说有,一面说,一面带他往里边的房间去。

姜心月时不时偷看那后生,但见他和老板去了里间,忙收回视线,正好此时屏风也送过来了,确认好屏风没有问题,遂给了钱,拿上屏风,便和秋菊一同回去。

一回到寓所,红梅刚好也回来了,一见到姜心月,心情十分激动,只见她忙将一张局票递给她,并道:“今天晚上七点钟,在东棋盘街陈蓉蓉家陪局,是陶大少爷所请。”

听到这个姓,姜心月先是一惊,随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可是那一位陶大少爷?”

红梅十分确信的点了点头道:“正是那一位陶大少爷。”

姜心月听说十分高兴,忙将局票收起来,跟着走到妆台前坐下,好为今天晚上的局做准备。及至傍晚时分,红梅叫来一辆东洋车,就在楼下侯着,当下一刻也不敢多耽搁,迅速穿好出局衣裳,趁了轿子便到东棋盘街。

一路上花的时间并不久,等到了陈蓉蓉家,见席面上来的人并不多,当中一张圆桌,就只坐着两客。旁边倌人除了本堂局陈蓉蓉外,还有一个娘姨、一个大姐随侍左右,其中看到一个熟面孔,竟是白天时在古董店遇到的后生,看到他姜心月感到十分意外。

陶珩一见到姜心月只觉得眼熟,及至仔细去看,方才想起她就是白天时在古董店见到的人,一惊,不禁脱口而出道:“是你?”

友人听到这句,猜到这其中必有猫腻,不由促狭的说了句:“可是认识的?”

陶珩忙摇了摇头,否认道:“只是萍水相逢罢了。”

友人听闻,却不信他这套说辞,只不便说破,不免笑了一笑:“原来如此,那你们二人还真是有缘,她就是四马路的姜心月。”

陶珩从友人的口中得知姜心月的身份,一时难掩惊愕,由不得多加打量一番,只见她生得一张雪白的圆面孔,略施脂粉,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姿,出淤泥而不染,顾盼生辉。身形玲珑剔透,愈加显出她光彩夺目,她今晚上的穿着打扮,又与白天时见到的截然不同,上穿月白锦缎竹步衫,外罩着一件藕色滚边花缎镶马甲,头上只简单梳了一个髻,并垂着两股流苏。

友人忙叫来外场喊加茶碗,招呼姜心月过来,指着陶珩向她介绍道:“这位便是从扬州来的陶大少爷,他此次是第一次来上海,人生地不熟的,还望你多加照拂照拂他。”

姜心月听了,方才知晓他就是那扬州来的小开,不由又是一惊,连忙道:“原来公子便是陶大少爷,真是失敬。”

姓周的刁钻,从这句话当中似乎捕捉到什么苗头,视线一直在二人身上打转,跟着笑起来道:“什么情况?”

姜心月并不明言,只是敷衍的对他笑笑:“并没有什么。”说着,便走到陶珩身后入座。

陶珩一扭头,二人目光恰好对视,不觉又想起白天初遇她时的光景,一种十分奇妙的心情油然而生,想到那时有话要同她说,但却因时机不凑巧,没能问出口,及至这会再遇到她,正好将当时未能问的事说出口,于是悄声问道:“你白天在五马路那看着我,可是有话想同我说?”

姜心月见他提起白天时的事,面上露出一副尴尬之色,睇了秋菊一眼,不禁怪起秋菊来,想了一想,只得故作淡然道:“白天的事是误会,单纯只是我认错人罢了。”

陶珩听她的解释,当真相信事情真是这样的,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那姓周的见他们不知在说什么,愈加想要探究一番,由不得打趣起来:“你们二人一副恩爱模样,究竟是在说什么私密话?”

冷不防听到这话,陶珩一时竟无言以对,因而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几乎是同时,姜心月不禁失声笑道:“陶大少爷只不过是询问我一些事情罢了,怎么到周老爷嘴里就成了私密话?”

然而姓周的听了,心里反而更加认定他们之间有着什么,面上只是笑:“看你们小俩口,就连说出的话也都这么合拍,要说没有私情,我是一定不信的。”

陶珩见机不得不又细说原委道:“其实是我白天时已经在五马路见过她,所以这会再见到她,难免问了当时没能及时说的话。”

姜心月也跟着附合道:“陶少爷说的没错。”

姓周的看他俩一唱一和,就跟夫唱妇随似的,不觉面上笑意更深:“这么说,衍翁此次见到心月先生,便是神魂颠倒的了?”

