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台 > 第4章 苦痛

绣春台 第4章 苦痛

作者:廿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9 05:14:11 来源:文学城

往日夜时,绣娘极爱看沈知奕留在家中的抄卷。

其上诗文读来如临其境,恍能亲见。

可惜有些字,绣娘不大能认得。

沈知奕曾答应她,会教她认字、写字。

绣娘欣喜,便殷切地盼着。

可近来沈知奕似乎疲倦的厉害。

想起昨夜,绣娘还是又默默拣起了绣针。

只今夜未绣多久,手中绣线一滞,竟扯不动了。

绣娘顺势瞧去,发现是绣线已用空。

她叹了声,只得默默将绣针收好。

看来,明日还需再去乡中一趟。

绣娘吹灭烛,躺到了榻上。

昏暗中,她默默注视着身前的背影。

雪色的里衣,是绣娘攒了许久的银钱,托人去镇上买来好布,她亲自为沈知奕裁的。

夫君一件,母亲一件。

绣娘就这般静静瞧了许久。

但与昨夜不同,她未再伸手过去。

只是转过身,沉沉睡去了。

*

翌日一早,绣娘起床时,身侧如常不见沈知奕的身影。

她默默理好床榻,一如既往为沈母端去饭菜,然后回房,拾掇起绣布。

昨日那小雀未来,绣娘搁在针线匣旁的黍粒有些干了。

想起沈知奕的叮嘱,她沉默片刻,终是又将那些干粮收好,带到了身上。

那雀儿很亲人,有时绣娘走在往返的路上,它便会落在绣娘肩头,叽叽喳喳地唱歌。

绣娘想,她偷偷地喂它些吃食,不被母亲看见便好。

乡中卖线的刘大娘平日要过午才会开铺。

将一切拾掇好后,绣娘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先将绣好的几匹送过去。

背起编筐,快要至入林处时,她却总觉得有些异样。

比起以往,今日屋旁似乎格外的安静。

绣娘往树上瞧了瞧,日头阴翳,黑漆漆的,什么也没瞧到。

*

今日镇中颇为喧闹。

“听说镇里来了一位贵客,陈里正不敢怠慢。”

“快别说,我昨日恰巧撞见了!”

茶肆中,有两食客正絮絮聊着天。

其中一人唏嘘地道:“那公子气度非凡...瞧着似是上京来的人。”

另人惊愕,“上京来的?咱这镇子莫不是被什么大人物给盯上了!”

二人所在这间茶肆不远处,便是陈府。

彼时陈府门前人盛,家仆来往,忙得焦头烂额。

沈知奕坐在茶肆另一桌处,垂眸拾着竹简。

于他面前,正坐着一位姑娘。

小姑娘瞧着年岁不大,生得伶俐可爱,青丝绾作双髻,一身粉黛罗裙随动作轻晃着。

陈香茹眨着杏眸,靠在了沈知奕肩侧,“奕哥哥,你怎么瞧着一点都不好奇?”

她支颐坐起,一双眸晶亮亮的,“我昨日也瞧见那人了,但只瞧见个背影...他可高了!好似比奕哥哥还高呢。”

沈知奕是镇上有名的清隽书生,容貌自然没得挑剔。

若非被陈里正爱女陈香茹占着,平日乡塾课案侧,惯是会置着不少情信。

沈知奕却仅将竹简收入袖中,轻笑道:“是吗?那茹儿便去寻那人吧,上京来的,想必比我更能顾好茹儿。”

陈香茹急了,挥拳急急落在他胸膛,“你说什么话!我哪有那般意思?”

见她气得小脸都鼓起,一双眸也沁满了泪,沈知奕失笑,将人揽至怀中,轻声哄她,“不哭,我只是说笑。”

却又忽地定定道:“待我中举,我们便搬去京中成婚...定不会叫茹儿过得比现在差。”

陈香茹笑着吸了把泪,怨他,“奕哥哥突然提这事干嘛。”

沈知奕未答,只是将人揽紧了些,又吻了吻她的脸颊。

陈香茹有些羞,推了推他,“这还在外面呢...”

因这处离陈府近,所以陈香茹常与沈知奕在此温习课业。

有时二人闲谈过了时辰,陈香茹回府无需走太远,沈知奕也能放心。

这会儿二人未坐在肆内,而是坐到了肆外的露天小桌处,镇上行人虽大多都望向陈府,陈香茹却仍有些羞惧。

沈知奕挑眉,正欲低声打趣她,陈府门处却忽然静了下来。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方才还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府门,这会竟已让出宽宽一条行路。

陈里正一边躬身哈腰地朝身后看去,一边骂骂咧咧地将周遭人赶走。

陈香茹忙埋低了面,怕被父亲瞧见。

那边陈里正肥圆的身躯才离出府门些许距离,门坎处,便接踵而至一抹墨色衣袂。

一斜日照洒下,映在那处翻飞的袍角,隐隐现出其上绣着的纹理。

其为条四爪的蟒,色为暗金,鳞光熠熠,不怒自威。

沈知奕识得,那是正三品以上王爵才配着的蟒袍。

他心中涌起酸涩,想收回目光,但又无法克制地望去。

直至那人踏出府门,他才得已窥其全貌。

正如陈香茹所言,男人身量是极高的。

但那是与沈知奕截然不同的高。

只因光从身形便可得知,这人当是常年习武之人。

男人缓步而前,一手扶于腰侧佩剑处,朱红鞘,墨玉柄,依稀能瞧见抹金色的鱼符影。

他鸦发修长,仅以兽冠高绾,其下生得副玉面殷唇,一双丹凤眸微挑而凌厉,鼻虽高挺硬朗,却又隐隐透出许精致的女气。

若非知其为男儿,只怕那会是张女子见了,甚都要自愧弗如的容颜。

沈知奕望着,有些出神。

却瞧男人似同陈里正吩咐了什么,便抬眸,目光竟直直向自己投来。

沈知奕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男人目光极冷,一双眸微挑着,望向沈知奕时,唇角好似曳起抹笑意。

只是那笑中,却仿若掺了浓浓的厌恶...与不屑?

