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虚妄 > 第4章 第四章 断离

虚妄 第4章 第四章 断离

作者:狐涂D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35:26 来源:文学城

鹿时的兼职工作并非日日排满,在那些无需踏足辅导机构的日子里,她更愿意将自己埋进那家老书店的故纸堆中。一如记忆中的故乡空气,总带着熟悉的滞涩感,街道狭窄,行人寥寥,时间在这里仿佛也流淌得慢些。然而,这方寸之间的宁静,却也最易被不经意的偶遇打破。

午后的阳光透过书店蒙尘的玻璃窗,在排列紧密的书脊上投下斜长的光影。鹿时正翻阅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译著,指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是她此刻唯一的背景音。

忽然,门口风铃清脆一响,一个颀长的身影背着光走了进来。几乎是同一刹那,鹿时的身体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她猛地侧身,将自己更深地藏进两排高耸书架形成的阴影里,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地擂动,一股寒意沿着脊椎悄然爬升。

她认得那个轮廓,哪怕隔着距离和光影模糊了细节。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熟悉,带着前尘旧事沉甸甸的重量。

“鹿时?”清朗带着一丝不确定的男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阴影中的她。这声音的冲击力如此直接,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与抗拒汹涌而至。她闭了闭眼,无声地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情绪,被一层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疏离的浅笑覆盖。

她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迎向声音的来源。

“好久不见啊。”她的语调平稳,甚至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熟稔,无需确认,这声音的主人早已烙印在记忆深处。

江黎青站在那里,眉眼依旧如高中时代般明朗,笑容干净,任谁看去都是一个清爽干净的邻家少年郎。只有鹿时知道,这副极具欺骗性的皮囊下,是一个在感情泥沼里游刃有余的“海王”。

“是挺久了”江黎青走近几步,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上,带着一丝好奇和许久未见的欣喜,“你来看书?”他语气自然,仿佛他们之间从未隔着漫长的时光和那些鹿时心知肚明的暗涌。

“难……”鹿时几乎脱口而出“难不成是来看你?”,话到嘴边硬生生拐了个弯,化作一个略显生硬的转折,“那当然,打发时间而已。”她无意与他多做寒暄,更不想陷入任何可能勾起回忆的对话。那份由内而外的排斥感如此强烈,让她只想尽快逃离。

“我还有事,先走了。”她迅速将书放回原位,语气客气却不容置疑,甚至没等江黎青再开口,便侧身绕过他,步履匆匆地推开了书店的玻璃门,将那句未出口的“回见”也留在了身后。

江黎青站在原地,看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困惑,随即又被一种更深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绪覆盖。一丝极淡的、近乎宠溺的笑意,不知不觉爬上了他的嘴角,在唇边悄然漾开。倘若鹿时此刻回头,看到这抹笑容,不知该作何表情——她与这个人相关的任何涟漪,都让她本能地想要远离。

北方的寒假,总是在短暂的喧嚣后,迅速显露出它固有的仓促。年节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日历便已翻到了月底,返校的日子近在眼前。

鹿时从辅导机构领到了自己寒假工作的报酬,负责人对她这一个月的勤勉和高效赞不绝口,不仅按时发放了工资,还额外发了个红包作为奖励。看着手机上不多不少的数字,鹿时心里异常平静。她没有向鹿云白和周隽堇透露具体的数额,只说够自己添置些东西。

令她略感意外的是,这一次,周隽堇竟没有像记忆中那样,第一时间将“供养弟弟”的责任明示或暗示地压过来。或许是她这段时间表现出的独立和疏离,无形中筑起了一道屏障?

