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风波已平,长安的雪会就此停驻,却不知最深的寒意,藏在我最信任的人眼底。
皇宫的庆功宴办得格外热闹。丹陛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案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里晃着微光。陛下坐在主位上,龙颜大悦,目光扫过沈砚之和苏卿辞时,满是赞许:“沈砚之,你查清冤案、守住城门,立下大功,朕封你为大理寺卿,掌管全国刑狱,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苏卿辞,你虽出身突厥,却弃暗投明,手刃敌首救了长安百姓,朕封你为‘长安县主’,赏良田百亩,准你在京中择地建府!”
“谢陛下恩典!”沈砚之和苏卿辞并肩跪下谢恩,衣袖相触的瞬间,苏卿辞悄悄握了握他的手,指尖的温度让他心头安定——他终于能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不用再让她背负“卧底”的骂名。
庆功宴上,大臣们纷纷向沈砚之敬酒。有人夸他断案如神,有人赞他忠勇可嘉,沈砚之一一回敬,目光却总不自觉地落在苏卿辞身上。她穿着陛下赏赐的粉色宫装,发间插着那支修复好的缠枝莲纹银簪,笑眼弯弯的模样,和三年前曲江宴上初见时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萧策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盔甲换成了青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看起来格外爽朗。他笑着将酒杯递到沈砚之面前:“沈兄,苏姑娘,恭喜你们得偿所愿。我敬你们一杯,祝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沈砚之接过酒杯,和他轻轻一碰,酒液溅起细小的水花:“萧兄,这次也多亏了你带援军及时赶到,不然我们恐怕撑不到最后。这份功劳,有你一半。”
“都是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萧策笑了笑,仰头喝尽杯中酒。可他放下酒杯时,目光却在苏卿辞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那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坦荡,反而藏着一丝复杂的阴翳,手指还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轮廓像是半枚令牌。
苏卿辞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攥紧了袖口。她总觉得萧策今天有些不对劲,尤其是他刚才看自己的眼神,像在审视一件猎物,让她想起了林嵩当年的目光。她不动声色地扫过萧策的腰间,突然想起秦楼书房里掉的那半块獬豸令——萧策腰间的轮廓,和那令牌竟有些相似。
“萧兄,你腰间藏的是什么?”苏卿辞故意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试探,“刚才听侍卫说,萧兄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突厥宝物,莫非是藏了什么稀罕物件?”
萧策的手猛地一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恢复自然:“没什么,就是一块普通的玉佩,是家母生前留下的,不值一提。”
沈砚之也看出了端倪。刚才萧策摩挲腰间的动作,和之前李默藏令牌的姿态一模一样,而且他提到“家母”时,眼神闪烁了一下——萧策以前总说,他父母早亡,是被边关将领收养长大,从未提过母亲留下的玉佩。沈砚之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指尖在杯沿轻轻划过,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萧兄,你我从小一起在边关长大,情同手足,还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不如把玉佩拿出来给我们看看,也让我们沾沾你的福气。”
萧策的脸色彻底变了,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刚要找借口推脱,主位上的陛下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好奇:“哦?萧参将还有宝贝藏着?朕也想看看是什么玉佩,能让你这般珍视。”
陛下都开口了,萧策再也无法推脱。他咬了咬牙,手指微微颤抖着解开腰间的玉带,从锦袋里掏出一个东西——那根本不是玉佩,而是半块玄铁獬豸令!令牌边缘的缺角,正好能和苏卿辞之前掉在秦楼的那枚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
“这是……獬豸令?”沈砚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手里的酒杯“咚”地放在案上,“萧兄,这是大理寺评事的专属令牌,怎么会在你手里?而且这令牌……分明是当年我遗失的那枚!”
