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哑奴 > 第20章 第 20 章

哑奴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三山而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4:44 来源:文学城

刘知府额头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细汗,还隐隐瞪了那妇人一眼。

她心中就有成算了。想必这人是知道点什么?

但见她的反应,也不认识刘知府何李县令才对。

那这就有意思了。

姜婵站在戚雯身侧,听那妇人哭诉:“本不该惊扰公主车架,实在是小妇人已经没有办法了。”

妇人抽抽噎噎地说:“前段时间镇江大水,淹了庄稼,粮食也被冲走了,实在是过不下去。听说江宁府招人修河道河堤,这是为民的好事,又有银子拿,小的家中的一听就去了。”

“这么多天过去了,我也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家里房子塌了,我就想着给我家的传个信,看看什么时候回来。只是没成想,信还没传出去,就来了一对人,说是……”

妇人哭得不能说话,姜婵掏出帕子给她,又轻轻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鼓励她不要怕,继续说下去。

妇人擦了泪,这才又继续说:“说是我家那人在修河道的时候死了。”

“我不信,又继续追问,那些人却说是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了,当场就没命了,又说尸首已经埋在当地。我说我要去找他,那些人却拦着我,又给了我五两银子,让我就当这事儿过去了。”

妇人说到这里顿了顿,掩不住的悲戚:“可是……可是这好生生的一个人没了,又如何能让他过去了!纵然有银子,可银子也比不上人啊!”

妇人低声呜呜地哭起来。

姜婵有些不忍,却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侍卫长得到戚雯的意思,问一旁的李县令和刘知府:“江宁府缺人?”

刘知府现在只觉得脑子被浆糊糊住了一般,还是李县令道:“回禀殿下,要修的河道正好位于宁正县和徽县内,宁正县人不多,因此就来榆水县找了些人,正好那河道可以共用,因此也不算什么事。”

他解释完,又问那妇人:“他是什么时候去的?又是什么时候有人来回话的?”

“是五月二十八去的,六月初十来报的信。”妇人忙道。

姜婵想了一下,五月二十八……那不是她们刚刚分成两队的那一天?

那天戚雯让太医先行一步,自己和姜婵还有侍卫长换了条路走。

六月初十,她们在小镇启程,一路赶来镇江。

“你想要本宫给你做什么主?送你去江宁找人?”戚雯想了想。

妇人梁芒点头。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没有?”

妇人听到这儿愣了一下,还是很快反应过来,只是情绪明显低落:“原本还有一个女儿,只是她爹去了江宁后就不见了,我原来以为是偷偷跟着她爹去江宁了,但是……但是来报信的人说没见过我女儿…”

侍卫长忍了忍,没忍住:“女儿不见了,你没报官?”

“报了报了,但是…”没找着。

姜婵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李县令。报官了没找到和根本没找那可是两回事。

见李县令这样,估计他根本不知道。这段时间不少人离开江南北上,有人消失了估计官府也没放在心上,只作逃亡处理。

戚雯也想到这点,她想了想才道:“这样吧,过几天本宫就要去江宁,你跟着一同去。我会派人先去找找你女儿的。”

妇人这时候也顾不得伤心了:“是是是,多谢殿下。”妇人连忙拜下。

戚雯点头,这才又转身上了马车。

姜婵看了眼已经站在街边的妇人,眨了眨眼。

马车重新慢悠悠朝客栈过去。街边这时人已经不少了,姜婵回头望去,那妇人还在那儿没走,被几个人围着询问。

似乎心有所感,她突然抬头,对姜婵投以勉强的、感激的微笑。

姜婵放下窗帘,有心想说点什么,又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闭口不谈。

一直到众人回了客栈,送走了刘知府和李县令,侍卫长这才关上门。

姜婵就知道这是要讨论一下了。

三人坐下来,讨论今日的所见所闻。前头都没有太大问题,疫病的问题姜婵已经在车上说过了,此时就没说。

主要是说那妇人的事。

“江宁府的宁正县要修河道,人不够却要去镇江府的榆水县招人,这不扯呢吗!”侍卫长说着都觉得离谱。

江南富庶,可以说最不缺的就是人和银子。况且,就算是缺人,也是在本府找,怎么会去别的府?

姜婵也觉得扯,她轻轻点头:“今日刘知府一见那位妇人就有些慌,看起来似乎是认识。可那妇人不说认识他,连李县令都不认识。况且他一直都在安井县,能见过一个没出过榆水县的百姓本就有些…不可思议。”

侍卫长看了姜婵一眼,心想这读过书的人确实不一样,说话都这么委婉。

什么不可思议,不就是离谱吗?

