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7章 生变

燕赵旧时约 第7章 生变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0 23:24:39 来源:文学城

秋七月,石季龙下令,正式迁都邺城,于是浩大的移宫迁都事宜相继进行。

至建武二年腊月,邺城东、西二宫营建完毕,石季龙携妻子儿女及宠妃相继迁入。

石季龙仿晋朝洛阳宫格局,于曹魏文昌殿旧基上立太武殿、东宫及西宫,西宫为自己寝宫,东宫为太子居所,太武殿作朝会正殿,台基高二丈八尺,以济北毂城山文石为地基,下建藏室,可纳伏兵五百人。此外,又作九殿于显阳殿后。邺城内前后又新增金华殿、晖华殿、显阳殿、晖华殿、九华宫等多处殿阁。这些宫殿都以壮丽奢华著称于世,宫殿中布置有自动引水、净水以及其他各种机设,穷尽机巧,飞梁画柱可比拟秦之阿房,鲁之灵光。

邺城西北有铜爵园,园西有铜爵、冰井、金虎三台,因避讳石季龙,金虎台更名为金凤台,又将铜爵台更名为鹳雀台。三台起初为曹操主建于建安年间,建筑崇举,高若山云,列峙峥嵘,直插云天,其巍峨壮观多经建安文人作赋颂扬而千古闻名。经石季龙重新营造后,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

这一番营造,所费国资几近倾国,多年战乱本就民不聊生,如此更加剧百姓苦难。自石季龙登位,后赵动辄外有征战,内有纷争,邺宫方成,即遇大旱,以至粟二斗价值金一斤,万民嗷然,而皇室贵族挥金如土,营建靡费,全无收敛。终赵一代,卖妻鬻子、人相食者不可胜数。

刘长嫣在冬月初抵达邺城,未至邺城城门,远远便见凤阳门恢弘阔大,去地三十丈,上安金凤凰两头。待入城一路行入宫中,所见所历饶是已在途中听人畅谈无数次,刘长嫣也不由感到深深的心惊。

然而,刘长嫣没想到令她感到心惊和疲惫的所见所闻不过皮毛,待正式入宫安置,她再次吃惊于石季龙的后宫规模,古有司马炎羊车巡幸万人后宫,今石季龙之后宫规模,远非当日司马炎可比。他为满足沿途享乐,于襄国至邺城区区二百里间,四十里营建一宫,以佳丽侍婢充盈其中,征发民女无数。而邺城中,兴修的宫室、重整的三台皆金珰银楹,珠帘玉璧,又以粉黛佳丽无数充盈之,单服珠玉、被绮縠者便有万馀人。他日日流连花丛,莫说刘长嫣等人,便是郑樱桃也许久难见他一面,宫室佳丽如云,他行踪机密,谁又知他今时今日宿在何处?众人只知道他前日教宫人占星气、马步射,昨日下令置女太史、女尚书为近身侍奉,今儿又有谕旨令女骑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金银镂带,着五纹织成靴,执羽仪,鸣鼓吹,游宴以相随。

刘长嫣实厌之,只闭起宫门过自己的日子,全作不知。

郑樱桃也想全作不知,偏生她是天王皇后,天王去往何处、宿于何地、做了何事,她有职责日日过问,这就促使郑樱桃迅速地衰老了下去,她四十几岁的年纪,早先保养得宜,也称得上风华照人,迁入邺城不过三月,却渐渐成一老妪。

力不从心的容颜、逐渐凋零的宠幸,以及这些年在风雨中谋夺权势地位的机心,充斥在郑樱桃现今的人生中如一抹渐去的夕阳。

刘长嫣望着她时常在想,她初见郑樱桃时,总觉得她与自己的母后生得十分相像,现今看来却是不像的,母后去时也不过郑樱桃这个年岁,可母后的容颜神态永远是平和柔顺的,她从不记得母后有过这般的偏执和惶恐。

她静静端起杯盏,掩袖饮下一口酸枣矪浆,带着甜味的酸意溢满唇腔,她不禁抿了抿唇,饱满的唇瓣在她雪白明润的面泽上更显红润,那抹丽色被郑樱桃无意间捕入眼帘,她的眼底渐渐冷去,唯余难言的妒忌。

