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融春信(瑜奇) > 第2章 融雪

雪融春信(瑜奇) 第2章 融雪

作者:解之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04:48:00 来源:文学城

合同签好了,王子奇捏着那份薄薄的文件,感觉自己像是攥着一块烧红的炭,又像是捧着一颗稀世的珍珠。走出“鲸落”画廊时,他的脚步都是飘的,深一脚浅一脚,差点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摔个跟头。惹得前台小陈忍俊不禁,又赶紧低下头掩饰。

黄景瑜站在二楼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那个年轻人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几乎是蹦跳着消失在街角。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里那点极细微的松动,并未完全散去。

他回到办公桌前,按下内线电话:“李经理,把王子奇,就是刚才那个年轻人的资料,包括他留的联系方式和地址,整理一份给我。另外,通知下去,下周的内部例会,增加一个议题:新人推介。”

电话那头的李经理显然有些意外:“好的,黄总。”

王子奇回到他那间租金低廉的出租屋。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冬天漏风,夏天闷热,唯一的好处是空间够大,被他改造成了集卧室、厨房、画室于一体的“多功能厅”。此刻,这里堆满了画框、颜料桶、调色盘,以及无数完成或未完成的画作,空气中满是浓烈的松节油和亚麻仁油的气味。

他小心翼翼地把合同放在一张相对干净的小桌上,像是举行什么仪式。然后,他环顾四周,第一次觉得这乱糟糟的地方,透出了一点名为“希望”的曙光。

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

翻遍通讯录,最后打给了远在老家的母亲。

“妈!我签画廊了!就那个特别有名的‘鲸落’!”电话一接通,他就嚷嚷开了,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电话那头的母亲显然对“画廊”没什么概念,只是听到儿子高兴,便也跟着高兴:“哎呦,是吗?啥落?听着怪玄乎的……签了就好,签了就好,以后就能稳定了吧?不用总饿肚子了吧?”

“嗯!稳定了!老板人可好了!特有眼光!”王子奇用力点头,仿佛母亲能看到似的,“妈,你放心,以后我肯定能画出名堂,让你过好日子!”

挂了电话,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他又开始在屋里转圈,看着满地的画,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作冲动。

他得画画,画更多,画更好!不能辜负了老黄的信任!

手机又响了,是个本地陌生号码。

“喂?王子奇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耳熟,是那个李经理。

“是我,李经理您好!”

“黄总交代了,让你明天上午九点,带着你现有的、你认为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作品,到画廊来一趟。他需要对你整体的创作脉络有个初步评估。”

“啊?明天上午九点?所有作品?”王子奇看着满屋子的画,有些傻眼。

“对,所有。需要帮忙搬运的话,可以提前说,画廊可以派车。”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王子奇连忙拒绝,让画廊派车来接他这些“家当”?他丢不起那人。

挂了电话,他看着如同战后废墟般的房间,哀嚎一声,撸起袖子就开始干。

分类、整理、打包……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有些大幅作品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他得拆框,只带画布。一直忙活到后半夜,才勉强将几十幅大小不一的画作分门别类,用旧床单、泡沫纸包裹好,堆在墙角。

第二天一早,王子奇顶着两个黑眼圈,租了一辆小货车,载着他几年的心血,再次奔赴“鲸落”。

这一次,少了忐忑,多了期待,但看着那一车五花大门的“包裹”,他还是有点心虚。

到了画廊后院专用的货物入口,李经理已经等在那里了。看到王子奇和小货车,他脸上闪过诧异,但很快恢复专业态度,指挥着两名画廊的工作人员帮忙卸货。

“黄总在二号展厅等您。”李经理对王子奇说。

二号展厅是一个相对小型的、用于内部评估或预展的空间。此刻,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排可移动的展架。黄景瑜站在展厅中央,依旧是简单的深色毛衣和长裤,身姿挺拔。

他看到工作人员陆续搬进来的那些包裹,神色不变,只是对王子奇点了点头:“开始吧。”

于是,王子奇开始像开盲盒一样,一件件拆开他的“宝贝”。

山水、人物、静物、抽象的、写实的……风格杂乱无章,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画明显能看到模仿某位大师的痕迹,有些则完全是凭感觉的胡涂乱抹。有些画布上甚至沾着可疑的污渍,边角还有磨损。

展厅里很安静,只有画布靠上展架的声音,以及王子奇偶尔因为紧张而发出的解说:

“这幅是去年夏天画的,那天雨特大,我就觉着窗外那树让雨打得特别带劲……”

“这个……嗐,这幅是瞎画的,那时候没啥灵感,就觉得颜色堆着好看……”

“老黄你看这个!这是我用刮刀直接刮的,感觉特别痛快!”

