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84章 安内(九)拉拢人才

焉知非皇 第84章 安内(九)拉拢人才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0:55:23 来源:文学城

等的就是这一句。

温嘉诚身份特殊,一来她出身温国公的独生女儿,出身世家;二来她近来备受困扰,恨不得自己是个男儿身继承家业,今时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自然不会放手;三来,她曾是孝懿太子的太子妃,虽说已是和离,可朝中诸人看在孝懿太子的份上,谁不卖她份薄面呢?

刘安低头,笑意浮在脸上,旋即转身扶起温嘉诚,四目相对,眼中唯余炽热:“嘉诚,你有才华,有本事,又有家世。有你从旁助力,我便可安心了。”

“你且再耐心等上些时日,待我将朝内一应事务料理妥当,我便开设女子科考,到那时,便可招揽天下有才能之女子入朝为官。”

温嘉诚拱手恭敬道:“谨遵殿下旨意。”

说着,刘安不免轻叹一声:“只是……这女子科考,普天之下只我这是第一场,只怕消息一出,大家都在观望,无人参与呢。”

“若是第一场便办不好,无人参与,那往后只怕就没了张望。”刘安摇摇头,双手交叠一拍,犯了难:“这可怎么办才好?”

温嘉诚宽慰道:“殿下不必过于忧虑,单这京中有才能又郁郁不得志的女子数不胜数,单我知道的便有四五个。殿下若是放心我,便尽管放手去做,参与科考的女子,我亲自去游说她们。”

“即便是她们有所顾忌踌躇不前,我温嘉诚定会形影不离地跟随在殿下身后,做殿下的门生。”

刘安轻轻拍了拍温嘉诚的手,眼神坚定,点点头,道了声:“好。”

送走刘安之后,温国公夫人凑到温嘉诚身旁问:“嘉诚,方才大长公主殿下同你说了什么?”

温嘉诚浅浅一笑,并未将她与刘安密谈之事说出:“那可是?好的事,父亲母亲就等着看吧。”

温嘉诚此时神采奕奕,往日的颓势一扫而空。

温国公夫人见女儿的精气神全回来了,见她不愿说,也不再追问。

“国公爷,夫人!族内宗亲们又来闹了!”

闻听此言,温国公及夫人的脸色骤变。

温嘉诚上前一步,气势汹汹道:“把他们都打出去!温国公府何时容得下他们在此造次!”

仆人们怔住片刻,抬眼看向温国公,待看到温国公点头默许后,纷纷抄上了家伙事。

温国公原想着,待他与夫人百年之后,除了温氏一族的族亲外,女儿温嘉诚会无依无靠,为着女儿,温国公便对族人多有忍让,毕竟日后还需从族人中过继嗣子承袭爵位。可如今女儿能依靠上抚政大长公主,他亦可安心,对这些蹬鼻子上脸的族亲们,便也无需再忍。

听得门外传来的阵阵哀嚎,还有声声的吵闹叫嚷咒骂之声,温国公夫人顿觉解气,头疼都缓解了不少。

温嘉诚看着父亲母亲如释重负地笑容,心中之路早已坚定,她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大长公主殿下身边,殿下推行女官之政,她也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

依着大长公主的意思,不日便要开设女子科考,她也该去笼络些人去参与科考了。

京中不乏有才能有抱负的女子,开国公家的孙女李淑华,齐国公的小妹张兰馨,抑或是王太傅的孙女王润蕾,她们只是苦于女子的身份,无法参与到朝廷之中。

温嘉诚想了想,决定先从开国公家的孙女李淑华下手。

开国公祖上是跟着天启皇帝打江山的老臣,位列四国公之首,只是后面的子孙们不争气,自承道一朝起,开国公家的子孙们科考无望,早已不在朝廷的要紧处任职当差,如今仅仅靠着祖上荫封支撑着这一大家子。

若说自救,开国公家里不是没想过法子,先前抚政大长公主的封号还是永安公主时,开国公家里便想着通过迎娶公主与皇家攀上关系。

家里出身贵重的,满打满算只有李重满这一个长子长孙,可这李重满还偏偏是个整日混迹在脂粉堆里的人物,家里妾室婢女成群,又毫无志向可言,如何能配得上承道帝心尖儿上的永安公主?

如此一举,非但没有自救成功,反而挨了承道帝好大一通训斥,开国公府的状况倒是更差了。

听说近来开国公府里的夫人们都开始悄摸地卖首饰了。

如今既有这样的机会,想必李淑华自是不会错过。

温嘉诚驱车来到开国公府,随着一众丫鬟婆子们将她引到后院,便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争吵,听着像是李淑华和李重满的声音。

李淑华恨铁不成钢道:“兄长身为开国公府的长子长孙,理应多读些书多下些功夫,一心向上科考,来日考得个功名——”

李重满道:“得得得,又来了。”

温嘉诚听得尴尬一笑,同身旁的婆子说:“听着他们里面在交谈,我不便进去,便在此处等着吧。”

