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守望的距离
陆清让出差的那几天,程念感觉自己像是丢了魂。每天早上,她依然准时出现在走廊尽头的"老位置",却只能望着空荡荡的校门发呆。护城河边的梧桐树已经冒出新芽,春意渐浓,她的心却还停留在那个飘着雪松香的冬天。
周三晚上,她终于忍不住给陆清让发了条消息:"老师,您那边还顺利吗?"
消息发出去后,她坐立难安,每隔几分钟就要查看一次手机。直到深夜,手机才终于亮了:"一切顺利。明天就能回去。你最近有坚持写读书笔记吗?"
程念抱着手机,反复读着这条简短的消息,仿佛要从字里行间读出更多含义。她迫不及待地回复:"有的!我写了《红楼梦》的读书笔记,等您回来指教。"
这次陆清让回复得很快:"期待看到你的新作。早点休息,晚安。"
"晚安"两个字让程念辗转难眠。她在日记本上写道:"老师说期待看到我的新作,这是不是说明她也在想我?也许只是我自作多情,但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足够让我开心一整夜。"
周四一整天,程念都处在一种微妙的期待中。放学后,她特意绕到花店,买了一小束白色的雏菊——她记得陆清让最喜欢这种花。把花小心地插在办公室窗台上的花瓶里后,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周五清晨,程念比平时起得更早。她特意穿了那件陆清让夸过好看的浅蓝色毛衣,头发也仔细梳理过。走到校门口时,她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
七点二十分,那个思念已久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校门口。陆清让今天穿着一件淡粉色的衬衫,外搭米白色针织开衫,整个人看起来比出差前更加容光焕发。程念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课本,感觉手心都在微微出汗。
"老师早!"她几乎是跑着迎上去的。
陆清让看到她,眼睛微微一亮:"早。几天不见,你好像长高了些。"
这句随口的问候让程念心里甜丝丝的。她亦步亦趋地跟在陆清让身边,像只终于等到主人回家的小狗。
"出差辛苦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还好,就是特别想念学校的早餐。"陆清让笑着指了指早点摊的方向,"要不要一起去?我请客。"
这是陆清让第一次主动邀请她共进早餐。程念强忍着内心的雀跃,轻轻点头:"好..."
早点摊的老板娘看到她们,热情地招呼:"陆老师回来啦!这位同学这几天天天来问您什么时候回来呢!"
程念的脸瞬间红透了,低着头不敢看陆清让的表情。陆清让只是温和地笑了笑,没有追问。
等餐的时候,陆清让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纸袋:"给你的,当地的特产。"
程念接过纸袋,里面是一盒精致的书签,每一枚都印着不同的古典诗词。最让她心跳加速的是,盒子里还有一张便签,上面是陆清让熟悉的笔迹:"愿你在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谢谢老师..."程念的声音有些哽咽。她突然很想知道,陆清让是不是也给其他学生带了礼物。
"其他同学都有吗?"她鼓起勇气问。
陆清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只给你带了。因为只有你会这么用心地写读书笔记啊。"
这句话像蜜糖一样在程念心里化开。她小口喝着豆浆,感觉今天的豆浆格外香甜。
早餐后,她们并肩走向学校。春风拂面,路边的樱花已经开始绽放。程念偷偷瞄着身旁的陆清让,发现她的侧脸在晨光中格外柔和。
"老师,"她轻声说,"我写了新的读书笔记,关于《红楼梦》的。"
"哦?"陆清让感兴趣地转头,"这次又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我写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性..."程念组织着语言,"特别是黛玉葬花那段,我觉得那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
陆清让赞许地点头:"这个角度很新颖。其实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敏感和忧伤,不能简单地用'矫情'来概括。"
走到办公室门口时,陆清让突然说:"下午放学后,带着你的读书笔记来找我吧。我很想看看你是怎么解读《红楼梦》的。"
这一整天的语文课,程念都处在一种飘飘然的状态。她看着讲台上的陆清让,感觉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动人。当陆清让讲到《滕王阁序》中"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时,她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程念的方向。
下课铃响后,程念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给陆清让发了条消息:"老师,今天讲课辛苦了。"
很快,手机亮了:"不辛苦。期待下午看到你的读书笔记。"
程念把这条消息反复读了好几遍,才心满意足地收起手机。
下午放学后,程念抱着读书笔记来到办公室。今天陆清让似乎特意在等她,桌面上已经整理出一片空位。
"坐。"陆清让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我看看你的新作。"
程念紧张地递过笔记本。这次她写的不仅是文学分析,还夹杂了一些私人的感悟。在分析黛玉葬花时,她写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些落花,明明想要绽放得久一些,却总是敌不过时光的流逝。"
陆清让读得很认真,时不时用笔做些批注。当看到那段私人的感悟时,她的笔尖停顿了一下。
"写得很好。"良久,陆清让抬起头,眼神复杂,"不过...你似乎把自己的情绪带入了太多。"
程念的心猛地一沉:"这样写不好吗?"
