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河灿烂 > 第10章 第 10 章

星河灿烂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波吉亚之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15:32:51 来源:文学城

最终的颁奖时刻来临。巨大的屏幕上依次闪过入围组合的精彩瞬间,当放到星穹那一段筚篥与电音碰撞的镜头时,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反响。

颁奖嘉宾是李秉辰导演。他站在麦克风前,目光扫过台下紧张等待的年轻面孔,最后定格在柯瑾和祁望身上。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打破疆界,构建桥梁。”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场馆,“今晚,我们听到了一种勇敢的声音,它或许还不够完美,或许充满争议,但它真诚地尝试连接我们的过去与未来,连接不同的文化与灵魂。”

他顿了顿,打开手中的信封:

“经评审团决议,本届亚洲音乐盛典,‘最佳跨界创新奖’——授予,来自中国的组合,星穹!”

聚光灯瞬间打在柯瑾和祁望身上。

不是最高荣誉的“最佳组合”,而是一个专为他们设立的,肯定其探索精神的奖项。台下掌声雷动,尤其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人,他们的掌声中带着更多的欣赏与尊重。

柯瑾和祁望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与一种更深沉的满足。他们走上台,从李导手中接过那座造型别致的水晶奖杯。

轮到发表获奖感言时,柯瑾上前一步,手指紧紧握着冰凉的奖杯,目光却再次投向后台通道的方向,他知道,母亲一定在看着。

“谢谢大会,谢谢评审团给予的肯定。”他的声音稳定了许多,“这个奖,属于所有敢于打破规则、追寻本心的人。我要感谢我的公司,我的团队……更要感谢,我的搭档,祁望。”

他看向身边的祁望,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最后,”柯瑾的声音微微发颤,却无比清晰,“我想把这首歌,和这个奖,送给我的妈妈。谢谢您……谢谢您终于愿意,听我唱歌。”

他没有说“理解”,也没有说“支持”,只是“听我唱歌”。但这对于一个曾经封闭了听觉的母亲而言,已是跨越鸿沟的第一步。

后台通道里,柯母靠在墙壁上,仰起头,用力眨着眼睛,阻止那即将夺眶而出的温热液体。

庆功宴上,柯瑾和祁望成为了许多国际音乐人好奇和交流的对象。他们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夹杂着手势,兴奋地讨论着音乐的可能性。柯母没有参加喧闹的宴会,她独自回到了酒店房间。

深夜,当柯瑾和祁望带着一身疲惫与兴奋回到酒店时,发现房间门口放着一个保温袋。里面是两碗还温热的醒酒汤,以及一张便签,上面是母亲熟悉的笔迹:

“明天回家,妈给你煲汤。”

没有落款,没有多余的话。柯瑾捧着那张便签,站在酒店的走廊里,久久没有动弹。

祁望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发顶,低声说:“你看,黎明总会来的。”

第二天,送母亲去机场。安检口前,柯母停下脚步,第一次主动看向祁望,语气依旧不算温和,但少了尖锐:“照顾好他。也……照顾好你自己。”

然后,她转身,走进了安检通道,没有再回头。

回程的飞机上,柯瑾靠着舨窗,望着下方越来越小的城市轮廓。祁望握住他的手,指尖在他无名指的戒指上轻轻摩挲。

“回去之后,有什么打算?”柯瑾问。

祁望从随身包里拿出一份皱巴巴的乐谱草稿,上面画满了修改的痕迹,标题处写着两个字:《归途》。

“把我们这段经历,都写进去。”祁望的眼中闪烁着创作的光,“从争议,到坚持,到被看见,再到……和解。”

柯瑾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他知道,他们的音乐,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亚洲舞台只是一个起点,而他们手中的“∞”,还将连接向更广阔的世界。

机舱外,云海之上,晨光正好。

飞机平稳降落在熟悉的城市,窗外是阴沉的冬日天空,但柯瑾的心中却是一片晴空万里。母亲那句“好好唱吧”和机场那句“照顾好他”,如同在他世界里凿开了一扇天窗,透进了前所未有的光亮。

然而,娱乐圈从不因个人心境而改变其运转规则。刚打开手机,海量的信息和未接来电提醒便汹涌而至。王总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兴奋难耐:

“回来了?太好了!知道现在有多少合作找上门吗?国际品牌代言、一线卫视跨年晚会压轴、还有几个海外音乐节的邀请……你们这次可是真正出圈了!”

