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胭脂虎 > 第4章 胭脂

胭脂虎 第4章 胭脂

作者:上官小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9:26 来源:文学城

“小娘,你可算回来了!”小荷在喜房门口迎上来,急得满头是汗。

“奴婢按小娘的吩咐让人开了房门,姑爷一出门就拿着手里的休书去找裴侍郎了,两人在书房中待了整整一晚,如今还没出来呢!”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胭脂问。

小荷跺了跺脚,说:“奴婢哪里敢告诉其他人。”

“取一套干净的衣服来。”胭脂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屋子里。

桌上笔砚还搁在原来的地方,大红双“喜”贴在床顶架的正中央,帷帐两面绣着一对鸳鸯,玉枕和褥子整整齐齐叠在床上。

胭脂晃了晃酒壶,把剩下的清酒都倒在一只杯盏里,不紧不慢地勾出圆凳坐下,先把大半杯的酒水都一饮而尽,杯中剩了两滴,便用桌上的羊毫笔沾上,润了润笔尖,提笔下去。

小荷再进来的时候胭脂已将写好的信笺折起,径自抖开托盘里的云纹夹缬衣,一边把已经撕破的喜服换下,一边又让小荷备好绾发的梳子和首饰。

一通忙乱,好不容易插上最后一支发簪,胭脂朝铜镜里看了两眼,似乎仍旧不满意,思量一会儿,问:“有没有花钿?”

小荷一愣,这才惊觉小娘脸上有一处昨夜撕开的伤疤,无论眉毛画得如何好,脂红上得怎样妙,一打眼看上去,仍旧是伤疤更惹人注意些。

小荷手忙脚乱地往盒子里乱翻,胭脂看了眼屋外天色,自己又找了一只还没点墨的小笔,往脂红盒子里扫了些细粉,对着铜镜朝疤口处描纹。

须臾,一朵五瓣梅掩住了右脸狰狞的疤痕。

“带我去书房。”胭脂说。

天渐渐亮得彻底,两人一路穿过行廊,左转右绕,又回到了昨夜的小山池水边。

石峰上一只翠绿的鸟儿在叫,见着来人也丝毫没有害怕的样子,小荷指了指池水后面的雅轩,说:“就是那儿了。”

飞檐起翘下挂着一个“翠玉轩”的门匾,三个字用墨笔写成,苍劲有利,侍从左右各站一个。

小荷上去说了几句,左边侍从向胭脂看了一眼,抱拳说:“请少夫人稍候。”

右边侍从进屋通报。

片刻,屋门打开,右边侍从拱手,“大人说,请少夫人一人进去。”

小荷捏着裙子向小娘看去,只见她微微点了点头,提起裙角跨上青阶,人一进去,屋门又被关得密密实实,一点儿风都透不出来。

屋子里并没有裴正庭的影子。

胭脂在门口停了一会儿,先屈腰向右边的裴侍郎作了个礼,又转身向左边的上官凌颔首,瞥过正中坐着的一对夫妇,微微愣了楞,没有说话。

裴文景押了一口茶,座上夫妇微微挂笑,男子眼神在胭脂脸上多停了一会儿,不易察觉的惊异一闪而过。

旁边稍有些年纪的妇人看了看身边人,倒是先向胭脂笑道:“听说昨夜刚过裴府大门的小娘让人一通好找。”

胭脂偏头看上官凌,此时正见上官凌手中把玩着一只巴掌大小的獠牙佛面磨喝乐,胭脂定了定心神,恭敬回道:“昨夜儿喝醉了酒,本要让人找些醒酒汤来,出了门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在府中山石后面迷了路,竟然就这样睡了一夜。”

“在下教女无方,先向裴大人赔罪了。”上官凌说。

“谏议大夫不用自责,年轻儿女,自是有一腔天真意气,喝醉酒倒还算事小了,听说昨夜正庭那混小子,还嚷嚷着要和上官小娘合离?”正座上的男子说。

上官凌和裴文景脸色一变,都拂袖跪倒在地,低头喊了句:“微臣该死。”

胭脂心中一惊,又向座上夫妇多看了两眼,正对上男子一脸探究的目光,想了想,还是从袖口里抽出已经写好的信笺,说:“二郎也许是喝得多了,恐怕还没来得及告诉阿爷,昨夜我们正演一出‘马前泼水’戏,戏还没唱完,儿先出去找水,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胭脂看了看地上俯拜下去的两人,犹豫一会儿,座上妇人向她招手,她便将信笺送了过去。

“场一:西汉朱买臣家贫,崔氏逼他写休书,欲改嫁乡邻。”妇人拇指轻轻摁上信笺上的字迹,沾上一点儿黑色。

“是,儿自幼爱看西市皮影戏,常想着有机会也要扮上一场,二郎昨夜高兴,便和儿说一个扮作朱买臣,一个扮作泼妇崔。”

