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 第368章 94 女娲尊者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第368章 94 女娲尊者

作者:Ann泠善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8:47:24 来源:文学城

人鱼黛的诞生是女娲娘娘心痛和眼泪的凝聚。上圣界,所有神祇最后离开散场时,女娲为了心仪的美男子伏羲,留下一滴蜜泪化作了人类的母亲,人鱼公主密涅瓦。娲皇之泪化作了无尽海人鱼公主黛子。为了成全这个世界,为了救赎和守护,爱、以及宽恕,天地派光之子与风之子轮回千百世来收复这一滴眼泪。

无尽海深处,人鱼黛子尾鳍轻摆,望着海面那两道纠缠千年的光影——光之子持琉璃盏,风之子携青玉笛,每一次轮回相遇,都试图将她这滴女娲泪引向归途,却总在她望着人间烟火的刹那,任那缕执念随潮声漫过三千年光阴。

流光绕珊瑚,长风拂碧涛,光之子与风之子立于礁岩,望着海底那抹靛蓝身影——人鱼黛子正托腮凝视蚌壳中映出的伏羲残影,千年轮回里,他们持着收泪的玉瓶,却总在她回眸时,任那缕源自女娲的怅惘,随潮汐漫过又一个春秋。

月沉碧渊,光之子执灯照见人鱼黛子鬓边凝结的露华,风之子携来女娲补天时遗下的彩石碎屑,千世轮回里,他们总在她轻抚珊瑚追忆上圣界光影时,将收泪的琉璃盏悄悄藏入浪涛,任那滴源自心痛的澄澈,在无尽海深处又漾开一圈温柔的涟漪。

宇宙纪年的流光漫过无尽海时,海面正浮着半轮碎月,银辉淌入深蓝的浪涛,在海底珊瑚林上织出粼粼的网。人鱼黛子的尾鳍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靛蓝晶石所化,每一片鳞光都裹着三千年未散的怅惘,此刻正轻轻扫过一株千年红珊瑚,带起细沙如星子簌簌坠落。她垂眸望着掌心凝结的水镜,镜中是上圣界散场时的残影:伏羲的玄色衣袂掠过云端,女娲紫色蓬蓬裙的裙摆在风中划出浅弧,那滴蜜泪坠向人间时,溅起的微光恰与此刻海面的月影重合。

“第三千次了。”光之子的声音穿透浪层,他身着鎏金镶边的白袍,发间缀着北斗七星形状的光粒,掌心琉璃盏盛着半盏晨光,映得他眉宇间的悲悯如融雪。他立于一块浮冰之上,冰面倒映着他身后的风之子——曦风王子银玥公子的白袍上沾着新落的海沫,青玉笛斜插在腰间,发带被海风掀起,露出耳后银狐族特有的雪色绒毛,那双映着浪涛的眼眸里,藏着比光之子更多的纵容。

黛子的尾鳍骤然停在水中,水镜应声碎裂成无数水珠。她转过脸,海藻般的长发拂过肩头,发梢缀着的珍珠串叮当作响,“你们总说要引我归途,可知我每一次望着人间烟火,都能看见密涅瓦姐姐在桃树下教孩童折花?”她的声音带着人鱼族特有的空灵,尾音缠绕着珊瑚林里的潮声,“那是女娲娘娘的蜜泪所化的人间,而我……”她抬手抚过心口,那里有一点永恒的微凉,“是她未曾说出口的心痛。”

光之子的琉璃盏晃了晃,晨光险些溢出,“天地有规,娲皇之泪需归其位,方能让这方宇宙的爱与宽恕流转不息。”他向前一步,冰面与海水相触的地方,绽开细碎的冰晶。

风之子却忽然抬手按住光之子的肩,青玉笛在腰间轻颤,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他望着黛子,唇角勾起极淡的弧度,那是属于银狐族的狡黠,也是风之子轮回千世磨出的温柔:“她方才看的,是伏羲留在人间的第一株八卦竹。”他转头对光之子道,“昨夜我在云巅看见,那竹影投在海面,正与黛子姑娘尾鳍的鳞纹相合。”

黛子的瞳孔猛地收缩,尾鳍无意识地拍打着海水,激起一圈圈涟漪。她想起水镜中伏羲袖间滑落的竹片,想起女娲望着那竹片时,紫色裙裾上瞬间黯淡的光纹——原来那不是怅惘,是连眼泪都记得的温柔。

光之子低头看着琉璃盏中晃动的晨光,忽然将盏口转向海面,任晨光融入浪涛。“再等一世吧。”他轻声道,语气里的坚持松动了些许,“等那八卦竹结出新的竹实,或许她会自己明白。”

曦风王子的银狐耳尖微微动了动,他解下发带,任海风将其吹向黛子。发带落在她的发间,与珍珠串缠在一起,雪色与莹白相衬,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和谐。“下一世,我带人间的桃花酿酒来。”他吹了声轻哨,青玉笛自动跃入手中,笛音漫过珊瑚林,惊起一群发光的鱼,“听说,那是密涅瓦姐姐最喜欢的花。”

