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焚金瓯 > 第2章 旁观

雪焚金瓯 第2章 旁观

作者:沈疏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9:57:54 来源:文学城

此刻,这双眼瞳的主人正与谢浅隔桌而坐,不知看了她多久。

见她望过来,竟然不躲不避,很是失礼。

谢浅也不甘示弱地回视,仔细打量这个搞不清路数的男子。

毫无疑问,他是好看的。轮廓利落,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薄厚恰当,既不显薄情也不显憨厚,整个人英气非凡。

只是此刻他眼中泄露的几分探究,让他失了温度,散发出冷淡漠然来。

暴殄天物,谢浅不无遗憾地想,好端端的美貌就这么被折损几分。

容恪此刻也正观察面前少女。

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鹅蛋脸白净清爽,眉如远山,丹凤眼微微翘起,瞳仁亮得像是藏着两簇不灭的星火,硬生生将清冷的长相淡化,显出几分爽朗来。

他忽地想起有一年大雪,景灵宫正殿旁那株傲雪凌霜的带刺寒梅。

小二在诡异气氛中,急匆匆上了面,又慌慌张退下,连“客官请慢用”都没说一句,缩在角落里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谢浅顺势移开目光,不再理会那道胶着视线。

尚未动筷,那被摔懵的醉酒大汉终于清醒过来,猛地站起身,怒道:“小娘们敢耍老子!”说罢,伸手便来捉谢浅。

出门在外,谢浅并不想惹事。她心思一转,闪身转瞬移坐容恪身侧,扬声道:“我家九公子性格可算不上好,你再走近一步小心小命交代在这。”

大汉看向容恪身后众人,迟疑道:“你诓我吧,方才你们还坐两桌。”

“骗你作甚,我与公子方才不过是置气。”谢浅侧脸,定定望向容恪,凤眸中浮起求助神色,“九公子,我今后不敢了,原谅我这次罢。”

容恪唇边勾出一抹玩味的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而闲适地从壶中倒了杯茶,施施然品起来。

罢了,问谢浅,“没想到郊野小店竟有如此上好的铁观音,既有缘相逢,姑娘尝尝?”

大汉狂笑,指着谢浅,“今日非得教训教训你这貌美女骗子!”

谢浅怒视身侧悠哉品茶的男人,咬牙道:“借个势罢了,你还是男人吗?对弱女子见死不救!”

容恪斜倚靠背,笑而不语。

谢浅暗骂一声,霍然起身,一条长鞭自腰上卸下。

眼角瞥见老神在在的容恪,她心中闷火一片,瞬间将他身前茶壶抽碎。

茶壶迸裂四处纷飞,皮鞭裹着沉甸甸的湿意直奔大汉面门而去。

容恪面色未改,整个人倚在靠背上,双腿架在茶水横流的桌上,袍角洇湿一片,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态。

谢浅足尖点地,裙裾翻飞间,鞭影已织成密不透风的网。

大汉躲避不及,身前身后连吃几鞭,衣裳破开长长裂口,数十纸张纷飞飘落,隐约瞧见都盖了朱色印鉴。

谢浅随手抓过一张,竟是九江通宝票行百两银票。

她眸光闪烁,眼角往大汉虎口处瞥去,果不其然,一片老茧。

九江。

上千两银票。

流匪痞气与经年习武方有的老茧。

她大概猜到这好色之徒的来历了。

去年年底,九江爆发叛乱。叛匪打着前朝怀悯太子名号,占据黄梅、湖口、彭泽一带,差一点就打到望江县城。结果朝廷军一来,这群乌合之众便成一盘散沙,到处逃窜。

前些天里正还同她说,朝廷派太子前来亲自坐镇安庆,势必要将叛军一网打尽。

当时谢浅还觉有趣,玩笑般道:“这当朝太子对前朝太子,看哪个太子才是真龙之子。”

气得祖父狠敲她额头,“慎言。”

此刻,好色之徒正阴沉地笑,“好辣的小娘子。”说罢,步步逼近。

谢浅也笑了,眼底却没有丝毫笑意,盯着他一字一句道:

“前些日子出门时,我听人说,九江那头败得一塌糊涂。”

“听说朝廷还派了太子殿下亲自坐镇安庆。”

“现下乱着呢,咱们小老百姓出门在外还是莫轻易惹事,平安归家方是正经。”

“你说对吧,壮士?”

接下来,便是赌了。

赌这人虽见色起意,但并不想惹来官兵,变成亡命之徒。

大汉神色凝住,一瞬不瞬盯着她。

看来是赌对了。

谢浅赶紧表明善意,“你我无怨无仇,明儿一早,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说罢,弯腰将银票一张张拾起,汇成一沓,递了过去。

大汉一把抽过,恨恨看了她一眼。临去,低声讽道:“小娘子拿太子压谁?他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说罢,大步上楼。

“打完了?”身后懒洋洋的声音传来。

谢浅转身,见他仍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眼皮微微阖起,唇角勾起一抹无谓的笑,令人望而生厌。

她气极反笑,扭头就走。

“慢着。”

她冷道:“九公子有何指教?”

容恪站起身,轻轻捋了捋衣襟褶皱,踱步至谢浅面前。

他微低头似笑非笑地打量她,见她怒色越来越重,嗤笑道:“姑娘也算弱女子?”

