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26章 文玉

燕赵旧时约 第26章 文玉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0 23:24:39 来源:文学城

燕国于东北步步龙兴,石赵在石季龙父子暴政劫敛之下,愈益满目疮痍,决疣溃痈,未及几年,已至大厦将倾。

石赵建武十一年,石季龙以第四子乐平公苞代镇长安,发十六万人治长安未央宫。

这方长安未央宫未成,再发诸州二十六万人修洛阳宫,作台观四十余所于邺城,又欲自邺城起阁道连至襄国。

沉重赋敛之下,百姓劳卒不堪,石季龙却为游猎贪欢,枉顾民生,愈益赋敛。

他好猎,如今年逾五十,经数年醉酒享乐,已是体重不能跨马,为满足享乐,便下令造猎车千乘,自灵昌津南至荥阳东极阳都为猎场,于其中豢养大批野兽,率领王公大臣定期围猎游戏。猎场占地宏阔,大量野兽充盈其中,严重影响民生,他视人命不如禽兽,令御史定期监察猎场,民间百姓敢有伤及兽者,处以极刑。

他好色,晚年愈发荒淫,又无限扩充后宫,增置女官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公侯七十馀国皆九等,大发民女三万馀人,分列三等以配。上行下效之下,太子宣、诸公皆私令采发民女万人以充□□。郡县长官务求美色,强逼民女入宫,至有离散父母子女、杀夫逼妻强从者不可胜数。

未几,民有美女、佳牛马者,御史皆求之不得,欲献石氏父子求媚。是故臣僚上下沆瀣一气,朋比为奸,政治混乱不堪。

邺宫中,石季龙以使者搜敛之能,封侯者十二人,奸党小人受利益名位驱使,愈发苦役万民。未及几年,荆楚、扬、徐之民流叛略尽,守令因不能安抚地方,及问罪下狱诛杀者达五十余人。

石季龙一味沉浸其中,不知这般下去国运将衰,他甚至醉后放出话来:举国二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不论是否婚嫁,都要做好准备成为他后宫佳丽中的一员。

群臣吏民有耻者,皆恶之。

朱门内,宫人仕女生离死别至亲骨肉,红泪偷垂,夜夜闻暗语凄歌。朱门外,饿殍白骨无数,民物凋敝,四方灰烬。

星移斗转,又是一秋岁月,刘长嫣望着那一次密过一次的霜雪,眉间愁绪一日添过一日。信婉劝她早些回去歇着,她摇了摇头,一身倦怠却无困意。

信婉没有再劝,陪她一起看着落雪,至夜深时,断断续续的呜咽声自殿阶下哀切传来,主仆相视一眼,撑伞走下了长长石阶。

是个小宫人,十三四岁的模样,窝在阶檐下抱着一把扫帚哭得断肠,见有贵人前来,忙擦了眼泪,匍匐上前跪地请罪:“奴该死,惊扰贵人,贵人莫怪。”

刘长嫣道:“你是何人?缘何在此哭泣?”

那小宫人惊惶抬头,又害怕地低下,露出有几分秀丽的容颜,说道:“奴唤李菟,初入宫中于殿前洒扫,因想念家人,未能忍情,贵人恕罪。”

小宫人说得隐晦,但二人也知宫中规矩苛严,为妨落雪明晨结冰,下边人通常让宫人在夜中便要来清理积雪。看她趴在地上那一双红肿的手,刘长嫣并未多问,命人拿了棉衣并些吃食与她,让掌事女官将其好生安置了。这雪天,实不宜让一个年幼的少女继续做殿前洒扫的活计。

小宫人喜极而泣千恩万谢,一双眉眼闪烁飞扬地便跟着掌事女官去了。

石季龙贪欢好色,年年征发无数民女进宫,致使无数民间百姓妻离子散,这小宫人虽心思活络些,也不过一个可怜人罢了。

信婉虽然性子直接,也并未点破她的小心思,只道:“公主,这宫人生得倒是与您有几分神似。”

刘长嫣的眼睛若有似无扫过小宫人离去的方向,沉默回了宫殿。

冬季大雪连绵,方一入夏,邺中便阴雨连绵,道路积水不去。中黄门严生与起部尚书朱轨交恶,严生遂上书参朱轨渎职不修道路,并诽谤朝政之罪,石季龙下诏将朱轨下狱。

连年苛政,车骑将军蒲洪实不能忍,忧心谏言:“陛下既有襄国、邺宫,又修长安、洛阳宫殿,将以何用?作猎车千乘,环数千里以养禽兽,夺人妻女十万馀口以实后宫,这岂是圣帝明王所为?今陛下又以道路不修,欲杀尚书。陛下德政不修,天降淫雨,至七旬乃霁,霁方两日,便是有鬼兵百万,亦未能去道路涂潦,朱尚书之人力又能奈何?政刑如此,如何统一四海?又如何传之后代?臣请陛下止劳役,罢苑囿,出宫女,赦朱轨,以副众望。”

