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夜相拥后是晴天 > 第11章 姜野赴他国,室友以非昨

雪夜相拥后是晴天 第11章 姜野赴他国,室友以非昨

作者:森九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58:41 来源:文学城

姜野被送进矫正中心三个月。

后来是姜野妈妈去探望时心疼孩子,不顾他爸的反对,把人接出来的。

姜野在家里养了好几个月,才和走之前差不多重。

姜野遇到沈宁的当晚,就被告知要出国留学的。

那天晚饭桌上,父亲把一张印着外文的文件推到他面前,说已经托人办好了手续,下周就走。

姜野捏着筷子的手猛地收紧,筷子“当啷”掉在桌上,他抬头看父母,喉咙发紧:“我不去。”

“由不得你。”母亲把碗往他跟前怼了怼,语气硬得像块石头,“去了那边重新开始,别再想些乱七八糟的。”

姜野还想争辩,却被父亲一个眼刀堵了回去。他知道,这事没得商量。

夜里他蜷在被窝里,摸出沈宁塞给他的那颗大白兔奶糖,糖早就化得没了形状,糖纸黏在手心,甜腻的味道混着潮气,呛得他眼睛发酸。

他想给沈宁捎句话,却连个能联系的方式都没有。

姜野父母送他出国的前夜,屋里的灯亮到后半夜。

他蹲在床底翻出个铁盒子,里面躺是沈宁塞给他的那颗奶糖的,早被他摩挲得发毛。

窗外的月光落在糖纸上,泛着点白,他攥着糖往怀里塞,又摸出藏在床垫下的零花钱,借着夜色从后窗翻了出去。

夜风刮得人发冷,他往车站跑时,帆布鞋踩在石板路上哒哒响。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先去江沪,找个能看见火车站的小旅馆住着,沈宁考去江沪了,总有天能等来他。

可刚跑到路口,一束车灯猛地扫过来,刺得他睁不开眼。

父亲的车停在路边,男人推开车门走下来,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攥住他的胳膊往车里拽:“别折腾了。”

姜野挣得厉害,“我不去国外!”他梗着脖子喊,嗓子哑得发疼,“我要等沈宁!”

父亲没说话,只把他往车里塞,力道大得捏得他胳膊生疼。车开起来的时候,扬起一片灰尘。

沈宁是第二天凌晨接到姜野队员电话的。

“姜野要走了!去机场了!”队员在那头急得快哭了,“他爸连夜带他去的!”

沈宁抓起外套就往机场跑,拦出租车时手都在抖。

车开得飞快,窗外的树往后退成模糊的绿,他攥着手机,指节发白。

姜野说过要等他的,说过要去江沪的,怎么能说话不算数?

赶到机场时,广播正播报登机信息。

他往检票口跑,远远看见姜野被他父母夹在中间,正低头往检票口走。

沈宁犹犹豫豫不敢上前。但是在姜野进检票口前一刻,还是喊出了声:“姜野!”

“沈宁”,姜野猛地回头,看见他,眼睛瞬间红了。

他挣开父母的手冲过来,攥住沈宁的手腕,掌心烫得吓人:“等我回来。”

“你去哪?”沈宁的声音发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美国!”姜野的指尖蹭过他的手背,像以前无数次那样轻轻摩挲。

“但我会回来的。你等我,别乱跑,在江沪等我。”

他说着,忽然低头,在沈宁嘴上轻轻印了个吻。很轻,带着风的凉意,却烫得沈宁心口发疼。

“走了!”姜野的父亲过来拽他,男人的力气很大,硬生生把两人分开。姜野被拖着往检票口走,还在回头看,嘴里反复念着“等我”。

沈宁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被人群吞没,直到再也看不见。

广播的声音还在响,周围人来人往,脚步声、说话声混在一块儿,可他什么都听不见,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响。

手里好像还留着姜野的温度,嘴上好像还沾着他的气息。

沈宁蹲在地上,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冰凉的地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他会等的。他想。不管等多久,都会在江沪等他回来。

沈宁是在姜野走之后,学习突然发力的。

先前被霸凌搅得没心思看书,可自从在超市见了姜野那一面,他像是突然攥住了根救命的绳。

课桌上刻了个小小的“沪”字。

他记得姜野说过,去江沪等他,因为那里是他曾经生活的地方。

他把那些嘲笑的话、推搡的力道都咽进肚子里,熬夜刷题时就摸出那条围巾闻闻,累了就趴在桌上睡会儿,他把姜野送的戒指串了一个绳子戴在脖子上。

梦里总梦见姜野站在梧桐树下冲他笑。

后来放榜那天,沈宁在红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后面跟着江沪一所大学的名字。

他站在人群里,风把头发吹得乱晃,却忍不住咧开嘴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轻声说:“姜野,我去等你了。”

九月的江沪还留着夏末的热意,沈宁拖着行李箱站在大学门口,梧桐叶被晒得发亮,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响。

