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哑奴 > 第19章 第 19 章

哑奴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三山而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4:44 来源:文学城

戚雯这话说得太笃定,姜婵一时间反倒不好反驳。

她倒是有心想反问一句:知道还问我?

但是她没有。

但是她的沉默在戚雯眼里就是默认了。

她不说话,戚雯一时间也后悔,两人僵持了好半晌,才各自歇下了。

这回两人没住一个屋。

姜婵回到自己那间屋子,边走就边想,戚雯这人有时候也怪怪的。

总是问她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姜婵无声地叹口气,只能逼自己不去想这些,早早洗漱了休息。

反正这一路过来,她不是在赶路就是在睡觉了。正经赶路的时候毕竟歇息不好,还真要好好睡一觉。

于是姜婵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外头天还没亮。

耳边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声,衬得凌晨的夜越发漆黑。她估摸着戚雯还没醒,也就不着急起身。

睡不着了,就静静地躺在床上听雨。思绪也飘得越来越远。

自从那天在小镇说起小妹过后,这几天她就时常想起家里人。活泼可爱的小妹、温柔善良贴心的娘亲、一般见不着但也算关心自己的父亲。

如今这些人都不在了…

其实她想,也并不是多么思念一个人,只是从前相处的画面不断在脑中闪过。有时候碰见一件东西,一个场景,就能叫她想起一些事,就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一般。

就像现在这淅淅沥沥的雨。

她想起小时候,大约只有五岁的样子,也是一个下雨天,她一定要出去玩。

不是去花园玩,就是要去踩水。

但是娘亲不许啊,踩水就会湿了鞋子,鞋子湿了脚就要受凉,受凉了她就要风寒。

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一定要去。最后拗不过她,只好给她穿了小羊皮鞋,叫小丫头撑伞带她到院子里玩,娘亲就在廊下看着她蹦蹦跳跳,又高兴又担心。

黑暗中的姜婵无声笑了笑,那时候太小了,还不懂事…

一晃都这么多年了。

所以,她怨戚雯吗?

问题又转回来,姜婵想,应该还是有一点,但也没有特别多。

毕竟,造成这一切的不是戚雯。她怨她,只是为了那些刻意的刁难。

姜婵就这么听着雨直到天亮,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她起身洗漱过后转到隔壁屋子,戚雯已经洗漱好了,客栈的小丫头正提着食盒过来。

见她过来,戚雯示意她坐下:“等会儿我要出去一趟,你在客栈好好待着。”

姜婵知道她要去看看,就道:“我跟您一起去吧。”

戚雯点头:“也好,随你。”

早膳上来,两人再也不开口,都默契地没有提昨天那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用过早饭洗漱过后,讲真正要出门,刘知府和李县令就来了。

就几条街道,也不远,戚雯拒绝了马车,选择走路过去。

刘知府一脸纠结,倒是李县令立马就跟着戚雯动身了。

戚雯走在中间,姜婵和侍卫长一左一右,刘知府和李县令大约也能察觉到姜婵对他们的不喜,丝毫不敢有怨言地跟在后头。

侍卫长一早摸清了路线,此时一边走一边给戚雯讲。

这几条街道本来是有人居住的,不过因为和集中病人的村子挨得近,衙门为了保险起见,就让人先搬进了城东的安置房里。如今这边街道也有零星的几个人,要么是不愿意搬的,要么就是临时住在这边的太医和衙门的差役。

一边走一边能遇到洒陈醋和生石灰的差役,戚雯点点头,聊胜于无嘛。

一行人到村口的时候,只见村口架起了三口大锅,里头都是熬煮的药材,预防的,治病的,都有。

药味中混杂着腐烂的味道,令人心中很不舒服。

见戚雯过来,三位太医吓了一跳,连忙问安。

百姓三三两两一起坐在地上,偶有低声交谈,大多面带愁容。原本就疑惑地偷偷看几人的百姓见县令大人也在后头就更疑惑了。更疑惑了。

他们倒是知道朝中有位公主,但是根本没想过这位公主会到这儿来。

不过在听清几位太医的称呼后,百姓们看向戚雯的眼神就变了。

有怒目而视的,但更多的是突然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了。

姜婵看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戚雯也看在眼里,她朝刘知府看了一眼,刘知府立马会意,他朝京城方向拱手:“各位父老乡亲们,受苦了!”