同样是在一旁屋内等候的王润蕾见院内人影攒动,掀起厚重的帘子,小跑出来道:“嘉……嘉诚,你……你也来……来了。”

温嘉诚见到王润蕾,很是意外。

王润蕾道:“进……进屋等……等着吧。”说着,带着温嘉诚进了一旁的屋子小坐。

隔壁屋子里一阵物品落地的啷当声响起,温嘉诚同王润蕾甚是担忧地站起来在屋内踱步。

只听得李淑华恨恨道:“兄长,你很是不该整日混在女人堆里面,平日里诗书礼乐你不是很通吗?做文章作诗你都在行,你也很是该在科考仕途上下些功夫,你身为长子长孙,理应担上复兴家族的担子才是。”

李重满道:“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实非我本愿,那如泥潭一般的官场,我实在不愿去里面搅合。”

“再说了我的好妹妹,你也不看看参与科考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寒门子弟,我出身开国公府,祖上都是跟着宫里贵人在战场上厮杀的,我与那些人自是不同。”

“你也不看看,满京城的官宦子弟中,有哪一个是参加过科考?大家不都靠着祖上的荫封谋个一官半职吗?说白了,大家都看不上那些寒士们,看不上他们挤破头一般地通过科考就任个一官半职。”

“我是开国公府的长子长孙,我若是参加科考,岂不丢面儿?日后我又如何能在大家面前抬起头来?”

李淑华听得此话,不可置信的地走到李重满面前,手里的书卷拍打在书桌上:“兄长,如今家里落败,单凭祖上的荫封,如何能撑得起这么大的一片家业?”

“不说别的,就看如今的温国公,人家也是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历代驻守边疆,功勋卓著,即便是今日回京,也在朝堂之上能有一席之地,陛下、乃至长公主殿下都对温国公礼让有加。”

“如今的齐国公,虽说人家才刚承袭爵位,可人家素来有抱负,又有哪一个敢小瞧了去?”

“还有王太傅的孙子,比兄长还要小上几岁,先前外放出京几年,如今不也回京任职户部侍郎吗?他走的这每一步,不都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吗?”

“他们又有哪个是只靠祖上的荫封过活?”

“比比比,你就知道拿我和他们作比。”李重满辩驳道:“妹妹,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得见他们外头风光,没看到他们里头糟啊。”

“那温国公,只有一个女儿,如今为着过继嗣子的事儿,族里都快闹翻了,满京城都在看他们家的笑话呢!可你看我们开国公,谁敢看我们家里的笑话?有我这个长子长孙坐镇,你看他们谁敢?”

“还有那齐国公,文章诗句,骑射拳脚,哪一样比我好?若我日后承袭爵位,定不会比那齐国公差。”

“还有那王焕,更是——”李重满摇摇头重新坐下,收拾着桌子上的一片狼藉,眼神中满是嘲讽:“你以为那户部侍郎是那么好当的?你以为那户部尚书程显是什么好人?保不齐他也会像黄崇安一样,落得个惨死狱中的下场。”

李重满摆摆手:“啧啧啧,妹妹啊,这官场上,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没那么好混。”

他也不是没想过去朝廷里面担个一官半职,先前孝懿太子在时,太子手下能人众多,哪里轮得着他奉承?

后来好容易起来个二皇子,勉强能与太子争锋,便想着赌一赌,押宝二皇子,却没想到二皇子玩得这么大,竟敢谋害太子,当初先帝一怒之下斩杀了多人,幸亏他有先见之明,跑得够快,要不然如今他早就是孝懿太子的陪葬了,还谈什么复兴家族?

“我呀,不如就醉倒在这温柔乡里面。”说着,李重满朝着旁边婢女的胯上捏了一把。

这是李淑华的书房,房间里也是李淑华身边的婢女,婢女站在原地不敢动,害怕地看了眼李淑华。

李淑华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兄长!”

李淑华胸腔起伏,压抑着满腔的怒火,别过脸去,不再看李重满:“兄长应当自尊自重。”

李重满毫不在意,吊儿郎当道:“你看看你,你若是有做妹妹的心,该将这婢女打包送到我屋里去。”

“你!”

李淑华怒不可遏,直指李重满,看着李重满毫无上进之心,不免冷哼一声:“若我是开国公府的长子长孙,我自当出去闯荡一番,匡扶祖业,立一番事业。断然不会像兄长这般,只知道每日的情情爱爱。”

李重满迎着李淑华的指尖,阴郁起身,扬起的巴掌落在半空中:“若不是看在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妹子的份上,你的脸早肿得一尺多高了。”

“哼。”李重满冷哼一声,甩袖掀帘,忽而止住脚步,道:“妹妹,你如此忧心唠叨,不如先忧心忧心自己,为自己谋求个好夫家,日后也好多帮衬帮衬家里,你日后也不必再这般忧心家里了。”说罢,便提脚离开,没走几步,迎面碰上听了多时的温嘉诚与王润蕾二人。