石季龙闻言虽不悦,亦未怪罪,为此罢长安、洛阳作役,但却未赦朱轨,将其诛杀,只因其妄议朝政。之后,他下令立私论朝政之法,听吏告其君,奴告其主,公卿以下,人人自危,朝觐只得以目相顾,不敢过多谈语,以防横遭不测。

蒲洪闻之,险些喷出一口老血,心中直叹:“石季龙误国。”

多疑是帝王的基本素质,石季龙即便不做帝王也天生就有这种素质。

蒲洪先事刘赵,又降石赵,在石勒驾崩后,又曾叛逃依附西凉张骏,再度归降石赵后即便有所建树,石季龙又如何会不对其心存忌惮?

此次蒲洪忠义上表,石季龙虽未听其言,执意杀了朱轨,却不得不对其有所安抚。

恰逢石世与他第十三子石昭已是入学之年,他便以为二公选伴读之名,赐了蒲洪与几位重臣膝下最中意的子孙入宫为伴读。

车骑将军府。

书房中蒲洪面色浓重,捋了捋茂盛胡须,良久未言。

诸子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蒲健最终起身,道:“父亲,齐公与淮南公皆年少,非是太子一流,倒也不必惧怕......”

蒲洪抬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说,他是惧怕石季龙的儿子带坏他孙子吗?他自己的子孙什么样,他自己不知道?

他顾虑的,是当下形势。

天下大势,风云变幻,不过一息。就石季龙这折腾劲,这赵国还不知道将来会是怎么个鸟样。倘忽然生变,将子孙放在王公身边,着实危险。

他又思量了一着,破釜沉舟道:“叫坚头儿去吧!”

蒲健眉头一皱,“父亲,阿苌、阿靓皆年长,岂能......”

他话未说完,幼弟蒲雄起身按住他的肩膀,“兄长,阿苌、阿靓虽年长,皆不与二位王公年纪相仿,阿坚只虚长齐公一岁,是最合适的人选。”

蒲雄不是想把自己儿子大公无私掉,其实还有一句话,他没说,那就是在所有的子孙里,父亲最疼爱的就是阿坚了,这事石季龙未必不知。倘如此,他们还让年龄不符的阿苌、阿靓去,就是明摆着不肖圣心了。

蒲健拧眉叹气,幼弟未表之意,他如何不知?望见座上父亲发间又添的几捋银白,阴霾再次萦满他的心头。

他们蒲氏乃有扈氏之后,祖居略阳郡,世代为西戎酋长,领氐族一支。永嘉之乱后,父亲降了刘赵,被刘曜册封为率义侯。安定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两赵大战爆发,石季龙平定秦陇,为威慑六夷,将匈奴五郡屠各部尽数坑杀,为保族众,父亲只能率众投降。

他们父子何曾想过,归顺石赵的日子才是骨肉离亡的开始。石勒虽嗜杀,却存有几分仁德。待石季龙上位,对他们父子日渐猜疑,上有君王疑心作祟,下有石闵等华族臣众离间为敌,蒲氏只能慎微蛰伏。

蒲洪膝下儿女众多,蒲健原本上面还有几位兄长,可是在石季龙上位后,兄长们死的死、亡的亡,他便成了父亲最年长的儿子。

他想着这些往事,踱步到了自己的书房,自书架底层的暗格中,取出了一个檀木盒子。他轻轻打开,俯视着盒中之物,肃穆眸光不自觉徘徊出一抹柔和。

春风正归,桃李皆灼,满苑葱蔚洇润,香馥拂面,芝兰少年花下归来,披月推门,夜半醉酒笙歌尽兴,入门时尚留几分餍足浅笑。

正经桃林小径,他忽地顿住脚步,望见树下雄阔身影,呼吸一乱,还以为遇到了父亲,仔细望去见是伯父,吐口气抚了抚胸口,笑如朗月入怀,“夜深了,伯父怎地还没入寝?”

蒲健捋袖,“你不也没睡?”

蒲坚噎了噎,极轻巧将话锋一转,“侄儿随先生研读经史,一时忘情,遂一起小酌了几杯,幸得年少,晚睡几刻无妨的。”

佼佼少年,丰姿俊秀,正是意气飞扬之时,身边聚了一众王公子弟,时有打马斜桥倚栏风流之举,邺城街头,花街柳陌,皆是去处。他日常读书不可谓不认真,但父亲蒲雄对他管教颇严,也只十天半月才有偶尔放情。

“你是说我老?”蒲健幽幽目光投在少年风流眉眼,长眉挑起,似望见曾经少时旧影,多年前长安城中,亦有几息这般岁月。

蒲坚咳了咳,“侄儿绝不敢有此意。”

蒲健不再和他废话,问:“陛下有意为齐公和淮南公择选伴读,挑中了咱家,你父亲可与你说过了?”

