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坦言真相

盐雪辞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坦言真相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沈如澜接过画稿时,指腹触到宣纸的微凉,上面荷花的墨色还带着未干的湿润,花瓣边缘晕开的淡红,像是将瘦西湖的夏都凝在了纸上。

她小心地将画稿卷好,用随身的锦带系紧,揣进衣襟内侧——那里贴着心口,能感受到画纸透过布料传来的细腻触感,仿佛苏墨卿的气息也随之留在了身边。

“我定会妥善收好。”沈如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抬手帮苏墨卿拢了拢被风吹乱的衣领,指尖蹭过她脖颈的肌肤,“京中事务繁杂,或许要耽搁些时日,但我会尽量早些回来。府里有容嬷嬷照拂,你若想出门写生,让沈福多带些人手,万事小心。”

苏墨卿点头,目光落在他腰间的墨玉扣上——温润的玉色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她伸手轻轻碰了碰,轻声道:“你在京中也要保重,别为了生意累坏了身子。若是遇到难处,记得……还有我在扬州等你。”

“好。”沈如澜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将她的手包裹,“等我回来,带你去平山堂看秋菊,那里的‘金背大红’开得极好,你定能画出好景致。”

两人在亭中又待了片刻,直到沈福第三次来催,沈如澜才依依不舍地松开苏墨卿的手,然后离开。

苏墨卿站在亭中,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直到那抹身影消失,才缓缓收回目光,指尖轻轻摩挲着刚才被他握过的地方,那里还残留着他的温度。

回到听雪轩后,沈如澜立刻着手准备进京事宜。

容嬷嬷帮她收拾行李时,特意将苏墨卿做的桂花糕装了满满一匣子,又备了几件厚实的棉衣——京中秋日比扬州寒凉,怕她路上受冻。

沈如澜看着匣子里的桂花糕,想起苏墨卿昨日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心中暖意融融,却也多了几分牵挂。

“嬷嬷,”沈如澜忽然开口,“我走后,你多照看着些墨卿。她性子沉静,有什么心事也不愿说出来,你多跟她聊聊,若是她想回莲花巷看看,就让沈福陪着去。”

“少爷放心,老奴省得。”容嬷嬷将一件玄色披风叠好放进箱子,“苏姑娘是个好姑娘,老奴会好好待她,就像待自家闺女一样。您在京中只管安心办事,府里的事有老奴呢。”

沈如澜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书桌上苏墨卿送来的那本《诗画合璧》上——书页上有她用朱砂笔做的标记,在“幽兰生空谷”那句诗旁,还画了一朵小小的墨兰,笔触细腻,带着她独有的温柔。她将书也放进行李,想着路上无事时,可以翻看解闷,也能时常想起她。

次日清晨,沈如澜便带着沈福和几个护卫,登上了前往京城的官船。

船开时,她站在船头,看着扬州城的轮廓渐渐模糊,直到运河水面只剩下粼粼波光,才转身走进船舱。

沈福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少爷,您别太牵挂了,苏姑娘在府里会好好的。”

沈如澜接过茶杯,目光落在窗外,轻声道:“我不是担心她在府里的生活,是担心……京中此行,怕是不会太顺利。”

她心中清楚,内务府突然下旨让她进京,绝非仅仅是为了合作采办西洋货物。

曹家倒台后,京中内务府的势力重新洗牌,新上任的总管太监想要拉拢江南的富商,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沈家作为扬州盐商的龙头,自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这次进京,不仅要谈合作,更要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稍有不慎,便可能给沈家带来麻烦。

官船行驶得很快,不到十日便抵达了京城。

内务府派来的官员早已在码头等候,见沈如澜下船,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礼:“沈少爷一路辛苦,总管大人已在府中备下薄宴,特意等候您的到来。”

沈如澜客气地回礼,跟着官员坐上马车,前往内务府。

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两旁的建筑宏伟壮观,与扬州的江南水乡景致截然不同。

沈如澜撩开车帘,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中暗暗警惕——京城不比扬州,处处都是眼线,言行举止都需谨慎。

内务府总管太监姓刘,是个看起来温和实则精明的人。见到沈如澜,他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沈少爷年少有为,真是名不虚传!老夫早就听说,沈少爷将沈家的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沈如澜谦逊地笑了笑:“刘总管过奖了,晚辈不过是尽力而为,不敢当‘年少有为’之称。”

两人寒暄片刻后,便进入正题。

刘总管提出,想让沈家负责采办西洋的玻璃器皿、钟表等物品,供应给宫中各宫嫔妃和王公贵族,同时还希望沈家能出资,协助内务府修缮颐和园的部分建筑。

沈如澜心中清楚,采办西洋货物有利可图,但修缮颐和园却是个烫手山芋——此事涉及的银两数额巨大,且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得个“贪墨”的罪名。

她沉吟片刻,缓缓道:“刘总管,采办西洋货物之事,晚辈可以答应,沈家在广州、上海都有通商口岸,能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只是修缮颐和园之事,涉及的银两数额庞大,晚辈需要回扬州与族中长辈商议,还望刘总管容晚辈几日时间。”