戚雯也点头:“衙门拿五两银子‘换’走了她家人的‘命’,正巧这时候,她女儿也不见了…”

“殿下怀疑,她家人不是意外死亡,而是有所谋划?”侍卫长没忍住问。

姜婵看着若有所思的戚雯,心中有个猜测。

但是戚雯比她更了解江南官场和江南的事,她能猜出来,戚雯心中应该也有成算。

想到今日那位妇人,姜婵还是有些不忍心:“或者可能没死,只是被人藏起来了?”

这个有些牵强。

谁会去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百姓呢?

“还有她女儿,消失得太莫名其妙。”侍卫长补充一句。

戚雯不知想着什么,眉头渐渐皱起来,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子。

“嗒——嗒——嗒——”

姜婵有点心烦,强迫自己将所有的猜想捋一遍:最开始是江南水患,百姓受灾,镇江疫病横行,所以戚雯带她南下慰问百姓,可百姓中间却不只疫病,还有连太医都没查出来的病症;期间江宁府到榆水县招人修缮河道河堤,每人五两银子。榆水县前去修河道的工人死了,女儿也失踪了…

姜婵有些头疼。要不是早就知道有问题,只这些来看,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三人沉默下来,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许久,戚雯敲了敲桌子,不同于刚才的悠闲散漫,而是有些急促地敲了敲桌子。

姜婵和侍卫长瞬间回神。

“这件事不对,找人暗中保护那个妇人。”戚雯沉声道。

姜婵和侍卫长都是一愣,不明白戚雯吩咐这个干什么。

“殿下觉得…有人要对那妇人出手?”但是为了什么呢,难不成对方真的知道点什么?

戚雯点点头,不愿多解释。

侍卫长也不问了,立马转身离开去安排。整个屋子一时间又只剩下姜婵和戚雯两个人。

看得出来不会再谈这些事了,姜婵就想走。

她现在特别害怕和戚雯独处,怕戚雯又要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好在戚雯似乎也察觉到这一点,没说什么,只是两人喝了一盏茶后,姜婵起身准备告辞。

戚雯突然开口了:“今晚留下来吧。”

姜婵刚迈出去的脚步一顿。她回头,见戚雯认真的模样,确定对方没有说笑。

她笑了笑:“多谢殿下垂爱…”

“你想多了。”她还没说完,戚雯冷声打断,“住在一起,安全性更高。”

姜婵:……

“是。”

夜色慢慢上来,仍旧是戚雯在里间,看着里面摇曳的烛火突然熄灭,接着就传来戚雯躺下拉过被子的细碎声。不知道为什么,姜婵松了口气,放心地在外间榻上躺下。

与此同时,却有两人睡不着。

李县令书房的灯亮了一夜,刘知府提笔又放下,又提笔,又放下,又跑到窗口左右确认无人,最后才忐忑提笔。

不过他也不敢多写,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说了戚雯到镇江后干的事情,又感叹了一句大长公主有魄力有仁心。

李县令见他小心翼翼地封了信,就那么直接绑在信鸽腿上让信鸽飞走了。

他不由疑惑:“为何不用火漆封住?”

刘知府摇头:“火漆封口,打开可就封不上了。”

李县令想说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不过见对方慌慌张张的,也没问。

等信鸽飞走,刘知府在窗口再也望不到了,才转过头对李县令道:“那人不能留了,赶紧处理掉!”

“谁?”

刘知府瞪他一眼:“白天那人,赶紧处理了!”

“处理她做什么?”李县令大惊,想起白天戚雯的话,他连忙劝,“你可别做傻事!白天大长公主已然是记住她了,你没听?她要亲自带她去江宁。”

刘知府就瞪他一眼,低声道:“让你去就去,就是苏大人知道了,也会同意的。”

主要是想起那两张极为相似的脸,他就害怕啊。

听说苏大人同意了,李县令也不问了,点点头:“这事儿好办,疫病横行嘛…”

一夜无梦。第二日一早,戚雯和姜婵刚刚洗漱完,侍卫长就急急忙忙进来了,避开其他人,拿出一张信纸。

戚雯也不接:“说什么了?”

侍卫长就简单说了,皱了皱眉:“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甚至上回那种明显的小心思都没有。

对于这个回答戚雯一点也不意外,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昨晚有什么动静吗?”

侍卫长摇头。

戚雯微微颔首,不说话了。

外头小丫头提了食盒过来,她起身,伸手在姜婵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