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267章 一三四上 筹良策携薛蟠探店

张朝奉在心里一直十分敬佩薛蟠的父亲——从前的老东家。

薛父从前在时,对京里几间铺子很上心,每次上京来都要盘桓多时,他精通商场上的事,又兼识文断字,为人又谦和,对掌柜们非常客气,尤其与张朝奉投缘,有时言罢生意,两人也能小酌怡情,共话闲事。

有一回冬夜,薛父与张朝奉在店后盘罢了账,因外头扯絮一般落紧大雪,薛父一时不能便走,张朝奉便将过去存的一坛好酒启了,又生了一只炭盆,在灰里埋了几块红薯,两人赏雪对饮,随口聊些京里的风土人情,一时也颇为畅快。

几杯酒下肚,屋里暖融融的,炭灰里钻出若有若无的甜香味来,张朝奉将红薯勾了出来,吹去白灰,掰了半个,用帕子托着递给薛父,笑道:“东家试试这个,京里百姓入冬后都爱吃,不值什么钱,滋味却不坏。”

薛父看着手里其貌不扬的红薯,倒勾起些心事,忽然有些感慨,道:“不怕说与张伯知道,我如今只得一个儿子,虽然年幼,可‘三岁看老’,我看他是绝不能成器的,将来家里的事只怕统统指望不上他,只求他别给家里惹祸也罢了。他虽混账,可我们做人父母的,到底血脉相连,不忍看他受苦,他吃惯了珍馐,若是将来把家败了、落得只能吃烤红薯,思之也叫人心酸,少不得我也得替他打算,多少留几间铺子的生意给他度日,到时也多要仰赖您几位多帮衬扶持了。”

张朝奉至今还记得老东家说这些话时脸上沉痛的表情,那样一个意气风发的人,却也有这些难言之隐,每每想起都令人唏嘘。

他自己也是为人长辈的,很懂得这其中的无奈,及至后来果然见薛蟠是一个混账中的混账,更是感慨,只恨不能将他带回正路上来。

待得于文施来了,有他带着薛蟠读书、学做生意,把一个呆霸王弄得倒似还有救的样子,张朝奉心里也觉安慰,对于文施便也更是器重了。

这一阵子京中生意场上有许多微小却不容人忽视的变化。

尚府街三道本来是很红火的一处街道,半条街上尽皆是老铺子,距离顺天府衙门又近,治安极佳,附近的老人们都说那一片风水极佳,且看那门前开阔通明、迎纳八方生气,凭他要做什么生意,都是顺风顺水的。

可近来却不知是什么缘故,那条街上却大变了样。

街上的几间铺子虽是照旧做生意,状况却一日差似一日,明明瞧着店里的伙计也都是从前的老面孔,却仿佛给人抽了魂儿一样,没精打采的,再没往日热情似火、笑脸迎人的劲头儿,不知是换了东家还是怎样,总之瞧着不是一个长久的样子。

有好事的人说,这些变化都是从街角那家老首饰铺的掌柜的落水身故开始的,那位老人家意外横死,怨气不散,把街上的好风水都给破了。

与此同时,城南有几间铺子的生意却极为红火,将往日那一片不温不火的人气都带旺了几分。

于文施懂得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道理,时常关注着京里谁家做得兴旺、谁家又歇了业了,听说南城出了这样的商界新秀,便特地邀了薛蟠去参观学习。

第一家店是卖绸缎布匹的,于文施一进店,看见满脸堆笑的左右迎宾,又见店里不落窠臼的布置、设计,心里已然明白了,挑了挑眉头,却仍然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看着。

此时正有几个妇人围着店里一套搭配好的三色三匹布料夸赞着,都说这颜色染得很正,又实在搭配得好,商议着买回家要做什么衣裳;另一侧又有一个店伙正拿着成衣给客人试穿,一面记下了尺码,若是定下要买,立时便拿到后面请店里的裁缝修改,保管拿回家时完美合身。等衣裳的间隙,那伙计又教给客人近来时兴的衣带结子的系法,果然将那妇人的兴趣引了起来,甚至又多买了两块手绢。

于文施忙唤了正自左顾右盼的薛蟠过来,让他细细观察,又告诉他过会子要让他从“环境”“商品”“服务”三个角度总结这些铺子与别家的不同之处。

薛蟠性子粗疏,本来很不耐烦做什么“观察”“思考”又“总结”的事,可说到逛街买东西,他却擅长,待得来了这几间铺子,看见那些好看又特别的绸缎、首饰、胭脂水粉,还有精美糕点,连见惯了好东西的薛蟠也不禁大呼有趣,频频下单。

他出手阔绰,每逛一处,大手连挥,让人包下许多东西,说要带回家给妈和妹妹。

虽说他实在懒怠思考,但这要求既然是从于文施的口中说出来,他自然是奉为金科玉律一般,所以也尽力地瞪着一双牛眼努力看、努力记,只盼过会子能说出些有道理的话来能让文施认可才好。