“这是今夏方制成的酸枣矪,刘夫人觉得味儿如何?”郑樱桃道。

时人多喜饮用矪浆,以枣、柰、杏等鲜果取红软者数次暴晒研磨,制成果粉,称为矪,和着米粉冲泡可做主食,单独冲泡可做饮品。这酸枣矪制于盛夏时节,而今已是严冬,纵使宫中保管极佳,时隔半年也去了新鲜之味。

郑樱桃忽有此问,刘长嫣心中立起防备,那股子敌意,她近日已经不是第一次感觉到,答道:“王后娘娘这里的东西自是极好的。”

“既然好,那便再与刘夫人斟一盏。”郑樱桃说着给了身旁女官一个眼色。

宫人捧上漆盘,鎏金银壶中满满一壶酸枣矪浆,女官执了与刘长嫣满上,她看着案上暗红色的浆水,心知郑樱桃这是欲请她喝一壶了。

信婉心叫不妙,此物固然味佳,但酸口之物,任谁饮多了肠胃都有得受的,郑氏这是刻意刁难她家公主!

满殿人中,杜珠等素日与刘长嫣交好的姬妾皆不敢言,当然也不乏看好戏者。随着后宫充盈,她们这些人的宠爱变得一样稀薄,大多数人早是过上了老死不见君王的日子,唯一宠爱稳定者就剩了一个刘长嫣,倒不是刘长嫣专宠,她也稀薄得很,但是石季龙并未忘记她,每月总是有一次召幸的,见王上的机会比王后娘娘还稳定,所有宠爱稀薄者之中不太稀薄的那个,可不就成了王后针对的对象。

“谢过娘娘。”刘长嫣面色未改,淡淡一笑端起了杯盏,却在将入口时,一口作呕扶着几案吐了起来。

郑樱桃登时色变,余下妃妾也目目相疑,杜珠实怕有个万一,传到石季龙耳中,她们这些人皆要被带下水,忙上前亲自为刘长嫣擦拭嘴角,问:“妹妹近日可是身上不好?”

信婉也不是个傻的,忙下跪叩首,“王后娘娘、昭仪娘娘恕罪,夫人近日身子乏力,时常晕乏,奴婢本想着今日请医官来瞧瞧,不想却耽误了夫人身子,是奴婢照顾不周,请王后娘娘治罪。”

刘长嫣在一旁扶着脑袋,亦是为殿前失仪请罪。

郑樱桃顾不得她们主仆说了什么,令女官将刘长嫣请入后殿安置,宣了女医前来诊脉。

等待的时间里可谓如坐针毡,连殿下妃妾们都感觉得出,王后娘娘慌了,也是,主上近日愈发喜怒无常,若刘夫人有孕,却因王后娘娘刁难动了胎气,主上必是要发作的,到时候连带着她们这些人恐怕也要跟着吃挂落,想到这里,妃妾们愈发恐慌,皆屏息不敢言。

结果只是误会一场,女医说刘长嫣只是初到邺城水土不服,多休养几日便是了。郑樱桃可是放下了一颗心,她不怒反笑,安慰刘长嫣,“妹妹既不舒服,当早些与吾说才是,唉,也怪吾,看妹妹喜欢那矪浆,只想着紧着妹妹了,不妨却伤到肠胃。”

刘长嫣怎会不知她心中盘算,道:“是妾贪嘴,如何怪得娘娘?弄脏了娘娘的殿宇,妾心中实在不安,娘娘不怪罪就好。”

她仍是往常柔婉恭顺模样,郑樱桃心中舒坦不少,嘱托她好生休养,命近身女官亲自将刘长嫣送回了落居的晖华殿。

晖华殿坐落于太武殿以西,四面阁窗大开,天光日影徘徊而进,宝光万千如瑶池仙阁。殿内以珍珠为帘,琼玉作榻,四周施以绛纱幌,微风吹来,那色如点染的绛纱柔摆轻拂,若美人之躯娇软轻盈,倾而散开又似云烟袅袅,不可触摸。

信婉很是不耻,冷道:“郑氏此等心胸,如何堪为国母,公主,我们以后日子恐怕愈是艰难。”

刘长嫣依旧淡淡,她望着窗外云霞,问:“可有什么消息?”

