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心弦双奏:情韵幽长 > 第3章 联系方式

心弦双奏:情韵幽长 第3章 联系方式

作者:齐凌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04:48:30 来源:文学城

第3章联系方式

市中医院中医科的诊室里,五月末的阳光已经带着初夏的热烈,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斜泼进来,在浅灰色地砖上织出明亮的光斑。沈望津刚给顾斯年把完脉,指尖还残留着对方腕间温凉的触感——比初诊时暖了些,脉搏也跳得更有力,像细棉线终于绷得紧实,不再是之前那样轻飘飘的,连指尖能触到的脉象起伏,都多了几分沉稳的韵律。

顾斯年坐在对面的布艺椅上,身体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浅灰色POLO衫的袖口依旧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腕骨处淡青色的血管比上次清晰了些,却不显突兀,反倒添了几分鲜活气。他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处方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上“黄芪10g、当归9g”的字迹,纸张边缘被蹭得微微发毛,嘴角却带着浅淡的笑意:“沈医生,听你这么说,我这气血不足的问题,再喝半个月药就能好利索了?”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轻快,不像初诊时那样总裹着层疲惫的沙哑。

“差不多。”沈望津点点头,把竹制脉枕往桌角挪了挪,深棕色的皮质桌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脉枕上绣的淡青色艾草纹样,被光斑映得像是要飘起来。“这次加了黄芪和当归,黄芪补气、当归补血,两者搭着用,补气血的效果会更明显。你坚持喝,下次复诊时脉象应该就能恢复正常了。到时候不用再喝药,平时多注意作息,别熬夜——尤其是别熬到后半夜改教案,就能稳住。”他特意加重了“后半夜改教案”几个字,想起上次顾斯年说“学生论文里的错别字能从天黑改到天亮”,忍不住多叮嘱了一句。

顾斯年闻言,耳尖微微泛红,像是被说中了心事,抬手挠了挠鬓角:“知道了,上次你说熬夜伤气血,我已经把改作业的时间调到下午了,晚上十一点前肯定睡。”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眼里漾开点细碎的光,“对了,你要是周末有空,还是多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阳光能养阳气,对你补气血也有帮助。别总待在家里备课,哪怕每天走半小时也好。”

“我上周六去了城西的湿地公园,沿着湖边走了快一小时。”顾斯年乖乖点头,像个认真听医嘱的学生,把处方单小心翼翼地折成整齐的小方块,放进黑色公文包内侧的拉链袋里——那袋子看着像是特意留出来放重要东西的,里面还露出半张图书馆的借阅卡。“湖边的荷花刚开了几朵,粉白色的花瓣沾着水珠,风一吹,带着点荷叶的清香,觉得整个人都松下来了。”他抬眼看向沈望津,眼神里带着点真诚的笑意,“之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备课、改作业、开教研会,一天忙下来连喝水的空都没有。现在才发现,偶尔停下来歇歇,晚上备课反而更有思路,也不用熬到后半夜了。”

沈望津看着他眼底的光亮,心里像被温水浸过,暖烘烘的。从初诊时眼底的青黑像蒙了层雾,到现在眼尾带着点浅浅的笑纹,眼仁亮得像盛了星光,不过短短半个月,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他想起这半个月里,自己每天下班前都会翻一遍顾斯年的病历本,在“睡眠情况”那栏的空白处画小圆圈——睡得好就画实心圆,睡得差就画空心圆,现在那一页已经画满了大半页实心圆,忍不住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活了三十岁,还是第一次因为一个患者这样心神不宁,连手机里都存了张湿地公园荷花的照片,想着等顾斯年好了,或许能一起去看看。

“那就好,能想通就好。”沈望津笑了笑,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敲,指节因为紧张泛着点白——心里反复琢磨着,这次一定要记得加微信,不能再像上次那样,等对方走到走廊尽头才想起没要联系方式,懊恼得连晚饭都没吃好。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伸手从白大褂左侧的口袋里掏出手机。

