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血色樱花盛放时 > 第3章 是诗人,是酒仙

血色樱花盛放时 第3章 是诗人,是酒仙

作者:洄游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3:40 来源:文学城

藏书阁是一座五层高的阁楼,但与国都之中任何建筑都不一样。

这座楼是以大乾国地脉中最优质的铁矿为原料,混合坚硬的沙石,聚集天下最优秀的工匠,将这些原料凝筑成一砖一瓦,搭建起了这座固若金汤的楼阁。

可以说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所有对神女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藏书阁中有大秘密,无数人闻风而来,无功而返。

神女阁被天下人奉为圣地,照理来说,里面的藏经阁该是珍稀古籍的安眠地。

然而,就像神女阁远非表面上那样的圣洁无暇,藏书阁自然也不是世人心中的书家圣地。

换句话说,这甚至算不上所谓的藏书阁——里面或许有秘密,但更多的是置人于死地的机关。

苏清作为凌烟离的亲传弟子,被特许多次进出藏书阁——不是看书,而是练武。

藏书阁中精妙的机关,既是防人杀人的利器,也是训练的绝佳场域。

她记得第一次进来时,师傅草草地讲了机关的设置与如何防守,便将她扔了进去。

她年纪小,听得一知半解,骤然闯入其中,利箭、飞刃、沙石直冲要害袭来,完全来不及反应。她只能跌跌撞撞地狼狈应付,不一会儿,身上便添了许多伤,浑身上下没几块好肉。等她觉得自己就要死掉时,冷眼旁观的师傅才将她带离。

师傅会给她用最好的伤药,十天之后,不管她伤好得怎样,都照常将她扔进去。

有时,师傅似乎心情不太好,就会放任她伤口流血,冷冰冰地站在一旁,似乎想要她死,却又在她奄奄一息时,有些慌乱地给她止血、抹伤药。

寒来暑往,如此六年。

新伤覆了旧疤,后来很少受伤了,那些疤痕便渐渐消退,只留下浅浅的印记。

苏清也从那个磕磕绊绊的小女孩,长成了在刀光剑影中游刃有余的少女,心也冷了下来。

曾经无数次地无助、哀求、哭泣、流血,到后来连伤到要害处也能面不改色地继续搏斗,苏清渐渐发现,将脆弱与伤痛扼杀在冷酷的铠甲内,其实没有那么难。

苏清盯着这座铁桶似的阁楼,眼中泛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她想起三月前,师傅突然要让她去藏书阁四层训练。

本来以弟子身份,她只能在一二层训练,因师傅特许,第三层也去得。

然而第四层与第五层却是禁地,苏清从未去过。

但那时师傅似乎很着急,连以往十日的养伤时间都不给,每隔七日就将她扔进去。

师傅,您当初力排众议,要将我带入藏书阁训练,是算准了有如今这一天,还是误打误撞的巧合?

苏清无声地勾起了嘴角,露出些许嘲讽的笑。

藏书阁外,寒鸦哀哀地叫着,平添几分凄婉的气息。

苏清正要寻机会进去,突然察觉身后有动静,银针脱手,飞身往后躲。

只见来人略一侧身,躲过银针,随后举起双手,主动拉下面罩,作了个友好的笑容,用唇语道:

“此处有埋伏。”

天色虽暗,却也有些星光,况且来人脸色白润,苏清能勉强辨清其所言。

她朝周遭扫了一眼,藏书阁外虽有人巡逻,人数却不多,以藏书阁的要紧程度,应当不至于如此疏忽。

又朝密林中看去,果然见有灌木草丛隐约有被压过的痕迹。

心绪不宁,有些大意了。苏清暗自懊恼。

不过苏清并未对眼前人放下疑心。

这人突然出现,还提醒自己有埋伏,纵然不是敌人,也身份存疑。

苏清不是轻易相信人的性子。

那人见她发现了埋伏,又道:

“我没恶意。你若信我,跟我走。”