黄景瑜始终沉默着,一幅一幅地看过去,目光专注,偶尔会在一幅画前停留稍久,或者让王子奇把某幅画换个角度,调整一下光线。他很少提问,更少评价,但这种无声比任何言语都让王子奇感到压力。

李经理站在一旁,看着这堆质量悬殊的作品,眉头微蹙。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里确实有像《白桦林》那样闪现灵光的,但更多的是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练习之作。他不太明白老板为什么要花时间在这上面。

终于,所有画作都摆了出来,几乎占满了大半个展厅。王子奇站在自己这些“孩子”中间,有些手足无措,像等待审判一样看着黄景瑜。

黄景瑜踱步到展厅尽头,又从头慢慢走回来。最后,他停在王子奇面前。

“问题很多。”他开口,“风格不统一,缺乏明确的个人语言。基础薄弱,素描关系、色彩构成很多地方是错的。有些作品,急于表达,但能力跟不上想法,显得空洞。”

王子奇的脸一点点垮下去,脑袋也耷拉了下来。

他就知道……

“但是,”黄景瑜的话锋,总是落在这个转折上,“贯穿大部分作品,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王子奇猛地抬起头。

“一种原始的、未经驯服的生命力。哪怕是在那些模仿痕迹很重或者看似胡闹的作品里,也有。”黄景瑜的眼睛仿佛能穿透画布,看到创作者那颗不安分的心,“你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优点是本能和情绪,缺点是技术和控制。”

他顿了顿,看着王子奇的眼睛:“从现在开始,你要做的,不是抛弃你的本能,而是学会驾驭它。用技术和思考,为你这种本能找到更准确、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

王子奇似懂非懂,但感觉心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老黄说的,好像就是他一直以来模模糊糊感觉到,却说不清楚的东西。

“李经理。”黄景瑜转向一旁。

“黄总。”

“把这些画分类。左边这些,”他指了指大约三分之二的作品,“登记入库,暂时封存。右边这些,”他指向剩下的部分,“包括《白桦林》,作为他第一阶段的主推作品备选。另外,联系美院的陈教授,看他最近有没有时间,给我们王画家做个短期的基础强化辅导,费用画廊出。”

“好的,黄总。”李经理立刻记下。

王子奇愣住了。

封存?辅导?费用画廊出?

“老黄……这……这得花不少钱吧?我……”他有点慌,感觉自己欠下的越来越多了。

黄景瑜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签了你,你就是‘鲸落’的资产。投资,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你要做的,是把这些投资,变成更有价值的作品。”

他的用词很商业,很冷静,却奇异般地安抚了王子奇的不安。

是啊,这是投资,他得拿出回报才行!

“还有,”黄景瑜补充道,眼睛扫过王子奇那身沾满颜料、与画廊格格格不入的旧衣服,“以后来画廊,注意一下着装。不是要求你穿得多奢侈,但起码的干净整洁,是对这个空间、也是对你自己作品的尊重。”

王子奇脸一红,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毛衣上的一块干涸的颜料渍:“哎,知道了老黄,我回去就收拾!”

接下来的日子,王子奇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的节奏。

黄景瑜为他安排的“基础强化辅导”,来自美院一位以严格著称的老教授。第一堂课,老先生看着王子奇那野路子出身的画法,就皱紧了眉头,从最基础的几何形体、光影关系开始“回炉重造”。王子奇画了这么多年画,第一次被人如此细致、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地挑剔每一根线条、每一块明暗。他常常被批得满头包,憋着一股劲儿,在画架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跟那些他自以为早就掌握的“基础”死磕。

同时,黄景瑜也开始带着他参与一些画廊的日常事务,比如布展、接待重要的藏家、旁听艺术评论家的研讨会。让他不只是埋头画画,也开始理解艺术市场的运作逻辑,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阐述自己的作品。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有一次,画廊接待一位重要的收藏家,黄景瑜让王子奇在一旁作陪。当收藏家问及他某一幅备选作品的创作理念时,王子奇凭着直觉插了句嘴:“我觉着吧,这画颜色挺鲜亮,但里头没啥劲儿,光好看了。”

