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4章 第四章 宴无好宴

盐雪辞 第4章 第四章 宴无好宴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夏夜,暑气尚未完全消散,晚风裹挟着瘦西湖的水汽,吹过曹府别院朱红的廊柱,却吹不散院内弥漫的奢靡与暗藏的机锋。

这场由江宁织造府曹瑾主办的夜宴,从一开始就注定不简单。

曹府别院的“揽月轩”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数十盏琉璃宫灯悬挂在廊檐下,映得院内的太湖石、荷花池都泛着温润的光泽。

丝竹管弦之声从轩内传出,靡靡之音绕梁不绝,混合着酒香、脂粉香和瓜果的甜香,构成一幅热闹非凡的夜宴图景。

轩内,紫檀木长桌两旁坐满了宾客。

扬州城里有头有脸的纨绔子弟、盐运司的几名小吏,还有曹瑾从金陵带来的幕僚,济济一堂。

歌姬舞伶们穿着轻薄的纱裙,在厅中翩翩起舞,身段婀娜,眼波流转,引得席间阵阵喝彩。

沈如澜端坐于曹瑾下首的主宾位上,身着石青色八团云鹤纹缂丝袍,衣襟与袖口处以二色金线缂出江崖海水纹;外罩一件玄色漳绒对襟马褂,绒面暗隐团寿葫芦图样,灯下流转温润光泽。脑后的长辫梳理得紧实整齐,以一柄青玉嵌玛瑙扁方固定,耳侧两缕鬓发修出“鱼钩式”的弧度,衬得人格外清肃端方。

她面色平静,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与身旁的宾客寒暄周旋——时而点评几句歌姬的舞姿,时而附和着谈论古董玩器,话题始终围绕着风花雪月,但凡有人提及盐务商事,她便巧妙地用“近来事务繁杂,尚未细究”或“还需向家中长辈请教”轻轻带过,滴水不漏。

她手边的霁蓝釉酒盏里,盛着琥珀色的佳酿,是曹瑾特意从金陵带来的“女儿红”,香气醇厚。

但自始至终,沈如澜都未曾沾过一滴,只以面前的雨前龙井代替——她深知,酒是宴席上最危险的东西,既能乱性,更能失言,她绝不能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如澜老弟,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曹瑾已有几分醉意,他搂着身旁一个妆容艳丽的歌姬,手指在歌姬的腰间轻轻摩挲,乜斜着眼睛看向沈如澜,语气带着几分不满,“今日这般好日子,满座宾客都开怀畅饮,就你一人捧着杯茶水,莫非是看不起我曹某人,觉得我这‘女儿红’入不了你的眼?”

话音刚落,曹瑾便使了个眼色。

一个穿着暴露、体态风骚的舞伶立刻端着一杯酒,娇笑着从厅中走到沈如澜面前,几乎要整个人偎进她怀里,声音嗲得能滴出水来:“沈少爷~,您就赏个脸,喝了这杯酒吧~奴家亲自为您斟的呢~”

浓烈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混杂着酒气,让沈如澜胃里一阵翻涌,身体瞬间紧绷。

她强压下不适,不动声色地用手臂轻轻格开舞伶的距离,顺势站起身,举起自己手中的茶盏,语气从容不迫:“曹兄言重了。并非如澜不给曹兄面子,实在是家祖母管教甚严,再三叮嘱我近日需处理漕运、盐场的事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万万不可饮酒误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席间众人,继续道:“不过,曹兄的盛情款待,如澜心领。今日便以茶代酒,敬曹兄一杯,也敬在座的各位,愿大家今夜尽兴。”说罢,她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姿态坦荡,既全了曹瑾的面子,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曹瑾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有些不悦,却也不好当场发作——沈如澜的理由太充分,若是再纠缠,反倒显得他小气。

他只得嘿嘿一笑,松开怀中的歌姬,自己端起酒盏灌了一杯,语气带着几分讥讽:“也罢也罢!沈老弟是办大事的人,心思都在盐务上,哪像我们这些闲人,只会吃喝玩乐!”

这话里的刺,在座的人都听得出来,厅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微妙。

曹瑾的师爷周先生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他端着酒杯站起身,对沈如澜拱手道:“沈少爷年轻有为,又如此自律,真是难得!不像我们家公子,整日就知道玩些奇珍异宝。说起来,周某还有一事好奇——听闻沈府二房的知微小姐,不仅容貌秀丽,更是蕙质兰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可惜前年因病未能参选秀女,真是天大的遗憾啊!”

