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心游太玄 > 第7章 弈心局

心游太玄 第7章 弈心局

作者:春花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7:08:57 来源:文学城

时值暮春,落英缤纷。云羲自经历“画皮魇”一役,心性愈发沉凝,对“辨气术”与“心斋”的体悟更深一层。行走于市井,他已能自如收束玄瞳之能,非到必要之时,不再轻易动用,以免徒耗心神,亦免过于介入他人因果。然那份洞察之力,已内化为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于无声处感知吉凶,于微末间窥见端倪。

这日,他信步至城北一处颇为雅致的园林“漱石园”。此园虽处闹市,却因设计精巧,引活水入园,堆砌假山,广植翠竹,自成一方清幽天地。园中有一“听梧阁”,乃是城中文人雅士、棋道爱好者时常汇聚之所。

云羲本意是寻一静处,体悟春日生发之气,调和体内因驱邪而略有损耗的清正之力。刚踏入园中,便觉此地气场与别处不同。少了市井的喧嚣燥气,多了几分山水自然的灵秀,更有一种缜密而有序的思维波动,如同无形的蛛网,弥漫在空气之中,尤其以听梧阁方向为最。

他心生好奇,缓步向听梧阁行去。

阁内宽敞,陈设清雅。数张棋枰散布,有对弈者,有观棋者,大多凝神静气,唯有棋子落枰的清脆声响,偶有低语。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临窗一角。

那里,一位身着玄色深衣的青年,正独自一人,面对一张空无一子的棋枰,闭目静坐。他身形挺拔,面容算不得十分英俊,却线条清晰,如斧凿刀刻,眉宇间凝聚着一种沉静的专注。最奇特的是,他周身散发的气息。

在云羲的感知中,此人的气息并非修行者的清灵之气,也非文人的浩然之气,而是一种极度理性、高度凝聚的思维之光。那光芒呈银白之色,冰冷而纯粹,无数细小的、如同算筹符号般的流光在其中生灭、组合、推演,构建出严密而复杂的逻辑结构。这银白思维之光,不仅笼罩他自身,更隐隐与他面前那张空枰,以及这听梧阁的整个空间气场相连,仿佛他本人便是这庞大思维网络的核心处理器。

“此人好强的念力,好精密的推演之能……”云羲心中暗惊。这并非玄门术法,而是将心智磨砺到极致,近乎于“道”的一种体现,与他所修的心斋、辨气之术,路径迥异,却隐隐有殊途同归之妙。

此时,阁中另一位颇负盛名的老棋手,似乎对那玄衣青年的独坐空枰感到不解,上前拱手道:“这位公子,独坐空枰,莫非是在等人对弈?若不嫌弃,老朽愿请教一局。”

玄衣青年缓缓睁开眼。他的眼眸并非漆黑,而是一种极深的褐色,其中仿佛有数据流般的光芒一闪而逝。他并未看那棋枰,只是对老棋手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无澜:“可。请先生执黑,口述落子即可,无需枰棋。”

盲棋?!

阁中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与人对弈盲棋,已是极难,更何况面对一位知名棋手?这不仅需要超凡的记忆力,更需要对棋局有着洞若观火的全局推演能力。

老棋手亦是面露讶色,随即升起几分好胜之心:“既如此,老朽便僭越了。”他清了清嗓子,“星,三三。”

青年闭目,几乎不假思索:“小飞挂角。”

老棋手:“拆二应。”

青年:“尖顶。”

……

棋局伊始,尚是寻常布局。但很快,云羲便看出了门道。那玄衣青年,并非仅仅在记忆落子位置。在他的感知中,随着老棋手每报出一个落点,青年周身那银白色的思维之光便剧烈波动,瞬间在虚空中构建出对应的棋形演变,推演出未来数十手乃至上百手的可能变化。那空无一物的棋枰,在他“眼”中,已然是一幅纵横十九道、黑白交错、杀气弥漫的战场!