萧策的笑容彻底消失,眼神变得冰冷,像边关的寒雪:“既然被你们发现了,那我也不装了。没错,这就是你当年遗失的獬豸令,也是突厥安插在边关的信物。李默、林嵩,都是我的棋子。”
“什么?”满朝大臣都惊呆了,有人甚至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沈砚之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上前一步,抓住萧策的胳膊:“萧兄,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爹娘是为了保护边关百姓才死的,你怎么会是突厥的内应?你是不是被人胁迫了?”
“从小一起长大?”萧策冷笑一声,猛地甩开沈砚之的手,声音里满是恨意,“你以为我愿意做内应吗?我爹娘根本不是战死的!当年他们发现了户部私吞粮草的秘密,被林嵩和你爹沈大人联手害死!若不是突厥可汗救了我,我早就死在乱葬岗了!我潜入边关,就是为了替爹娘报仇,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
“你胡说!”沈砚之怒喝,眼眶通红,“我爹是被林嵩陷害的!他当年就是因为查户部粮草案,才被林嵩污蔑通敌,含冤而死!你怎么能把这笔账算在他头上!”
“含冤而死?”萧策笑着说,笑容里满是嘲讽,“我只知道,若不是可汗,我早就成了路边的孤魂野鬼。这次攻城,我本来想借着混乱杀了陛下,却没想到被苏卿辞坏了好事——若不是她杀了可汗,我早就掌控了突厥大军,踏平长安了!”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寒光一闪,朝着主位上的陛下冲去:“陛下!你的死期到了!我要为我爹娘报仇!”
“保护陛下!”沈砚之反应最快,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剑,挡住了萧策的匕首。“当”的一声脆响,火花四溅,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庆功宴上的大臣们乱作一团,侍卫们纷纷冲上来,却因为担心伤到陛下,不敢贸然上前。
萧策毕竟是边关参将,武艺高强,招招狠辣,沈砚之一时竟难以制服他。苏卿辞看着缠斗的两人,突然想起自己袖中还藏着一把短刀——那是她从可汗营帐里缴获的,刀刃淬了剧毒。她毫不犹豫地掏出短刀,趁着萧策全力攻击沈砚之的间隙,从侧面冲了过去,短刀狠狠刺向萧策的后背。
“噗嗤”一声,短刀没入皮肉,萧策惨叫一声,动作瞬间顿住。沈砚之抓住机会,佩剑狠狠刺穿了他的胸口。
萧策倒在地上,嘴里溢着黑血,目光死死盯着沈砚之,笑着说:“你们……别以为赢了……可汗虽死,突厥还有新主……北狄也会帮我……长安……迟早会被踏平……”
话音刚落,萧策的头一歪,彻底没了呼吸。
庆功宴上的混乱终于平息,陛下看着地上的尸体,叹了口气:“没想到萧参将竟是突厥的内应,多亏了沈砚之和苏卿辞,不然朕今天就危险了。”
沈砚之看着萧策的尸体,心里满是复杂。他和萧策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边关骑马射箭,一起在秦楼读书写字,没想到最后会走到这一步。
“陛下,萧策虽然是内应,但他的话也提醒了我们,突厥不会善罢甘休,北狄也可能趁机作乱。”沈砚之开口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臣请求前往边关,整顿防务,防止外敌再次入侵。”
陛下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苏卿辞身上:“苏卿辞熟悉突厥和北狄的情况,就随你一起去吧。你们二人同心协力,定能守住边关。”
“谢陛下!”沈砚之和苏卿辞再次跪下谢恩。
庆功宴结束后,两人并肩走出皇宫。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地上的积雪反射着微光,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砚之,”苏卿辞突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眼神温柔,“萧策的话,你别放在心上。你爹是好人,我们以后会找到证据,还他清白的。”
沈砚之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她的温度:“我知道。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两人手牵手,朝着秦楼的方向走去。他们以为,解决了萧策和林嵩,边关就能安定,却不知道,萧策临死前提到的“北狄”,已经在暗处布下了更大的阴谋。
第二个**oss浮出水面!原来萧将军才是隐藏玩家?可汗的遗言藏着什么秘密?下章揭晓关键线索,蹲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临终言:北狄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