刘总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便掩饰过去,笑着道:“沈少爷谨慎行事是应当的,老夫可以等你几日。只是此事关乎宫中颜面,还望沈少爷尽快给老夫答复。”

接下来的几日,沈如澜一边与刘总管周旋,一边暗中打探京中的消息。

她发现,刘总管之所以急于让沈家出资修缮颐和园,是想借此机会讨好皇帝,同时也想从中捞取好处。

而朝中的几位大臣,也对沈家虎视眈眈,想借机拉拢或打压。

沈如澜深知,此事不能轻易答应,否则不仅会让沈家陷入困境,还可能连累苏墨卿。

她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以“沈家近日在南洋贸易中略有亏损,暂时无力承担巨额银两”为由,婉拒了刘总管的要求,只答应负责采办西洋货物,并愿意多缴纳一成的赋税,以表诚意。

刘总管虽不满,但见沈如澜态度坚决,且愿意多缴纳赋税,也不敢过分逼迫——沈家在江南的势力庞大,若是逼急了,对他也没有好处。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签订了采办西洋货物的契约。

事情办妥后,沈如澜不敢耽搁,立刻准备返回扬州。

刘总管派人送来不少京中的特产,让他带回扬州。

沈如澜客气地收下,却并未多做停留,当天便登上了返回扬州的官船。

官船行驶在运河上,沈如澜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的景致渐渐变得熟悉,心中的归心似箭愈发强烈。

她拿出苏墨卿画的荷花图,轻轻展开,画中的荷花依旧鲜活,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荷香。

她想起离开扬州时苏墨卿的叮嘱,想起她在亭中目送自己远去的模样,心中满是期待——她终于可以回到她的身边了。

不到十日,官船便抵达了扬州码头。

沈如澜刚下船,就看到沈福带着几个家丁等候在岸边,脸上满是欣喜:“少爷,您可回来了!苏姑娘得知您今日回来,一早就去厨房准备您喜欢吃的菜了!”

沈如澜心中一暖,快步朝着沈府走去。刚走到沈府门口,就看到苏墨卿站在廊下等候。

她穿着一件藕荷色缎绣玉兰纹衬衣,外罩月白色百蝶穿花比甲,乌云般的长发挽作小两把头,正中簪一支点翠珍珠扁方,鬓边斜插一朵绒制的海棠花。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看到她回来,眼中立刻漾起盈盈光彩,似有星辰落入了春水。

“你回来了!”苏墨卿快步走上前,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伸手想接过他手中的行李,却被沈如澜轻轻避开。他的动作让苏墨卿微微一怔。

而沈如澜看着她清澈的眼眸,心中那股藏了许久的冲动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她不能再瞒下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京中的周旋后,她更清楚,若想与她长久相伴,必须坦诚一切。

“墨卿,”沈如澜的声音有些发紧,她握住她的手腕,力道却很轻,“你随我来,我有件很重要的事要跟你说。”

苏墨卿看着他严肃的神情,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她点了点头,跟着沈如澜走进了听雪轩的书房。

沈如澜关上房门,转身时指尖竟有些控制不住地轻颤。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赴死般的决心,才缓缓开口:“墨卿,我……我并非男子,我是女儿身。”

“轰”的一声,这句话似惊雷般在苏墨卿脑海中炸开。她猛地抽回手,踉跄着连退两步,脊背撞上身后的紫檀木书架,震得几册《盐法志》哗啦啦滑落在地,她却浑然不觉。

她怔怔地望着眼前人——依旧是那身雨过天青杭绸长袍,依旧是清俊的眉眼、挺拔的身姿,连鬓边那缕被风吹乱的发丝都一如往常。可那五个字却像一把淬火的刀,将她两年多来所有的认知劈得粉碎。

“你……你说什么?”苏墨卿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下意识地抬手,指尖却在即将触到对方胸前时猛地僵住,又触电般缩回,“这不可能……你明明是沈少爷,是扬州城无人不知的盐商沈家掌舵人,你怎么会……”

她的目光慌乱地扫过沈如澜的喉间、下巴。这些往日被忽略的细节此刻竟如针般刺目。胸腔里心跳如擂鼓,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颠倒旋转。

沈如澜闭上眼,任由对方审视的目光如刀刃般刮过全身。她缓缓抬起微颤的手,引着苏墨卿冰凉的指尖,轻轻按在自己胸前——隔着一层杭绸料子,底下是紧紧缠绕的洁白束胸,以及……柔软而真实的轮廓。

“感觉到了吗?”沈如澜的声音低哑得几乎破碎,“这便是我藏了二十年的秘密。”

苏墨卿的指尖像被烫到般剧烈一颤,却又被对方紧紧按住。掌心下传来的触感清晰无疑,彻底击碎了她最后的侥幸。她猛地抽回手,指节苍白地攥紧衣襟,仿佛要将那股颠覆认知的震颤死死按住。

“是真的。”沈如澜看着她慌乱的模样,心中像被针扎一样疼,她往前走了一步,想靠近却又怕惊扰了她,“墨卿,我不是故意骗你。当年我刚出生没多久,父亲若当年在漕运途中遇了匪患,走得那样急。沈家内忧外患,二叔觊觎家产,祖母和母亲迫不得已,只能让我扮作儿子,一步步稳住沈家的局面。我本想早点告诉你,可我怕……怕你接受不了,怕你会离开我。”

苏墨卿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巨大的混乱与茫然。她想起两年多来的点点滴滴——她在藏书阁为她讲解画谱时的专注,她在瓜洲镇为她解围的沉稳,她在廊下与她谈诗论画时的温柔……这些画面此刻都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让她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所以……你对我的好,也是假的吗?”苏墨卿哽咽着问道,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你接近我,是不是也有别的目的?”

