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玄学言论 > 第9章 书页的回响

玄学言论 第9章 书页的回响

作者:梵寂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8 06:00:43 来源:文学城

老戏台的戏唱完后,林墨总觉得落根坡的风里都飘着几分唱腔的余韵。他刚把第八章的稿子校对完,村小学的老校长就找到了他,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线装课本,封面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字迹。

“小林记者,你还记得村北头那座废弃的私塾吗?”老校长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又藏着一丝敬畏,“这几天夜里,我总能听见私塾里有翻书的声音,还有人在低声讲课。昨天我去看,发现私塾西厢房的旧书堆里,这本吴先生当年用的课本,竟然自己摊开着,空白的书页上,还留着淡淡的粉笔字,像是刚写上去的!”

林墨心里一动。他想起第四章里提到的吴先生,那个民国时期客死他乡的教书先生,而老校长说的“吴启明”,正是吴先生的大名。那座废弃私塾,就是吴先生当年教书的地方,自从他牺牲后,私塾就空了下来,后来村里建了新小学,这里更是彻底荒废,只剩下满屋子的旧书和课桌椅。

“校长,您别急,我和刘道长马上过去。”林墨接过课本,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像是摸到了几十年前的时光。他立刻联系刘道长,两人约在私塾门口碰面。

等林墨赶到时,老校长已经在私塾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刘道长也到了,正仰头看着私塾的匾额,匾额上“启蒙堂”三个字已经褪色,却依旧透着一股书卷气。他手里的罗盘指针轻轻颤动,带着一种温润的波动,像是书页翻动时的轻响。

“这私塾建在‘文气汇聚’的地方。”刘道长指着私塾院里的老槐树,“你看这棵树,枝繁叶茂,比村里其他地方的槐树长得都好,说明这里的‘文气’没断,还在滋养着这些旧书旧物。”

老校长叹了口气,打开私塾的门:“吴先生是个好先生啊,当年他来落根坡教书,不管家里穷富,只要孩子愿意学,他都收。他还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钱来,给买不起课本的孩子印书。民国二十六年,日本人来了,他带着学生藏古籍,结果被流弹打中,那些古籍后来找到了,可他……再也没能站上讲台。”

林墨跟着老校长走进西厢房,一股混合着墨香和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里堆满了旧书,有的堆在地上,有的摆在破旧的课桌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最显眼的是靠墙角的一张旧书桌,桌上摊着一本线装课本,正是老校长带来的那本,空白的书页上,果然留着淡淡的粉笔字,是“人之初,性本善”几个楷书,字迹工整,带着几分苍劲。

刘道长走过去,伸手摸了摸书页上的粉笔字,又拿起桌上的一支旧毛笔:“这课本上沾着‘文气’,是吴先生的执念。他一辈子都在教书,想把知识传给更多孩子,可没能完成,心里放不下,就借着这课本的‘气’,留在了私塾里,每天夜里翻书、写字,像是还在给学生上课。”

林墨看着那些旧书,有的书页上还留着当年学生的批注,有的课本里夹着干枯的野花,像是孩子们偷偷放在里面的。他想起吴先生当年带着学生藏古籍的场景,想起他临终前没能说完的课,忽然觉得,那些旧书里藏着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个教书先生对育人的执着。

“那我们能帮他吗?”林墨问。

刘道长点点头:“他缺的不是课本,是一个‘传承’。我们把这些旧书整理出来,捐给村小学,再在私塾里办一个小小的‘吴先生纪念馆’,让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他的故事,把他想传的知识和精神传下去,他就放心了。”

老校长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转身就去村里召集老师和学生。林墨和刘道长则留在私塾,整理那些旧书。村民们听说要帮吴先生完成心愿,都主动来帮忙,有的擦课桌椅,有的整理旧书,有的打扫院子——虽然私塾破旧,却因为这些人的到来,重新有了生气。

当天下午,村小学的孩子们就来了。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私塾的院子里排好队,老校长拿着那本旧课本,给孩子们讲吴先生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的孩子还伸手摸了摸桌上的旧书,像是在和吴先生打招呼。

等孩子们离开后,林墨和刘道长把整理好的旧书装进箱子,准备捐给村小学。就在这时,西厢房的旧书桌突然发出“哗啦”一声,像是有人在翻书。林墨跑过去一看,只见那本摊开的课本,竟然自己翻到了最后一页,空白的书页上,慢慢浮现出一行粉笔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然后又慢慢消失,像是有人在笑着点头。

当天晚上,老校长特意去私塾守着,再也没听见翻书声和讲课声。第二天一早,他发现私塾里的旧书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课桌上,像是有人特意整理过,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页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林墨坐在私塾的旧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支从书堆里找到的旧粉笔——是吴先生当年用的,笔杆上还留着他的指印。他想起吴先生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想起那些旧书里藏着的知识,忽然明白了“智寄文留”的意思——有些知识,需要用一生去传递;有些心愿,藏着对后辈的期许。那些留在器物上的执念,不是放不下,而是想让后人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知识的火种。

刘道长走过来,递给林墨一瓶水:“想什么呢?”

林墨笑了笑:“我在想,落根坡的这些故事,其实都是最珍贵的课本。那些未讲完的课,未传完的知识,未放下的期许,都藏在这些老物件里,等着有人能帮他们把知识传下去,把希望延续下去。”

刘道长也笑了:“是啊,玄学从来都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它就是藏在书页里的智慧,是刻在骨子里的坚守,是那些跨越时光的启蒙。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把知识传承下去,把精神永远留住。”

林墨拿出手机,在文档里写下第九章的开头:“落根坡的旧私塾里,藏着一个教书先生的执念,和一堂未讲完的课。那些深夜里飘荡的翻书声,不是闹鬼,而是一个教育者对知识的最后坚守,对后辈的最深期许。原来,玄学的内核,从来都不是法术,而是人心底最纯粹的智慧与传承。”

他抬头看向私塾的窗户,阳光已经照进房间,落在那些旧书上,像是给书页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动着桌上的旧课本,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像是吴先生的讲课声,在落根坡的空气里,轻轻回荡,从未停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