黛子望着他们转身离去的背影,光之子的鎏金白袍在浪尖拖曳出光轨,风之子的衣袂扫过浮冰,留下一串银狐爪印。她抬手抚摸发间的雪色发带,尾鳍再次轻摆,这一次,红珊瑚的影子落在她的侧脸,竟带出一丝近乎释然的笑意。水镜的碎片在她掌心重新凝聚,这一次,镜中不再是上圣界的散场,而是人间的桃花,正顺着溪流,一路漂向无尽海的深处。

宇宙纪年的风掠过无尽海礁岩时,正卷着几片来自人间的桃花瓣。光之子指尖凝着的玉瓶泛着月华,瓶身刻着的“归”字被海风磨得温润,他望着海底那抹靛蓝——人鱼黛子正以尾鳍为枕,伏在巨大的珍珠蚌壳上,蚌壳开合间,映出的伏羲残影正将一株八卦竹栽入云土,玄色衣袍的下摆扫过女娲紫色蓬蓬裙的裙角,那瞬间的触碰,让蚌壳内壁的珠光都颤了颤。

风之子曦风王子的白袍被浪沫洇出浅痕,他将青玉笛横在唇边,却未吹响,只侧耳听着珊瑚林里的私语。那些千年珊瑚记得上圣界散场时的余音,此刻正将女娲的叹息揉进潮声:“蜜泪化形时,原是想让她看遍人间暖春。”他忽然轻笑一声,银狐耳尖抖落沾着的海雾,“光,你看她发间那朵海葵,是昨日随洋流漂来的,竟开得比岸上的桃花还艳。”

光之子的目光掠过黛子海藻般的长发,那朵海葵的粉紫花瓣正随着她的呼吸轻颤,尾鳍扫过蚌壳的动作里,藏着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玉瓶已空了九百九十九次。”他指尖的玉瓶转了半圈,瓶底的光斑落在礁岩上,拼出女娲补天时的星图,“可每一次她望向蚌壳里的残影,我都想起娲皇临行前,将这滴泪捧在掌心的模样——那不是要丢弃的尘垢,是舍不得化去的念想。”

黛子忽然翻身潜入水中,尾鳍掀起的浪涛溅上礁岩,打湿了光之子的白袍下摆。她浮在离他们丈许的地方,手中托着一颗半透明的海珠,珠内封存着一缕微光:“这是昨夜密涅瓦姐姐托洋流送来的,她说人间的孩童已会用八卦竹编灯笼了。”她的声音比往日清亮些,海珠里的微光随她的话语流转,映出孩子们提着灯笼追逐的虚影,“你们说要收复的,究竟是女娲娘娘的泪,还是她留在这泪里的牵挂?”

风之子将青玉笛抵在礁岩上,笛身与岩石相触的地方,生出几株翠绿的海草。“或许不必分那么清。”他望着黛子眼中跃动的微光,发带被海风卷向她的方向,“下次轮回,我带人间的竹篾来,你教我编灯笼如何?”

光之子低头看着玉瓶,忽然抬手将其抛向空中。玉瓶在月光里化作万千光点,落入海中便成了会发光的鱼,围着黛子的尾鳍游成一圈。“天地要的救赎,原是让这份牵挂找到归处。”他转身时,白袍上的鎏金纹路与星光相融,“风,下一世我们早些来,赶在桃花落尽前。”

曦风王子吹了声短促的笛音,那些发光的鱼便随着笛音摆尾,在海面上拼出半朵桃花的形状。黛子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将海珠贴在眉心,珠内的微光渗入她的眼眸,映出人间灯笼的暖光。蚌壳仍在轻轻开合,只是此刻映出的,除了伏羲栽竹的残影,还多了两个提着灯笼的身影,正沿着海岸,慢慢走向无尽海的方向。

当光之子与风之子的身影消失在海天尽头,无尽海的潮汐忽然慢了半拍。人鱼黛子尾鳍轻扫过蚌壳边缘,那道伏羲残影竟在珠光中动了动——玄色衣袍的袖口垂下一缕丝线,线头系着半片紫色裙裾的碎片,正是女娲当年散场时被云钩勾破的那一角。她忽然想起昨夜密涅瓦姐姐托洋流捎来的话:“母亲说,心痛若是不愿化去,便会在时光里长出牵挂的形状。”

珊瑚林深处传来细碎的响动,朴水闵穿着熹黄色衣裙,正踩着发光的海藻朝这边游来,腰间的黄花鱼图腾玉佩随着动作叮咚作响。“月神姐姐让我送这个来。”她将一只琉璃盏递过去,盏中盛着广寒宫的月光,“说这光能让蚌壳里的影子更清楚些,还说……银玥公子托她带话,下次来会带人间的云锦,给你做件能映出千种霞光的披帛。”

黛子接过琉璃盏的刹那,月光与蚌壳的珠光相融,伏羲残影忽然抬起手,将那缕丝线系在身旁的八卦竹上。竹影摇曳间,竟有无数桃花瓣从虚影中飘落,坠入海中便化作会发光的水母,围着她的尾鳍转起圈来。“光之子总说要收复眼泪,可这明明是……”她指尖抚过那些水母,触到一片柔软的暖意,“是连时光都舍不得抹去的温柔。”