荣耀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成倍的压力与审视。他们不再是那个需要靠“CP感”博眼球的限定组合,而是被赋予了“华流代表”、“跨界先锋”期待的音乐人。

回到久违的宿舍,两人甚至来不及整理行李,就被堆积如山的工作合约和创意方案淹没。新的舞台要求更高,国际品牌的合作条款更为严苛,所有人都期待着他们复制乃至超越亚洲盛典上的成功。

深夜,祁望推开柯瑾的房门,发现他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屏幕上正是某个国际运动品牌的广告创意脚本,要求他们重现舞台上的“化学反应”,却带着明显的商业算计。

“又在自我消耗?”祁望靠坐在桌沿,递给他一杯温牛奶。

柯瑾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他们想要的,好像还是那个被包装出来的‘星穹’,而不是我们真实的音乐。我感觉……我们刚从一个大舞台下来,就又跳进了一个更大的、无形的笼子。”

祁望沉默地拿起那份脚本,翻看了几页,然后随手丢在一边。

“那就打破它。”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干脆,“我们不需要重复自己。”

他走到角落的钢琴前,掀开琴盖,弹奏出一段与《星穹之下》截然不同的旋律。这次的音符更加内省,带着都市的疏离感和一丝探寻的迷茫。

“听到吗?”祁望停下演奏,看向柯瑾,“这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成功的喧嚣过后,内心的真实回响。我们下一首歌,不该是《星穹之下2.0》,而应该是这个。”

柯瑾怔住了。他听懂了祁望的意思。外界期待着他们高歌猛进,但他们内心更需要的是沉淀与自省。这种“不合时宜”的诚实,恰恰是祁望最珍贵的地方。

“可是王总那边,还有品牌方……”

“交给我。”祁望打断他,眼神笃定,“音乐的方向,必须由我们自己决定。”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另一场无声的战役。祁望以惊人的执着和清晰的逻辑,与公司、品牌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沟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硬对抗,而是学会了用商业语言包装艺术坚持,甚至拿出了更具吸引力的整合营销方案,最终说服了各方,同意他们以“成功后回归本心”为主题,进行新阶段的创作。

创作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理念的共鸣无法消弭具体创作中的摩擦。在对新歌《寻》的编曲处理上,两人产生了分歧。

“我觉得这里应该更克制,用留白来表达。”柯瑾坚持。

“不,这里需要一股力量,一种冲破迷雾的决绝。”祁望反驳。

争论从深夜持续到凌晨,谁也无法说服谁。疲惫和烦躁在空气中蔓延。

“你总是这样,只考虑所谓的‘艺术表达’,根本不考虑听众的感受!”柯瑾一时口不择言。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他看到祁望的眼神瞬间冷了下去,那里面不只是被冒犯,更有一丝……失望。

祁望什么也没说,只是合上钢琴,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冷战开始了。

接下来的两天,宿舍里安静得可怕。两人默契地避开彼此,通过助理传达工作安排。柯瑾心烦意乱,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那恰恰是祁望最介意的、外界曾对他的误解。可他拉不下脸去道歉。

第三天晚上,柯瑾半夜醒来,发现祁望的房间门缝下还透着光,里面隐约传来极其压抑的、修改旋律的钢琴声。他鬼使神差地走到客厅,发现茶几上放着一本摊开的笔记本。

是祁望的创作手札。翻开的那一页,记录着《寻》的创作灵感碎片,旁边还有几行潦草的字:

“他说的对,不能孤芳自赏。

但如何让‘真实’被听见,而不被‘喧嚣’淹没?

或许,答案不在对抗,而在……融合?像那天晚上的筚篥和电子乐。”

最后一行字,让柯瑾的心脏像是被狠狠捏了一下。祁望没有固执己见,他甚至在反思,在尝试寻找两人理念的交集。

就在这时,祁望的房门轻轻打开了。他看到站在客厅的柯瑾,愣了一下,随即移开目光,走向厨房倒水。

“祁望。”柯瑾叫住他。

祁望停住脚步,没有回头。

“对不起。”柯瑾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我不该那样说。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在乎音乐能否打动人心。”

祁望的背影僵硬了片刻,然后缓缓转过身。灯光下,他脸上的疲惫显而易见,但眼神里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些许。

“我也有问题。”他低声说,“我太急于表达,忽略了你的感受。”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对视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和解信号。

柯瑾走过去,拿起那本手札,指着那一行字:“‘融合’,而不是妥协。我们再来试试?”

祁望看着他,终于,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弧度:“好。”

他们重新坐回钢琴前,这一次,不再有固执的坚持,而是真正地倾听彼此。柯瑾的细腻与祁望的锋芒开始真正交融,如同冰与火的共舞,在不断的尝试、否定、再构建中,《寻》的编曲渐渐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质感——既有内省的宁静,也有破茧的力量。

当最终的旋律从钢琴流淌而出时,柯瑾忍不住伸手,紧紧抱住了祁望。

“我们以后……不要再冷战了。”他把脸埋在祁望的肩窝,闷声说。

祁望回抱住他,手臂有力而温暖。

“嗯。”他应了一声,顿了顿,补充道,“下次直接吵完就好。”

柯瑾忍不住笑出了声,抱得更紧了。他明白,前路依然布满挑战,公司、市场、舆论的压力不会消失。但此刻,他无比确信,只要他们在一起,就能找到那条属于“星穹”的、独一无二的道路。

窗外,城市的灯火彻夜不眠,而属于他们的音乐寻旅,才刚刚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