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7章 第七章 新患旧忧

盐雪辞 第7章 第七章 新患旧忧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盛夏。暑气如蒸,运河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却照不透盐商江湖里新滋生的暗礁。

扬州南城的宝隆盐号,曾是扬州盐商中颇具规模的商号之一,如今却只剩下一片狼藉。

朱红色的大门上贴着官府的封条,封条边角被风吹得微微卷起,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家商号的衰败。

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啧啧,真是世事无常啊!前阵子潘世璋还在盐运司门口耀武扬威,没想到这么快就垮了!”

“可不是嘛!欠了晋源票号三万两银子还不上,私盐又被江西盐巡抄了,不垮才怪!”

“听说潘世璋已经被官府锁拿入狱了,家眷也跑了,真是家破人亡啊!”

宝隆盐号的内室里,几个官府的差役正在清点财物,地上散落着翻倒的书架、破碎的瓷器,还有被撕碎的账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潘世璋苦心经营多年的家业,终究还是毁在了自己的贪婪与狠辣上。

潘世璋的倒台,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晋源票号的常大掌柜得了沈家的担保,派来的催债伙计几乎踏破了宝隆号的门槛,日夜催逼。

江西盐法道的海捕文书紧随而至,不仅查封了宝隆号在江西的分号,还将潘世璋私贩盐货的证据呈给了扬州知府。

再加上沈如澜暗中推动,扬州城内的大小债主纷纷上门,要求潘世璋偿还欠款。

昔日门庭若市的宝隆盐号,瞬间变得门可罗雀,伙计们要么四散离去,要么被债主扣下抵债。

潘世璋变卖了所有家产,包括他珍藏多年的古董字画、城外的田庄,甚至是妻子的首饰,仍无法填满窟窿。

最终,他被官府以“私贩盐货、拖欠巨款”的罪名锁拿入狱,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刑罚。

他的家眷也在一夜之间不知所踪,有人说她们逃去了乡下,也有人说她们被潘世璋的仇家掳走了,总之是下落不明。

宝隆盐号的覆灭,让扬州盐业的格局为之一变。

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沈家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了扬州盐商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但沈家人都清楚,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潘世璋倒下后,他手中的引岸份额、客户资源,都成了各方势力眼中的肥肉,一场新的较量,已然悄然拉开序幕。

扬州盐运使司衙门的后堂内。

赵德贤穿着一身舒适的便服,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慢悠悠地扇着风。

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份宝隆盐号的抄家清单,上面详细记录了潘世璋的家产、欠款和私盐数量。

赵德贤看着清单,啧啧两声,语气带着几分不屑:“这潘世璋,平日里看着肥头大耳,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没想到油水也就这么点了。三万两银子的欠款都还不上,还敢私贩盐货,真是自寻死路。”

站在一旁的师爷连忙附和:“大人说得是。潘世璋此人,贪婪无度,目光短浅,垮台是迟早的事。”

赵德贤放下清单,看向师爷,语气带着几分深意:“潘家倒了,他手中的引岸份额可空出来不少。扬州城里盯着这块肥肉的人,可不少啊。”

师爷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赵德贤的意思,他躬身道:“大人英明。按朝廷惯例,潘家空出的引岸份额,该由现存盐商中家道殷实、品行端正者递补。只是……这‘品行端正’的尺度如何拿捏,全凭大人一言而决。”

赵德贤满意地笑了笑,手中的折扇轻轻敲了敲桌面:“是啊……沈家此次在栖霞山‘受惊’不小,又帮着咱们查抄了潘世璋的私盐,也该给些甜头安抚一下。不过,这份额嘛,也不能全给了沈家,免得他们尾大不掉,日后不听咱们的管教。”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去放出风去,就说本官要重新审议引岸分配,让各家盐商都来衙门‘议一议’。记住,要让他们知道,这引岸份额给谁,不给谁,全看本官的意思。”

师爷心领神会,连忙道:“大人高明!让盐商们互相竞争,争相向大人示好,大人不仅能从中获得好处,还能制衡沈家,真是一举两得!只是……曹家的曹瑾公子那边,似乎对潘家的引岸份额也颇有兴趣,昨日还派人来打听消息。”

赵德贤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不屑:“曹瑾?他懂什么盐务!不过是仗着内务府的牌子,想在扬州捞点钱罢了。他在扬州连个正经的盐号都没有,凭什么拿引岸份额?且晾着他,先看看沈家和其他几家盐商能开出什么价码,等他们争出个高低,再考虑曹瑾也不迟。”