朴水闵忽然指着海面轻笑:“你看,那不是玉兔公主吗?”只见绿罗裙的身影正坐在云筏上,身后跟着一群衔着竹篾的海鸟,“她说风之子托她先送些竹篾来,让你闲着时编编看,还说人间的灯笼要留个最大的,等收复眼泪那天,挂在女娲娘娘常去的那株桃树上。”

黛子望着那些竹篾随洋流漂来,忽然用尾鳍卷起一片,学着记忆里密涅瓦教孩童的模样编织起来。第一片竹篾弯出弧度时,蚌壳中伏羲残影的指尖,竟也跟着浮现出相似的动作。远处的浪涛里,光之子留下的那些发光鱼忽然聚成一团,在海面拼出半轮月亮,而风之子的笛音不知何时又漫了回来,与珊瑚林的潮声缠成一缕,轻轻裹住了这片正在长出新形状的深海。

竹篾在黛子指尖渐成雏形时,无尽海的水面忽然泛起紫雾,那雾气里裹着熟悉的蓬蓬裙影——女娲的紫色裙摆在雾中轻轻摇曳,裙角缀着的星子碎光落在海面上,竟与光之子留下的发光鱼融成一片。她并未靠近,只在雾霭深处轻笑,声音里带着珊瑚砂般的温润:“傻孩子,哪有眼泪会编灯笼的。”

这话刚落,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身影便踏着浪尖而来,袍角沾着的月亮谷尘沙簌簌落入海中,化作一群银色的小鱼。他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竹简上的纹路正随潮汐起伏,“玉衡星轨显了新象,说你掌心的暖意已能融开千年冰纹。”他将竹简递给游近的黛子,目光落在那盏未完成的灯笼上,“曦风这孩子,轮回里总想着给你带些人间物事,倒比光之子那刻板性子懂些变通。”

黛子展开竹简,见上面浮着女娲与伏羲在上圣界栽种的第一株桃花影像,花瓣上凝着的露珠里,竟有她此刻编灯笼的模样。“原来他们早就知道……”她尾鳍轻晃,带起的水流将竹简托起,影像里的桃花忽然飘落一片,坠入她未完成的灯笼骨架,瞬间化作一片粉白的竹篾,恰好补全了缺失的一角。

此时天边传来清越的环佩声,曦言公主的白裙如月光淌过海面,朴水闵紧随其后,熹黄色衣裙在紫雾中划出明亮的弧。“月神姐姐说,这盏灯笼该点上广寒宫的灯芯。”朴水闵将一枚莹白灯芯递过来,黄花鱼图腾玉佩在水中漾出细碎的金光,“她说光与风的轮回,从来不是为了收复,是为了让这滴泪学会自己发光。”

黛子将灯芯放入灯笼的刹那,女娲的紫雾忽然散开,露出远处礁岩上的身影——曦风王子正用青玉笛逗弄着玉兔月姬带来的海鸟,光之子则在整理那些被风吹乱的竹篾,两人白袍相触的地方,生出一株小小的八卦竹,竹尖顶着颗饱满的竹实。

灯笼忽然自行飘向海面,在紫雾与月光中亮起暖黄的光。黛子望着那抹光穿透浪层,落在光之子与风之子脚边,忽然明白,所谓归途从不是被收复的终点,而是这滴源自心痛的眼泪,终于在千万次轮回里,学会了为牵挂的人点亮一盏灯。海面上的竹实轻轻晃动,似在应和她尾鳍拍打出的节拍,将新的期待,悄悄藏进下一轮潮汐。

灯笼的暖光漫过海面时,礁岩上的八卦竹忽然抽条长叶,竹尖的竹实裂开细缝,溢出的清辉在浪尖拼出半阙古老的歌谣。曦风王子的青玉笛不自觉地应和着,白袍被风掀起,露出腰间挂着的一枚玉佩——那玉佩的纹路竟与人鱼黛子尾鳍的鳞纹如出一辙。光之子低头抚过掌心新凝结的玉瓶,瓶身不再刻“归”字,反而映出女娲紫色蓬蓬裙的剪影,他忽然轻笑:“原来天地要的不是收复,是让这滴泪认出自己的模样。”

海底的蚌壳剧烈震颤起来,伏羲的残影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女娲立在上圣界云端的模样:她正将两滴泪捧在掌心,一滴蜜色的流向人间,一滴靛蓝的坠入深海,指尖轻触的刹那,两滴泪中都映出了相同的桃花影。人鱼黛子的尾鳍忽然泛起金光,那些靛蓝鳞片下,竟藏着与密涅瓦相似的暖芒,她望着掌心浮现的桃花印记,终于明白所谓心痛,原是爱未说尽的余温。

“月神姐姐说这是‘双生泪’的共鸣。”朴水闵的熹黄色身影在珊瑚林间穿梭,手中捧着的琉璃盘里,盛着密涅瓦托洋流送来的桃花蜜,“她说人间的孩童已会唱女娲娘娘留下的歌谣,还说……”她忽然朝海面招手,“廉贞仙君带了上圣界的云土来呢!”