报到处挤着不少人,他排着队时总忍不住往周围看。

总觉得姜野会突然从哪个角落冒出来,像以前那样拍他肩膀,笑着说“我等你好久啦”。

报道完去宿舍楼的路上,他碰见个眼熟的男生,是以前和姜野走得近的篮球队队员,叫张强。

沈宁攥紧了书包带追上去,声音有点发颤:“张强,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沈宁。”

张强愣了下,眼里飞快掠过点复杂的神色,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姜野现在在哪个城市吗?”沈宁盯着他,心跳得厉害,“他和你有联系吗?我们说好……”

话没说完就被张强打断了,他往旁边退了半步,压低声音:“姜野具体去哪,我也不清楚。”

沈宁像被人攥住了喉咙,刚才还暖烘烘的风突然变得凉飕飕的。

他僵了好几秒才找回声音:“那……那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微信或者邮箱都行。”

张强别开脸,摇了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没有。他走之前没留。”

顿了顿又补了句,声音更低了,“就算有……我也不能给你。我爸在姜野他爸手底下干活呢,要是被知道了……我家担不起。”

话说得直白又无奈。

沈宁看着他躲闪的眼神,慢慢松开了攥着书包带的手,指节泛白。他知道张强没说谎,姜野爸妈那样的态度,怎么会让姜野留联系方式给他。

“行,我知道了。”沈宁扯了扯嘴角,想笑却没笑出来,“谢了啊。”

张强没再说什么,点点头就快步走了。

沈宁站在原地,看着行李箱上被太阳晒出的光斑,忽然觉得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沉得厉害。

沈宁拖着行李箱往宿舍楼走,梧桐叶的影子在地上晃,像被揉碎的光斑。

宿舍在四楼,没电梯,他拎着箱子往上爬,台阶磕得箱轮咯噔响,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那件灰色的围巾。

是当年织给姜野的,后来姜野等救护车时,给他挂在脖子上,他一直带在身边。

他伸手把围巾拽出来,绒面磨得发旧了,边角还沾着点洗不掉的污渍。

他贴在脸上蹭了蹭,还是软乎乎的,像姜野以前往他手里塞暖水袋时的温度。

可现在暖水袋不在了,姜野也不在了。

走进宿舍,里面已经来了三个人,正围着桌子拆行李。

见他进来,有人抬头笑了笑:“新室友?我叫赵磊,睡你对面铺。”男生热情地挥了挥手,又指了指旁边戴眼镜的男生,“他是林舟,还有那个正贴海报的,是周扬。”

沈宁扯了扯嘴角,算是打过招呼,弯腰将行李箱拖到墙角。他蹲下身,他轻轻把围巾叠好,放进枕头底下,像是藏起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沈宁,你是江沪本地人吗?”林舟推了推眼镜,随口问道。

“嗯。算是吧!”沈宁应了一声,伸手去拿行李箱里的被褥,动作有些迟缓。

“咱们宿舍也算有个本地人了”林舟笑道。

周扬贴完最后一张海报,转过身拍了拍手:“都收拾完了没?等会儿一起去食堂吃顿饭啊,听说学校二食堂的糖醋排骨超有名。”

“你们去吧,我有点累,想先歇会儿。”沈宁婉拒了,他现在没心思吃饭,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沉得喘不过气。

室友们没多劝,拿上校园卡就出了门。

宿舍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梧桐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

沈宁坐在床沿,从枕头底下摸出那条围巾,再次展开。他把脸埋进围巾里,熟悉的气息早已淡去,可他还是忍不住攥紧了,指腹反复摩挲着起球的绒面。

张强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就算有联系方式,我也不能给你”“我家担不起”。

他知道姜野的父母一直反对他们来往,当年姜野的离开,或许从来都不是“处理好家里的事就回来”那么简单。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消息:“宁宁,到宿舍了吗?缺什么就跟妈说。”

沈宁回复“都好,放心吧”,指尖却有些发颤。

他想起姥姥去世时,妈妈抱着他说“以后只有你了”,那时候他以为自己足够坚强,可现在,面对姜野的杳无音信,他却觉得无比无助。

他起身走到窗边,沈宁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空落落的。

他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了他们曾经约定好的城市,可那个说好要一起走下去的人,却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他抬手摸了摸指胸口的戒指。

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姜野给他戴上时的温度。沈宁轻轻叹了口气,抱紧怀里的围巾。

“姜野,”他对着空气轻声说,声音轻得像一阵风,“你到底在哪啊?”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就到了冬天。

江沪的冬天比鲁南湿冷,裹的在厚身上也发凉。

沈宁把姜野的围巾围在脖子上,绒面贴在皮肤上,暖了点。

去食堂打饭时,看见窗口有卖菜煎饼的,他站着看了会儿,买了个双蛋的,加了韭菜。是姜野以前爱吃的。

咬了一口,有点咸,不如她妈妈烙的好吃。

沈宁蹲在食堂门口慢慢啃,雪飘了下来,落在头发上,凉飕飕的。他想起鲁南的冬天,姜野也是这样蹲在他身边,啃着菜煎饼。

他不知道姜野什么时候会回来,甚至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可他总得等着。就当是,替当年那个在机场哭着的自己,再等一次。