师爷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安排!”说完,便转身退出了后堂,去散播消息了。

赵德贤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他要做的,就是坐山观虎斗,看着盐商们为了引岸份额互相争斗,而他则坐收渔翁之利,既能捞到足够的银子,又能巩固自己在扬州盐运司的地位,可谓是一箭双雕。

与盐运使司衙门的从容不同,曹府别院内,气氛显得格外焦躁。

曹瑾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袍,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手里的茶杯被他捏得紧紧的,指节都泛白了。

“沈如澜那小子,真是不识抬举!本公子好心与他联姻,他却给脸不要脸!”曹瑾对着站在一旁的周师爷咆哮,“如今潘世璋倒了,本公子还懒得在他一棵树上吊死!这现成的引岸份额,咱们就不能分一杯羹?”

周师爷面露难色,躬身道:“公子,这盐引之事,牵扯甚广,并非有银子就能办。朝廷规定,引岸份额只能分配给有正规盐号、且在盐运司备案的盐商。咱们曹家在扬州并无盐号,也没有从事过盐务,按规矩,是没有资格获得引岸份额的。”

“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曹瑾不耐烦地打断师爷的话,“没有盐号,咱们就买一个!你去扬州城里找找,那些快活不下去的小盐商,肯定有愿意出售盐号名号和引岸份额的。只要给够银子,还怕他们不答应?”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本公子就不信,凭着咱们曹家在内务府的关系,再加上银子,还插不进这扬州盐市!只要拿到引岸份额,咱们就能在扬州立足,到时候,沈如澜那小子,还不得乖乖给本公子低头?”

周师爷犹豫道:“公子,买盐号和引岸份额,并非易事。那些小盐商虽然快活不下去,但也知道引岸份额的价值,恐怕会狮子大开口。而且,盐运使司的赵大人那边,也需要打通关系,否则就算买了盐号,也未必能拿到引岸份额。”

“银子不是问题!”曹瑾大手一挥,语气带着几分傲慢,“只要能拿到引岸份额,多少钱本公子都愿意出!赵大人那边,你去安排,多送些厚礼,务必让他点头!本公子就不信,有银子和内务府的背景,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扬州盐市!”

周师爷见曹瑾态度坚决,知道多说无益,只能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打听扬州城内小盐商的情况,再去准备厚礼,拜访赵大人!”说完,便转身退出了客厅。

曹瑾看着周师爷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他觉得,自己离掌控扬州盐市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只要拿到引岸份额,他就能在扬州站稳脚跟,到时候,无论是沈如澜,还是其他盐商,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沈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与外界认为沈家会因扳倒潘世璋而喜悦不同,沈家人都清楚,潘世璋的倒台,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

沈如澜端坐于主位,身着一袭石青色团蝠纹暗花缎长袍,外罩玄色漳绒对襟马褂,领口与袖缘镶以青缎阔边,腰间悬一枚白玉佩,垂下青色绦穗。衣袍的深色调衬得她面容愈发沉静,通身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她听完负责盐务的王掌柜关于赵德贤要重新审议引岸份额的汇报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赵德贤这是打着‘公平分配’的幌子,实则是借机索贿,并制衡我沈家罢了。他怕咱们沈家在扬州盐商中一家独大,日后不听他的管教,所以故意放出消息,让其他盐商与咱们竞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几位老掌柜闻言,面露忧色。

负责松江府盐场的李掌柜躬身道:“少爷,潘家空出的引岸份额,涵盖了松江、苏州、杭州等地,这些都是咱们沈家的核心市场。咱们至少需要拿下七成,方能稳住局势,保住咱们在扬州盐商中的地位。否则,若是被其他几家盐商瓜分,尤其是被与咱们有过节的‘裕丰盐号’拿下,恐生后患。只是这赵大人那里……怕是需要花费不少银子才能打通关系。”

“他要钱,便给他钱。”沈如澜语气平静,眼神却带着几分锐利,“但胃口有多大,也得看他能不能消化。沈福,你去库房备一份厚礼——不要金银珠宝,那些太惹眼,容易落人口实。就备上一套前明的《富春山居图》摹本,再加上两斤陈年的普洱茶,这些东西既雅致,又价值不菲,赵德贤应该会喜欢。明日,我亲自去会会这位赵大人。”

沈福躬身应道:“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沈如澜又转向负责漕运的张掌柜,语气带着几分询问:“漕帮的刘三爷那边,有什么动静?潘世璋勾结漕帮混江龙截杀咱们的镖队,刘三爷不可能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态度?”