而老棋手的气息,则随着棋局的深入,开始出现波动。起初的沉稳自信,渐渐混入了一丝凝重、迟疑,甚至偶有计算失误带来的懊恼之气。他的思维如同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精密运转的齿轮中,步步受制,左支右绌。

反观那玄衣青年,自始至终,气息平稳如古井深潭。那银白色的思维之光如同最冷静的工匠,一丝不苟地构建、修正着心中的棋局模型,不受丝毫情绪干扰。他的应对,往往精准地击打在老棋手布局的薄弱之处,或引导,或压迫,或设下陷阱,将对手一步步引入自己计算好的轨道。

不到中盘,老棋手已是额头见汗,气息紊乱,手中虚握的茶杯微微颤抖。他苦思良久,长叹一声,投子认负:“公子棋力高深,老朽……远远不及。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墨桓。”青年平静回答,依旧闭着眼。

老棋手颓然离去,阁中众人看向墨桓的目光,已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云羲立于人群之外,心中却是波澜起伏。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棋局的胜负,更是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老棋手依赖的是经验、感觉与局部计算,而墨桓,则像是一台拥有绝对理性的“道”之化身,以天地为棋盘,以规则为经纬,进行着纯粹的数学与逻辑的演绎。

就在这时,墨桓忽然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听梧阁,更像是对着云羲的方向:

“空枰依旧,可还有人愿下一局心棋?”

心棋?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云羲却心中一动。他感受到墨桓那银白色的思维之光,如同触须般,似有意似无意地,向着自己所在的方向探来,带着一种审视与邀请的意味。此人,竟能隐约感知到自己的不同?

他沉吟片刻,越众而出,对着墨桓方向拱手一礼:“在下云羲,愿试此局。如何下法,请墨兄示下。”

墨桓终于再次睁开眼,目光落在云羲身上,那深褐色的眸子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极细微的、类似发现有趣课题般的神采。

“心棋者,不执于形,不着于子。”墨桓缓缓道,“你我依旧口述落子,但落子之处,非仅棋盘之位,亦是心念动时,气机流转之机。棋局如镜,可照见彼此心性轨迹,思维脉络。此之谓,弈心。”

云羲瞬间明悟。这已非寻常围棋,而是一场藉由棋局规则进行的、精神层面的交锋与印证!墨桓是要通过这局棋,来“解析”他云羲的思维方式,甚至窥探他修行路径的奥秘。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云羲坦然应战,于墨桓对面蒲团坐下,闭目凝神。他并未展开玄瞳,而是将心斋功夫提起,心神沉入那片虚明朗照的“观照”之境。既然对方以“心”为棋,他便以“静”应之。

“请执黑。”墨桓道。

“星,天元。”云羲落下了第一子。此子居于棋盘正中央,在围棋中并非常见开局,象征着一种混沌初开,包容万象的意境,亦暗合他心斋所求的“虚而待物”。

墨桓沉默一瞬,显然对这手棋的意图进行了飞速推演。“小目,三三。”他落子精准,占据边角实地,是典型的构筑根基,稳扎稳打的思路,与其理性严谨的气息相符。

棋局,在两人的口述中,徐徐展开。

在云羲的“观照”之下,这场对弈呈现出无比奇妙的景象。那虚无的棋盘上,随着每一子的落下,并非只有黑白棋形的想象,更有点点光芒亮起。

墨桓的棋子,落下时便是一点银白色的星光,冰冷、精确,彼此之间由无数细密的、逻辑的丝线连接,迅速构建起一座座结构严谨、攻防一体的“银白堡垒”,如同精密运转的星辰阵列,散发着不容置疑的规则之力。他的棋风,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算路深远,几乎不给任何侥幸的机会。

而云羲的棋子,则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青光,并非固定形态,时而凝聚如星辰(模仿墨桓),时而散漫如云雾(顺应直觉),时而灵动如飞鸟(出其不意)。他的布局,看似松散,不成章法,却暗合自然之理,如云卷云舒,流水无痕。他并不刻意追求杀死对方大龙,而是更注重棋形本身的“气韵”流转,与整体棋局的和谐。他往往能于墨桓计算之外的“无理手”处落子,打乱其精密推演,引导棋局走向一种非逻辑的、充满变数的混沌状态。

这并非计算与计算的对抗,而是理性推演与直觉洞察的碰撞!

