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254章 一二七下 振商门寄闺秀明志

薛父看着玉雪可爱的小女儿,爱怜地抚了抚她的头发,微笑道:“是了,你是个好孩子,很招人疼。”跟着又耐心解释道:“你外祖母是个难得的慈善人,又极疼你母亲,她自然不会这样想,可她却做不得你外祖父的主,更做不得王家的主。”

这孩子曾诊出有热毒,外表虽然不大显,发作时却也十分不自在。虽有“冷香丸”这样的方外奇药可加以制服,到底平日里也要精心保养,饭食上以清淡温补为主,又要多饮些水。

因小孩儿家不宜用浓茶,薛父便向柜上取了一只钧窑芦雁纹窑变釉小茶叶罐,挑了一匙福建单瓣茉莉来,向外唤了一个小厮来捧着出去了。

等那小厮送上茶来,薛父这才娓娓讲道:“你知道,你外祖家祖上管着海关的事务,油水虽厚,却不是简单的营生,里外要打点的门路又多,他们在官的人有诸多避忌不便,就需得依仗咱们家的经营手段与财力为之鞍前马后,他们才好进一步飞黄腾达。因为事涉利润巨大,两个家族之间非得齐心一致、通力合作不可,为保稳妥,唯有‘联姻’一途才是最令人信得过的,如此才有你母亲嫁来薛家的事。若不是如此,你外祖父恐怕无论如何也瞧不上由我来做这个女婿的。”

薛父缓缓道来,语气平淡,只是讲述旧事,并没有半分怨恨不平。

小宝钗却不高兴父亲被人家冷落,立即将薛父的手臂抱住,坚决地道:“为什么瞧不上?父亲是顶顶好的人,是外祖父不会瞧人。”想了一想,又道:“外祖家也不爱读书啊,母亲她也只识得几个字罢了。”

薛父爱怜地捏了捏女儿秀气的鼻尖,示意她喝茶,一面温言道:“不许这样议论长辈。况且,你外祖父并不是单针对我一人,他瞧不上的是咱们整个儿的‘薛家’,更是普天下千千万万的‘商人’。我今日同你说起这些,并非是为父有心抱怨,我要你明白咱们家的处境,还有外头人对咱们的看法,你能明白吗?”

小宝钗捧着茶钟慢饮,闻言眨眨眼,点点头、又摇摇头,歪着头道:“女儿省得父亲的意思。可是女儿不明白……外头的人为何如此?嗯……父亲您想,若是不算那些使用上的人,咱们家现在这几房也有几十口人呢。女儿听母亲说,外头还有早先分家出去另辟门户的叔祖父们,他们也有在本地的,也有去外省的,若是将他们都算起来,只怕总也有百十人还多。大家都姓‘薛’,可人人都是不同的,怎么可以一以论之呢?更别提那‘千千万万’个从商的人了。奇怪,难道外面的人能将这‘千千万万’个人都识得么,可若是不能识得,为何又瞧不上呢?”

薛父点点头,赞许道:“好,你能有此想,正是善思之见。咱们先把外人对经商的偏见放下不谈,只来说说咱们家的事——诚然,我薛氏子孙秉性各异、各有千秋,你我常在家中行走,自能分辨。但你且往族外之人想来,他们又如何知道呢?人家也有自己一族的远近短长需得日日考量,又如何有工夫儿来细究咱们家的事情?正因如此,就需得有一‘共同之理’可将人按类而归、以类识人。如此,你想可省多少工夫!也是天应人意,这一‘共同之理’不必众人费心索求,倒有个现成好用的,你猜是什么?”

小宝钗皱眉想了片刻,拍手笑道:“我知道了,若以‘姓氏’取人,最是省事。”

薛父点头大慰,笑道:“我儿真真是聪明。不错,正是舍各家之大姓其谁?你想,只要按姓氏将人区分开,再给各家安上一个印象,如张家‘惜弱’、李家‘怜贫’、赵家‘荒唐’、孙家‘悖乱’,凡事便可有个参照。从此,再提起张家李家来,就知他家子弟是好的,赵家孙家则是歹的,可内中究竟如何,谁又去细究来?”

小宝钗还在咀嚼深思父亲之语,薛父已然正色道:“为父之前教过你《孟子》,里面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句,你可还记得?”

小宝钗眼睛眨了眨,马上背诵道:“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

见女儿不假思索、对答如流,显然是对经典文本熟悉之极,不枉自己这两年的悉心教导,薛父点点头,欣慰一笑,继续讲道:“先有孟子此句,后人得其精华,才有‘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等话,你细想想,是不是这样道理?”