终于,话题还是引到了联姻上。

沈如澜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依旧平静,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周先生过誉了。舍妹确实自幼体弱多病,常年汤药不离口,前年选秀之事,也是因咳疾加重,实在无法远行,才不得不放弃。她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养好身体,实在当不起先生和曹兄如此挂怀。”

曹瑾见师爷铺垫得差不多了,立刻挥开身边的歌姬,向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带着酒气说道:“诶~话不能这么说!女儿家嘛,身子弱些怕什么,嫁了人好好调养便是。我曹瑾虽不才,家中在内务府也还算说得上话,若是知微小姐有意,我曹家必不会亏待了她——彩礼、嫁妆,都按扬州最高的规格来,保准让她风风光光地进门!”

他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语气带着几分诱惑:“届时,你我两家亲上加亲,沈家有我曹家在京中照拂,盐务上的事也能更顺利;我曹家也能借着沈家的势力,在扬州站稳脚跟,岂不是两全其美,美哉美哉?”

图穷匕见。

沈如澜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曹瑾哪里是真心想娶沈知微,分明是想借着联姻,将沈家纳入他的掌控,进而吞并沈家的盐务产业!

她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语气愈发清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曹兄美意,如澜心领了。只是舍妹的病,并非短期能养好,实在不宜谈婚论嫁。况且,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舍妹的婚事,自有家中长辈做主,如澜只是个晚辈,不敢妄言。”

她再次将“家中长辈”抬出来,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不给曹瑾继续纠缠的机会,滴水不漏地挡了回去。

曹瑾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没想到沈如澜如此油盐不进,敬酒不吃吃罚酒。

厅内的气氛瞬间僵冷,丝竹之声也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众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引火烧身。

恰在此时,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管家模样的人匆匆从外面进来,在曹瑾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瑾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看了沈如澜一眼,忽然又堆起笑容,拍了拍手:“哈哈,方才是我失言了!婚姻大事,确实该由长辈做主,此事日后再议!来来来,大家喝酒喝酒!今日我还得了一件西洋奇物——自鸣钟,机巧无比,能自动报时,咱们一同去偏厅赏玩一番!”

他主动转移了话题,显然是被管家带来的急事牵动了心神。

沈如澜暗自松了口气,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曹瑾此番提亲未成,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必定还会有更多麻烦。

她跟着众人起身,向偏厅走去,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曹瑾的背影,心中充满了警惕。

夜宴一直持续到三更天,才终于散去。

沈如澜婉拒了曹瑾“留宿别院”的提议,带着沈福和几个护卫,乘坐青呢官轿返回沈府。

夜色已深,扬州城的街巷早已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打更声和犬吠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晚风微凉,吹过轿帘,吹散了些许宴席上的浊气。

沈如澜靠在轿壁上,疲惫地闭上眼——应付曹瑾这样的人,比巡视一整天盐场、码头还要累,每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落入对方的圈套。

忽然,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声,轿子猛地停下,沈如澜差点从座位上摔下来。

“怎么回事?”她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沈福的声音很快从轿外传来,带着几分警惕:“少爷,前方似乎有骚乱,像是漕帮的人在和另一伙人争执,堵住了去路。老奴这就去看看!”

沈如澜蹙眉,轻轻掀开轿帘一角,借着护卫手中灯笼的光望去。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巷口,十来个穿着短打、腰间别着弯刀的汉子正围着一辆看似普通的骡车推推搡搡,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

骡车旁,一个穿着青色劲装、手持长枪的女子正护在车旁,虽是以一敌多,却毫无惧色,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正是永盛镖局的林潇。

“妈的!哪来的不长眼的东西,敢挡爷们的道!”一个满脸横肉的漕帮汉子指着林潇,厉声骂道,“这大半夜的,拉着一车货,鬼鬼祟祟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给爷掀开货箱查查!要是藏了违禁品,别怪爷们不客气!”

林潇柳眉倒竖,手中的长枪一横,枪尖对着那汉子,语气冰冷:“官道之上,岂容尔等放肆!此乃永盛镖局押运的货物,有官府签发的路引为凭,并非违禁品!尔等再敢上前一步,休怪我枪下无情!”

“哟呵!还是个娘们!挺泼辣啊!”漕帮众人哄笑起来,笑得越发放肆,“一个娘们也敢出来押镖?我看你是活腻了!今天爷们就替你爹娘好好管教管教你!”说着,几个人便撸起袖子,就要上前动手。

沈如澜的目光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记得沈福说过,永盛镖局近日正在为沈家押运一批前往皖南的盐货,就是用骡车走陆路——看这骡车的规模和林潇的模样,想必这就是那批盐货!漕帮的人深夜在此拦路,绝非偶然,背后定然有人指使!