“不是的!”沈如澜急忙解释,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我对你的心意从来都是真的!从‘墨香斋’前的相遇,到藏书阁看你画图,那一刻,我就心动了。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任何目的,只是因为我想对你好。墨卿,你相信我!”

可苏墨卿此刻根本听不进去,她用力摇着头,转身推开房门,几乎是逃一般地跑出了书房。她沿着湖边的小路快步走着,耳边全是自己的心跳声和沈如澜刚才的话语,湖边的花儿依旧娇艳,可在她眼中却变得模糊不清。

她跑回自己的卧房,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落在地。泪水无声地淌下来,浸湿了衣襟。她不是厌恶沈如澜是女子,而是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欺骗,无法立刻扭转两年多以来的认知。

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想起自己曾犹豫是否要托付终身,想起两人在书信中那些默契的回应……原来从一开始,她就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里。

容嬷嬷听到动静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苏墨卿蜷缩在地上哭泣的模样。她心中了然,轻轻叹了口气,蹲下身,递过一块手帕:“苏姑娘,老奴知道你心里难受。少爷她……也是不得已。”

苏墨卿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声音沙哑:“嬷嬷,她为什么要骗我这么久?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心意相通的。”

“少爷她是怕啊。”容嬷嬷拍了拍她的背,轻声道,“她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男装于她而言,不仅是伪装,更是保护自己的铠甲。她把你放在心上,才会如此害怕失去你。苏姑娘,你冷静下来想想,少爷对你的好,难道你感受不到吗?”

苏墨卿沉默了。她当然感受得到——那些不动声色的帮助,那些细致入微的关怀,那些藏在书信里的牵挂,都不是假的。可真相带来的冲击太大,让她无法立刻释怀。

“嬷嬷,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苏墨卿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湖面,“让我想想,好吗?”

容嬷嬷点了点头,轻轻带上房门,转身时看到沈如澜站在走廊尽头,神色落寞,眼中满是担忧。

容嬷嬷叹了口气:“少爷,苏姑娘需要时间,您别太着急了。”

沈如澜点了点头,声音低沉:“我知道,是我太急了。我不该在她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把真相告诉她。”

接下来的几日,苏墨卿一直待在卧房里,很少出门。

沈如澜没有再去找她,只是每天让丫鬟将饭菜和她喜欢的画谱送到房门口,偶尔会在她卧房外的廊下站一会儿,却从不多做停留,生怕打扰到她。

直到第五日,苏墨卿终于打开了房门。

她走到画室,看着里面熟悉的画具和颜料,看着沈如澜为她准备的西洋颜料,心中的混乱渐渐平息了一些。她拿起一支画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轻轻落下——画的依旧是墨兰,只是这一次,笔触比往日多了几分犹豫。

就在这时,沈如澜端着一碗莲子羹走了进来。她看到苏墨卿,脚步顿了顿,轻声道:“我看你几日没好好吃饭,让厨房炖了莲子羹,你尝尝?”

苏墨卿没有回头,只是继续画着兰草,声音平淡:“放下吧。”

沈如澜将莲子羹放在画案上,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道:“墨卿,我知道你还在生气。如果你想离开沈府,我不会阻拦你,我会给你足够的银两,让你能安心画画,过你想要的生活。”

苏墨卿握着画笔的手顿了顿,她转过身,看着沈如澜。

这几日,沈如澜明显憔悴了许多,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头顶前也冒出了青茬,少了往日的精致,却多了几分真实。

“我没有想离开。”苏墨卿轻声说道,她的目光落在沈如澜的脸上,“我只是……需要时间接受。我需要时间,把那个‘沈少爷’,变成‘沈如澜’。”

沈如澜听到这话,眼中瞬间亮起了光芒,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墨卿,你……”

“我承认,刚开始知道真相的时候,我很混乱,也很生气。”苏墨卿继续说道,语气平静了许多,“我气你骗了我这么久,气我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可我冷静下来后才发现,我在意的,从来不是你的身份,而是你这个人。无论是沈少爷,还是沈如澜,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

她顿了顿,看着沈如澜眼中的欣喜,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只是,我还需要一点时间。我们……慢慢来,好吗?”

沈如澜用力点头,眼中的泪水差点掉下来。她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握住苏墨卿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安心:“好,我们慢慢来。无论你需要多久,我都等你。”

苏墨卿看着她真诚的眼神,轻轻回握住她的手,嘴角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