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台 > 第3章 新户

绣春台 第3章 新户

作者:廿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9 05:14:11 来源:文学城

又近晌午,绣娘才结了手头的活。

她同凫凫闲谈着,不知不觉就将忧心事抛却了脑后,这会背起编筐,面上还未褪去笑意。

“走吧,甜饼可还够?炊房还有。”

凫凫摇头,“饱了饱了,姐姐留些自己吃。”

他今年十四,因常年奔波,风吹日晒的,个头竟窜的比绣娘还高半个头。

见绣娘背着个比身子还宽的筐,凫凫有些心疼,“姐姐,我帮你背!”

绣娘却轻轻推开他递来的手,“不用,你就慢慢的走,好好歇息会。”

凫凫眼眶发酸,“你待我真好。”

绣娘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说什么傻话,这是我应做的。”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身形渐远。

沈母却不知何时走到了前屋。

她瞧向窗沿处摆着的空碟,上头空了,只留有少许饼屑。

有几只雀扑棱棱落下,小口小口地啄食。

沈母嫌恶地道:“真把家当作了斋口!什么玩意都能来蹭食!”

她越想越气,恨恨扬翻了木碟,吓得鸟雀飞散。

“这些蠢物,我日后定要好好收拾了你们…”

沈母眸色阴寒,若柄淬毒的尖刀。

*

刀刃雪亮,曳起抹灼眼的辉芒。

绣娘瞧着屋中琳琅满目的刀架,有些新奇。

面前男人着的是袭黑布衣。

只他身材健硕,肩宽腿长,那衣料服帖而紧致地箍在他身上,竟瞧着颇为性感。

分明是极素的衣料,可穿在男人身上,却莫名显得矜贵。

绣娘抬眼,对上男人那双狭长而微挑的眸。

那双眼凌厉却勾人,而且…总觉似在哪处见过。

可惜,其下容颜不得所知,皆已被藏于一方冷巾之下。

因怕凫凫奔波受累,所以绣娘便让他先回家去歇息了。

但听凫凫说,这人逃灾时毁了面容,所以需系着面巾。

男人见她看自己,便开口道:“可是接绣活的那位姑娘?”

那声音低低沉沉,透着微磁,颇为动听。

绣娘点头,“正是,您需绣些什么?”

男人却递去一支木凳。

绣娘受宠若惊的接下,有些拘谨,但还是坐了上去。

男人眸中好似划过抹笑意。

他轻声道:“不多,只是缺了一床衾单。”

绣娘点头,仔细地问:“有什么要求?”

男人抱臂倚于梁柱,“没要求,好用便可。”

绣娘便道,“无需绣纹的话,一匹收您八十文。”

衾单料子长,需她更费神,所以价钱也高些。

她有些紧张,怕男人同自己说价。

绣娘一贯不善口舌。

谁知下一秒,男人却仅轻点下头。

“好。”

绣娘一怔,男人已自腰间寻出只荷包,递至她手边。

那荷包沉甸甸的,瞧着装了不少碎银。

绣娘犹豫地开口,“您先给些定金就行,不用一次结清。”

她身形极瘦,瞧着颇细窈,这会儿坐在男人身前,只小小的一团,似是还未断奶的猫儿。

男人垂眸,目光扫向她攥着荷包的那只小手。

绣娘极白,指尖粉润,只食指处似有伤口,结着细小的痂。

男人道:“无妨,我近来忙,你送来时我也未必在,一次结清你我都方便。”

绣娘有些迟疑,但并未多说什么。

她乖巧地点了下头,便扶着背筐起身,小心将荷包收入筐中。

“…那好,我便先走了,大约三日,就会给您送来。”

她想了想,还是又补了句。

“可以问下您的姓吗?”

邻里往来,总不能日后一直用您称呼他。

男人低笑了声。

“萧。”

低磁的音,简短又利落。

绣娘没由来地有些不好意思。

她低低道:“好,我记住了。”便若只受了惊的小雀,匆匆飞走了。

萧珏望着女子远去的背影,眸中漫上许笑意。

少顷,却冷声向屋内唤去:“蒋良,你去崖口,探探风声。”

屋内应声洪亮。

“是!”

*

绣娘将来时带的那匹绣送去,这才往家走。

这处乡偏远,来这定居的人大多是当年逃灾来的,已鲜少会再有人搬来。

乡前再行几十里,那处会有一镇子,比这处乡繁华些,夫君上的塾就在那处。

绣娘想,那位萧公子虽身着简朴,可瞧着却气度不凡,就像从镇上来的人。

她也想攒足了银两,为夫君在镇上置间房。

这样夫君来回上下塾,便不需太辛苦。

绣娘望着自己腰间鼓鼓的荷包,却不由叹了声。

加上方才萧公子那一托,才算将夫君的脩金凑齐了。

可这般费用,夫君一年需交四次。

若想去镇上置间房,她还得更努力些。

绣娘边走边想,耳边却传来了阵谈话声。

“听说新搬来那位,是卖刀具的。”

“真的?我家的总嫌割稻的镰发钝呢,这下总算能清静些。”