谢浅紧紧抿唇,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又听他道:“倒不是我不愿意帮姑娘,只是我这个人,一来,如姑娘方才所言,性格算不上好,不爱管闲事;二来,谢礼昂贵,怕姑娘付不起。”

“说完了?”谢浅倏然转身,大步离去。

没多久又折回来,行至桌前,将那碗尚未开动的牛肉辣子面端上,“哒哒哒”往楼梯去。

容恪好心提醒,“面坨了。”

没好气的声音自楼梯处传来,“少管闲事!”

容恪轻笑一声。

待人影消失,他神情收敛,眸色沉了下来。

嗟尔小卒,安敢言太子生死乎!

父皇此次派太子前来坐镇,无非是给他增添一笔军中履历,用来压制军功赫赫又野心勃勃的郑王。

本是水到渠成的事,哪知太子竟然失踪了。

安庆府奏章上言明是在石门湖阅防后遭遇埋伏,守将曾诚率兵抗敌,太子亲卫队带太子突围。

结果曾诚都回安庆府了,太子却没回来!

整个安庆乱成一团,上上下下无不战战兢兢,唯恐项上人头不保。

父皇震怒,着他从五军营、龙骧卫中抽调人马,专程从京师赶过来搜寻太子。

他知道,父皇这是信不过安庆府了。

想明白后,他将队伍全部打散,秘密行军,一路不通知任何府衙。

他自己,便带着这支小队伍准备西出安庆。

容恪示意手下将楼上那行叛贼盯紧了,今晚便由他来会会,说不好真能问出太子行踪来。

夜晚窸窸窣窣的声响传来,谢浅猛地惊醒。

她悄悄起身,摸至窗前,轻手轻脚推开一线。

只见一行人着墨色劲装,两两抬一汉子,转瞬便隐入沉沉夜色。

这行人步履轻盈,若非她自幼习武,耳力远胜常人,怕是半点动静也察觉不到。

那汉子们双目紧闭,毫无知觉,不知是中了迷药,还是遭了闷打。

谢浅目之所及,恰瞧见九公子气定神闲背手而立。

忽然,他倏地抬起脸来,目光如矢,直直刺向她藏身之处。

她心头一慌,骤然弓起身子,躲至窗下。

轻微脚步声丝丝缕缕涌进耳中,如同阎王索命声,声声拍在她心头。

她屏息静气,额间青筋直跳。

脚步声在门口顿住。

借着外间微弱的光,谢浅隐约瞧见门外高大身影,整颗心顿时悬到嗓子眼。

她浑身紧绷,一瞬不瞬盯着门口,右掌已悄悄摸上腰间,将鞭头紧紧攥住。

约莫十息过去,脚步声再次响起,听动静,似乎往他自己房间而去。

谢浅整个人仿若虚脱,却不敢有任何动静。

她怕方才自己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惹来心狠手辣之辈杀人灭口。

她内心清明,那九爷,恐怕比好色醉汉难缠许多。

如此看来,他应没发现她,心下不由长吁一口气。

气尚未吁完,高大身影去而复返,路过窗前时,“咔”的一声将微不可查的窗隙阖上,随即大步离去。

谢浅冷汗淋漓。

撑着半宿未敢入眠,约莫寅初,听到阵阵嘶鸣之声。

马蹄猎猎,似裹着夜半浓重雾气席卷而去,谢浅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顶着乌青眼圈,倒头便睡。

翌日清晨,祖父敲响谢浅房门时,她仍是一副睡眼惺忪半梦不醒的模样。

用冷水洗了好几把脸,才清醒过来。

这会仔细回想夜里之事,方想通其中关窍。

那人若真对她有杀意,大可当场发作,抑或是悄无声息离去,再派人来对付她,如同对那些汉子一般。

这般去而复返,打草惊蛇,不过是敲打敲打她罢了。

不过,怎样也都不重要。

萍水相逢,陌路罢了。

谢浅同祖父用过早点,便踏上回小当之路。

临近午时,炎炎烈日悬在当空,江水漫着蒸腾的热气缓缓流淌,远处次第排开的白墙灰瓦都似沾上了黏腻腻的湿气。

时人总说淮南潮热,不如北地爽净,可谢浅生于斯长于斯,早已习惯此地一草一木、一物一景。

看见熟悉景象,她不由心喜。

出门时,祖母殷殷叮嘱,无论如何得赶在中秋前回来。

如今堪堪赶在佳节当日归来,不知又要听祖母多少唠叨。

也好,夜晚将饭桌支在院内,一边吃饭一边赏月,既是接风也是团圆,一家人笑笑闹闹,人生幸事莫过于此。

刚踏入小当村,谢浅便嗅出不寻常来。

往日午时,正是三三俩俩归家时,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田间陌头到处能见着相互致意的村民。

而此刻,不见炊烟,不见人影,惟闻哭声。

村里主路一片凌乱,掉落的衣裳似被千蹄踏过,零落成泥,碎裂的瓷片铺得满眼望不到尽头。

这座小村庄,刚经历了一场浩劫。

连祖父都感到不寻常,探出布帘,看到如此景象,神色大惊。

“快回家!”

谢浅不敢停歇地往后山小院驶去,马车尚未停稳,祖父摸着车辕便跳下来。

两扇木门被利刃砍破,无力地挂在合页上,随风吱吱呀呀响着。

谢浅的心猛地一抽。

祖父僵硬片刻,发疯似地往里奔去。

谢浅紧随其后。

堂屋内侧辟出的小佛堂里,祖母苍白着脸,倒在血泊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