小宝钗默默思索着父亲所述之语,暗暗点头,深以为理。

薛父长叹一声,道:“咱们家几代积累,终于小富即安,然若家风不立、家声不振,纵有几个铜板,终于要落得几世而竭的地步。到那时,我们岂能对得住祖宗白手起家之苦、筚路蓝缕之功?每每思之,为父实在是忧心不能自已。”

小宝钗思索道:“父亲莫急,既然‘富贵传家’不能长久,那咱们就想个别的法子……嗯,母亲说过,饭需得一口一口慢慢来吃,若是狼吞虎咽,反倒克化不了,白白浪费了好饭食。既如此,咱们便先做个‘诗书传家’也罢了。”

薛父微笑道:“好、好,你母亲教得你很好。只是,说起来容易,做来终究困难。你瞧着如今圣上宽和、民风开化,还不觉得如何,可往前数几百年,咱们商门子弟可是连参加科举的资格也没有。如今咱们虽也同其他人一样的能求功名了,但你那些兄弟——咳,蟠儿我也不提他,若不是你那孽障哥哥还生得有些痴心、孝心,为父早将他打死了——其余那几个小子里,也竟挑不出一个读书的种子来。看如今的光景,将来竟大半是斗鸡走狗之流,真是憾对先人。若论老实勤勉,也只数你四叔家的蝌儿和蝉儿两个,他两个在经济上还有几分聪明,但若说到读书上头,也是头痛的紧,且年纪也太小,究竟指望不上。”

小宝钗顺着父亲的话想了想,确实,自己这些兄弟们全都怕看正经书,又个顶个的贪玩、胆大,这才有了偷买**来看的这档子事。

薛父说得没错,薛蝌和薛蝉这两个小堂弟倒肯用功,又听话,只是实在不开窍,凭怎样下苦工夫也囫囵背不出一篇书来,只是愁眉苦脸地说好头疼。

他两个虽然不擅读书,一把算盘倒是打得极漂亮。

尤其是小薛蝉,不到四岁时就能踩着板凳站在柜前,一边听着人报账、一边噼噼啪啪地打那算盘珠子,这边甫一报完,算盘上立时便有结果,一厘也不错。

若不是长辈们不允准,他两个倒想早早的上外头铺子里去帮忙,好过天天埋在故纸堆里做没用的苦功、挨先生的手板子。

她正这样想着,又听父亲道:“本来叫你们用功读书,原也不单是为了要求功名。读书辛苦,最能锤炼精神,于你们小孩子家实在有益。况且,人活一世,总要明白些道理、不做‘睁眼的瞎子’才好。父母、先生囿于智识之有限,能教给你们的有时而尽,那圣贤的道理却都明白写在书里呢,自己多读一读,也就明白了。可你若是放纵自流,由着性子去读那些杂书、邪书——那些书是容易、有趣儿,却是极有害的。”

薛父这般谆谆教诲,小宝钗垂头默默听着。

薛父叹道:“你们这一次私拿进来的书,倒也非‘不可读’,只是那书里多少讽刺时弊、警示世人的意思,在你们这样的年纪,是不能懂得的。倒把那故意写就的丑态记了去,可还了得么?若你浪费天资、移了性情、忘祖背宗、贻笑大方,也学着那书中的胡说尽管荒唐起来,叫父母亲族蒙羞,如此倒还不如不识字的好。”

薛父说到这,回身从壁上将一支青玉柄棕拂尘取下,倒转来在手心握住,沉声道:“伸出手来。”

小宝钗咬着唇,将双手掌心向上举高,薛父用拂尘柄重重打了她掌心十记。

经父亲语重心长的这一番训诫,她心里服气,只是默默承受着,咬着牙一声不吭。

打完十下,薛父将拂尘放在一边,正色道:“世间兴衰往复、沧海桑田,冥冥中皆有定数。上苍既然让为父得女如此,必是有你一番道理,将来我薛家之中兴说不得竟是系于你身,那也未可知的。”

小宝钗只觉掌心辣辣的,却也顾不上察看,听了父亲的话,竟是有非常倚重自己的意思,忙问道:“女儿能做什么?”

薛父叹道:“如今的世道,无论朝堂、商界、书院、田亩,均无女子立足之地,后院之方寸天地、柴米油盐,不知埋没了多少英雄女儿。反观有那起子无知无识的蠢物,只不过讨巧生得是个男儿身,便占尽了好处。我儿却也不需妄自菲薄,身为女儿家,也自有你的一番道理。”

小宝钗歪头想着,只觉女儿家存于世间真正是十分无奈,可听父亲最后一句话,似乎此事竟还大有转机,却不知究竟是何意思。

宝钗幼年发奋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4章 一二七下 振商门寄闺秀明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