信婉扫过一眼,随侍宫人皆在殿外,自腰囊间抽出一方绢帕,递到了刘长嫣手中。

刘长嫣打开绢帕只看了一眼,随即丢入火盆,绢帕顷刻皆作灰烬,“人在哪里?”

“河间王府!”

建武三年正月,又逢新春之喜。

石季龙白日于前朝举行朝会典仪,于夜间设宴大会群臣与后妃。郑樱桃近日虽精力疲惫,但今年是迁都邺城后的第一个新年,遇此盛事正是她表现之机,甚是精神抖擞安排晚宴事宜,刘长嫣、杜珠等人皆得她宣召辅助,除此外,她将太子邃的保母刘芝亦宣入宫中助她处理一系列事宜。

刘芝不仅仅只是太子邃的保母,因其性格泼辣爽利,说话总能说到石季龙心坎上,在石季龙未显荣时于府中便十分得体面,在太子邃受封后,因其哺乳太子有功,石季龙封其为宜城君。但保母之流,贪多粗鄙,刘芝在显耀后凭借哺乳太子之功和石季龙的宠信,频繁接受贿赂,为子侄亲信及不仁之辈谋求官职,多有干预朝政之举,石季龙和太子邃信其所言,使得晋升之人多出其门。朝中大臣对此不满已久,但因畏惧石氏父子,只得忍下。

今有此盛宴,郑樱桃延请刘芝入宫,更助长其骄傲之态。

入夜,宫灯如水,百官贺岁,石季龙于太武殿设宴,郑樱桃等携后妃于后殿入席。

满宫熊熊的燎火和灿若火树的华灯充斥在宴乐中的每一个人眼中,前殿群臣献酒后,随即百官伏称万岁之声传来,郑樱桃亦带领后妃命妇朝前殿的方向恭祝吾王千万岁寿,进而四厢乐声大起,响彻邺宫。

酒至酣处,郑樱桃指着前殿华光对刘芝道:“亏宜城君慧眼如炬,为主上引荐成公左校领作此庭燎,方使此良夜得映太武新殿之辉煌。”

刘芝得意一笑,“主上英明识人,奴也不过做个桥引,娘娘过誉了。”

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饮尽杯中酒。

成公段为一能工巧匠,经刘芝门路被引荐给石季龙,得拜左校令以营造宫闱。去岁,成公段作一新式庭燎进献,受石季龙赞赏,得以用于太武殿。此庭燎与宫中普通庭燎不同,宫中寻常庭燎虽皆用大烛照明,但因其巨大,为稳固性多立于地面,因此光亮范围有限,而成公段所设计的庭燎用长杠支撑,高十余丈,庭燎被安置于杠顶盘中,这也就加高了大烛的照明高度,从而使其照明范围变广。

刘长嫣不懂将造,往日只是远远看过一眼,今入太武后殿宴饮,隔着紫金合页多扇屏风远远望去,正见殿顶庭燎烧得正旺,整个大殿如被日光照明。恍惚间,她远远瞥见一人手持金觥于一侧,屏风间隙间只见那人侧影一瞬,却生无限熟悉之感。她手中金樽僵持,不禁心生不安。

此时正是宴乐**之际,只闻前殿太保夔安领文武百官请谏石季龙上皇帝尊号,石季龙客气轻辞,群臣再请,未及石季龙言语,前殿庭燎灯光忽得闪烁晃动起来,倾而光芒幽暗将灭,无数人影于殿中交叉相错,只闻哭号狂叫声于深夜中刺耳惊人。

变故只是一瞬,前殿后殿皆乱起来,郑樱桃忙遣人前去查看。

刘长嫣眉头紧锁,一颗心被提起,殿下隔着长阶相对座的襄阳公主冲她轻轻摆了摆头,她只得沉住气,默默正襟危坐了回去。

前殿忽然灯光明灭,还发出这剧烈惨叫,想是成公段所置庭燎出了问题,此人为太子邃与宜城君所献,倘出事故,这二人难逃干系,襄阳公主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示意刘长嫣。刘长嫣强按下慌乱后,很快也想到了其中关节,只做平常关心之态,免让郑樱桃瞧出蹊跷来。