手机壳是浅灰色的硅胶款,边角处被磨得有些发白,还是两年前外公去世时,他在医院门口的便利店随便买的——当时心里乱,只觉得这个颜色不扎眼,没想到一用就是两年。沈望津解锁屏幕,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特意把微信通知栏里的工作群消息往上划掉,才点开“我的二维码”页面,手指微微有些发紧,把手机轻轻推到顾斯年面前:“顾先生,你看……我们加个微信吧?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联系。”

顾斯年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惊喜的表情,像孩子看到了想吃的糖,连忙点头:“好啊!我之前还想着,要是能加个微信就好了,又怕你平时接诊忙,打扰你,不好意思开口。”他说着,赶紧从公文包里拿出自己的手机——黑色的外壳上贴了张小小的故宫角楼贴纸,边角也有点磨损,看得出来用了很久。顾斯年指尖有些慌乱地解锁屏幕,手指在屏幕上滑了一下没打开,又重新按了下指纹键,耳根都红了:“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我扫你吧,省得你麻烦。”沈望津赶紧收回手机,心里的石头“咚”地落了地,连语气都轻快了些。他点开“扫一扫”,镜头对着顾斯年的手机屏幕,看着屏幕上跳出“顾斯年”的微信头像——还是那张故宫的红墙黄瓦照片,照片里的阳光和今天诊室里的很像,暖融融的,和第一次在医院预约系统的微信主页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滴”的一声,好友申请发送成功。顾斯年看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点击“通过”,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连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了:“太好了,这下要是有什么问题,就能直接问你了,不用再特意跑一趟医院。”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说,“上次我学生送了我一箱樱桃,又大又甜,我想问问能不能吃,又怕你在接诊,没好意思打电话,只能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幸好说樱桃性平,不影响药效,我才敢吃,一次吃了一小碗,确实甜。”

沈望津听着他的话,心里泛起一阵愧疚——要是上次初诊就加了微信,顾斯年就不用这么麻烦,对着手机查半天资料了。他赶紧说:“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发微信就行,不用客气。不管是饮食禁忌,比如想吃什么不敢吃,还是服药后的反应,比如觉得药太苦想调方子,哪怕是晚上睡不着想问问怎么缓解,都能跟我说,我看到了会尽快回复你。”他特意把“晚上睡不着”也加进去,想起顾斯年初诊时说“整夜睁着眼睛等天亮”,心里还是有点惦记。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顾斯年笑着点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点了点,给沈望津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又发了句“谢谢沈医生”,“先给你发个消息,免得以后聊天记录太多,找不到对话框。”他说着,把手机举起来给沈望津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对话框里,两条消息清晰地躺着,像两颗小小的星星。

沈望津看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消息,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回复了一个“好的,不客气”,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连指尖都带着点暖意。他点开顾斯年的微信主页,仔细看了看——签名还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和他历史老师的身份特别搭;朋友圈没有设置权限,最新一条是上周六发的公园荷花照片,照片里的荷花只开了一半,露出嫩黄色的花蕊,配文是“偶尔放慢脚步,也挺好”,下面有几个学生的评论,有的说“顾老师终于休息了,不容易”,还有的说“荷花好漂亮,顾老师下次带我们去呗”,顾斯年回复的是“等你们期末考好了,就带你们去”。

“对了沈医生,你微信头像里的照片,就是你上次说的云台山吧?”顾斯年突然问,手指指着沈望津的手机屏幕——沈望津的头像是张俯拍的照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长着几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草药,远处是连绵的青山,天空蓝得像洗过一样。“照片里的草地绿油油的,还有你手里拿的草药,是不是就是给我开的远志?我看处方单上有远志,特意记了下样子,好像跟照片里的有点像。”

沈望津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啊,就是云台山。那是去年夏天去的,当时跟我一个学中药的朋友一起去采草药,顺手拍的。”他想起照片里的场景,手里还能想起远志叶子的触感,“上次跟你说,等你吃完这半个月的药,一起去采草药,还算数。”他想起自己提前洗干净的蓝色冲锋衣,还挂在阳台的衣架上,衣服口袋里还放着上次没吃完的薄荷糖,“这周末天气不错,天气预报说晴天,温度也正好,不冷不热,要是你有空,我们可以去一趟——早上八点在医院门口集合,不用太早,路上大概要一个小时,中午还能在山上的农家乐吃顿饭,那边的炖鸡特别香,用的都是山里的散养鸡,炖的时候还会加几片当归,补气血,正好适合你。”