可待沈知奕回过神时,那人却早已收回了目光。

*

绣娘一如既往地踏上了前去乡中的路。

肩上编筐今日负的布匹不多,但绣娘总觉身子异常乏惫。

她强撑着走了约半程,便实在是受不住,去了旁的石墩歇息了片刻。

绣娘蹙眉,仔细算了算日子。

可距上次来癸水,似还不足半月久。

遂她摇摇头,只当是自己近来过分劳累。

等绣娘强撑着,抱着布匹送至最后一户人家手中时,刘大娘已经打着哈欠,拉开了铺张。

田叔这户同刘大娘互为邻里,平日待绣娘都极好。

这会刘大娘瞧她面色发白,有些担忧地劝道:“绣儿,若是身子累,歇几日晚些再送,也没事的。”

绣娘摇头,“没事的大娘,何况家中线也用尽了,正好一道买回去。”

刘大娘惊讶道:“半周前才来买的一批线,今儿就不够用了?”

她记得,半周前绣娘才从自己这背了足足大半筐的绣线回去,那份量,饶是镇上那绣坊也起码足用半月的。

绣娘有些拘谨,当是自己给刘大娘添了困扰,小声道:“...抱歉大娘,我夫君近来需交脩金,便用的勤了些。”

刘大娘忙解释,“大娘没怨你!”但听见绣娘又是为了她那夫君,面上却忍不住多了几分恼意。

“绣儿,难受时也当同你夫君说说,让他带你去医馆瞧瞧...总不能什么病都靠自己捱。”

刘大娘顿了顿,似还想说什么,却没能说出口。

绣娘仅垂眸,低低地应了声。

“讲实话,你当与你夫君多去去镇上...”

刘大娘替她拾着绣线,喃喃一句,未再多言。

沉默间,绣线又堆了半筐。

绣娘背起筐,身形有些摇晃,同刘大娘道谢后告了别。

归途的暮色如常。

绣娘慢慢地往前走,只是越走眼越花,腿越乏。

她想寻处石墩歇息片刻,可尚未寻到,便觉眼前一黑,失去了重心。

昏暗中,绣娘有些惶恐,她想努力支起身,但意识正在逐渐抽离。

意识涣散之际,一缕沉香悄然袭来。

绣娘只觉身子一轻,便落入个温热的怀抱里。

即便目不能视,她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定是副极宽阔的胸膛。

炽热...恍若当年夫君环抱着她,在院中秋千上摇曳时的温度。

可惜那处秋千早已拆落。

夫君也许久不肯再抱她。

绣娘睫羽轻颤,泪珠将坠未坠,唇间溢出一声梦呓般的低唤:"...夫君。"

旋即便陷入沉沉昏厥。

萧珏起身,将人横抱起。

怀中的女子一张脸极小,不及巴掌大,唇透着极淡的血色,几近透明。

她极瘦,这会靠在他臂弯,轻若只飘落的雀羽。

萧珏抬手拭去她眼角处的泪滴。

那滴泪极为灼人,可触及她面颊时,却又觉她体温低得人心惊。

他望着怀中女子的面庞,良久,才似责备般低叹了声,“...真笨。”

那语气中,分明又隐隐透着心疼。

*

绣娘好似在梦中。

她瞧见,已去世多年的药郎阿翁,此刻却握着自己的手,攥着温布,不厌其烦地为她拭着。

幼时她时常发热,药草不抵用,阿翁便会这般一遍遍替她拭着额头,四肢。

后来,阿翁日日.逼她饮药汤,将身体调理了过来,便鲜少再发热。

绣娘望着阿翁低垂的眼眸,心口酸涩。

她已许多年未曾哭过,哪怕再苦,再累。

可见到阿翁时,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她低低地唤:“...阿翁,阿翁。”

阿翁却依旧为她拭着手,一声也不肯应她。

绣娘止不住泪,弱弱地哭唤,“阿翁...阿翁,您理理我...”

阿翁拭着她手臂的那只手似是顿了下。

她一遍遍呢喃:“我想您,我想您...可为何您从不来梦中看我?”

恍惚间,阿翁好似抬起了头。

但隐隐绰绰,绣娘瞧不清。

榻边,萧珏将软布撂下,张了张口,未能出声。

于是绣娘便不再唤他,只小声地啜泣。

萧珏试着回想多年前,在药坊养伤时的日子。

他有些僵硬地学着那位阿翁的口吻,小心地哄她。

他唤:“鸾鸾…别哭,别哭。”

绣娘便当真止住了哭音。

天头已经黑了。

往日这时,绣娘本该背着沉甸甸的编筐,独自走回林中那间萧条的破屋。

但今日,她没能回去,却也没人来寻。

她发了热,额烫得惊人,身却又冷得似冰。

萧珏扫了眼地上的筐,里头装满了绣线,都快堆冒了尖。

瞧着,只怕比背它的人都沉。

他攥干湿布,将榻边那只手牵入掌心。

极小的手,如葱白,十指纤软,只偶有几处指腹结着痂,像是针眼。

绣娘手心很凉,萧珏便小心地为她捂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