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74章 谢安

燕赵旧时约 第74章 谢安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7 21:41:19 来源:文学城

兖豫之地冬季亦是干寒,兼之一路行进,大军开拔几日慕容肃便不时干咳,休整时刘长嫣一直让紫藤用雪梨干煨了糖水给慕容肃服用着,这日入夜慕容肃还是不出意外地起了高热。

刘长嫣一直在慕容肃身边陪着他,慕容恪闲暇时也一直照看妻儿,因嗓子不舒服,慕容肃连着几日食欲不振,小脸都瘦削了下去,好在用药及时,第二日清晨热便退了去。

冬季的寒风吹打营帐,慕容肃一睁开眼睛便见到父母一左一右躺在自己身边,他贴心地给慕容恪拉了拉被子,又往母亲馨香的怀中靠了靠。除了襁褓之时离开父母那次,慕容肃这些年几乎都是在蜜罐中长大,他天生细腻,细腻的孩子也天生敏感,刘长嫣和慕容恪便在细微处格外照顾二儿子些,慕容肃也很享受和父母独处的时光。当然,只要慕容楷不破坏气氛,他是不介意带着兄长一起独处的。

偏偏,慕容楷天生就喜欢破坏气氛,在慕容肃准备靠着父母再睡个回笼觉时,一只大头忽然伸进榻来,刻意对他笑得见牙不见眼,“二公子醒了?新出炉的烤羊腿,起来吃点?”

慕容肃的好心情就此终结,他愤愤地看一眼自家长兄,再看一眼他伸到自己头顶的烤羊腿,默默把头埋进了刘长嫣怀里,还伴着一声冷哼。

慕容楷尤不知收敛,故意用烤羊腿戳戳他的脸,“诶,吃饭了,别装睡了,我知道你好了。”

慕容肃最是好洁,眼看自己脸颊上被羊腿蹭了一片油渍,当下就没好气了。

刘长嫣和慕容恪早听到了声音,在二人起冲突前不约而同地睁开了眼睛,刘长嫣扫慕容楷一眼,亲自去给慕容肃取干净衣裳,慕容恪则亲自给慕容肃擦干净了脸颊,将他抱在怀里说道:“阿肃退烧了,饿不饿,阿干特地起了大早给你烤的羊腿,喝碗粥,吃一些好不好?”

慕容肃靠着父王,扫了一眼欠欠的慕容楷手里的羊腿,点了点头。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不饿!”慕容楷嬉皮笑脸,正要讽慕容肃两句,接收到父王瞟来的目光时,很识时务地亲自给慕容肃搬来方几,拔出短刀来给羊腿片肉,“来,阿干喂你!”

紫藤适时端来清粥,慕容肃趴在方几上,将就着吃了几口羊腿,又被慕容楷亲自喂着喝粥,一脸享受。

慕容楷瞅着自家二弟那慵懒模样,暗暗翻了个白眼。

刘长嫣和慕容恪相视一笑,一起用着早膳,刘长嫣问:“约莫明日就要进入豫州地界了,谢奕刚死,新调任的豫州刺史是谁?”

慕容恪拨了拨汤盏,“谢万。”

“谢万?”刘长嫣常听闻谢尚、谢安之名,对江左谢氏其他人并不是十分熟悉,只是在谢尚、谢奕去世后,谢氏能再度将族中人扶持上豫州刺史之位,也可见其于江左实力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慕容恪还是熟知谢万其人的,“他素有名士之称,之前曾任吴兴太守,虽不若谢尚、谢安以器量著称,据说也算是一时人杰,只这统兵之能,”慕容恪顿了顿,笑言:“此次交锋,很快便得知了。”

刘长嫣微微点头,“听闻其兄谢安石少时以清谈知名,风流秀达,为江左名士推为当世之人杰,晋室多次征辟入朝,都被他所推辞,后来谢安石不堪其扰,索性隐居到东山去了。这人也是奇怪,生身高粱之门,簪缨世家,却不慕权贵,淡泊名利,与士族子弟格格不入。有人说他是效仿前朝名士以退为进,刻意隐居韬养名声,倘是如此,而今他名声已传播天下,有宰辅之望,但他仍是闲散自若,不愿出山,也是个怪人。”

“这未尝不是种智慧。”慕容恪轻轻一笑,刘长嫣露出疑惑目光,他不慌不忙给她添了羹汤,“谢氏祖上虽是寻常士宦,相较琅琊王氏逊了一筹,可随着琅琊王氏在王导、王敦之后锋芒尽敛,又有褚太后掌权、谢尚兴盛门楣,谢氏子弟频频于政坛崭露头角,陈郡谢氏于江左早已是首屈一指的士族。前有谢尚等人在,若谢安出仕,则谢氏子弟未免锋芒过盛,叫谁看都有步当年王敦之乱的危险,对谢氏而言恐不是好事。”

“所以谢安这样做应当更多是为了家族!”刘长嫣道。

慕容恪点点头,士家子弟以家族利益为首要之重,这是士族最基本的教养。

刘长嫣偏头一思,笑言:“贺若,我总觉得这位谢安石怕是不久的将来就要出仕了。”

慕容恪挑眉,“何以见得?”