待前殿灯光四起,已是狼藉一片,石季龙及百官皆为眼前场景惊骇得说不出话来。正是成公段所置庭燎出了问题,其立于杠顶上盘虽加大了照明范围,但是如此一来,人皆位于庭燎之下,倘庭燎上盘不稳,便有火油倾泻之灾,今夜便致使二十余人当即烫死当场,堪称惨不忍睹,连石季龙都被火油溅伤。

成公段在设计之初定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因此加固了上盘,但今夜不知因何,庭燎灯灭,上盘不稳,大量火油竟对着文武百官当头浇下。石季龙没有听他的解释,当即腰斩了成公段,跟随营造之人皆为治罪,就连引荐成公段的宜城君刘芝也未得意几时,很快被贬出邺城。

事后,石季龙很是斥责了当时与刘芝一同引荐成公段的太子邃一番。出此事故,太子邃若非近卫护着,显丧生庭燎之下,事后保母被贬,失一助力,正是不得意之时,被父王如此训斥,不免心内生怨。而河间王宣适时恭顺事父,更得石季龙之心,太子邃心中愈恨河间王宣。

刘长嫣愈发笃定自己没有看错,太武殿一事后,典匠少府对太武殿庭燎重新修缮,她让信婉偷偷去查看了被撤换下的庭燎上盘,果是有被重物击打过的痕迹。那夜手执金觥那人,应是事先让人撤换过庭燎中的引线,待引线不燃庭燎欲灭时,趁黑暗中众人慌乱和视线模糊,以金觥击打上盘使其晃动失衡,最终热油倾下,酿此悲剧。

至于此事幕后黑手是谁,刘长嫣想都不用想。

事后刘芝被贬,太子邃被斥,受益者是谁?

能更换庭燎引线,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排武艺高强之人击打庭燎,又毫发无损全身而退,此神通广大者又能是谁?

这石氏的闹剧愈发有意思了。

短日里,石季龙会觉得太子邃办事不力,斥责于他。时日一久,那日惨死的文武大臣映在他脑海中,他就会想,若是不幸,他也惨死其中怎么办?想到这一节,他就不得不多想刘芝与太子邃引荐成公段的用意了。

此一举,无数得。

果不其然,不久后,刘芝被赐死于家中。

可真是,生杀予夺,皆是天恩。

信任一旦动摇,人与人之间便生出无限事端。庭燎事故后,石季龙很是恼了太子邃一番,且正月朝会良机,正逢群臣请求石季龙上皇帝尊号之时,想也知道,倘事先石季龙不点头,文武百官不会于此时提出此等大事,他选择在这个时候授意群臣上表,就是想借迁都邺城的时机添一喜事,以向四方敌国昭告他君临天下之心,结果,夔安等人方谏请,他还未来得及开口应允就出此等大事,文武多人惨死当场,岂非令四海之人觉他称帝不祥,非天命之君?单是想想都知道,赵国与他石季龙此刻恐已沦为天下笑柄。

称帝之事未能践行,石季龙颇为气闷,他但又不能毫无反应,便下诏依商、周旧制,称大赵天王,因诸子封王不合古制,故除太子邃以外的诸子称王者皆降为郡公,宗室子弟称王者皆降为县侯。

他那些心事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只得把气全撒在了太子邃头上,何况太子的用心本就令他生疑。他那些疑心自也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只得一面怀疑着,一面安慰着自己太子邃是清白的,又一面多次对群臣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乎?”

阿铁是太子邃的小字。

叫刘长嫣说,司马氏父子兄弟在自相残杀时还彼此嚷嚷着是骨肉至亲呢,反手还不是要了对方性命,你这话说得多了,旁人反是生疑,真不知是欺骗别人还是欺骗自己。

在石季龙与后宫中人面前,刘长嫣不行挑拨之事,人皆有眼,何况在这邺宫皆为心明眼亮之人,外有河间公宣推波,内有石季龙疑心助澜,太子邃已是困境交加,她只每每见了石季龙总要劝其保重身子,注重防卫,每每总要当着他的面令宫人点燃庭燎时安置得远远的,一派担忧君王、后怕许久的模样,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