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4章 篡权

燕赵旧时约 第4章 篡权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0 23:24:39 来源:文学城

寒食时节,小雨纷纷。

中原自周朝起,为祭奠忠臣介子推,多有禁火寒食习俗。汉末三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内迁中原,与华夏族晋人融合,渐渐也多流行此俗,但寒食节鲜少为这些民族的统治者所认可。石勒因此俗过盛,曾下令禁止,但就在他下令后的第二年,介山地区就下了一场大如鸡卵的冰雹,积雪三尺,人畜死伤无数,庄稼摧毁,世人皆言是触动了介山山神,石勒无奈,只得下令不禁寒食。

刘曜深慕中原文化,又受羊献容影响,寒食时节多是遵晋人之俗,往年刘长嫣多于此时随父兄拜祭母后。今在石赵,石勒虽不禁寒食,却不代表她这个亡国公主可明目张胆地去祭奠先人。

这日,她以进香为名秉过郑樱桃,前往了建国寺。

石勒崇信佛法,遵奉年近百岁的西域僧人竺佛图澄为大和尚,有事必先咨而后行,并支持其在石赵广建佛寺,这建国寺就是佛图澄主持建造的寺庙之一。上有所好下必推崇,石勒对佛图澄的信奉,使得佛学一时之间成为后赵贵族显学,但晋人平民却是不可出家为僧。据传佛图澄见解超群,知识渊博,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义,还可预知吉凶,役使鬼神,彻见千里之外世事,俨然国中一神佛。知识渊博什么的刘长嫣不奇怪,后面传得神乎其神的,打死刘长嫣也不信,这世道但凡人有几分本事,世人都能传得妖魔化。不过这佛图澄倒也不负大和尚之名,所经之处推行教化,励行慈济,劝诫上位者少行杀戮,救下了不少无辜之人,对石勒多有辅佐之益,是个好和尚。

佛图澄不知道自己被刘长嫣夸了一回,毕竟他没有通天之能遥知世事,倒是最受佛图澄赞赏的弟子释道安被刘长嫣当面赏识了一回,令他颇为汗颜,刘长嫣原话是这么说的:“妾往年在家中多有寒食禁火之俗,今迁襄国,未能侍奉神灵如一,早起饮了热羹,便觉四肢乏力头晕目眩,想是触动了介山山神,今听闻师傅造诣精深,于此颁布教化,特来聆听悔过,以超度神灵。”

释道安心说:“你饮了热羹身体不舒服应去延医问药,跑到这寺庙来有什么用?我佛再神通,也管不到人介山山神头上去,况且人都成神了,还需要你超度?”

作为一代名僧,释道安自不能将这话说出口。

作为一代名僧,释道安当然也不能将刘长嫣赶出去。

作为一代名僧,释道安只能恭恭敬敬将刘长嫣请入佛堂,为她讲解经句,待一篇经文讲完,刘长嫣添了一笔重重的香油钱,郑重道:“师傅繁忙,妾不敢多扰怠,且去敬奉佛事吧,妾闻此处梵香静寂,愿多于佛前诵读经文,以沐教化。”

造诣高深的佛学大师有时不止能参透人生,更能参透人心。释道安就属于此列,他一眼就看出刘长嫣非佛门中人,所以她一张嘴他就知道这娘子在胡说八道,他打心底里不愿和这娘子打交道,得了释放立刻就走,绝不多呆。

弟子法和自小便跟随释道安礼佛,见师傅今日似乎反常,不禁问道:“师傅素日最是热于与人弘扬佛理,今日如何匆匆讲过一卷就走了?弟子观那女施主甚是灵敏聪慧,实为可树之才。”

释道安性情宽厚,听弟子多言也不恼,他平静清和的目光望向佛舍中的少女,摇了摇头,“执念过深,非可渡之人!”

法和讶异,不禁多看了那少女两眼,问:“那师傅,佛欲渡化世人,纵有再深执念,总有可渡之法的对吧?”

“有!”

“何法?”

“南墙!”