“这取决于贺若此战是输是赢!”刘长嫣托腮看他,“准确来说,取决于谢万是输是赢!”

慕容恪摇头一笑,“你倒是聪明!”

前有谢尚在,谢氏门楣无忧,如今谢尚、谢奕相继故去,势必影响到谢家在朝的利益,现下桓温势大,无论谢氏还是褚太后都势必不会放任这种局面继续下去,所以在谢奕以后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谢万推了上来。

谢万才能如何暂不必说,他此次出战事关谢氏,也事关褚太后和晋室诸多利益,必是备受瞩目的。倘此战谢万能配合徐州军马在北伐中大败燕国,也就会彻底地在豫州刺史一职上立住脚跟,既能守住疆土,又能掣肘桓温,谢万会成为继谢尚之后晋室倚仗的第二个谢氏掌权人。但是,若谢万无能担任此责,谢氏必然受挫,桓温也必要进一步蚕食豫州兵权,单是为了家族利益,谢安都不能再闲坐东山,他定要出仕,接替谢尚兴盛谢氏门楣。

刘长嫣会有谢安不久即将出山的猜测,纯粹是对慕容恪实力的自信,谢万固有名士之名,但若真有疆略之才,就不会一直名声远逊谢安和谢尚了,她以酪浆代酒敬慕容恪,“此次,我就拭目以待夫君拓地中原,威震谢氏了!”

慕容恪含笑与她碰杯,“借王妃吉言!”

谢安是强手中的强手,慕容恪和刘长嫣不会傻到巴望着这位谢氏麒麟子上位,来做燕国强有力的敌手,可是在谢安之外,还有个更可怕的桓温啊!桓温文武双全,英略过人,在平定巴蜀之后名声大噪,实力剧增,控制了整个长江上游的兵权,近些年更是一步步蚕食晋室各地军权,发动一次又一次北伐,第一次出兵秦国固然惨败,却让秦国太子符苌和东海王苻坚尽数为此折了进去,这个人才是当下燕国最危险的对手。

以谢安之能,若是出仕,不论是为了谢氏还是晋室利益,都势必会联络各方想办法抑制桓温做大。相较晋室萧墙之内的祸患,燕秦等外敌远不是谢安首要的斗争对象。至于二十载后谢安一手风云带来的山河变迁,远不是刘长嫣和慕容恪此时所能预料,尽数已是后话。当下,也不过是为燕国能做的最好一步筹谋。

刘长嫣莞尔,“贺若,你说,这位谢安石此刻会不会就在谢万军中给他出谋划策呢!”

“可能吧!”慕容恪点点头饮了口酪浆,忽然抬起眼睛看向刘长嫣,注意到她那一脸憧憬的神色,意味不明道:“阿陵,我发现每次军中送来密报时,你总是对一些美男子比较感兴趣。”

比如上次那个荀羡,再比如这次这个谢安。

“有吗?”刘长嫣心虚地咽下汤饼,一本正经用膳。

“有!”慕容恪斩钉截铁,还顺便瞥了眼她身后案上的佩剑,正是当年荀羡送的那一把。

刘长嫣继续装傻,“你想多了,我就是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啊。”慕容恪心不在焉用膳,状似无意说起:“那你可有听闻过谢安石惧内之事。”

“额......没有。”刘长嫣忽然来了兴趣,军中密报都是一些机密要事,何曾会记载这些逸闻,“我要没记错,谢安石的夫人是......刘夫人?”

“对,正是名士刘惔的妹妹刘夫人。据说刘夫人饱读经书,十分文采,深得谢安石敬重。谢安石平日喜爱看歌舞,刘夫人不喜,便命人用步障将家伎围起来,每日只让谢安石看一会,有次谢安石没看够,想将步障打开让家伎们继续表演,刘夫人却说......”

慕容恪说着起身踱步,刘长嫣听得入神,正要问“然后呢”,慕容恪已经长臂一招就将那把佩剑掠入了掌中,冲她危险一笑,“刘夫人说:如此,恐伤盛德!”