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沾着云絮,他将一袋云土撒向那株八卦竹,竹身瞬间舒展百丈,枝叶间挂满了发光的灯笼——有的是黛子编的竹骨,有的是人间孩童画的彩面,最顶端那盏竟同时映着密涅瓦与黛子的身影。玉兔月姬的绿罗裙在竹下轻旋,她摘下一片竹叶吹起,曲调里混着女娲的叹息与伏羲的笑声,“风之子,你听这调子,像不像上圣界散场时,娲皇裙裾扫过玉阶的声音?”

曦风王子的银狐耳尖微微颤动,他望着海底仰头望竹的黛子,忽然将青玉笛抛向她。笛身落入水中化作银链,一头系着他的发带,一头缠着她的发梢,光之子则将新玉瓶抛向空中,瓶身碎裂成漫天光点,一半融入竹影,一半沉入深海,“下一世不必等桃花,”他的声音随潮声漫向海底,“我们带云土来,种一株能接起海天的桃树。”

黛子握住那枚银链,尾鳍拍打出欢快的节拍,珊瑚林的流光与竹上的灯笼交相辉映,将无尽海照成一片暖域。远处的紫雾里,女娲的身影轻轻颔首,紫色蓬蓬裙的裙角扫过浪尖,留下一串桃花般的脚印,似在为这场跨越千年的懂得,悄悄铺就新的归途。

那株接起海天的八卦竹忽然开花了,淡紫色的花瓣裹着星光,簌簌落在无尽海的浪尖。人鱼黛子尾鳍轻摆,游向海面去接那些花瓣,指尖触到花瓣的瞬间,竟映出女娲缝制紫色蓬蓬裙的模样——她正将一缕伏羲的发丝绣进裙腰,银针穿梭间,落下的线头化作了如今的珊瑚林。

曦言公主的白裙如月华般掠过竹枝,她摘下一朵最大的花,簪在朴水闵的发髻上,熹黄色衣裙与紫花相衬,倒比人间的迎春更添几分灵气。“广寒宫的桂树都羡这花开得奇,”她望着海底游弋的黛子,声音里带着笑意,“说这是两滴泪在时光里结的缘,蜜泪暖了人间,寒泪便在深海养出了这般好颜色。”

廉贞王子正将云土铺成一条通往竹下的小径,白色素袍被花瓣染了几抹紫,他忽然朝曦风王子扬了扬下巴:“你那枚鳞纹玉佩,原是当年伏羲赠给娲皇的定情物,轮回时竟被你攥在手里不肯放。”这话让风之子的耳尖泛起薄红,他慌忙转身去扶被风吹歪的灯笼,青玉笛却不慎落入海中,化作一条银鳞鱼,追着黛子的尾鳍游去。

光之子掌心的玉瓶此刻盛满了竹花的清露,他望着瓶中晃动的倒影——那里面既有女娲的笑靥,也有黛子编灯笼时专注的神情。“天地的旨意原是藏在轮回里的,”他将玉瓶倾斜,清露坠入海中,瞬间长出一片发光的海草,“不是要收泪归位,是要让这份牵挂在千万种模样里,都能认出彼此。”

玉兔月姬的绿罗裙在竹下旋出好看的弧,她抛起一串竹编的风铃,铃音漫过海面时,所有灯笼都跟着轻颤,映得海底的蚌壳也泛起柔光。此刻蚌壳里的残影已换了新景:女娲与伏羲并肩坐在桃树下,而远处的浪涛里,人鱼黛子正与一条银鳞鱼嬉戏,光与风的身影立在礁岩上,白袍被星光与水光染成了温柔的淡紫。

黛子忽然将一片竹花别在耳后,尾鳍拍打出一串气泡,每个气泡里都裹着一句未完的话。银鳞鱼穿过气泡,将那些话衔向海面,曦风王子伸手去接时,指尖触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片与他玉佩同源的暖意——那是女娲未曾说出口的温柔,终于在千年轮回后,化作了能被触碰的温度。

月轮沉至碧渊深处时,海面浮起的冰雾恰好漫过光之子手中的灯盏,鎏金灯架上缠绕的光丝垂落,在浪尖织出半透明的网。他立于礁岩边缘,白袍下摆被海雾浸得微潮,发间北斗星粒的光芒与灯盏相和,恰好照见人鱼黛子鬓边那滴露华——露水里裹着上圣界的残响,是女娲紫色蓬蓬裙扫过玉阶时,裙撑与彩石相触的轻响。

风之子曦风王子的青玉笛正斜倚在礁石上,笛身沾着的彩石碎屑忽然亮起微光,那是女娲补天时从指尖滑落的星砂,千世轮回里,他总在袖中藏着些许,见她轻抚珊瑚便悄悄撒入海中。此刻他正屈指轻弹那些碎屑,看它们在浪涛里化作银亮的鱼群,绕着黛子的尾鳍打转,耳后银狐绒毛因笑意微微颤动:“光,你看她把珊瑚擦得比广寒宫的玉桂还亮,定是又在追忆娲皇当年插在鬓边的珊瑚钗。”