释道安说完就走了,法和站在院中疑惑地摸摸脑袋,南墙?这是何种渡化?难道师傅是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一时间,法和也分不清师傅是说他还是在说女施主了,挠挠头继续去寻他半日不见人影的小师弟法重了。

刘长嫣清亮的目光在人员俱去后瞬间变得低沉悲戚,她翻开佛案上供奉的地藏经,紧紧闭目诵读起来。

赵国冤尸如山,她死去的兄长、亲人、官卿、故交皆无人收埋,乱葬在关中山谷与秦雍荒凉之地。刘曜被石勒杀害后,尸骨被草草收理,一些新归附的刘赵旧臣念及刘曜之恩,恳请石勒将刘曜的尸骨归葬显平陵与羊献容合葬,但是石季龙以“刘曜败军后已废帝号,不可僭居帝陵”为由,谏言石勒将刘曜附葬在了其父宣成皇帝刘绿的永垣陵。

这些事情石季龙自不会告诉刘长嫣,她也不会主动去问,俱是张豺托人带话给她的。她听后只是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有说。

她不知自己此生还能不能回到长安,却不能坐视所有亲朋故交做孤魂野鬼游荡这世间,唯有为他们诵经祈求超度。

她足足念了有半日,信婉守在门前一直没去打扰她。

直至夕阳西垂,刘长嫣敲着酸软的膝盖从蒲团上起身,隐隐听窗外有啜泣之声,她推开佛舍后窗,正见佛舍后几畦菜地青碧,一个小沙弥正在除草,他似乎极度悲伤,隐忍着巨大痛苦几将清瘦的脊背压垮。

小沙弥也发现了她,一时怔然哑口,良久才想起将满脸泪痕擦去,双手合十向她一揖。

刘长嫣疑惑地望着他,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这小沙弥怎哭得这般心碎?遂问道:“小师傅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在此哭泣,不妨说与我听。”

小沙弥立刻道:“女施主想是瞧错了,贫僧不曾哭泣,只是......只是做斋饭时不小心被呛到了。”

这小沙弥看年纪比刘长嫣还小些,远远望去与她幼弟楚王徽差不多的年纪,也同样有着一撒谎便口吃的毛病,他不欲说,刘长嫣也不欲多问,乱世里,苦命人到处都是,她只劝道:“人世多艰难,小师傅要保重身子,纵使不为自己,也为父母双亲留一丝血脉供奉后事。”

她一说此话,小沙弥又险些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眼泪,这时法和正寻了过来,“法重师弟,你在干嘛?这一天让我好找!”

小沙弥法重忙使劲擦了泪水,不过他红肿的双眼还是没瞒过法和的眼睛,法和在心里腹诽,这个小师弟念经不行,种菜不行,自打来了就会见天地哭,可真不是个男子汉!

她一偏头,正见那师傅渡不了的女施主站在窗前看着他们,法和行了礼,对于他们师傅都敬而远之的人,他也自动选择敬而远之,想起晚课将至,忙拉着法重去佛堂。

法重回头,郑重道:“女施主的话贫僧记住了,多谢女施主。”

刘长嫣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见天色将晚,与信婉一道返回中山王府。

马车经过东市之时,又起了一阵小雨,二人坐在车中忽闻空气中一阵腥臭,刘长嫣不禁捂住了口鼻。

信婉打帘看去,马车正经东市刑场,许是这几日行刑过的缘故,整个刑场残存着大片已发紫的血迹,单看这残迹,起码死了百余人,经雨水一泡,散发出阵阵腥臭来。

刘长嫣也看到了,“这等杀伐,是何人?”

信婉抿唇,继而果断道:“应是祖约一族!”

祖约,乃晋朝赫赫有名的北伐大将、豫州刺史祖逖的胞弟。建武、太兴年间,祖逖率军北伐得到中原各地人民响应,相继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令石勒不敢南侵,但是如此功勋却受到了司马睿与士族的忌惮,北伐大业多被牵制,祖逖最终忧愤而死。祖约在兄长死后接任豫州刺史一职,但是他却无祖逖之才,驭下无方,屡为石勒所破,将祖逖北伐战果尽数葬送。后来,祖约因对现状不满,心怀怨恨,一时犯下大错参与到了苏峻之乱中,结果兵败,率众投了石勒。

想想也知,叛军之将作乱后改投敌方,祖约的作为可说无人不耻。石勒十分鄙薄祖约,久久不愿接见他。后来右仆射程遐进言石勒:“天下初定,应奖顺罚逆,前代汉高祖赦季布而斩丁公,便是此意。主上自起兵以来,褒忠诛逆,故有天下归心。而江左叛臣祖约如今犹存,臣甚为不解。况且祖约如今在我国大引宾客,又占夺先人田里,地主多衔怨切骨,主上何故姑容,不申天罚呢?”