她沉吟片刻,对轿外的沈福低声吩咐了几句。

沈福立刻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上前,对着漕帮众人拱手道:“诸位好汉,请息怒!我家沈府少爷在此路过,还请各位行个方便,不要在此争执,以免误了大家的事。”

“沈府”二字一出,漕帮那几人顿时安静了不少。

为首的满脸横肉的汉子看向沈如澜的官轿,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沈家在扬州盐商中的地位,他们自然清楚,而且沈家与漕帮的总瓢把子刘三爷也有几分交情,若是真得罪了沈家,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沈如澜并未下轿,只是清冷的声音从轿内传出,带着几分威严:“漕帮的兄弟,深夜拦路查镖,所为何事?刘三爷近日身体可好?前几日我还托人给刘三爷送了些新茶,不知他尝了没有?”

她刻意提起刘三爷,就是要提醒这些漕帮汉子,沈家与漕帮高层有往来,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那满脸横肉的汉子听到“刘三爷”的名号,气焰顿时又矮了三分,他连忙对着轿门拱手道:“原来是沈少爷!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还望沈少爷海涵!只是这……这位姑娘的骡车挡了我们的路,还冲撞了兄弟们,我们只是想讨个说法……”

“既是误会,便散了吧。”沈如澜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永盛镖局与我沈家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林镖头更是扬州有名的女中豪杰,为人正直,绝不会押运违禁品。诸位给我沈某一个面子,今日之事就此作罢,日后沈某定当在刘三爷面前为诸位美言几句。”

那汉子与其他漕帮成员面面相觑,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悻悻地啐了一口,挥手道:“罢了罢了!看在沈少爷的面子上,今天就放过她!我们走!”说完,便带着手下悻悻地离开了。

林潇这才松了口气,她收起长枪,对着沈如澜的轿子方向拱手朗声道:“多谢沈少爷解围!林潇感激不尽!日后若有需要永盛镖局的地方,沈少爷尽管开口!”她的目光锐利,虽未看清轿中人的模样,却牢牢记住了这份人情。

“林镖头客气了。”沈如澜淡淡回了一句,“夜色已深,前路多险,林镖头还是尽快赶路吧,路上务必小心。”

“多谢沈少爷提醒!告辞!”林潇再次拱手,然后指挥着镖师们赶着骡车,匆匆离开了巷口。

轿子重新前行,沈如澜靠在轿壁上,心思电转。

漕帮的人无缘无故拦路查永盛镖局的镖,背后定然少不了潘世璋的撺掇——潘世璋在盐运司碰壁后,竟开始在陆路运输上动手脚,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和沈家撕破脸了!陆路也不太平,看来必须让林镖头他们改变路线,才能确保盐货安全。

莲花巷,苏家小院

苏墨卿今日并未去沈府的藏书阁作画。

父亲苏文远昨日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她——她与沈如澜身份悬殊,沈家的世界充满了纷争与算计,她若是继续与沈如澜往来,迟早会卷入那些是非之中。为了自己,也为了父亲,她必须刻意与那位“沈少爷”保持距离。

屋内,一盏油灯亮着,昏黄的灯光映在苏墨卿的脸上,显得格外柔和。

她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却没有作画,只是对着桌上那个小巧的琉璃盅出神——琉璃盅里装着沈如澜送给她的宝石红颜料,暗红色的粉末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珍贵而夺目。

这般华贵的颜料,恐怕只有沈家那样的豪门望族才用得起。沈如澜……为何对自己如此不同?仅仅是因为赏识她的画艺吗?

她想起第一次在“墨香斋”外见到沈如澜时,他穿着宝蓝色的马褂,站在人群中,温和地为卖蒲扇的老翁解围,那一刻的他,像春日的阳光,温暖而耀眼;

她想起在藏书阁里,沈如澜与她谈论画理时,眼中闪烁的光彩,他对每一幅画的见解都精辟独到,那一刻的他,像一位儒雅的文人,博学而谦和;

她想起上次水盂被打翻时,沈如澜握住她手腕的瞬间,指尖的微凉和他耳根的薄红,那一刻的他,像一个有些慌乱的少年,青涩而真实;

她还想起沈如澜偶尔流露出的疲惫——有一次,她在藏书阁作画时,看到沈如澜靠在椅上睡着了,眉头微微皱着,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倦意,那一刻的他,让她心生怜惜。

这些片段像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中一一闪过,让她的心绪纷乱如麻,难以理清。

她不知道自己对沈如澜,究竟是感激,是好奇,还是……别的什么情愫。

她只知道,每当想起那位“沈少爷”,她的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脸颊也会变得发烫。

“卿儿,还没睡吗?”苏文远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带着几分虚弱。

苏墨卿连忙回过神,收起心中的思绪,起身走到里屋门口:“爹,我还没睡,正准备收拾画具。您怎么醒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苏文远靠在床头,摇了摇头:“爹没事,只是醒了想喝点水。卿儿,今日没去沈家作画,是不是……还在想爹昨日说的话?”