张掌柜连忙道:“回少爷,刘三爷昨日派人送来了一份厚礼,说是给少爷压惊,还带来了他的口信,说黑水荡的事他并不知情,是混江龙私下勾结潘世璋所为,与漕帮无关。他已经‘处置’了混江龙和几个参与此事的弟兄,希望能得到咱们沈家的谅解,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哼,弃车保帅,倒是果断。”沈如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刘三爷这是怕咱们沈家断绝与漕帮的合作,影响漕帮的收入,所以才急忙撇清关系,还处置了混江龙。礼可以收下,再回一份更厚的礼——就送一批上好的绸缎和茶叶,告诉他,沈家记下这份‘情’了。但也要给他提个醒,往后漕帮的船若是再出现‘意外’沉没或耽搁的情况,影响了咱们沈家的盐货运输,我沈家只好另寻合作对象,比如与漕帮有竞争关系的‘水运帮’。”

张掌柜躬身应道:“是!小的明白!一定把少爷的话带到!”

沈如澜看着几位老掌柜,语气带着几分郑重:“潘世璋虽然倒了,但曹瑾、赵德贤、漕帮都在盯着咱们沈家。接下来的日子,咱们要更加小心,未雨绸缪,绝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引岸份额之事,关系到咱们沈家的未来,必须拿下;漕运之事,也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咱们的盐货无法及时运出,损失就大了。”

几位老掌柜齐声应道:“是!属下明白!定不辜负少爷的期望!”

议事会结束后,沈如澜独自留在议事厅内,看着墙上挂着的扬州盐商分布图,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但她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守护好沈家的家业。

扬州城西的永盛镖局内,练武场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林潇穿着一身劲装,正在指导镖局的年轻镖师练习枪法。

她的手臂上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只剩下一道浅浅的疤痕,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林震南从镖局的前厅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红色的请柬,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他走到林潇身边,将请柬递给她:“潇儿,停下歇歇吧。沈家送来的请柬,说是为了答谢咱们镖局在栖霞山护镖有功,特意举办了一场答谢宴,指明请你也去。”

林潇停下手中的动作,接过请柬,打开一看——请柬上的字迹工整秀丽,写着“谨备薄宴,恭请永盛镖局林震南总镖头、林潇镖头莅临”,落款是“沈如澜”。她有些意外,沈家的答谢宴,邀请的都是扬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盐运司的官员、各大商号的东家,她一个年轻的镖师,能被邀请,确实颇为少见。

“沈家这是真看得起你啊。”林震南看着女儿惊讶的表情,笑着道,“去吧,这是个好机会。沈家在扬州的势力越来越大,与他们打好关系,对咱们镖局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宴会上会有很多扬州城里的名流,多结识些人,对你日后接手镖局也有好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只是,你要记住,沈家水深,那位沈如澜少爷更是深不可测。他看似温和有礼,实则心思缜密,手段狠辣,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你在与他交往之间,务必把握好分寸,不可过于亲近,也不可得罪于他,保持中立即可。”

林潇点了点头,将请柬收好,语气带着几分坚定:“爹,您放心,女儿明白。我会小心应对,不会给镖局惹麻烦。”她心中对沈如澜的好奇又多了几分,她很想知道,这位看似文弱的沈家少爷,在宴会上会是什么模样。

与沈府的热闹和永盛镖局的期待不同,莲花巷的苏家小院,此刻正被一片愁云笼罩。

苏墨卿的父亲苏文远的病情再次反复,而且比之前更加严重,整日卧床不起,咳嗽不止,甚至偶尔还会咳出血来。

苏墨卿请来了扬州城里最好的大夫,大夫为苏文远诊脉后,摇了摇头,开了一副新的药方。

但这副药方里,有几味药极其昂贵,比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每一味都要好几两银子,对于家境清贫的苏家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沈家之前预付的画酬虽然丰厚,有一百两银子,但苏文远的医药费、日常的生活费,再加上这次昂贵的药材,很快就消耗得所剩无几。

