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覆旧庭筠 > 第12章 愈心期

雪覆旧庭筠 第12章 愈心期

作者:月亮没睡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05:40:07 来源:文学城

自那日清晨莫斯星“落荒而逃”后,封庭筠便开始了既甜蜜又煎熬的养伤日子。甜蜜在于,他终于明确了斯星的心意,仿佛整个世界的色彩都鲜亮了起来;煎熬在于,手臂的伤痛和行动不便,让他无法像往常一样,随时跑去太傅府,只能被动地等待。

然而,他的等待并未落空。

莫斯星并未让他等太久。没过两日,,他便再次登门。依旧是那副清冷无波的神情,步履从容,仿佛那日的羞窘与同榻而眠从未发生。只是,当他看到靠在榻上、眼巴巴望着门口的封庭筠时,那白皙的耳根,终究是没能忍住,悄悄漫上了一层淡粉。

“可好些了?”莫斯星在惯常的圆凳上坐下,目光落在封庭筠依旧吊着的右臂上,语气平淡,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

“好多了!太医说恢复得不错!”封庭筠忙不迭地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像个急于表现的孩子,“就是……就是整日躺着,闷得慌。” 他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撒娇意味,目光黏在莫斯星身上,舍不得移开分毫。

莫斯星如何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他微微垂眸,从随身带来的一个细藤编的小篮子里,取出一卷书,放在榻边的小几上:“若是闷,可看看这本《山河异志》,记载了些边塞风物、奇闻轶事,与你平日所读兵书不同,或可解闷。”

封庭筠对什么异志杂谈兴趣不大,但这是斯星特意为他带来的,在他眼中便比任何孤本善本都要珍贵。他伸出左手,珍重地将书卷拿起,咧嘴笑道:“你看过的书定然有趣!我定仔细看!”

自那以后,莫斯星来访的频率便高了起来。有时是午后,带着新做的点心或时令水果;有时是傍晚,携着一卷两人都感兴趣的舆图或兵法,一同探讨;偶尔,他甚至会带上那只名叫“花生”的小猫。

花生被莫斯星养得极好,早已不复当初瘦弱可怜的模样,皮毛油光水滑,黄白相间的斑纹愈发清晰,果然像颗饱满的花生。它性子似乎随了莫斯星,有些清冷,不太黏人,但对熟悉的环境和气息却很安心。在封庭筠的啸风苑,它也能自顾自地寻个阳光好的角落,蜷成毛茸茸的一团,惬意地打着小呼噜。

封庭筠对这只由他取名的小猫爱屋及乌,时常想用左手去逗弄它,花生却往往只是懒洋洋地掀开眼皮看他一眼,便又继续睡去,惹得封庭筠哭笑不得,对莫斯星抱怨:“斯星,你看它,这傲娇劲儿,简直跟你一模一样!”

莫斯星通常只是淡淡瞥他一眼,不予置评,唇角却会几不可察地弯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这些细碎的日常,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他们之间,不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便能知晓对方的心意。封庭筠依旧热烈直白,目光中的爱意几乎要满溢出来;莫斯星则内敛许多,但他的默许、他的陪伴、他偶尔流露的浅笑,无一不是最温柔的回应。

时光在药香、书卷气与偶尔响起的猫呼噜声中悄然流逝。封庭筠年轻体健,伤势恢复得很快。

这一日,秦玉瑶估摸着莫斯星大概已经离开,便端着一碗刚炖好的参鸡汤,来到了啸风苑。见儿子正靠在窗前,用左手有些笨拙地尝试活动右臂的手指,神情专注,气色红润,与之前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判若两人,她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娘。”封庭筠见到她,露出笑容。

“快把这汤喝了,趁热。”秦玉瑶将汤碗放在他面前,看着儿子眉宇间挥之不去的春风得意,忍不住打趣道:“看来,我们筠哥儿这伤,是好得差不多了?人也精神了,胃口也开了?”

封庭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让娘担心了。”

秦玉瑶在他对面坐下,沉吟片刻,状似随意地问道:“星哥儿……近日常来?”

提到莫斯星,封庭筠的眼神瞬间柔软下来,点了点头:“嗯。”

秦玉瑶观察着儿子的神色,心中了然。她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起来:“筠儿,你和星哥儿的事,娘不反对。但你可想过,日后该如何?你们皆是男子,又是家中独子,这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责任……”

封庭筠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目光却异常坚定:“娘,我知此事艰难。但我认定斯星了,此生绝不更改。香火之事……族中并非没有旁支子弟,过继亦是一条路。若父亲和莫世伯不允,我便去挣军功,用功勋换一个自在!总之,我绝不会负他!”