苏墨卿走到桌边,为父亲倒了一杯温水,递到他手中,轻声道:“爹,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只是觉得,待完成与沈家的约定后,再与他们保持距离,会更妥当些。”

苏文远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欣慰:“卿儿,你能明白就好。爹不是不让你与权贵往来,只是咱们小门小户,经不起那些纷争。那位沈少爷虽好,却终究与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远离他,对你我都好。”

苏墨卿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失落,却像潮水般涌来,久久无法平息。

沈如澜回到沈府时,已是四更天。

她没有回自己的“听雪轩”,而是直接去了松涛苑——她知道,祖母一定还在等着她的消息。

松涛苑的灯果然还亮着。

沈老夫人坐在太师椅上,容嬷嬷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件薄毯,随时准备为老夫人披上。

看到沈如澜进来,沈老夫人连忙让她坐下,语气带着几分关切:“澜儿,辛苦了。曹府的宴席,可有什么变故?”

沈如澜坐在祖母对面,将宴席上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了,包括曹瑾的挑衅、用舞伶试探、以及最后提出与沈知微联姻的事,还有她如何应对的,都说得详细分明。

沈老夫人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佛珠,直到沈如澜说完,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曹家这是明摆着欺我沈家无人,想借着联姻,把咱们沈家的产业牢牢攥在手里!”

她看向沈如澜,目光复杂,既有欣慰,也有担忧,“澜儿,今日你应对得极好,既没让曹家抓住把柄,也守住了沈家的底线。只是……推得了一时,推不了一世。曹瑾此人,贪鄙好色,又心胸狭窄,此番被你拒之门外,定会怀恨在心,日后指不定会用什么阴招对付咱们沈家。往后,你行事需更加小心,万万不可大意。”

“孙儿明白。”沈如澜垂首应道,语气坚定,“孙儿会时刻留意曹家的动向,也会加强对盐场、漕运和码头的管控,绝不给曹瑾可乘之机。”

沈老夫人微微点头,又想起一事,神色顿时凝重起来:“你方才说,回来的路上,遇见了漕帮的人为难永盛镖局的林镖头?”

“是。”沈如澜点头,“孙儿怀疑,此事是潘世璋指使的。潘世璋在盐运司碰壁后,便想在陆路运输上动手脚,破坏咱们运往皖南的盐货,坏了沈家‘准时足量’的名声。”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和咱们沈家撕破脸了。”沈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她放下手中的佛珠,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沈福!”

守在门外的沈福立刻推门进来,躬身道:“老奴在。”

“你立刻去办两件事。”沈老夫人语气严肃,条理清晰,“第一,派人八百里加急,给皖南、江西各处分号的掌柜传信,让他们近期收紧银根,谨慎出货,特别是对与潘家有关联的客户,一律暂停赊欠,断了潘世璋的资金来源;第二,立刻派人去永盛镖局,告知林镖头,让她带着镖队改变原定路线,绕开漕帮势力密集的水道和山路,宁可多走两天路,也要确保盐货安全。另外,再给林镖头送去五百两银子,作为额外的保镖费用,让她务必多加小心,若是遇到危险,优先保人保货,不必逞强。”

“是!老奴这就去办!”沈福不敢耽搁,连忙躬身领命,快步退了出去,安排人手去了。

沈如澜看着祖母雷厉风行的安排,心中稍安。

姜还是老的辣,祖母在商场上打拼了几十年,经验丰富,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为沈家化解危机。

沈老夫人看着沈如澜疲惫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摆了摆手:“你也累了一天了,快去歇着吧。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养足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祖母在,沈家的天,不会塌。”

“多谢祖母。”沈如澜心中一暖,躬身向祖母行礼,然后退出了松涛苑。

走出松涛苑,夜色更浓了。

沈如澜抬头望向夜空,只见月明星稀,银河璀璨,却照不透扬州城里的重重迷雾与杀机。

她想起藏书阁里那个安静作画的身影——苏墨卿低头调色时认真的模样,想起她看到宝石红颜料时惊喜的眼神,想起她谈论画理时眼中的光彩……那份短暂的宁静与纯粹,像一束光,照亮了她被算计与纷争填满的世界,让她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渴望。

可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沉溺于这份渴望。她是沈家的“嫡孙”,是沈家的掌舵人,肩上扛着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这波云诡谲的扬州盐商江湖里,她必须首先在惊涛骇浪中守护好沈家这艘大船,才能有资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宁静。

沈如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转身向自己的“听雪轩”走去。她的脚步坚定,背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坚毅——明日,又将是一场硬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