别看今日只是逛街,这却也是个费时费力的体力活。他们逛了大半日,一路逛至傍晚擦黑才算告一段落。今日跟薛蟠出门的两个小厮手里都提满了大包小盒、五颜六色的东西,早巴不得说一声“家去”,忙张罗着要雇车。

薛蟠从车窗上往外瞥了一眼,将帘子放下,笑道:“不觉已是这会子了,我想铺子里恐怕不曾预备有你的饭,你又向来不肯麻烦人,不如咱们就在外面吃了再去,岂不省事。”

于文施正看着手里的集点卡出神。

这是一块薄薄的、做得十分精致的小木片,上面用墨线弹了七个格子,头一个格子里已盖了一只鲜亮的小红戳,方才那店伙说,待得盖满一张卡后,便可以到店里兑换惊喜礼品。

听见薛蟠唤他,于文施反手将卡片放入袖中,本来要婉言谢绝,转念一想,薛蟠今日的表现实在不错,每逛一间铺子,出来便搜肠刮肚地将所见、所想尽力描述一遍,被他遗漏忽视的地方虽多,可到底也是费了一番心神的,只要他有这个态度,能力却是可以慢慢培养、提升的,日久天长,将来自然会越来越好,想到这里,便也不忍总是拒绝他的好意,和煦地笑道:“这也罢了。只是寻常吃顿便饭就好,不可破费。”

薛蟠喜欢道:“这个自然,我知道你的规矩。”一面忙伸头出去吩咐小厮往相熟的一间食肆去。

店伙候在门口,见是薛大爷来了,忙堆着笑将人往安静的雅间让。

两人方就座,薛蟠便嚷:“烫一壶酒来。”想着文施平日最不认同自己喝酒,便对他告饶道:“只一壶、就一壶,保证不能饮醉的。咱们今日行了这许多路、做了这许多事,到底疲乏,正该有几杯好酒顺一顺肠子解乏的。”

见他这样小心翼翼,于文施无奈一笑,算是默许了,又道:“过两日你将今日的见闻写成文章,不仅要将你方才说的那些好处写进去,还要想想有哪些好处可以为我们所用。许你慢慢地想、慢慢地写,只不可毛躁、糊弄,有这样一篇文章,到时也拿给张朝奉看看,叫他知道你的长进,自然也是欢喜的。”

薛蟠心里想,那惯没意思的老货欢喜不欢喜,理他个逑?

这些心里话他却当然不敢说出来,只是喏喏地点头答应着,一面又要唤人来点菜。

店伙方才已听见要酒,此时哈着腰跑过来,为难道:“对不住两位大爷,薛大爷常吃的几种绍兴酒这会子都没有。哎唷,小店绝不敢怠慢,只是前一阵子浙江海上有大风,唷,连着下了好久的大雨。听南来的人讲,这场风雨好生厉害!把钱塘、海宁、山阴、会稽一带八个县都给遭了灾了,将南北水路通航也连累了,南边儿的货一时半刻上不来,咱们心里焦急,却也没法子——您老人家看看,今儿就换本地的‘莲花白’可使得?”

呸,这还是开店做生意的地方,连坛普普通通的绍兴酒也没有,真是混账。

薛蟠两嘴一张就想开骂,可眼神瞥到于文施脸上,见他垂下眼去,一张俊美的脸上似有忧色,好像这南边的风灾水患吹到这温暖舒适的包厢里来了一般,好端端的他倒忧心起来了。

薛蟠不禁在心里暗笑,嗐,这些读书人好是好,可惜书读得太多,读了一身的陈腐迂气,只管乱操心起来——凭他何处遭灾,总有朝廷管着,大水又淹不着自己头上,费那些闲心作甚?

可当着文施的面,他却不能任意斥骂那店伙,忙整了整脸上的笑容,故作等闲道:“唔,竟有这样的事,真是老天不作美。既如此,那也罢了。你才说有什么,‘莲花白’?那便就是莲花白罢,还有方才我说的那些菜,弄得干净些,速速整治来。”

薛蟠乃是这一家的熟客,店伙素来晓得他的脾性,知道这是一个无理搅三分的主儿,此时说没酒,恐怕少不得要挨骂,谁曾想这样顺利,不曾受打骂,这倒是意外之喜了,他忙又致歉道恼不迭,跟着便千恩万谢地下去了。

酒饭很快端上来,薛蟠便拉着于文施一起吃喝,一时说:“你试试这个,这个‘梨丸子’是极好吃的。”说着便给文施碗里搛上两只丸子。过一会子,又道:“唔,这个也好,这是‘金银白玉板’,嚯,其实就是豆腐,也是南来的法子,他们倒会整治,名目儿又好听,做得很得法。”说着又将豆腐也放在文施碗里。

湿度从78%骤降到60%,感谢强冷空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7章 一三四上 筹良策携薛蟠探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