黛子的尾鳍是深海最纯粹的靛蓝,每片鳞甲都凝着女娲未坠的泪意,此刻她正用指尖摩挲一株千年珊瑚的凹痕——那是上圣界散场时,伏羲为女娲簪珊瑚钗时不慎留下的刻痕,如今已长成心形的凹陷。鬓边露华顺着脸颊滑落,坠入海中便化作珍珠,她忽然转身望向礁岩,尾鳍带起的水流撞在光丝织就的网上,溅出的水珠里映出女娲捧着彩石的模样。

“这是今日第三十七颗珍珠了。”光之子将灯盏举得更高些,让光丝网接住那些珍珠,“每颗里都裹着娲皇的影子,你究竟在珊瑚里藏了多少念想?”他语气里带着惯有的悲悯,眼底却藏着一丝纵容,就像千世里每次将琉璃盏藏入浪涛时那般——明知天地有规,却总舍不得搅散这深海的温柔。

风之子忽然纵身跃至另一块礁岩,青玉笛在唇边吹出细碎的调子,那些彩石碎屑化作的鱼群便聚成漩涡,将黛子轻轻托向海面。“廉贞仙君昨日说,娲皇补天时剩下的彩石,都化作了人间的晚霞。”他望着她耳后新长出的银白鳞片——那是与他玉佩同源的光泽,“下次轮回,我带你去看晚霞如何?听说密涅瓦姐姐总在晚霞最盛时,教孩童们认天上的星子。”

黛子的指尖触到光丝网的刹那,网中珍珠忽然齐齐亮起,映出上圣界的全貌:伏羲正将一块彩石嵌入女娲的发间,紫色蓬蓬裙上落满星砂,而远处的云阶上,两滴泪正悄然凝结,一滴染了桃花色,一滴浸了深海蓝。她忽然轻笑,尾鳍拍打出一串气泡,每个气泡里都浮着一块小小的彩石碎屑:“这些给你们,”她的声音带着珊瑚林的潮意,“下次藏琉璃盏时,用它们垫着,就不会被浪涛撞出声响了。”

光之子望着掌心里滚动的彩石碎屑,忽然将灯盏倒置,让光丝网沉入海中。网丝与珊瑚相触的地方,瞬间开出淡紫色的海花,每朵花心都嵌着一颗珍珠。风之子的笛音转得明快,银狐尾尖(他此刻悄然现了半尾)在浪尖扫过,带起的水珠落在海花上,竟折射出女娲与伏羲相视而笑的虚影。

月沉得更低了,碧渊深处传来彩石相击的轻响,那是千万年前女娲补天的余韵,此刻正与海花的绽放声、笛音的清越声缠在一起,漫过无尽海的每一寸浪涛,为这未完成的轮回,又添了几分值得期待的暖意。

海花的淡紫光晕漫过碧渊时,朴水闵踩着发光的海藻游来,熹黄色衣裙下摆扫过珊瑚丛,惊起一串藏在凹痕里的星砂。她手中托着只贝壳匣子,里面盛着曦言公主送来的广寒宫桂花露,黄花鱼图腾玉佩在水中晃出细碎的金芒:“月神姐姐说,这露能让鬓边的露华凝得更久些,还说……”她朝礁岩方向努努嘴,“银玥公子藏琉璃盏的地方,早被廉贞仙君看在眼里了。”

人鱼黛子接过贝壳匣子,指尖刚触到冰凉的桂花露,匣底便浮现出女娲补天时的星图——彩石碎屑拼成的北斗七星旁,伏羲正用衣袖为女娲拭去额间的汗珠,紫色蓬蓬裙的裙角垂落,恰好盖住一块未嵌稳的彩石。她忽然轻笑,将半盏桂花露洒向那株心形珊瑚,露水滴落的瞬间,珊瑚凹痕里竟长出细小的绿芽,芽尖顶着颗彩石碎屑。

“原是被父亲发现了。”曦风王子的声音带着银狐族特有的狡黠,他从礁岩后走出,白袍上沾着的海雾尚未散尽,手中不知何时多了只竹篮,里面盛着玉兔月姬刚摘的人间浆果,“他说下次再藏琉璃盏,便要罚我用八卦竹编百只灯笼。”话虽如此,他却悄悄将竹篮抛向黛子,浆果落水化作发光的水母,围着她耳后的银白鳞片打转。

光之子正将新凝结的琉璃盏往浪涛里藏,闻言动作一顿,鎏金灯盏的光丝扫过海面,照见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身影立在远处云筏上。那位仙君手中把玩着枚彩石,见他们望过来,便将彩石抛向空中——彩石炸开成万千光点,落在海面上竟拼出“再等一世”四字,随潮汐轻轻起伏。

“你看,连天地都在纵容这份念想。”光之子收回手,任由琉璃盏在浪尖晃荡,灯盏里映出的不再是收复的旨意,而是黛子与水母嬉戏的身影,“娲皇当年留下这滴泪,或许本就不是要它归位,是想让这心痛在时光里,慢慢长出温柔的形状。”