苏墨卿看着药方上的药材名称,又看了看家中空荡荡的药罐,心中充满了焦虑。

这些日子,苏墨卿日夜守在父亲的床前,煎药、喂药、擦身、换衣,几乎没有片刻休息。

她原本就清秀的脸庞变得更加清瘦,眼底也布满了血丝,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

偶尔停下手中的活计,她会坐在父亲的床边,望着窗外发呆。

脑中会不由自主地闪过那日在沈府藏书阁里,沈如澜接过食盒时的模样——他穿着一身素雅的长袍,脸上带着疲惫却温和的笑容,眼神清澈,没有了平日的疏离与防备。

心底有一丝极细微的念头盘旋——若是向沈如澜开口求助,他会不会帮忙?以沈家的财力,拿出几两银子买药材,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死死压下。

父亲之前的告诫言犹在耳:“沈家与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纷争与算计,离他们远些,对你我都好。”

她不能,也不该再与沈家有过多的牵扯,更不能因为自家的困境,去麻烦沈如澜。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虑,重新拿起药方,决定去药铺问问,能不能用便宜些的药材替代,或者先赊欠一些药材,等日后她画卖了钱再还。

沈府的后花园内,一场精心准备的答谢宴正在水榭中举行。

与曹瑾的奢靡不同,沈家的答谢宴并未大肆铺张,却处处透着精致与雅致——水榭的四周挂满了各色灯笼,映得湖面波光粼粼;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菜肴和陈年的佳酿,香气四溢;还有几位乐师在水榭的一角演奏着悠扬的乐曲,为宴会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氛围。

来参加宴会的,都是扬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盐运司的几位官员、各大商号的东家、永盛镖局的林震南和林潇父女,还有几位扬州城内的名士。

每个人都穿着华丽的服饰,面带笑容,互相寒暄、敬酒,气氛显得格外融洽。

沈如澜身为主人,今日穿了一身宝蓝色八团云蝠纹缂丝长袍,外罩石青色江崖海水纹宁绸马褂,腰系青玉带钩,悬着杏黄绦子。脑后的长辫梳得紧实乌亮,辫梢系以墨色穗子,步履移动间,袍角微扬,隐约露出内衬的月白绫里,通身一派贵而不显、端凝沉稳的气度。

她端着酒杯,从容地周旋于宾客之间,与盐运司的官员谈笑风生,与商号东家探讨盐市行情,与名士们聊及诗词书画,举止谈吐间不见半分青涩,反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老练。

“沈少爷年轻有为,此番扳倒潘世璋,不仅为扬州盐市除了一害,更稳住了盐价,真是功德无量啊!”裕丰盐号的东家张万林端着酒杯,满脸堆笑地向沈如澜敬酒,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潘世璋倒台后,裕丰盐号是除沈家外,最想拿下引岸份额的商号。

沈如澜举起酒杯,与张万林轻轻一碰,语气平淡却带着分寸:“张东家过奖了。潘世璋私贩盐货、勾结匪类,本就触犯律法,沈家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谈不上什么功德。日后还需与张东家携手,共同维护扬州盐市的稳定才是。”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自傲,也没有得罪张万林,让张万林找不到半分错处,只能讪讪地笑了笑,干了杯中的酒。

林潇坐在父亲林震南下首,安静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她穿着一件藕荷色缎绣折枝兰花纹衬衣,外罩月白色琵琶襟坎肩,头发松松挽作小两把头,仅簪一支素银扁方并两朵绒花。虽不似周遭贵妇小姐们遍缀珠翠、衣饰辉煌,却自有一份清朗疏落的气度,眉宇间更蕴着几分寻常闺秀所无的飒然英气。

她看着沈如澜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各色人等,心中那种怪异感再次浮现——眼前这个温和有礼、八面玲珑的沈少爷,与那日在栖霞山古道上挽弓射箭、眼神凌厉的沈如澜,仿佛是两个人。

“潇儿,待会儿沈少爷过来,你可得好好敬他一杯。”林震南低声对女儿说,“沈家这次特意邀请你,是给足了咱们镖局面子。往后永盛镖局能不能在扬州立足,多靠沈家提携。”

林潇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沈如澜,心中却多了几分警惕。她总觉得,这位沈少爷身上藏着太多秘密,让人看不透。

酒过三巡,宴会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就在这时,盐运司赵德贤的师爷突然“恰好”路过水榭,他手里拿着一个食盒,笑着走进来:“沈少爷,各位东家,真是巧啊!大人让小的送些点心过来,没想到正好赶上沈少爷的答谢宴,小的就斗胆进来敬各位一杯。”