“陛下于宫阙之中听闻镇江江河泛滥,沃野成泽,百姓陷于水火,陛下日夜焦灼,寝食难安,想亲自来看望大家,又有山河阻隔,国事缠身。”

“所以,陛下特地派大长公主殿下代圣驾前来察看灾情。”

见众人反倒因为这番话有了些愤恨之色,刘知府就跟没看见一样连忙补充:“大家也不要怕,如今有太医院神医在此,定能为大家治好。殿下也说了,此次所有赈灾粮米、医药汤剂,必足量发放至每位乡亲手中。等天气放晴,本府也会帮助大家重建房屋,发放粮食和种子,必助各位乡亲度过难关。”

听闻县令大人和知府大人来这边了,不少百姓也过来看热闹,正好听见最后一句,顿时满面感激,原本有着愤恨的百姓们脸上也浮现出感激之色,不少人也朝着京城方向下拜。

戚雯看了一眼笑容满面的刘知府,亲手将身前一人扶起来:“诸位都起来吧。本宫与陛下的心都是一样的,此番前来,定会看大家好了才走。”

刘知府的笑容一顿。

好了才走?

戚雯这是打算在这里待多久?

见情况差不多了,戚雯就让大家都忙自己的,她倒是不介意,偶尔同百姓说几句话,一圈下来,百姓们的惶恐不安也少了许多,对太医和官府也更加相信了。

倒是姜婵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

一旁的侍卫长却比她看起来轻松,还笑着问一旁的刘知府:“刘大人,看来你们衙门口碑不大好啊?”

刘知府后知后觉有些害怕,闻言打哈哈道:“您说笑了,百姓多多少少还是敬畏衙门…”

侍卫长也就笑笑不说话了。

不过,戚雯和姜婵可都没有放过先前百姓脸上的愤恨。

为什么呢?

姜婵回头看了一眼刘知府和李县令。

姜婵走这一遭本就是来安百姓的心,如今该说的都说了,那番话百姓自然也会传出去。目的达到了,她们反倒不好继续留在这。

主要是她身份高,众人真的怕她出意外。

一行人准备回去,因为听到消息跑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怕冲撞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回去还是坐马车。

刘知府和李县令在后头的马车上,待马车缓缓启动,姜婵才跟戚雯说:“这些百姓瞧着都是染了疫病,不过我仔细看了看,有些百姓手心发黑,有些则没有。我问过几位大人,他们也早就发现了,只发现这些人还得了其他的病,但是一时还没查出来。”

毕竟和疫病的表现太像了。除了手心发黑这一点,其他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侍卫长此时也想起来一件事:“昨日我探路时打听过,那些被集中在一起的百姓并不都是同一个地方的。有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也有街上的。”

姜婵也疑惑了:“这不稀奇,许是病情发现的时间不一样。”毕竟隔离的话,也没人管你是不是在你们村了。

侍卫长也点头:“是啊,这不稀奇,可这不还没说完嘛。我听说,这边几条街是三年前才建起来的,住的都是前几年被招去修河堤河道的百姓。”

姜婵觉得有些不对,但一时没想起哪儿不对,见戚雯没有开口的意思,侍卫长只好自己解释:“一般修缮河道这事,都是从附军户和附近的村子里征人的。”

也就是说,那些留在镇子上的人大多都是军户和农民。

她这么一说,姜婵也就明白了。军户还好,但是大多数农民都守着那一块地呢,不回去的话,家中的地怎么办?

皇帝登基可没说减免三年赋税。

况且,这身份和地址都是在衙门里上了户籍的,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不是说每人给五两银子…”姜婵说到一半突然不说了。

五两银子看着是多,但也确实干不了多少事,至少不能指望这五两银子过一辈子。

想到这里,其实问题已经很明显了。

姜婵去看戚雯,戚雯刚才一句话也不说,不知道心中如何想的。

只是刚才这些,戚雯肯定也想到了,不说话怕是已经有了打算。

姜婵默默想着。

“公主殿下为小民做主!”

“请殿下为小民做主啊!”

马车突然停下,姜婵没坐稳晃了晃,还没反应过来,外头一阵哭喊。

侍卫长已经率先下了马车:“怎么回事?”

车夫正因没驾好车担惊受怕呢,此刻听她问,连忙道:“是这位妇人突然冲出来拦车。”

他指了指地上跪着哭喊、正要起身冲过来的妇人。

侍卫长连忙将人拉住。见戚雯出来,更是死死将人拉着。

可不能让她冲到戚雯边上去了。

这时,后头听了动静都刘知府和李县令也赶忙过来,一见有人拦车哭喊,顿时怒道:“人呢!都哪去了!还不赶紧把她拉下去!”

立马就有几个人过来要拉着妇人离开。

妇人的哭喊声越来越大,姜婵看了刘知府一眼,无法,对方只能放人。

“你有何冤,要本宫给你做什么主?”戚雯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