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砚阳泠月剑 > 第9章 第 9 章

砚阳泠月剑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苏里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7 23:42:45 来源:文学城

辰时的日头斜斜切过山坳,将漫山绿草浸成透亮的碧色。草叶尖的露珠还没散尽,被风卷着打在裤脚,带来一股凉丝丝的气息。

文砚跨坐在一头棕毛小矮驴上,脚尖偶尔蹭到路边的狗尾巴草,驴蹄踏在青草小径上,发出嗒嗒嗒的轻响,和玉泠那头灰驴的蹄声恰好凑成错落的节拍。

她揪了把垂到眼前的驴鬃,看着前头玉泠的背影忍不住喊:“师姐!慢些呀,你这驴怎的比我这头脚快!”

玉泠闻声勒了勒驴绳,灰驴打了个响鼻,她停下来回头笑:“你再揪它鬃毛,它可要给你甩尾巴了。”

话音刚落,文砚□□的棕驴果然甩了甩尾巴,扫得她小腿发痒,惹得她“呀”的一声笑出来,连忙松了手。

待赶上了灰驴,文砚晃着脚丫子问道:“师姐,你怎就晓得那户人家有的毛驴卖的?我原以为要翻山翻到脚软,哪想到刚进村子就买着了。”

玉泠求见的那户宅院主人家颇为富饶,后院拴着四五头驴,毛色油亮,一看就是精心养的,听她们想买,便爽快地叫了价,玉泠也不跟他讨价还价,眼皮都没眨地付了账。

不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玉泠付完账了,才想起来问她会不会骑驴,吓得主人家连说钱货两讫,不退不换,又连拍胸脯保证给她挑的都是温顺的,三岁娃娃都能骑。

幸好她六岁便学会了骑马,骑驴自然不在话下,不然的话,玉泠岂不是要自个骑一头,后头再牵一头,想象着那副画面,便叫人不忍直视。

玉泠颇为生疏地拍了拍驴屁股,加快了驴的步伐,半晌才回答道:“原先也不晓得,只是我下山之前,教中二师妹特地叮嘱了此事。”

“特地叮嘱?”文砚这下来了兴趣,凑上前些,驴头差点蹭到玉泠的驴尾:“她竟会预知么?”

“倒也不是。”玉泠顿了顿,想起临行前玉槿拽着她胳膊唠叨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

“我那二师妹最喜游山玩水,走南闯北惯了,民间这些营生的门道,她比教里掌管库房的师兄还清楚。她说官道驿站只租马匹,价高且紧俏,但乡间富户晓得行路人的难处,早把卖驴做成了熟生意,只要找村头最大的宅院,敲门问便是。”

“原是这般么?”文砚听着也觉得有些新奇,不由得对这位师妹产生了些许好奇,“师姐的师妹当真是见多识广。”

玉泠一懵,复又笑道:“师姐的师妹是何称呼?她比你年长,又在我们这一辈中行二,你当称她二师姐。”

文砚吐吐舌,任由玉泠调笑,她又怎会不知师姐的师妹也是师姐,只是自己尚未正式拜入天山教,身份敏感,贸然按教中序齿称呼,总怕会有些不妥。

两人边赶着路边有一搭没一搭聊着,转眼日头就要偏西,山间的风开始裹着松涛声阵阵掠来。

刚转过一道山弯,身后突然响起草叶剧烈摩擦的簌簌声,一道黑影携着冷刃直扑玉泠后心!文砚心头一紧,攥紧驴绳的同时却没慌,她早见识过玉泠高超的武功。

果不其然,玉泠连头都没回,腰间长剑带着剑鞘铮地飞出,剑鞘在暮色里划开一道弧光,只听当的一声脆响,黑影的刀便被震得脱手。不等对方反应,玉泠脚尖一点驴背,身形掠出,指节扣住对方手腕,稍一用力便听得咔嚓轻响,黑影痛呼着瘫软在地。

“说,你是谁派来的!”玉泠踩住对方的胸口,剑鞘抵住命脉。

黑影看上去丝毫不慌,嗬嗬两下,身子一挺便失了动静。玉泠连忙拉开他的面罩,一股血丝正顺着他的嘴角流淌到草地里。

竟然是个死士!

经此一事,两人不敢耽搁,到了凤翔府也不作停留,开了间客房草草梳洗后,便换了两匹快马,连夜往西进发。

如此这般奔波了半月,截挡了数波袭击后,风尘仆仆的两人终于抵达了位于天山脚下的县府,祁连。

一路上,文砚与玉泠的关系愈发亲近,白日里,玉泠会勒马等文砚跟上,给她递过裹着温热油纸的胡饼;夜里宿在破庙,文砚会给玉泠包扎被暗器划伤的小臂,听她讲天山教的旧事。一向寡言的玉泠,对着文砚的提问从不会敷衍,连教中掌教师叔与祁王萧和光的交情,都细细讲给她听。

祁连虽然是大唐祁王萧和光的属地,但因为祁王连年征战,属地只是遥领,加上它处于大唐和回鹘的交界,为了防止回鹘趁机入侵,祁王便托付了天山教来代以管辖。

因此,祁连县的百姓与天山教的弟子关系十分融洽,甚至有很多还俗的弟子索性就定居在了祁连县。而且,有了天山教的守卫,回鹘也不敢轻易进犯,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大唐和回鹘友好互市的地方。

文砚本还有些将信将疑,直到两人过了祁连县的城门:城门下,穿皂衣的大唐守军与披粗布道袍的天山教弟子并肩盘查,守城兵士与教中弟子的肩膀互相笑骂,熟稔得像街坊邻里。

“这……这也太融洽了罢!都说朝廷与江湖泾渭分明,这里怎会……”

文砚眼睛瞪得圆圆的,想她药王谷偏居嘉兴,一向与世无争,就算此,也时时要与朝廷打点关系,免得引发莫须有的猜忌,谷中的弟子遇到事情第一反应也是报长老,从未想过报官来解决。至于超品一字王和门派掌门成为好友,那更是天方夜谭,想也不敢想。

玉泠牵着马,眉眼舒展开来:“你是想问,天山教怎会与朝廷这般投契?”

见文砚讷讷点头,她继续道,“掌教师叔常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南楚皇帝忌惮江湖,是怕门派以武犯禁,但我大唐的镇国长公主与祁王,从不当江湖人为异己。祁王连年征战,无暇顾及这界河之地,便托了天山教管辖;而天山教要护教众与百姓安宁,也需朝廷的名分震慑外敌。何况——”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了点笑意,“我也与你说了,祁王与掌教师叔是过命的交情。”

文砚听得嘴巴微张,刚要说话,就被城内的热闹吸引了过去。

西域小贩的吆喝声混着本地商人的叫卖声扑面而来,戴尖顶帽的回鹘商人正给穿襦裙的大唐妇人称香料。街角的面摊,小道童与守军挤在一张桌前吃汤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文砚看着这景象,只觉得心里的惊叹慢慢化成了暖意,原来江湖与朝廷,真的能有这般“各守其道,互为扶持”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