众人都心知肚明,这师爷哪里是“恰好”路过,分明是赵德贤派来打探消息的。

沈如澜也不戳破,笑着起身:“师爷客气了,快请坐。来人,给师爷添副碗筷。”

师爷却摆了摆手,笑着说:“不了不了,小的还要回去复命。只是听闻沈少爷今日设宴,特意过来敬沈少爷一杯——沈少爷近日为盐市操劳,辛苦了。”

他端起酒杯,走到沈如澜身边,两人看似在敬酒,实则凑在一起低声交谈了起来。

“沈少爷,大人说了,引岸份额之事,他会‘公平’处理,但各家的‘诚意’,大人也会看在眼里。”师爷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沈如澜能听到,“大人还说,明日沈少爷若有空,可去衙门一趟,大人想与沈少爷‘详谈’。”

沈如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轻点头:“多谢师爷转告。明日我定会登门拜访赵大人。”

师爷得到答复,又笑着与其他宾客敬了几杯酒,便提着食盒匆匆离开了。他一走,水榭内的气氛便微妙起来——所有人都知道,引岸份额的博弈,已经在这推杯换盏间悄然开始了。

宴会进行到一半,沈如澜以更衣为由,暂时离开了水榭。

连日来应对各方势力,让她感到有些疲惫,她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透透气。

沈府的后花园很大,水榭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月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晚风拂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格外清净。

沈如澜沿着竹林小径慢慢走着,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就在这时,她看到竹林小径的另一头,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提着个小盒,被一个婆子引着往后门方向走去——是苏墨卿!

沈如澜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

月光淡淡洒下,苏墨卿穿着一件半旧的湖色缠枝葡萄纹暗花缎衬衣,衣摆略显宽松,更衬得身形清减。头发只松松挽了个圆髻,簪一支素木扁方,耳边散下几缕碎发。她脸上带着几分倦意,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一望便知是连日未曾安枕。

她手里的盒,正是之前用来装画的那个,想必是来送画完的作品,却不想参与前院的喧闹,所以走了后门。

苏墨卿也很快看到了沈如澜,她脚步一顿,脸上露出几分惊讶,随即又染上一丝局促。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沈如澜,更没想到沈如澜会穿着如此正式的华服,身处这样的繁华场景中——与她的清贫窘迫相比,两人之间的差距仿佛隔了一整条运河。

苏墨卿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低下头,声音有些微弱:“沈公子。”

沈如澜看着她眼底的倦色和清瘦的脸庞,心中涌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她想起上次在藏书阁,苏墨卿说过她父亲身体不好,想必这几日是为了父亲的病情操劳,才会如此憔悴。

她张了张嘴,想问她“父亲的病情怎么样了”,想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这里是沈家后花园,到处都是耳目,若是被人看到她与一个平民女子如此亲近,难免会传出闲话,不仅会影响苏墨卿的名声,还可能被对手抓住把柄,用来攻击沈家。

更何况,她是沈家的继承人,身份的枷锁让她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说出真切的关心。

最终,沈如澜只是微微颔首,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平淡:“苏姑娘。画作交给沈福即可,不必特意跑一趟。夜深露重,姑娘早些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她甚至不敢让沈福派车送她,怕引起更多注意。

苏墨卿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涩。

她能感受到沈如澜语气中的疏离,也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低低地应了一声:“是。那……公子留步,小女告辞。”

说完,苏墨卿便低下头,提着盒,匆匆从沈如澜身边走过。

她的脚步很快,仿佛想尽快逃离这个让她感到窘迫的场景。

湖色的裙摆划过地面,消失在竹林深处,只留下一阵淡淡的墨香。

沈如澜站在原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握紧。

晚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无声的遗憾。

她能掌控扬州盐市的风云变幻,能在刀光剑影中守护沈家的家业,却连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微不足道的帮助,都无法给予自己关心的人。

她忽然觉得,这身象征着身份与权力的华服,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将她牢牢困住,让她无法触碰那些简单的美好。

就在这时,沈福匆匆走来,躬身道:“少爷,张东家他们在找您,说想与您聊聊引岸份额的事。”

沈如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脸上重新恢复了沉稳的神色。

她转过身,对沈福道:“知道了,这就回去。”

竹林小径上,沈如澜的身影渐渐远去,重新走向那片喧嚣的宴会。

月光下,她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单,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还有问题等着她去解决,没有时间让她沉溺于儿女情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