蒲坚正色点头,“已是说过了,祖父前日也问过侄儿,有意让侄儿前去。”他偷觑一眼蒲健神色,心觉不过是入宫去陪个小王公读书,伯父何须如此慎重?

“嗯。”蒲健点头,“你是有意齐公,还是淮南公?”

“额?”蒲健偏头,陛下的儿子,他有的选?伯父这话问的,他可是知道石季龙为何那般忌惮他家了。

“不若就齐公吧,他与你仅差一岁,想是合得来。”蒲健自说自话,将怀中檀木盒子信手抛在蒲坚手中,转身就走。

蒲健摸不着头脑地接过,也明白几分蒲健话中之意,他抱着盒子追上去,“伯父,倘陛下将我赐给淮南公怎么办?”

蒲健停下脚步给他一个眼神,接着拔腿就走,“这等小事,你还需我教?”

“那此物为何?”蒲坚飞快又追了上去,年少的影子追逐着雄阔的风姿,渐渐消弭在花月长廊尽头。

几位伴读未入宫,石季龙又干了一件大事。

他据十州之地,聚敛金帛,及外国所献珍异、府库财物无数,但连年征伐与宫廷苑圉所用不足,便越发贪得无厌起来。

他见中原百姓凋敝,已无可压榨,竟下令士卒悉掘前代王朝陵墓,取尽金宝来充盈府库。此举实在亘古未有!

有心的人,比如蒲坚,简直咋舌古往今来有哪家皇帝带头挖人祖坟?他又不是穷到要学项羽入始皇陵兵马阵取刀戈应敌,想到这里,他入了宫简直连石季龙给的饭都不想吃了。

朝臣畏石季龙之威,不敢申论,更为此灰心灭志。

于是,前代王陵尽掘其塚,大量金银玩器尽入府库,唯献文皇后羊献容之显平陵未损坟茔。

石季龙只道:“献文皇后之陵,理应善之。”

刘长嫣先人陵墓多损,只全生母一茔,却要万谢君王,如何不觉可悲?

她正坐于殿中忧戚,乐蓁来报,石世下学领了伴读前来参拜。

刘长嫣整理好心绪,在乐蓁和宫人服侍下换了一袭烟紫长裙,搭配同色玉带,配以藕色短襦,因近日天气尚未转暖,外罩了一件雪白的薄貂皮开衫。

自晋以来,胡夏合风,服饰无论男女,皆彼此融合,渐为胡夏合璧式风格。现下最时兴的长裙腰腹皆隆得高高的,裙腰几达腋下,以显女子身形高雅纤细。刘长嫣本就生得高挑,束腰也不过比往常稍稍高一些便很美观,便未学宫中其他妃子那般,只把裙腰正常束在了腰腹偏上的位置。

她日常不喜繁复头面,便挽了垂挂髻,侧鬓处簪一枚白玉簪,在宝匣底寻了一对紫玉流苏坠子戴在了耳际。

蒲坚跟着石世进殿时,便见到有美一人,静静立在绛纱窗前欣赏着窗外天光云影。烟紫长裙于她藕色襦与雪色开衫间沿着腰际旖旎而下,在身后铺就三尺及地高贵裙摆,衬她身姿愈发纤细修长,颇有几分弱柳扶风,雅致温润。

蒲坚只看了一眼,适时收回目光,敛息凝神,一边听了石世吩咐行礼,一边心里暗忖:这就是当朝宠妃,刘昭仪?他只当如何冶艳妖姬呢?

石世扶了母亲落座,兴高采烈道:“母妃,这便是孩儿时常跟您提起的伴读,文玉!”

刘长嫣点头,带上她一贯娴达万方的笑意,轻轻挥手令蒲坚起身。

今日本该是石世的两个伴读一起来的,但因另一人感染风寒,是故只来了蒲坚一人。不过很显然,石世对另一位伴读的喜爱远不及蒲坚。

刘长嫣稍稍打量了这孩子,和石世不相上下的年龄,生得瑰姿逸貌,言辞亦有雅量。尤其一双眼睛,清亮剔透,从容有定,简单问了他几句话,也是对答如流,她心下十分满意。

蒲坚不卑不亢谢了夸赞,道:“昭仪厚爱,文玉惶恐,今初次参拜,小备薄礼,还望昭仪笑纳。”

刘长嫣挑眉,蒲坚从随从手里接了檀木盒子奉给她,便依规矩同石世一起退下了。他年纪虽小,毕竟是外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