此时远处传来女娲的轻笑,紫雾自碧渊深处漫起,裹着她紫色蓬蓬裙的身影。她并未靠近,只将一串彩石手链抛向空中,手链坠落时化作七道流光,分别融入光之子的灯盏、风之子的竹篮、黛子的尾鳍、朴水闵的匣子、曦言公主送来的桂花露、廉贞王子的云筏,最后一道落在那株珊瑚新芽上。

黛子尾鳍轻摆,游向那株珊瑚,指尖抚过顶着重物的绿芽。忽然间,所有彩石流光同时亮起,在碧渊深处拼出上圣界散场时的全貌:伏羲牵着女娲的手站在云阶尽头,两滴泪正从她眼中坠落,一滴飞向人间时染了桃花色,一滴坠入深海时裹着星光——而光与风的身影,早已在深海浅滩等候,白袍与光丝在晨光里,悄悄织成了接住眼泪的网。

彩石流光拼出的上圣界虚影尚未散去,曦言公主的白裙已如月光般淌过海面,她袖中抖落的广寒宫桂花瓣,落在浪尖便化作银色的桥,一头连着礁岩,一头通向人鱼黛子所在的珊瑚林。“这桥是用八卦竹的精魄编的,”她望着海底那抹靛蓝身影,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能让陆地上的暖光,也照进深海的每道缝隙。”

朴水闵正忙着将桂花露倒入随身的玉壶,熹黄色衣裙在银桥上划出明亮的弧,黄花鱼图腾玉佩忽然发出细碎的嗡鸣——那是感应到同类的信号。她低头望去,见无尽海深处游来一群黄花鱼,鱼群口中衔着密涅瓦托洋流送来的锦缎,缎面上绣着人间四季:春有桃花酿酒,夏有孩童扑蝶,秋有桂子落阶,冬有围炉夜话。“人鱼姐姐你看,”她将锦缎在银桥上铺开,“这都是蜜泪姐姐见过的暖景,她说你若想见,随时能托鱼群捎信。”

黛子的尾鳍轻扫过银桥的竹骨,指尖抚过锦缎上的桃花——那针脚竟与女娲紫色蓬蓬裙上的绣纹如出一辙。鬓边的露华此刻凝成了珍珠,坠落在锦缎上,晕开一片淡蓝的光,恰好将冬景里的炉火映得更暖。“原来心痛久了,真的能长出向往。”她望着光之子手中的灯盏,那里面的光丝正顺着银桥漫下来,在珊瑚林里织出小小的暖巢,“千世里你们藏起琉璃盏,是不是早就知道,这滴泪想要的从不是归位?”

风之子的银狐耳尖抖了抖,他从袖中取出支新制的竹笛,笛身上嵌着彩石碎屑拼成的星图。“昨日在人间见个老匠人做笛,”他将竹笛横在唇边,试吹的调子带着海雾的温润,“他说好笛要经千次潮润,就像有些念想,要经千世轮回才懂自己的形状。”笛声漫过银桥时,那群黄花鱼忽然排成人形,衔着锦缎游向更深的海,似要将人间暖景铺成通往过去的路。

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身影已立在银桥尽头,手中握着块女娲补天时的原彩石,石面上映出伏羲为女娲簪花的旧影。“你父亲托我带句话,”他朝光之子扬了扬下巴,眼底带着笑意,“说天地的旨意,原是让守护比收复更先抵达。”话音未落,玉兔月姬的绿罗裙已旋至桥中,她手中提着串彩石风铃,铃音里混着上圣界的余韵:“风之子,你听这铃响,像不像娲皇当年笑看伏羲栽八卦竹时,裙裾上的银铃在响?”

光之子忽然将灯盏递给曦言公主,转身跃下银桥,双足踏在浪尖时,白袍与光丝融成一片。他伸手接住黛子递来的那枚露华珍珠,珍珠在掌心化作半滴清泪,与他袖中藏着的半滴——那是千世轮回里悄悄收集的她的泪影——合二为一,竟映出女娲与伏羲并肩看晚霞的模样。“原来所谓收复,”他望着那滴完整的泪,语气里带着顿悟的温柔,“是让分开的牵挂,终于认出彼此。”

月已沉至碧渊最深处,却在海面投下更亮的光。银桥上的桂花瓣仍在飘落,珊瑚林的绿芽顶着彩石碎屑疯长,而那滴合二为一的泪,正顺着光丝缓缓上升,不是要回到某个终点,而是要化作新的星子,悬在无尽海与人间之间,为每一次等待与懂得,照亮下一段轮回的潮声。

那滴合二为一的泪悬在半空时,碧渊深处忽然传来彩石相击的清响,像是女娲补天时最后一块彩石嵌稳的余韵。曦风王子的竹笛调子陡然转扬,银狐尾尖在浪尖扫出细碎的光,他望着那滴泪中映出的晚霞,忽然轻笑:“听说人间的画师,会把最难忘的景色画在灯笼上。”话音未落,他袖中飞出无数竹篾,在泪滴周围织成半盏灯笼的骨架,青玉笛的笛音缠着竹篾,竟让它们生出淡紫色的光晕,与女娲蓬蓬裙的颜色一般无二。