然后,慕容恪大步流星拿着剑就出了门,刘长嫣一头雾水,待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她快步追出门去,“慕容恪,你又诓我!”

慕容肃靠在慕容楷怀里喝着粥,呵呵一笑道:“父王母亲又要打架了!”

慕容楷看热闹不嫌事大地给他擦擦嘴,“走,去看看谁赢了!”

慕容恪和刘长嫣谁输谁赢暂不必提,此时他们谈论的谢安已经出东山至会稽,西行过钱塘,经京口溯长江而上,又过淮水到了谯县。汉时豫州刺史治所于谯县,晋时治陈线,南北战乱多年后治所辗转又暂时变回谯县。

远山如黛,暮霭沉沉,日落如蒙丹纱,将穿烟而过的一叶快舸罩上朦胧烟霞色。

青衣小童掀开棉帘,一个褒衣博带的中年人神态沉着下船来。他生得长眉凤目,端静风流,举止之间神度宏远,雅韵不俗,身后还跟着两个清朗俊美身姿秀丽的少年郎,三人一道下船而来,望之若芝兰玉树丛生。

谢万早早就候在渡口,见到来人早早就挥起了手中抓杖如意,“三兄,长度,幼度!”

两个少年郎——谢朗和谢玄相视一笑,“四叔还是这般性子。”

走在前面的谢安温润地摇了摇头。

谢万策马几步快跑就到了兄长面前,下马来整整衣冠,深深一个长揖,“见过三兄。”

谢安让弟弟免礼,看到谢万一身名士装束更胜以往矜贵,不禁皱了皱眉,等谢朗和谢玄给谢万见过礼后,他摸了摸谢万坐骑的鬃毛,道:“四弟几时到的?”

“已有一个时辰了,听闻兄长和长度、幼度到访,万石马不停蹄就来了。”谢万恭敬答道。

谢安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想来军中事务都布排好了。”

谢万面上得意,“自是好的!听闻伪燕慕容恪率领大军南下,图谋河南,万石早已与徐州荀刺史与郗军司方面互通部署,不日我等将调遣大军北上支援洛阳,与东路大军一道夹击伪燕,收复齐鲁!凭他慕容恪如何骁勇,此次定也难逃!”

谢朗和谢玄自幼受教于谢安,对三叔父性情很是了解,见四叔在此侃侃而谈,三叔却不为所动,两个少年不免就注意到了三叔一直在抚摸着四叔坐骑的鬃毛,他对那坐骑的兴趣似乎远胜四叔的战略部署。这一注意下二人发现,四叔的坐骑背披黄金鞍,身饰玉马蹬,远胜一般的华贵。

两个少年郎皆是机灵人,自幼便心思机敏,能言善辩,待谢万说完,居长的谢朗先道:“四叔,看您雄心壮志,侄儿好生敬佩,疆场杀敌可比在东山读书有趣多了。三叔为了教我等,可是废了好大心思。我二人和兄弟姊妹们前些日子为了报答叔父的辛苦,还险些落了婶娘埋怨呢!”

谢万听得一头雾水,“你们对兄长孝心,缘何会惹怒了嫂嫂?”

谢朗看一眼谢安,谢安仍在神态自若地研究着鬃毛,他性情洒脱,胸襟放达,日常教养子侄宽和却又得人信服,并不会刻意摆弄过多威仪,是以谢朗等人对这位叔父敬多于畏,日常顽笑也不会过于拘谨,便继续说了:“是这样的,前些日子三叔欲讨一小妾,婶婶的脾气......四叔您也知道,我等便想助三叔一臂之力,一同去劝劝婶娘。允弟执了《诗经》,问婶娘可知《诗序》有云,《关雎》不妒忌,乐以淑女配君子,而无伤善之心?婶娘不答,反问我等《诗序》为谁而作?我等自答周公,不想......”

谢朗一顿,转转眼睛,挠了挠后脑勺。

谢万问:“不想如何?”

谢玄一笑插话:“不想婶娘却说我等痴傻,若是《诗序》是周姥所作,能说得出这种话吗?”

谢万哈哈大笑,自己笑完发现兄长和侄儿皆不笑,才发现这话似乎有点问题,谢玄无奈又说:“倘今日是桓家大司马领兵,他说得出这种话吗?”

谢万直接沉默了,看看侄儿,看看兄长,对谢安躬身再拜。

谢安自马背上袖手,“明日我同你一起北上!”

谢万惊喜,“兄长......兄长是打算要出山了。”

谢安敛下目光,没有答话。江面惊风卷起千层浪,翻起他皂色长袍与水滑绸带,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