话一出口,气氛瞬间有点尴尬。

那位收藏家挑了挑眉,没说话。李经理在一旁脸色都变了。

黄景瑜却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地看了王子奇一眼,然后对收藏家从容地解释道:“王画家性格直率,他的意思是,这幅作品在技术层面很完善,但在情感张力上,可能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我们正在探讨的方向。”

他巧妙地将王子奇那句冒失的“没啥劲儿”转化成了专业的“情感张力有待提升”,既维护了画廊的专业形象,又没有直接否定王子奇的感受。

等收藏家离开后,黄景瑜才对王子奇说:“直觉没有错,但表达需要方式。在这个圈子里,直来直去有时候会变成武器,伤人也伤己。学会用别人能接受的语言说话,是保护你自己,也是保护你的画。”

王子奇耷拉着脑袋:“我知道了,老黄,我又虎了。”

黄景瑜看着他那副认错态度良好、但下次可能还犯的样子,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却没再多说什么。

还有一次,是在王子奇的画室里。黄景瑜第一次踏足这里。他看着这混乱却充满生命力的空间,没有流露出任何嫌弃,只是默默走到画架前,看王子奇正在创作的一幅新画。

画的是被冰雪覆盖的田野,但色调不再是《白桦林》那种压抑的冷,而是透出些许暖黄,仿佛冰层之下有地热在涌动。

“这里,”黄景瑜指着画面一角,“冰面的反光处理得太草率,颜色用脏了。破坏了整体的通透感。”

王子奇凑过去看,挠挠头:“我觉得这样厚实……”

“厚实不等于浑浊。”黄景瑜拿起旁边一支废弃的画笔,蘸了点松节油,直接在画布上那个位置擦拭修改起来,“你看,减弱这里的色相对比,用更干净的蓝灰,是不是感觉冰层更薄,下面的土地更近了?”

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几下修改,果然让那片区域显得透亮了许多。

王子奇看得目瞪口呆:“老黄,你还会画画呢?”

黄景瑜放下画笔,用布擦了擦手:“开画廊的,不一定自己是画家,但必须懂画。”

那天离开前,黄景瑜看着墙角堆着的几箱泡面,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王子奇画室楼下的小超市老板给他送上来一大袋新鲜蔬菜、鸡蛋和肉类,说是“鲸落”画廊黄总订的,以后每周会固定送一次。

王子奇拿着那袋还带着水珠的青菜,愣了半天,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又酸又软。老黄他……啥都没说,却啥都做了。

时间在画笔的挥动间,在基础的打磨中,在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尝试里悄然流逝。冬天最深重的寒意渐渐过去,街边的积雪开始融化,露出底下潮湿的地面。

王子奇的新画,《融雪》,完成了。

这幅画依旧带着他鲜明的个人风格,笔触大胆,情感饱满。但比起《白桦林》,在构图和色彩控制上,明显多了几分克制和思考。冰冻的田野开始松动,隐约可见底下黝黑的泥土,画面左上角,甚至有一小片天空露出了清澈的蓝色,阳光洒在融雪的边缘,泛着细碎的金光。寒冷依旧存在,但希望已经破土而出。

他把画拿到画廊给黄景瑜看。

黄景瑜站在画前,看了很久。

这一次,他的沉默里,带着满意。

“可以。”他终于开口,只有两个字。

但王子奇却像是得到了最高的褒奖,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准备一下。”黄景瑜转过身,看着他,“下个月,画廊有个小型春季主题联展,我把最好的一个独立展位,给你。”

王子奇的笑容僵在脸上,有点不敢相信:“给……给我?独立展位?老黄,我能行吗?会不会没人看……”

“画摆出去,就是给人看的。”黄景瑜语气平静,“好与坏,留给别人评价。你只需要负责把画挂上去。”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融化的雪水汇成细流,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王子奇听:

“雪开始融了。春天,该让人看看你的东西了。”

王子奇看着黄景瑜挺拔的背影,又回头看看自己那幅名为《融雪》的画,心里那股因为未知而生的忐忑,慢慢被一种说不上来是什么的东西取代。

前路依旧未知,可能会有质疑,会有冷眼。但有这个人在前面领着他,帮他挡风遮雨,给他指明方向,他好像就什么都不怕了。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已经能闻到冰雪消融后,泥土散发出的、清新而湿润的气息。

那是春天的信儿。

也是他王子奇,将要发出的第一声,微弱的、却带着全部生命力的鸣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