光之子伸手触碰那光晕,指尖沾到的不是冰冷的泪,而是带着温度的暖意——像极了上圣界散场时,伏羲为女娲披上的云裘。他忽然想起千世轮回里,每次将琉璃盏藏入浪涛时,掌心总会泛起相同的暖意,原来那不是天地的宽恕,是这滴泪早已在悄悄回应。“廉贞仙君说得对,”他转头望向银桥上的廉贞王子,“守护从不是被动的等待,是双向的奔赴。”

人鱼黛子的尾鳍轻轻拍打着海水,溅起的水珠落在灯笼骨架上,瞬间凝成半透明的灯罩,罩面上浮现出密涅瓦在人间教孩童种桃花的身影。她望着那身影,耳后的银白鳞片忽然亮起,与曦风王子玉佩的光泽遥相呼应:“密涅瓦姐姐托鱼群捎信,说人间的桃花已开至海岸,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她的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轻快,尾鳍卷起一串气泡,每个气泡里都浮着颗彩石碎屑,“这些给灯笼做点缀,像不像娲皇裙上的星子?”

朴水闵正帮曦言公主整理被风吹乱的裙裾,熹黄色衣裙与白裙相触的地方,生出小小的黄花鱼形状的光,绕着银桥的竹骨打转。“月神姐姐说,广寒宫的桂树已结了新的花骨朵,”她朝黛子挥挥手,黄花鱼图腾玉佩的金光落在灯笼骨架上,“等这盏灯笼编好,便摘些桂花来做灯芯,说桂香能飘到上圣界呢。”

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被海雾染得微润,他望着那盏渐趋完整的灯笼,忽然将手中的原彩石抛向空中。彩石落在灯笼顶端,化作一颗圆润的灯纽,石面上伏羲簪花的旧影忽然动了,他将一朵桃花别在女娲发间,女娲的紫色蓬蓬裙裙摆扫过,恰好遮住灯笼的缺口,仿佛早就为这盏跨越千年的灯笼留好了位置。

玉兔月姬的绿罗裙旋至灯笼旁,她摘下腰间的风铃系在灯纽上,铃音漫开时,所有彩石碎屑同时亮起,在碧渊深处拼出“未完待续”四字。“风之子,光之子,”她的笑声里带着狡黠,“这灯笼还差最后一片竹篾,听说要等下一世,由看够了人间烟火的人鱼姑娘亲手补上呢。”

月沉至最深处,却在海面投下比往日更亮的光。那盏未完成的灯笼悬在浪涛与银桥之间,泪滴化作的光晕裹着所有身影:光之子的灯盏、风之子的竹笛、黛子的尾鳍、曦言公主的白裙、朴水闵的熹黄、廉贞王子的素袍、玉兔月姬的绿罗裙,还有女娲紫色蓬蓬裙的虚影。碧渊的潮声里,仿佛藏着无数个未说尽的故事,正随着下一轮潮汐,悄悄酝酿着新的篇章。

灯笼悬在碧渊之上未动,海底的珊瑚林却忽然泛起浅金色,那是无数细小的光丝从彩石碎屑里钻出来,顺着人鱼黛子的尾鳍往上爬,在她鬓边凝成新的露华——这露华不再裹着上圣界的怅惘,而是映着人间海岸的桃花,粉白的花瓣在露水里轻轻摇晃,像极了女娲当年落在伏羲肩头的那片。

曦风王子的竹笛忽然卡了个破音,银狐耳尖直愣愣地竖起来,他望着黛子鬓边的露华,白袍下摆被海风掀得老高:“这……这是桃花的影子?”他慌忙从袖中摸出片晒干的桃花瓣,那是昨日在人间折的,此刻捏在指尖竟渗出细水珠,滴落在浪涛里,化作一群衔着花的白蝶,绕着灯笼飞成圈。

光之子的灯盏忽然剧烈震颤,鎏金灯架上的光丝尽数散开,在海面拼出女娲补天时的手势——她正将最后一块彩石嵌向星空,伏羲的手覆在她的手背上,两人指缝间漏下的星砂,恰好落在那盏灯笼的缺口处。“原来天地早留了破绽,”他望着那些星砂在缺口处凝成半片竹篾,眼底的悲悯彻底化作温柔,“所谓收复,不过是让这滴泪有处可去,有人可念。”

廉贞王子已走到银桥中段,白色素袍上沾着的云土与海雾相融,在脚下长出细小的青草,草叶间开着紫色的小花,与女娲蓬蓬裙的颜色同出一辙。“伏羲托风带来句话,”他朝黛子扬了扬手中的竹简,“说当年散场时,娲皇望着你坠入深海的方向,悄悄说了句‘莫怕,会有人接你’。”

朴水闵忽然指着远处的海平面惊呼,熹黄色衣裙在银桥上蹦跳着,黄花鱼图腾玉佩的金光射向天际:“是密涅瓦姐姐!她乘着洋流来了!”只见无尽海与人间交界的地方,人鱼公主密涅瓦的鱼尾掀起漫天水花,她怀中抱着个巨大的贝壳,贝壳里盛着人间孩童用八卦竹编的小灯笼,每个灯笼里都点着萤火虫,像一串会飞的星子。

