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玄学言论 > 第12章 万物有念,岁月留温

玄学言论 第12章 万物有念,岁月留温

作者:梵寂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8 06:00:43 来源:文学城

一、故事的句点与新的开始

初冬的落根坡飘起了第一场霜,清晨的阳光洒在“落根坡记忆馆”的青砖灰瓦上,把窗棂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墨站在馆门口,手里攥着厚厚的文档——那是他用了大半年时间,把落根坡的十个故事一字一句整理成的书稿,从老井的吴先生,到望归桥的阿春,再到沈宅的沈庭之,每一个字都浸着这片土地的温度。

今天是他离开落根坡的日子。报社给了他一个去省城分社的机会,待遇更好,平台更大,可收拾行李时,他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忘了带什么重要的东西。最后,他把书稿放进背包,又绕到记忆馆,想再看一眼那些老物件。

馆门是虚掩着的,推开门时,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墨香、戏衣的绸缎味,还有老木头的沉香味,那是落根坡独有的“故事味”。刘道长正坐在八仙桌旁,手里拿着沈庭之的黄铜怀表,轻轻摩挲着表盘上的“团圆”二字。

“要走了?”刘道长抬头看他,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

林墨点点头,走到展柜前。玻璃柜里,吴先生的旧课本摊开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那一页,书页边缘被岁月磨得发毛,却依旧平整;苏玉棠的蓝绸戏衣挂在衣架上,上面的白梅花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水袖垂在两侧,像是随时会扬起;沈庭之的怀表放在最中间,旁边摆着那封装裱好的家书,玻璃上贴着沈念祖送来的全家福——照片上,沈念祖和家人站在石榴树下,笑容和当年沈庭之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这些故事,终于有了个像样的结尾。”林墨轻声说,指尖隔着玻璃,轻轻碰了碰旧课本的封面,“可我总觉得,它们还没结束。”

刘道长把怀表放在桌上,怀表的“滴答”声在安静的馆里格外清晰:“故事的结尾,从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你把它们写下来,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落根坡有这些没说尽的牵挂;而这些老物件,是想让你记得,这些牵挂从来没走。”

林墨忽然想起昨天晚上,他在文档里写下最后一句话时,电脑屏幕突然闪了一下,文档自动保存的提示框里,文件名从“落根坡故事集”变成了“玄学言论”——那是他最初给这本书起的名字,后来觉得太“玄”,就改了,没想到电脑竟自己改了回来。

“或许,我该叫它《玄学言论》。”林墨笑了笑,“不是说鬼神,是说人心底的那些执念,那些没散的爱。”

二、老物件的温柔告别

两人正说着,馆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不是风吹过窗棂的声音,而是更轻、更柔的动静,像是有人在小心翼翼地翻动书页。

林墨转头看去,只见展柜里的吴先生旧课本,竟然自己翻了一页,从“学而不厌”翻到了“有教无类”那一页,书页停留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铅笔痕迹,像是当年某个学生偷偷画的小太阳。

“这……”林墨惊讶地睁大眼睛,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旁边的戏衣又有了动静——苏玉棠的蓝绸戏衣,原本垂着的水袖突然轻轻扬了起来,像是有人在背后轻轻拽了一下,随即又缓缓落下,绸缎摩擦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进耳朵里。

刘道长也站了起来,走到沈庭之的怀表前。就在这时,怀表的“滴答”声突然停了,林墨凑过去看,只见指针正好停在上午十点十分——那是沈念祖说的,当年沈庭之离开落根坡的时间,也是去年沈家人回老宅“团圆”的时间。

“它们在跟你告别。”刘道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笃定,“吴先生想告诉你,他的课还在继续;苏玉棠想让你记得,他的戏没唱完,却有人替他谢了幕;沈庭之想让你知道,他等的团圆,终于来了。”

林墨的鼻子一酸,忽然明白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是什么了——他舍不得的不是落根坡的风景,而是这些藏在老物件里的“人”,是吴先生的坚守,是晓燕的思念,是沈庭之的牵挂。这些东西,是省城的繁华给不了的,是他无论走多远,都忘不了的。

他走到八仙桌旁,拿起桌上的纸笔,在书稿的最后一页,又加了一段话:“我曾以为玄学是高深莫测的法术,是鬼神之说的荒诞,可在落根坡,我才明白,玄学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这些。它是吴先生未讲完的课,是苏玉棠未唱完的戏,是沈庭之未拆的家书,是人间所有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爱与牵挂。它们藏在老物件里,借着岁月的温度,成为最温柔的回响。”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抬头看向展柜——吴先生的课本慢慢合上,苏玉棠的戏衣水袖恢复了原样,沈庭之的怀表又开始“滴答”作响,指针缓缓转动,像是在继续书写新的时光。

三、岁月的回响与永恒的牵挂

离开落根坡时,村里的人都来送他。老周塞给他一袋子自家腌的咸菜,说“省城的菜没这味”;张奶奶拉着他的手,把一支绣着白梅花的手帕塞给他,说“这是照着苏玉棠戏衣上的花绣的,想落根坡了,就看看”;沈念祖开车送他去镇上车站,路上说:“记忆馆我会照看好,等你回来,石榴树肯定又结果了。”

车子驶离落根坡时,林墨回头看,只见“落根坡记忆馆”的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刘道长站在门口,手里挥着那把油纸伞,像是在跟他挥手,又像是在跟那些老物件打招呼。

他打开背包,拿出那支白梅花手帕,又摸了摸里面的书稿。手机突然响了,是报社主编发来的信息:“书稿看过了,就叫《玄学言论》,下周安排出版,封面用记忆馆的照片——那些老物件,看着就有故事。”

林墨笑了,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复:“好,谢谢主编。”

车子越开越远,落根坡的影子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可林墨知道,他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故事,那些未散的爱与牵挂,会像落在他肩上的霜,像手帕上的白梅花,像怀表的“滴答”声,一直跟着他,无论他走到哪里。

半年后,《玄学言论》出版了。首印的一万册很快售罄,读者的留言堆满了他的邮箱——有人说,看到吴先生的故事,想起了自己的小学老师;有人说,苏玉棠的戏让她想起了爷爷,爷爷也是个戏迷,临终前还在哼《霸王别姬》;还有人说,沈庭之的家书让他红了眼,他的爷爷也是当年去了台湾,直到去年才终于和家人团聚。

林墨把这些留言打印出来,寄给了落根坡的刘道长。没过多久,他收到了刘道长的回信,信里夹着一张照片:记忆馆的院子里,新种了一棵小石榴树,树下放着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摆满了《玄学言论》,吴先生的旧课本放在最上面,书页正好翻开在林墨加的那段话上。

照片的背面,是刘道长的字迹:“落根坡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老物件,那些牵挂,从来都没走。”

林墨把照片贴在书桌前,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照片上,石榴树的叶子像是在轻轻晃动。他想起落根坡的霜,想起记忆馆的老物件,想起那些未散的爱与牵挂,忽然明白:所谓玄学,从来都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它就是人间最朴素的温暖,是岁月里最绵长的回响,是无论走多远,都能让人想起“回家”的力量。

而落根坡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牵挂,就会一直活着,在时光里,在岁月里,在每一个记得它们的人心里,永远温暖,永远鲜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