循声望去,不远处长凳上正坐着两位大娘,一边剥着手中菜梗,一边絮絮闲聊。

绣娘记得,往日乡中农户需用刀器时,都要跋涉几十里往镇子上去。

尤其是张屠,妻子亡了,儿子也战死沙场。他一双腿落了疾,每逢阴天便痛的厉害。

可逢上刀钝时,却也只能自己一瘸一拐的往镇上去。

这些事,都是后来绣娘同张屠熟识后才得知。

如今乡中来了刀户,张大爷日后,便无需再受痛了。

绣娘眉眼弯了弯,步子也跟着轻快了些。

真好。

*

到了家,绣娘先将傍晚的吃食备了个大概,便回屋赶绣去了。

昨夜替那位军人敷伤时,扯坏了她常穿的那件小褂,好在夫君同母亲并未注意到。

这会儿绣娘选了条余下的废布料,仔细补了上去。

补好后,她又自木架处寻下一块新布,量好尺寸,便专心致志地开始赶工。

绣娘家没什么名贵的料子。

但她每针每线都极为认真,绣品到手时,也不见一点多余的线头,且结实耐用。

所以来乡里这几年,绣娘的生意还算不错。

不时还会有镇中的人来,托她绣上几条衾单。

只是衾单需罩于榻上,以遮挡落尘,所以需极广的布,绣娘缝起来也极为费时。

稍不留神,天色便暗了下来。

绣娘一惊,匆匆跑去炊房,有些慌张地将吃食至入蒸屉。

光顾着绣活,眼下,夫君当是快到家了。

沈母听见炊房嘈杂,有些恼,“你又叮叮当当弄的甚,轻声!”

她今日倒未催绣娘快些,反倒一直呆在里屋,安静地反常。

但绣娘没心思细想,只将手尽量放轻。

将菜备好,她想寻出白日留的甜饼,可自炊房寻了一圈,竟未寻到。

绣娘想问问母亲。

但想起方才母亲的呵斥,便还是闭了嘴,又烙了新饼。

遂等她再将饭菜端去桌上时,天已经完全暗了。

绣娘望着往日沈知奕回家时的方向,有些出神。

夫君为何还未回来?

不知怎的,眼前似又浮现出白日拣的那块帕子,透着甜香,却叫人心慌。

她垂眸,摇了摇头,还是向里屋唤去,“母亲,饭好了。”

屋内传来应声,却不似往日哀怨。

“…今日不大舒坦,便不吃了。”

绣娘一僵,忙朝里屋走去,“怎么回事?我现在就为您熬汤药。”

沈母喝她:“行了!让我自己静会!”

绣娘便止住了步子。

她转过身,往院中去。

可一抬眸,却远远瞥见道青色的身影,正立于竹筏前头,身后船夫抡着桨,摆摆荡荡地朝这处划。

是夫君回来了。

绣娘一颗悬着的心落下,匆匆迎上前去。

竹筏上,沈知奕同样也远远瞧见了那道迎来的细窈身影。

船夫收桨,拭了下额上的汗,问他,“妹妹?”

往日载沈知奕的那位船夫今儿没来镇口停渡,他是头一回载这位公子。

但船夫有所耳闻,听镇上传,这位沈公子是镇上那位陈里正千金的心上良人。

闻言,沈知奕眸中划过一抹不屑。

他远远瞧着那道姝色的影,片刻后,才应道:“…不是,只是位借宿的远房亲戚。”

船夫远远打量了眼前方的破屋,纳闷道:“公子怎住这破地方。”

沈知奕垂眸,声音温润,“家母喜静,这处虽破败,但拾掇好后母亲能住的舒心。”

船夫若有所思地“噢”了声,再看向沈知奕时,目光多了许赞赏。

早听说陈千金多次提出成婚,沈公子却因自己家中母亲年迈,需己照顾,如何都不肯连累姑娘。

眼下看来,果然不假。

木筏将要靠近前岸时,沈知奕却唤船夫,“您靠侧岸边,我走过去便是,不若前头湖面窄,您不好调船头。”

船夫自然乐呵呵应下,“好嘞!”

沈知奕将三五铜钱交与船夫,便下了船。

不远处,那道细弱的身影正匆匆向他走来。

船夫木筏才划远去。

沈知奕向前迈了两步,便听见那声熟悉的呼唤。

“…夫君。”

绣娘走得急,这会有些喘。

沈知奕瞧着她略显粗制的藕色短褂,几不可闻地蹙了下眉。

遂走至绣娘身侧时,微微拉开了些距离。

他笑着看向绣娘,道:“怎么来迎了?”

绣娘眉眼舒缓开来,“你今日回来的晚,我有些担心。”

沈知奕“哦”了声,与她并行往院中走。

“镇上近来不太平,朝廷派了军队来驻守,还下了令,入夜后不得出行。”

说着,他转头看向绣娘,叮嘱道:“鸾鸾,日后往返时,要多加小心。”

绣娘点头,笑着望他:“夫君也是。”

却有些好奇地问他,“不过最近是出了什么事?”

沈知奕摘下腰间便囊,自惊鸟处净手,道:“日前平南军遇袭,定南王失踪,下落不明…朝廷应是怕波及周遭。”

他撩袍落座,见绣娘小小地叹了声,却无心过问,只淡声道:“母亲呢?”

绣娘回过神,应他,“母亲说今日没胃口。”

心中却有些替马大娘担忧。

沈知奕夹起一片笋,“可烹了汤药?”

绣娘摇头,“母亲说,想自己静会。”

沈知奕便不再过问。

只片刻后,他却叮嘱道:“母亲不喜鸟雀,你日后,莫要再留干粮喂雀了。”

绣娘一怔。

良久,才垂眸,低声应了句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