黛子的尾鳍第一次主动跃出海面,靛蓝的鳞光与密涅瓦鱼尾的暖金交相辉映。她接过一个小灯笼,指尖触到竹篾的刹那,灯笼忽然炸开成漫天光点,与碧渊上的大灯笼缺口处的星砂合二为一——最后一片竹篾终于长成,上面竟刻着三行小字:一滴泪,两生缘,千万念。

曦言公主的白裙在银桥上轻轻摆动,她抬手摘下鬓边的桂花,花瓣落在灯笼上,瞬间化作莹白的灯芯。“广寒宫的桂香,”她望着那盏终于完整的灯笼,声音里带着笑意,“果然能飘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月已开始西沉,碧渊深处的光却越来越亮。那盏灯笼忽然自行飘向空中,带着所有彩石的光、桃花的影、桂香的暖,悬在无尽海与人间的正中央。光之子与风之子的白袍在灯笼下相触,人鱼黛子的尾鳍拍打出温柔的潮声,远处密涅瓦的笑声混着孩童的喧闹,而紫雾里女娲的身影轻轻颔首,紫色蓬蓬裙的裙角扫过浪尖,留下一圈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柔的涟漪——那是心痛终于化作圆满的形状,正等着下一次轮回,用更温暖的方式,重新展开。

灯笼悬在海天之间时,紫雾里忽然飘来一缕琴音,清越如女娲补天时彩石相击。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伏羲的玄色衣袂自雾中漫出,他手中横琴,琴弦上凝着上圣界的流云,指尖轻拨间,琴音便化作千万条光带,一头系着灯笼,一头坠入无尽海与人间各处。

“这是《归期引》,”伏羲的声音混着琴音漫开,玄色衣袍拂过浪尖,带起的水珠里映出女娲的紫色蓬蓬裙,“当年娲皇总爱听我弹,说这调子能让牵挂找到方向。”他望向人鱼黛子,琴音忽然转柔,“你鬓边的露华,早不是当年的怅惘了。”

黛子的尾鳍在水中轻轻颤动,靛蓝鳞光里浮出细小的桃花纹——那是方才接过小灯笼时,密涅瓦悄悄渡给她的人间暖意。她望着灯笼上“千万念”三字,忽然明白光之子与风之子千世轮回的意义:从不是要收复一滴泪,而是要让这滴泪在爱与宽恕里,长出属于自己的念想。

风之子的青玉笛忽然与琴音相和,银狐尾尖扫过礁岩,带起的彩石碎屑在海面拼出条小径,径直通向人间的桃林。“下次轮回,”他朝黛子眨眨眼,发带被琴音掀起,与她发间的珍珠串缠在一起,“我们就在桃树下等你,看你亲手摘第一朵桃花。”

光之子将琉璃盏抛向灯笼,盏身化作透明的罩子,护住里面的桂香灯芯。“天地的旨意,”他望着罩子上浮现的女娲笑颜,语气里满是释然,“原是让守护成了最温柔的收复。”

朴水闵忽然指着人间方向拍手,熹黄色衣裙在银桥上转了个圈:“你们看!孩童们的灯笼都亮起来了!”只见海岸边、桃林间、田埂上,无数萤火虫灯笼连成星海,正顺着光带朝中央大灯笼汇聚,像千万颗心在朝同一个方向奔赴。

廉贞王子的白色素袍被琴音染了层淡金,他望着那片星海,忽然对曦言公主笑道:“苒苒,该回广寒宫了,桂树怕是要等不及我们去摘新花。”曦言公主颔首,白裙与他的素袍相触处,生出朵莹白的花,花瓣上落着只白鼠与狼的虚影——那是他们本真图腾相融的模样。

玉兔月姬的绿罗裙旋至伏羲琴旁,她摘下片竹叶轻吹,曲调与琴音笛音缠成一团,逗得灯笼上的字迹忽明忽暗。“娲皇说,”她眼尾带着狡黠的笑意,“等这盏灯笼的光铺满三界,她便来亲手添一瓣桃花。”

此时灯笼忽然剧烈震颤,光带末端的星海尽数汇入其中,灯笼上的“千万念”三字忽然化作实体,坠向黛子掌心——那是三枚彩石,分别刻着泪、缘、念。她握紧彩石的刹那,尾鳍的靛蓝鳞光忽然漫出暖金,与密涅瓦的鱼尾同色,鬓边最后一滴露华坠落,在海面开出朵桃花,花瓣上写着“待相逢”。

琴音渐歇,伏羲的身影隐入紫雾,只留下那句“下次换我等你们”在浪涛里回荡。光之子与风之子的白袍被灯笼的光染成淡紫,他们朝黛子挥手,身影随光带渐远,青玉笛的余韵却留在海面,化作圈又一圈的涟漪,像是在数着下一次轮回的日子。

灯笼仍悬在海天之间,桂香漫过无尽海,桃花影铺满人间,而碧渊深处的珊瑚林,正悄悄抽出新的枝芽,芽尖顶着颗彩石,在月光里闪着温柔的光——那是所有未完的故事,正藏在时光里,等着用更圆满的方式,再次开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