然后转身就走,后背大喇喇地暴露在苏清的眼前,丝毫不怕身后人偷袭。

苏清犹豫片刻,随即跟上。手里备了根淬了剧毒的银针。

只见这人七绕八绕地,竟将自己带下了山。饶是苏清在神女阁待了十几年,也不知道那条路的存在。

山下是一个农户的居所,但院里没有鸡禽,圈舍中没有牲畜。

那人径直将苏清带入屋中,点了煤油灯,又添了几根蜡烛,屋里便明亮起来。随后将夜行衣褪去,赫然是一位女子。

女子身穿鹅黄色长裙,胸前挂着把平安锁,手中拿着一把佩剑,全身上下再没别的装饰。倒是腰间别有两个巴掌大的酒葫芦,与这身穿搭有些出入。

如瀑的长发垂到腰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一双凤眼在灯光下尤为灵动,眼尾微微往上,有种勾人心魄的美。

苏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人。不得不说,这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美而不媚,颇有些英气。

“你是什么人?”苏清戒备地问。

女子托了托下巴,笑道:

“我是诗人。”

苏清盯着她不语,女子也不在意,将腰间的葫芦取下来,饮了一口,淡淡的酒香弥漫在屋内。

喝完,女子双手一摊,道:

“好吧,其实我是酒仙。”

“说人话。”苏清冷冷道。

“真古板。好吧,我叫宁长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你可以叫我阿缨。”宁长缨摸摸鼻子,似乎对这种反应司空见惯,理了理碎发笑道。

“你怎么知道那有埋伏?为何要提醒我?”苏清语气冰冷。

“因为你好看啊!要是长得丑了点,我才不会救你。”宁长缨随后理所当然地答道。

苏清双眼冷峻地瞧着她。

“好吧,我承认跟踪了你。那也是你太不小心了,长得这么好看,还隔一两天就来这山下晃悠,想记不住你都难啊。”宁长缨笑着。

“我乔装打扮过了,也确信从未在山下见过你。”苏清语气平静,心中却起了波澜。这人早发现自己了?

“乔装打扮?唔……让我想想,你第一次来,是个书生模样。别说,扮得挺像那么回事,有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苦相。第二次来,扮作过路的农人,但你不知道,京城多晴日,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脸大多红紫,哪有你那样白净的?”

苏清瞬间起了杀心,随着她越讲越多,苏清的杀心也越来越重。

自己的伪装竟如此拙劣?如果眼前这女孩都识破了,那别人呢?看来多年来未出藏书阁,江湖经验确实不足。

宁长缨却好似没察觉到眼前人的杀心,自顾自地说着:

“第三次来,你扮作赤脚大夫,没什么破绽,就是我已经记住你的五官,一眼就认出来了。第四次……哎哎,有话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要动手我就认输!”

转瞬之间,苏清的剑便横到宁长缨的胸前,宁长缨朝身后的桌上一蹦,娴熟地举起了两手,嚷道:

“认输,认输。我知道打不过你啦。你不用担心,我没恶意。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看你十分面熟,想来是前世的熟人,想交个朋友而已。”

苏清难得嘴角一抽。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眼前人是个打不还手的缩头王八。

“你说清楚为什么跟踪我,我就不计较。否则,我随时可以要你的命。”苏清威胁道。

宁长缨见状,马上顺杆爬,开口说:

“其实也不是故意跟踪你。我那日路过,见这山无缘无故多了许多守卫,便有些奇怪。我绕山脚转了转,发现那群人鬼鬼祟祟地在山上搜什么东西……美女姐姐,要来一口吗?这酒可美味了……不要啊,好吧,这酒算是没福分领受美女姐姐的芳唇了……”

好好的一个姑娘,怎么像个登徒子?苏清感觉眉毛都在抽。

“天华山是神女阁所在处,虽然我对这机构没什么好感,你知道的,她们老装腔作势装神弄鬼的,可讨厌了。但游历到此,实在是好奇,就租了间民屋,每日隔得远远地观察过往行人,看有没有行迹可疑之人,就看到你啦。”