陶珩见他越说越没个规矩,方知他是成心要让自己下不来台了,一时也笑将起来:“这话又从何说起了?”

姓周的吃一口酒,并不说破,只道:“这个我只不说,你自己心里清楚就行。”

陶珩见他越说越荒谬,对此一笑置之,不打算和他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于是道:“罢了,清者自清,随你怎么说都好。”

姓周的不免又觉得他无趣,想着要照应这位老友,要让他长长见识,遂又看向姜心月:“心月先生,为着陶大公子难得来到上海白相,今天我在这里替你做个媒,你看可好?”

姜心月为着要巴结陶珩,听到这话自然高兴,随口笑道:“你周老爷要介绍客人给我,我可有啥不好的?”

陶珩却是一惊,连忙推辞一回道:“我的话还是算了吧。”

姓周的怎么说也不依,不由分说的,执意要叫他攀一个,乃坚持道:“衍翁,拒绝的话就不必再说,我知道你家教甚严,但人嘛,总是要变通的,既然都出来了,就干脆不要那么拘泥了,放松放松总不是什么坏事。”

姜心月也在一旁怂恿道:“就是嘛,陶少爷,出来玩,总不要那么扫兴。”

陶珩仍是不情愿的,只借故道:“我过几天就要走的,如何就好答应。”

听得姜心月咯咯直笑,戗说道:“走啥?!难得到上海洋场地方,陶大少爷自然是多呆一阵,到处看看,也好长长见识。”

陶珩一时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正自苦恼,那姓周的觉出陶珩意思,当下也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又和他说起:“你若是还要回绝的话,那就是不给我这个朋友面子了。”

姜心月看着他不住的笑,一个劲撺掇道:“只是攀个相好的话,家里人又怎么会知道,陶大少爷可不多虑。”

陶珩却不这么想,正色说道:“即使如此,家训也不能不遵奉。”

姓周的暗暗咋舌,对这等认真说话,内心好不痛快,心道他还真是顽固,适时外场过来送上大菜,于是趁机站起身来,要为陶珩筛酒,一面筛,一面向他敬,嘻着嘴只笑道:“请你吃杯酒,还望你不要这样正经得来,叫我这不正经的见了,都要不舒坦。”

陶珩只是讪笑,见杯子递至眼前,又不好不去领他的情,只得接过小杯来,却也只呷一口,便放在桌上。

姓周的又开起他玩笑道:“吃了这一杯酒,就当你是答应了。”

听得陶珩是目瞪口呆,不由否认道:“怎么说?!我都还没答应呢。”

姓周的还听这等说话好不厌烦,因说道:“陶大少爷倒规矩的很啊!只是做人要这样正正经经的,什么都放不开的话,那还有啥子意思。”

正在这时,听得间壁房里传来一阵笙歌弹唱之声,十分热闹。姓周的忽灵机一动,转而话锋一转,跟着向姜心月提议道:“心月先生,你的弹词一向最好,不如先生这会给陶大少爷献技一首,好让陶大少爷见识见识,先生的真情才艺,如何?!”

姜心月看一眼那姓周的,笑了又道:“照拂陶大少爷,我可有啥不乐意的。”

说着就叫红梅拿了琵琶过来,当下红梅授过琵琶,一会和准了弦,开口唱了支开片。

陶珩听她弹唱,只觉她唱功深厚,不由定睛多看一两眼,见她的神情,与那词配合得天衣无缝,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犹如那词上所写的,就是她的本身,由不得心也渐渐为她所打动。

不想连这一幕也被那姓周的看在眼中,瞧着陶珩对姜心月一副动了心的模样,十分意外,只不说穿,摸摸下巴,面上露出一副耐人寻味的笑意,道:“说了这么多,说的我口也干了,我们还是来划拳吧,我摆十杯庄你来打。”

姓周的不待他回言,当即叫来外场,叫他拿来十支鸡缸杯,都筛的满满当当的,自己先吃两杯,其余数杯让他打,陶珩推脱不过,便陪他划了五拳,不想一交手却是输的,输三拳吃了三杯,一时吃的红光满面。

姓周的还要再和他划,见他酒意上来,忽想到什么,只见他笑眯眯的道:“心月先生,不如你给陶少爷代代吧,不然一会要醉了,可就不好了。”

这样一来,有分教:无端遭人牵红线,好事竟成。

预知后事姜心月如何做出应对,二人又如何碰撞火花,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