看着儿子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秦玉瑶心中震动。她知儿子性情,看似跳脱,实则执拗,一旦认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既心疼儿子的前路坎坷,又为他这份敢于抗争的勇气感到一丝骄傲。

“你有此心,娘便放心了。”秦玉瑶拍了拍他的手背,“只是,此事光有你二人的决心还不够。莫家那边……终究需得过了明路才好。”

封庭筠眼神一暗:“莫世伯他……”

“文远兄那边,娘会想办法。”秦玉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过,在此之前,娘得先去探探你林姨的口风。”

择了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秦玉瑶递了帖子,邀林婉如过府一叙。两位母亲在将军府后院的凉亭中品茗闲话。

亭外花木扶疏,微风送爽。秦玉瑶与林婉如年轻时便是挚友,感情甚笃,即便各自婚嫁,往来亦未断绝。只是近些年,林婉如身子骨不如往年利索,深居简出,这般私下小聚的机会便少了许多。

闲聊了些家常里短、儿女近况后,秦玉瑶觑着林婉如气色尚佳、心情颇好的时机,斟酌着开口,将封庭筠与莫斯星之事,隐去些令人脸红的细节,大致说与了她听。

她本以为会看到好友震惊、忧虑甚至反对的神情,却不料,林婉如听完,只是微微一怔,随即端起面前的雨前龙井,轻轻呷了一口,放下茶盏时,脸上竟露出一丝了然的淡淡笑意。

“果然。”林婉如轻声道,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说一件早已预料的事情。

这下轮到秦玉瑶惊讶了:“婉如,你……你早就知道了?”

林婉如抬眸,看向亭外一株开得正盛的紫藤,目光有些悠远:“星儿那孩子,心思深,许多事不愿与人言。但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他看庭筠那孩子的眼神……与我当年看他父亲时,虽有不同,内里的那份专注与情意,却骗不了人。” 她顿了顿,收回目光,看向秦玉瑶,唇角带着一丝温柔的弧度,“只是没想到,竟是星儿先开的口。这孩子,平日里瞧着清冷,骨子里却比他父亲还要执拗果决。”

秦玉瑶闻言,心中大石落下一半,连忙道:“那你的意思是……”

“儿孙自有儿孙福。”林婉如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却并无多少沉重,“他们既已心意相通,彼此珍重,我们做母亲的,又何苦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这世间,能得一知心人,已是万般不易,何必拘泥于世俗眼光?”

她这番话,说得通透而豁达,让秦玉瑶又是意外又是敬佩:“婉如,还是你想得开!我原还担心你……”

林婉如笑了笑,那笑容里竟带了几分与她平日温婉气质不符的洒脱:“玉瑶,你莫非忘了,我未嫁予文远之前,是何种光景?”

秦玉瑶一愣,随即恍然,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惊叹。

是了,她怎会忘记?眼前这位看似柔弱温婉的太傅夫人,年轻时,曾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顶尖刺客。她与莫文远的相识相恋,本就是一段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传奇。当年名满天下的探花郎,与朝廷通缉的女刺客,这两条本不该有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一场精心设计的刺杀与反刺杀而相遇,在生死边缘窥见彼此真心,最终抛却身份地位、前程往事,携手归隐于朝堂之外。虽然后来莫文远还是出仕了,但那段过往,始终是他们之间最深刻的烙印。

与那段波澜壮阔、刀光剑影的往事相比,自家儿子与星哥儿这份同为男子、却发乎真心的情愫,在林婉如眼中,或许反倒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离经叛道”了。

“当年,我与文远,面对的是整个江湖与朝堂的追杀与压力,比之他们如今,凶险何止百倍?”林婉如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我们都闯过来了。如今,不过是两家父亲那一关而已。文远那边……我自有办法去说。他看似古板,实则……心软得很。”

秦玉瑶看着好友眼中那抹熟悉的、属于昔日的自信与锋芒,彻底放下心来。她握住林婉如的手,由衷笑道:“好!有你这句话,我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咱们这两个儿子,日后是福是祸,便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两位母亲相视而笑,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同盟。阳光透过紫藤花架的缝隙洒下,在她们身上跳跃着温暖的光斑,仿佛也在为这段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感情,默默祝福。

凉亭之外,岁月静好;而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虽有风雨,却已可见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