墨桓的银白思维网络,不断试图将云羲的青光棋路纳入其计算模型,解析其规律。但云羲的棋,源于心斋的“观照”与辨气术的“直觉”,往往在逻辑的缝隙处落子,如同清风,无迹可寻,却又无处不在。

云羲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墨桓的棋,如同无数道冰冷的逻辑锁链,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试图禁锢他的思维,将他拉入纯粹计算的领域。每一步,他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布满无形荆棘的密林中穿行,稍有不慎,便会心神失守,被对方的理性洪流吞没。

他紧守心镜,映照着对方每一步棋背后蕴含的思维模式、计算偏好、乃至那冰冷理性下隐藏的、一丝对“未知”与“变数”的探究**。他不再仅仅思考如何应对,更在“观”墨桓这个人,观其“心”。

棋至中盘,局面愈发焦灼。墨桓的银白堡垒已占据大片实地,势大力沉;云羲的青光棋路则如春藤绕树,渗透纠缠,虽实地稍逊,却全局厚实,潜力无穷。

关键时刻,墨桓于中腹落下凌厉一“断”,此手如天外飞仙,计算精深,意图一举切断云羲两条大龙的联络,可谓胜负手!

阁中虽无人能见棋形,却仿佛能感受到那瞬间凝滞的空气与无形的杀机。

云羲心神亦是一紧。若依常理计算,此局几乎必败。但他并未慌乱,心神沉入极静,在那“观照”之境中,不再拘泥于局部得失,而是将整个棋局视为一个流动的、气息相关的整体。

他“看”到,墨桓这一“断”,虽然凌厉,但其银白思维网络为了支撑这一手,在另一处边角留下了极其细微的、几乎不可查的逻辑过载的涟漪。那处,正是其精密计算体系的一个“气穴”所在!

福至心灵,云羲并未直接应对那记胜负手,而是口述一子,落向了那处看似无关紧要的边角“气穴”!

“扳,二路。”

此子一出,墨桓周身那始终平稳的银白思维之光,陡然剧烈一颤!如同精密仪器被投入了一粒无法计算的沙砾,整个推演体系出现了刹那的凝滞与混乱!

他沉默了。比之前任何一次思考都久。

阁中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惊心动魄的较量,仿佛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炸响。

良久,墨桓周身的气息缓缓平复,那银白思维之光重新稳定,却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灵动。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依旧平静,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服:

“此子…妙绝。非算力所能及也。”

“我,输了。”

棋局并未终了,但他已认输。因为云羲那一子,并非在棋艺上胜过了他,而是在“道”的层面上,指向了他思维模式的某种极限。那一子,是“直觉”对“纯粹理性”的一次漂亮超越。

云羲也睁开眼,微微一笑,并无得色,只有遇到知己的欣然:“墨兄承让。棋局虽止,心路方启。”

墨桓看着云羲,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里,首次露出了清晰的笑意,如同冰河解冻,春水初生。“云羲兄以心映道,以直觉破樊篱,墨桓受教。”他顿了顿,郑重道,“此局,可为我二人知交之始否?”

“固所愿也!”云羲含笑应道。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场盲棋,于无声处听惊雷,不仅分出了棋局的胜负,更让两位追求不同“道”的年轻人,在精神的最高处产生了共鸣与欣赏。

理性与直觉,并非对立,而是认知世界的双翼。这一局“弈心”,为云羲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看到了“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为他未来融合百家、心游太玄,埋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种子。而知交墨桓,亦将成为他漫长道途中,不可或缺的挚友与同行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