安西将军姚弋仲亦劝石勒处置祖约,石勒当即抄了祖约全家,并将祖约与其亲属百余人斩于东市,妻妾儿女分赐诸胡。

范阳祖氏亦是幽州大族,只可惜祖约助逆,不止身亡家灭,还连累了家族名声。

祖约的事情于石赵而言不过小小插曲,石勒早先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不过是为正式登基作准备。这年秋天,群臣再次上表请求石勒正尊号,石勒没有客气,于九月正式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建平,这一年也可称建平元年。

随着石勒的称帝,很多人也认识到,他是真的老了,而在他身后又当如何?石勒急,徐光、程遐等人更急,只不过不露声色罢了,相较之下,石季龙却转为低调收敛。

太子石弘好属文,亲敬儒素,终不若其父石勒一身悍勇之气更有利于立足乱世。尤其在对比了侄儿石季龙之后,石勒不禁对中书令徐光道:“大雅愔愔,不似将家之子!”

徐光劝解:“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孝文以玄默守之。圣人之后,必有胜残去杀者,天之道也。”

意思就是:太子虽然文弱,但可为守成之君!

石勒听后有所安慰。

石季龙知道后不禁冷笑,他将手中的箭锋对准林间麋鹿,一矢疾出立中,被穿透身子的麋鹿瞬间倒地。

守成之君?天下未定,他守得哪门子成?

徐光、程遐等人一力辅助石弘的同时,也不忘屡次设法谏言石勒削减石季龙的权力,石勒早先几次未从,随着他身体愈发力不从心,终在建平三年下诏命太子省可闻尚书奏事,且以中常侍严震参综可否,惟征伐断斩大事上呈,余者皆可决断。于是严震之权过于石季龙,中山王府之门几可罗雀。

这种明目张胆的削权和打压终致石季龙走上反路。

建平四年,秋七月,石勒病笃,遗命石季龙辅助太子即位,言:“中山王宜深思周、霍之事,勿为将来口实。”

他方一咽气,石季龙即劫石弘于殿前,当面诛杀了程遐、徐光等人,届时皇宫大乱,文武皆奔散,石季龙召世子石邃带兵入宫宿卫,石弘大惧,自言劣弱,欲让位中山王,石季龙道:“君终,太子立,此乃礼制!”

石弘涕泣坚决辞让,石季龙大怒道:“尔若不堪重任,天下自有大义,何须事先论之!”

石弘乃于灵前即位,大赦天下。

石勒遗命,三日而葬,内外百僚即除服,无禁婚嫁、酒肉之类。当夜,即以石勒棺椁秘密埋在山谷,又于己卯,备仪卫,虚葬于高平陵,谥号明帝,庙号高祖。

随着石弘即位、石季龙掌权,石赵上至宗室,下至百官,人人自危。

石勒养子石聪及谯郡太守彭彪,素与石季龙不和,各遣使前往江左请降晋室。晋室派遣督护乔球带兵救援,尚未赶至,石聪等人已被石季龙所诛。

八月,石弘以中山王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以魏郡等十三郡为国,总摄百揆。石季龙赦其境内,称魏王,立妻郑氏为魏王后,世子石邃为魏太子,次子石宣封河间王,余者诸子:石遵封齐王,石韬封乐安王,石鉴封代王,石苞封乐平王,平原王石斌改封章武王。石勒旧有文武大臣,皆为散任,石季龙之府寮亲党,悉署台省要职。更名太子宫曰崇训宫,将太后刘氏以下皆徙居之。石季龙又选石勒宫人及车马、服玩之美者,皆入丞相府。

不久,石勒之妻刘太后与彭城王石堪合谋诛杀石季龙,密谋败露,反被石季龙所杀。石季龙即尊石弘生母程氏为皇太后。

冬,十月,镇守关中的河东王石生联合与镇守洛阳的石朗皆举兵讨伐石季龙,石季龙派从弟石挺亲征,石挺兵败被杀,石季龙亲征杀石朗,石生为部下所杀。

石季龙返还襄国后,大赦。石弘委任石季龙建魏台,一如魏武王辅汉故事。

国内兴兵、举朝动荡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次年的冬天,这一年石弘改元延熙。

延熙二年冬,石宏自赍玺绶至魏台,请禅位于魏王。石季龙不欲,态度骄慢,石弘流涕还宫,对程太后道:“先帝种恐无复遗矣!”

不日,尚书奏请石季龙请依唐、虞禅让故事,石季龙道:“石弘愚暗,居丧无礼,不可以君万国,便当废之,何禅让也!”

十一月,石季龙遣郭殷持节入宫,废石弘为海阳王,石弘安步就车,容色自若,谓群臣曰:“庸昧不堪大统,夫复何言!”

群臣闻之,莫不流涕,宫人恸哭。

群臣至魏台劝进石季龙即位,石季龙道:“皇帝者盛德之号,非所敢当,且可称居摄赵天王。”

于是废石弘,幽禁石弘及程太后、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于崇训宫,寻皆杀之。

历时两年的乱局,终于随着石勒子嗣灭绝、石季龙的登位而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