大学时候沈宁和赵磊关系不错,赵磊是那种走在人群里会被一眼注意到的男生。

他五官清俊舒展,笑起来时眼角会弯成好看的弧度,像揉了把细碎的阳光在里面。浑身透着“阳光开朗小奶狗”的劲儿,身边自然从不缺主动靠近的人。

这份帅气和沈宁截然不同。

沈宁的身上总裹着一层淡淡的疏离感,眉峰微挑时带着点生人勿近的冷,连指尖垂落的姿态都透着种易碎的清冷,像是雪天里独自立在枝头的梅,好看却难靠近。

很少有人知道,这样外向的赵磊,自小最痴迷的是舞台剧。

高中时就总泡在学校的戏剧社,穿着不合身的戏服念台词,连吃饭时都在琢磨角色的语气。

沈宁当时对演戏,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导员硬是要他报一个。沈宁抱了一个吉他社。

他小时候考过证书来着。这几年没练也不知道忘光了没。

想当年,赵磊在台上演莎士比亚的剧,灯光打在他身上,少年褪去平日的跳脱,眼神里满是对角色的认真,连念独白时的停顿都恰到好处。

散场后,有同校的老师拉着他说“你这条件,不去当演员太可惜了”,赵磊当时只挠着头笑,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这份“可惜”真的成了契机。

大三下学期,一个电影剧组来学校选角,赵磊陪着表演系朋友去试镜,却意外被导演看中,拿到了一个重要的配角。

他没犹豫太久,收拾好行李就进了组,每天跟着前辈学演戏,拍夜戏到凌晨也不喊累。

期末时只匆匆回了趟学校参加考试,考完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剧组,连和沈宁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再后来,沈宁也误打误撞进了娱乐圈。

起初两人还会偶尔发消息,说说各自的近况,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忙,赵磊忙着跑剧组、赶宣传,沈宁也开始接触综艺和代言,对话框里的消息渐渐从“今天拍了场淋雨的戏”“我这边录节目到半夜”,变成了偶尔的“新年快乐”“生日快乐”,最后慢慢没了声响。

曾经并肩坐在教室后排的两个少年,终究在各自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成了彼此朋友圈里偶尔刷到的“熟人”。

晚宴的水晶灯晃得人眼晕,沈宁端着酒杯站在角落,余光却猝不及防扫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是赵磊。

自从上一部剧凭少年角色小火一把后,赵磊就突然淡出了大众视线。网上众说纷纭,最离谱的猜测是他退圈结婚了,营销号翻来覆去地扒着,却没扒出半点实锤。

沈宁其实也留意过,以前的赵磊多爱发朋友圈啊,今天拍了场有趣的戏,明天吃到了好吃的剧组盒饭,连路边看到的流浪猫都会分享。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再点进他的朋友圈,页面只剩一片空白,偶尔能刷到的几条,也全是不带任何情绪的工作宣传,像台设定好的发稿机器。

沈宁犹豫了几秒,还是朝赵磊走了过去,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

赵磊回头看到他时,眼神明显顿了一下,随即扯出个浅得几乎看不见的笑,声音有点闷:“还好,还好。”

说话时,他的目光总在闪躲,要么落在沈宁身后的花瓶上,要么盯着自己的鞋尖,完全不敢和沈宁对视。

沈宁还想再说点什么,远处就有人喊赵磊的名字,说制片人找他聊事。

赵磊像是松了口气,匆匆说了句“我先过去”,转身就融进了人群里,背影看着竟有些仓促。

晚宴散场后,沈宁坐在车里,犹豫了很久,还是点开了和赵磊的微信对话框,敲下一行字:“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吃个饭吧,好久不见了。林舟和周杨也常念叨你,说想聚聚。”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他盯着屏幕等了很久,直到手机自动暗下去,也没等到任何回复。

那条消息像一颗被扔进深河的石头,连一点涟漪都没激起,就悄无声息地沉了底。

周杨每次聊起赵磊,语气里总带着点不平:“你说他是不是飘了?以前哥几个好得能挤一张床,现在倒好,发消息不回,约吃饭也没影,不就是火了一场吗,至于摆这么大架子?”

沈宁每次都没接话,他没法认同周杨的话——他太清楚赵磊是什么样的人了。

赵磊从来不是那种粗线条的人,他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没说出口的情绪,会在朋友难过时递上恰到好处的安慰,也会在大家热闹时悄悄照顾到落单的人。

那样高的情商,那样细腻的心思,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名气就变得见利忘义?

沈宁总觉得,赵磊的疏远背后一定有别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