对上苏清怀疑的眼神,宁长缨莫名感觉有些怂。

她是真觉得苏清长得好看,有一种清冷出尘的气质,莫名地想要靠近。

“那你怎么知道我今晚会来?”苏清还是不太相信她的说辞。

“不难猜啊。你突然间消失好几日,要么出了事,要么在为夜间探查做准备。要是探查,藏书阁那么显眼,你肯定会去,我只需入夜之后守在那儿,自然能蹲到你。”

苏清有些无言以对。这是蹲了自己多少日了?难怪那眼睛下面覆了一层淡淡的乌青。

“好吧,这个问题暂且信你。最后一个问题,你什么身份?”苏清嘴上说着相信,戒心却一刻未曾放下。

“美女姐姐,我也算是有问必答了吧,俗话说君子之交要有来有回,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

宁长缨笑着,避开苏清的问题。

苏清冷冷地盯着她,大有不说就把你灭口的架势。

宁长缨对这人本就有些好感,又抓心挠肝地好奇她的身份,眼看着要建交失败,她索性豁了出去。

“好吧我说。但你先答应我一个条件,说完你不许不理我。”宁长缨说,眼睛里闪现出一丝犹豫,又补充道:“还有,不许赶我走,不许叫我回家!”

“我又不是你爹妈,管不着你回不回家。”苏清随口回道。离家出走的大小姐,麻烦。

宁长缨也不在意她语气中的冒犯与冷漠,小声说道:

“我是宁侯的女儿。”

“你说谁?”

一个侯府大小姐,为什么会对神女阁的事如此有兴趣?她为何看起来市井经验如此丰富,能轻易识破自己的伪装?

苏清怀疑自己听错了。

“宁侯爷。就那个宁侯。”声音细如蚊蝇。

“我是离家出走的。父亲要逼着我嫁一个不知道叫啥名的丑玩意儿,我不乐意,就跑了。”一旦开了头,后面的就顺理成章地说了出来。

“你觉得我会信?既是侯府千金,好端端的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苏清冷声道。

宁长缨见这人不信,接着道:

“侯府千金就该在后宅里绣花荡秋千等着嫁人吗?我打小习武,常跟着哥哥外出游历,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又和人学过易容之术,识破你的伪装本就不是难事。”

“况且,我阿爹阿娘又不是那些迂腐之辈,习个武,外出游历游历,有什么稀奇!”

苏清见她不似说谎,想了想,侯府的人暂时碍不着自己的事,便不欲和她多作纠缠。

“得,还是个逃婚的。”苏清嘲讽道,“既然事情明白了,我就走了,你继续逃你的婚,别再来搅我的事儿。”

说着,苏清转身就走,关门时想到了什么,冷冰冰地说:

“这位大小姐,别搅和到这件事里面,这里别久待。”

宁长缨有些呆滞。照理来说,不应该对她的身份有点惊讶,然后诚惶诚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她回家吗?

她果然不是寻常人!

“等等!我还不知道你名字呢?”宁长缨飞身出门。

苏清的身影早已不见,清冷的声音散在夜风里:

“萍水相逢,名字有什么要紧?”

宁长缨定在院子里,看着苏清离开的方向,犹豫要不要追上去。

顿了顿,她一拍脑袋,痛饮了一口酒,畅快地笑出了声:

“名字有什么要紧!‘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2)我自诩爱诗爱酒,竟连这个都参不透。聚散自有时,我又何必强留?”

夜风将女子的话语送到很远的地方,落入苏清的耳中,她身影顿了顿。

听说宁侯爷为人敦厚,宁夫人端庄温婉,怎会养出这样一个跳脱的女儿?

这大小姐还真是个奇人。

注:

(1)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祖咏《望蓟门》

(2)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出自李白《笑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