这反常的平静反而让鹿时心中警铃微作。之前的记忆太过沉重——无数次,母亲周隽堇用那混合着期许与压力的眼神望着她,说出那句几乎成为梦魇的话:“小时,你愿不愿意帮爸妈分担点,供你弟弟上学?”那时被孝心和亲情裹挟的鹿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将自己尚未丰满的羽翼折断了去填补那个无底洞,最终深陷泥潭,挣扎得遍体鳞伤。那份愚蠢的自我牺牲,如今想来,只余下冰冷的讽刺。

她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重来一次,还是大梦一场,但是她不会再让任何人,哪怕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轻易榨取她努力的成果。这笔钱,是她计划的一部分,是通向未来那一点点自由的基石。

临行前的几天,鹿时特意去了一趟市里的数码城。她需要一部新的手机——一部完全由她自己购买、只属于她、承载她新生的工具。旧的那部,陪伴了她三年,外壳磨损,反应也渐渐迟缓。她回到家,仔细地清空了旧手机里的所有信息、照片、缓存,恢复出厂设置,让它变成一块干净的“砖头”。然后,她拿着这部旧手机,走进了弟弟鹿涧林的房间。

鹿涧林正伏在书桌前,对着一道数学题皱眉,听见动静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惯有的、介于顺从与茫然之间的神色。

“这个给你。”鹿时把旧手机放在他摊开的习题册旁,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天气,“我换了新的,这个还能用,你拿着吧。”她的目光没有在他脸上过多停留,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无用的旧物。

鹿涧林愣住了,视线在姐姐毫无波澜的脸和桌上的手机之间来回扫视。这太反常了。按照以往,姐姐鹿时要么会因为他沉迷游戏而板着脸训斥,要么会语重心长地拉着他讲一通“少玩手机多读书”的大道理。这样干脆利落地丢给他一部手机,没有一句叮嘱,甚至眼神都吝于给予,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被忽视的失落和更大的困惑。

“你把手机给他,他不得可劲玩?耽误学习!”周隽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习惯性的焦虑和控制欲,她作势就要进屋拿走手机。

鹿时几乎是瞬间横跨一步,挡在了门口,截住了母亲的去路。她的脸上浮现出一个笑容,嘴角上扬,眼角却一片冰冷,没有丝毫温度,如同戴着一张僵硬的面具。

“一部旧手机而已,”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字字清晰,“他要是玩疯了,到时候直接摔了就是。有什么好心疼的?”

那笑容和话语里蕴含的冷意,像一条冰冷的毒蛇,倏地窜上周隽堇的脊背。她猛地顿住脚步,难以置信地瞪着眼前的女儿。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弥漫四肢百骸。眼前的鹿时,明明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却陌生得让她心惊肉跳。那种决绝、那种毫不在意的冷漠……这真的是她那个容易心软、甚至有些懦弱的女儿吗?周隽堇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动摇,一股莫名的恐惧攫住了她。

鹿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母亲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惧和审视。她垂下眼睑,浓密的睫毛掩盖住眼底的讥诮,不再言语,只是侧身让开了门口。周隽堇最终没有再去拿那部手机,有些失魂落魄地退了出去。

后来,她曾心有余悸地向鹿云白描述那一刻的感受,两人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用“孩子长大了,性子变了”这样苍白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试图驱散心头那缕挥之不去的寒意。

返校的日子终于到了。鹿时提前一天就将行李收拾妥当,一个不算大的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装着她精简过的必需品和寒假里购置的几本新书。她选择了最早的一班车离开,天刚蒙蒙亮就拖着箱子出了门。

鹿云白和周隽堇都起了个大早送她,鹿云白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到了学校按时吃饭,别老想着省钱,身体最重要。天还冷,多穿点,别感冒了……” 周隽堇站在一旁,嘴唇动了动,似乎也想说些什么,但看着鹿时那张平静无波、仿佛罩着一层无形隔膜的脸,最终只是默默地看着。

鹿时耐心地听着,脸上维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顺从,不时点头应和:“嗯,知道了,爸,妈,你们放心。” 她甚至还反过来叮嘱了一句,“你们在家也多注意身体,别太累,尤其爸,少喝酒,抽空去做个体检。”语气温和,内容关切,却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玻璃。