"不是不好。"陆清让轻轻叹了口气,"只是...太过投入有时候会受伤。你还年轻,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扎进程念的心里。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我明白了..."她小声说。
陆清让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我送你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有些沉默。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程念故意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影子始终紧紧跟着陆清让的影子。
"老师,"她突然开口,"您觉得师生之间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才合适?"
陆清让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她转过头,夕阳在她的眼镜片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不一样。"
"那对您来说呢?"程念鼓起勇气追问。
陆清让沉默了很久,久到程念以为她不会回答了。就在她们走到小区门口时,陆清让才轻声说:"对我来说,最好的距离就是既能给予指导,又不会越界。"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把程念浇了个透心凉。她站在原地,看着陆清让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感觉心里空了一块。
那天晚上,程念在日记本上写道:"老师说要保持距离,我明白她的意思。可是心要往哪里去,从来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就像明知飞蛾扑火会受伤,却还是忍不住向往那点光明。"
从那天起,程念开始刻意保持距离。她不再每天早上去走廊"偶遇",作文指导时也尽量表现得公事公办。陆清让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变化,但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她交来的读书笔记上批注得更加认真。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周。直到一个雨天的傍晚,程念因为值日留在教室打扫卫生。当她准备离开时,发现雨下得很大,而自己忘了带伞。
就在她站在教学楼门口犹豫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没带伞?"
程念转过身,看见陆清让站在楼梯口,手里拿着一把墨绿色的雨伞。
"老师..."她小声说,"我等雨小一点再走。"
"我送你吧。"陆清让撑开伞,"正好顺路。"
雨中的护城河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她们共撑一把伞,距离近得程念能闻到陆清让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雨点敲击着伞面,像是在为她们伴奏。
"你最近好像不太来找我了。"陆清让突然说。
程念低下头,看着雨水在脚下汇成小溪:"我怕打扰老师..."
"不会打扰。"陆清让的声音很轻,"其实...我很喜欢看你的读书笔记。每次都能从中看到新的思考。"
这句话让程念的心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跳动。她偷偷瞄了一眼陆清让,发现她的耳根微微泛红。
"那...我明天早上还能去走廊背书吗?"程念小心翼翼地问。
陆清让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笑纹:"当然可以。其实每天早上看到你在那里,我都会觉得这一天有个美好的开始。"
雨渐渐小了,夕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在天边画出一道彩虹。程念看着身旁的陆清让,突然觉得,也许这样的距离就很好——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就像天边的彩虹,虽然触碰不到,但能这样静静欣赏,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送到小区门口时,陆清让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这个给你。是我整理的一些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程念接过信封,感觉手里沉甸甸的。她知道,这不仅是学习资料,更是陆清让无声的关心。
"谢谢老师。"她轻声说,"我...我会好好用的。"
陆清让点点头,转身走进渐停的雨中。程念站在原地,直到那个身影完全消失在街角,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
除了整理好的作文素材,里面还有一张便签,上面是陆清让清秀的字迹:"有时候,适当的距离不是为了疏远,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望。继续努力,我看好你。"
程念把便签紧紧贴在胸口,感觉眼眶有些发热。她明白陆清让的用心,也懂得这份守望的意义。
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感悟:"原来最美好的距离,不是紧紧相拥,而是遥遥相望。就像星星与月亮,虽然永远隔着光年的距离,却能在夜空中彼此照耀。这样的守望,或许才是最长情的陪伴。"
从那天起,程念找到了新的平衡。她依然每天早上去走廊"偶遇",但不再带着忐忑的期待;她依然每周去找陆清让指导作文,但不再怀着隐秘的心思。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化作学习的动力,努力成为配得上这份守望的人。
而陆清让,也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不会太近,以免越界;不会太远,以免生疏。她们就像两颗保持着恰当轨道的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却又能感受到彼此的引力。
这样的关系,或许就是师生之间最美好的状态。程念想。不求结果,不问将来,只要还能在晨光中相见,在夜色中同行,就已经是青春最好的馈赠。
而那个带着雪松香气的人,将永远是她生命中最亮的指引,最暖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