方才李淑华与李重满争执时,言语多有不善,温嘉诚与王润蕾在隔壁屋子里听得真切,如今脸色都不是很好。

李重满脸上闪过一阵尴尬之色,拱手施礼道:“温姑娘安,王姑娘安。想来是找妹妹的吧,她就在里面,请。”说着,侧身让道。

王润蕾不忿道:“你……若……若淑华……是……是男子,她……她不……不会不……不如你。”

王润蕾本就有些口吃,如今心中气愤,口吃更甚。

李重满五官作怪,小拇指掏了掏耳朵,随手摊开指尖后,嗤笑一声,不以为意。

温嘉诚冷脸道:“女子未必不如男。”

李重满敷衍得连连点头:“是是是,温姑娘说得是。我还有事,先走了,告辞。”

王润蕾看着李重满的背影,不屑地哼了一声,转头进屋去找李淑华。

温嘉诚紧跟在王润蕾身后。

二人刚一掀开帘子进屋,便听得屋内一声声呜咽的哭泣之声。

李淑华的脑袋埋在软榻上,哭得正伤心,一众丫鬟婆子在一旁劝着。

“姑娘,温姑娘和王姑娘来了。”

李淑华眼前朦胧,抬起头看见二人,一只胳膊抬起,以袖子遮挡起脸上的泪痕,语气哽咽道:“两位姐姐怎么来了?”

丫鬟婆子们忙去端来水盆,捧着绸巾,奉着脂粉站在一旁候着。

李淑华擦干脸上的泪痕,方才放下袖子,由丫鬟们侍奉着梳洗完毕后,命人撤下这一应事物,顶着两颗肿胀的眼睛,上前拉住温嘉诚与王润蕾的手,嘴角扯出一抹牵强的笑意:“近来事忙,倒是许久不见二位姐姐了,今日姐姐们来找我玩,喜不自禁呢。”

王润蕾近来为着婚嫁一事,被家里逼得紧,平日里与她交好的官家小姐中,大多嫁人,跟着夫君外放去了,留在京里又近来无事的,也就只有李淑华。

她原还想着来李淑华这里松快松快,却不想听到今日这一番,她已是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得不尴不尬地笑着,转头希冀地看向温嘉诚。

温嘉诚观如今这情形,心中顿时便有了主意,如今倒也不用费尽心思替大长公主殿下招揽人才,现成的不就在眼前吗,因而笑道:“方才听得淑华说,若你是男儿,自当闯荡一番,立一番事业,你有这样的心——”

温嘉诚话还没说完,李淑华便尬笑着打断:“温姐姐,我方才……不过是气急了浑说的。”

温嘉诚笑笑:“如今便有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不知淑华是否还有这样的心气儿?”

李淑华和王润蕾闻言一愣,二人对视一眼,不甚明白乃至不敢去明白温嘉诚话中的意思。

温嘉诚眼神看向屋内的一众丫鬟婆子,李淑华会意,屏退仆从,紧接着拉着温嘉诚与王润蕾去了内室。

李淑华试探着问道:“方才姐姐说有这样的机会,不知是怎样的机会?”

温嘉诚单手背于腰间,气宇轩昂道:“参加科考、入朝为官的机会。不知二位可否感兴趣?”

王润蕾听得愣神,结巴道:“入……入朝……这……这……不能……不能胡说。”

李淑华定定地看了温嘉诚片刻,问道:“可当真?”

温嘉诚:“当真。”

“如今大长公主监国理政,女子在世的艰难她都看在眼里,不忍于心,为此,她希望今后凡我朝女子,皆可凭借着自身闯出一番天地,不必依附父兄夫家,不必依附儿孙子侄。”

“想必不久,便会传出开设女子科考场的消息,且看二位敢不敢了。”

王润蕾有些犹豫,踌躇不已。

李淑华想了一瞬,便迫不及待地应下:“我盼这一日盼了多年,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怎会不敢?”

“嘉诚,我敢。别说是参与什么女子科考,就算是说女子为官前要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万死不辞。”

温嘉诚看向犹豫不决的王润蕾,等着她的表态看法。

王润蕾犹豫道:“这……我……我回……回去再……同……同我祖父……商量……商量……”

李淑华道:“润蕾,眼下机会难得,还要再商量什么?”

温嘉诚皱眉道:“润蕾,殿下所说女子为政一事,朝中还需料理一番,此事除了这间屋子里的你我三人以外,切不可再让旁人知晓,坏了殿下大事。”

王润蕾垂下眼眸,脸上有些纠结,虽说她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应下:“……是……放……放心……”

温嘉诚见她这个样子,怎能放得下心?

李淑华知王润蕾近来正为着婚嫁一事烦忧,便道:“润蕾,若是日后你做了女官,来日拜相封爵,撑起一片天,还有哪个敢催你成婚嫁人?”

“你又何须再有什么忧愁?”

王润蕾想了想:“这……这……倒也是……”说罢,王润蕾抬头看向温嘉诚:“嘉诚,若是……若是……女子为官的政策下来……你可要及时……告知我们二人……”

温嘉诚笑道:“那时自然。”

前途一片光明之象,三人自是一番憧憬,静候佳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安内(九)拉拢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