“泼妇?”男子哈哈大笑两声,眼神凝在胭脂身上,说:“这场戏里,朱买臣后来发迹做官,崔氏心里后悔,当街大闹,在朱买臣的大马前面要求复婚,上官小娘一身清丽,没想到却别有一番爱好。”

胭脂垂眼,不说话。

妇人向男子看一眼,笑说:“妾记得郎君也很喜欢皮影。”

男子柔柔地握住妇人的手,点点头,继续说:“后来朱买臣泼水于地,告诉崔氏,写过的信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破镜难圆。”

胭脂连忙道:“都是玩笑。”

“正庭在哪里?”男子问。

“逆子昨夜一通胡闹,臣已派人将他锁在厢房。”裴文景说。

一时屋里无话。

“这纸上的字是你写的吗?”妇人向胭脂问。

“是。”胭脂心里已经对两人的身份猜了个大概,此时回话更加小心翼翼,说:“儿幼时常看阿爷临摹碑帖,学的《孔子庙堂碑》。”

“是一手好字。”妇人把手里信笺递给身边男子,说:“妾依稀记得,这间屋子的‘翠玉轩’三个大字正是裴大将军写的,当年郎君和裴大将军还是少年人,却因为裴大将军的墨法对他刮目相看。”

男子点点头,看过手里纸上的字迹,说道:“《孔子庙堂碑》以正体楷书闻名,难怪上官小娘字字端正。”

“倒没想到谏议大夫闲时还有如此兴致。”

上官凌忙称“不敢”。

“起来吧。”男子温慈笑道,“新婚儿女花烛夜游戏一场,不是什么大事。”

裴文景和上官凌相视一眼,喊了句:“谢主隆恩。”

胭脂一滞,脸上神色却没什么变化。

弘孝皇帝饶有兴致地向她问,“你早就猜出来了朕的身份,是不是?”

胭脂作了一礼,说:“妾也是斗胆猜测,阿爷上跪苍天神灵,下跪父母师长,除此之外,唯有皇上才能担得起一跪一拜。”

“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不跪?”

“陛下和皇后娘娘没有惊动府内,又是穿的寻常百姓衣服,想必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既然如此,妾即使知道,也要不知道。”

“好一个‘即使知道,也要不知道’。”弘孝帝朗声大笑,说,“上官凌,你养出来一个好女儿。”

“心思玲珑,进退有数。”皇后微微含笑。

“只是这字,”弘孝帝说,“虽然行笔藏锋,中锋铺毫,收笔顿挫,上官小娘都没有出现半点差错,但练字最要紧的骨力和魂力,上官小娘筋骨端庄,字魂却更适合行书一些。”

“是,臣下一定好好告诫犬子,让他和上官小娘多习书体。”裴文景说。

“欸,”弘孝帝摆手,又说,“正庭练的虽然是行书,落笔飞龙走凤,似有若无,但笔魂却又更适合楷书一些,要让他来教,恐怕还差些火候。”

上官凌手中一顿,将掌心里把玩的磨喝乐收回袖子里,看向胭脂。

这时,皇后更是满脸柔意,牵住弘孝帝的手,向胭脂看去,温声说:“皇上对书法一道颇有研究,不如让上官小娘在宫里待上几日,等学好了墨法,再送回来不迟。”

裴文景一愣。

“哪里有新婚拆散一对好鸳鸯的道理。”弘孝帝笑着拍了拍皇后的手。

“怎么能说是拆散?上官小娘和裴二郎既然已经演了‘马前泼水’一场戏,覆水难收,暂别几日也不过才是第二场戏,再说,也不是不从宫里回来了,裴侍郎,你说是不是?”皇后笑着问裴文景。

裴文景冷汗直冒,只能点头。

“谏议大夫意下如何?”皇后又问。

“一切但听皇上安排。”

胭脂等了会儿,没有人再问自己,仰头向正座一看,只觉得笑脸相迎的这对夫妇简直比熊狼还要可怕,稍一思量,说:“儿还有些话和阿爷说。”

皇后看向弘孝帝,弘孝帝点头,上官凌又一拜,和胭脂两人退到屋外。

“银子——”

“已经给她买了新的木偶人。”上官凌把袖子里的磨喝乐递给胭脂,说:“老太太为她赐姓上官,只当她是自己的亲孙女。”

胭脂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微微落下去,正要垂眼离开,又听见上官凌说,“不要忘了你的名字。”

胭脂点头,正逢屋里的三人出来,皇后看了她一眼,胭脂立刻退到皇后的身边,院子外两辆驷马并驱的黑蓬马车等在门口,弘孝帝上了第一辆,胭脂跟在皇后的背后上了第二辆。

马车铃响,马轴向前滚动。

皇后拉过胭脂的手,亲昵赞道:“妹妹脸上的妆真别致。”

胭脂有些怯意地笑。

早知道不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