鹿云白和周隽堇连声应着,看着女儿有条不紊地整理背包带子,心中不约而同地再次涌上那种复杂难言的感慨:女儿真的不一样了,成熟得近乎陌生,独立得让他们无所适从。

鹿时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家门,这扇门,承载了太多欢笑、争吵、委屈和压抑。她站在那里,目光沉静地扫过门楣,扫过小小的院落,仿佛要将这生活了许久的地方,连同那些复杂的情感,一起封存。

片刻的凝望后,她眼中掠过一丝决然,再无留恋地转过身,拉起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融入了清晨灰蓝色的薄雾里。

对于现在的鹿时而言,这里早已不是温暖的港湾,更像是一个需要时刻警惕的战场。那些所谓的“怀念”,在经历的背叛和消耗面前,早已消散殆尽。

清晨七点不到,鹿时已经站在了通往火车站方向的公交站牌下。冬末初春的B市,寒意依然料峭,空气清冽,带着一种未褪尽的萧索。这个时间点出发,人最少,车厢空旷,是她刻意为之的“优选方案”,既能避开拥挤的人流,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任何可能熟识面孔的尴尬碰面。现在的鹿时,对任何需要耗费心力的社交都充满了本能的倦怠,尤其是那些带着过往印记的“熟人”。

街道空旷得近乎寂寥,偶尔有早班的出租车呼啸而过,车灯划破尚未完全褪去的夜色。寥寥几个裹着厚外套的行人,步履匆匆,埋头赶路,像一个个移动的剪影。清冷的空气吸进肺里,带着刺骨的凉意。

鹿时站得笔直,肩背舒展,没有丝毫瑟缩。她穿着不算太厚的羽绒服,但整个人仿佛自带一种隔绝寒冷的屏障。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不怕冷”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正全神贯注于塞在耳朵里的无线耳机。耳机里流淌的不是音乐,而是标准的美式发音,正字正腔圆地朗诵着一篇关于神经可塑性的英文论文。她凝神听着,大脑高速运转,解析着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难句,生理上对寒冷的感知,竟被这股专注强行压制了下去。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引擎声。12路公交车亮着昏黄的车灯,像一头温顺的巨兽,缓缓驶近站台。

鹿时利落地收起耳机线,塞进口袋。选择这么早出发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能在车上补个觉。寒假这一个多月,身体上的睡眠是充足的,但精神上却像一根始终紧绷的弦,时刻提防着家庭关系的暗礁,应对着兼职的琐碎,还要不断加固自己内心的壁垒,对抗那些时不时涌上来的前尘记忆。心力消耗巨大,她急需一段完全放空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来修复这无形的疲惫。

她暗暗决定,开学后的第一周,她要尽可能地安静,拒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交,只专注于自己的节奏。

车门“嗤”一声打开,带着一股混合了尘土和消毒水的车厢气味。鹿时扫码上车,目光扫过只有一个人的车厢,径直走向靠后窗的一个单人座位。清晨的12路,乘客稀少,司机也是位老师傅,开车平稳,加上沿途停靠的站点不多,车厢内异常安静。鹿时将背包抱在怀里,身体放松地靠向冰冷的车窗玻璃。

车子启动,轻微的摇晃如同摇篮。窗外灰蒙蒙的街景开始匀速向后流动。起初,她还能勉强维持着清醒,眼皮却越来越沉重,像坠了铅块。脑子里那些关于四级单词、课程安排、原定计划的碎片念头渐渐模糊、消散。放弃抵抗的念头一起,意识便迅速沉沦。她调整了一下姿势,将额头轻轻抵在冰凉的车窗上,彻底放任自己滑入了黑暗的怀抱。

公交车平稳地行驶在空旷的街道上,发动机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嗡鸣。车厢内暖气开得很足,与车窗外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鹿时的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在这份难得的安稳与静谧中,鹿时进入了一个漫长而光怪陆离的梦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