“真的吗?那太好了!”顾斯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孩子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礼物,声音都提高了点,又赶紧压低,怕打扰到隔壁诊室,“我这周末正好没课,也不用备课——上周已经把下周的课都备好,论文也改完了,随时都有空。”他顿了顿,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我对草药一点都不懂,连蒲公英和苦苣菜都分不清,到时候可能要麻烦你多教教我,别嫌我笨。”

“不会的,谁刚开始都不懂。”沈望津笑着摇头,想起小时候的趣事,眼里满是温柔,“我小时候跟外公去采草药,第一次把苦苣菜当成蒲公英,还高兴地摘了一大把,拿给外公看,结果外公笑了我好几天,说我‘把野菜当草药,以后要饿肚子’。”他说着,拿起桌上的笔,在处方单的空白处画了株简单的蒲公英,“你看,蒲公英的叶子边缘是锯齿状的,苦苣菜的叶子更光滑,下次看到就能分清了。”

顾斯年凑过来看了看,认真地点点头,把处方单又拿起来,仔细看了看那幅小画:“记住了,蒲公英叶子有锯齿,苦苣菜没有。”他顿了顿,又说,“到时候我教你认远志、柴胡,还有酸枣仁——酸枣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夏天会开淡绿色的小花,很小,像星星一样,很好认。你要是感兴趣,还能采点回去,晒干了泡水喝,也能安神助眠,比吃药舒服多了。”

“好啊好啊!”顾斯年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期待,像个即将去春游的学生,“我还想看看你外公常去的地方,听听你说小时候采草药的事,感觉特别有意思。”他顿了顿,又开始操心起来,眉头微微皱着,“对了,我要不要带点什么东西?比如水或者零食?山上会不会没有卖的?我听说有的山里小卖部东西很少,要是渴了就麻烦了。”

“不用带太多,山上有小卖部,水和零食都有卖的,价格也不贵,跟山下差不多。”沈望津想了想,又补充道,“你穿双舒服的鞋子就行,山上的路有点陡,有的地方还铺着石板,别穿皮鞋,容易崴脚。”他看着顾斯年脚上的深棕色乐福鞋,鞋面上擦得很亮,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忍不住多提醒了一句,“就像你今天穿的这种鞋子,鞋底有点硬,就不太适合上山,换成运动鞋或者登山鞋最好,鞋底软一点,抓地力也强。”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回去找双运动鞋出来,放在门口,省得到时候忘了。”顾斯年说着,赶紧拿起桌上的公文包,站起身,公文包的带子不小心勾到了桌角的笔筒,里面的几支笔滚了出来,他赶紧弯腰去捡,手忙脚乱的样子有点可爱。“时间不早了,我先去药房抓药,免得等会儿人多要排队——上次我下午来,排了快半小时的队,回去都快六点了。”他把笔递给沈望津,又说,“周末早上八点,医院门口见,我一定准时到,不会迟到的。我闹钟都定好了,定了两个,一个七点,一个七点半,肯定不会忘。”

“好,周末见。”沈望津也站起身,帮他把公文包的带子理好,送顾斯年到诊室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走廊尽头,黑色的公文包在阳光下晃了晃,像一只小尾巴,沈望津才转身走回诊室。他拿起手机,点开和顾斯年的对话框,看着刚才发的“好的,不客气”和对方回复的微笑表情,嘴角忍不住向上弯了弯,连带着诊室里的阳光,都好像更暖了。

他把顾斯年的备注改成“顾教授”,又在后面加了个小小的草药表情,然后反复看了几遍对方的朋友圈,从最新的荷花照片,看到上个月发的学生春游照片——照片里的顾斯年穿着件浅蓝色的衬衫,站在一群学生中间,手里拿着个风筝,笑得特别开心。沈望津把这张照片偷偷保存下来,才小心翼翼地把手机放回口袋。桌上的白瓷茶杯里,温水还冒着淡淡的热气,杯壁上印的“中医院”三个字,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像撒了点碎金。

沈望津坐在椅子上,拿起顾斯年的病历本,翻开到最新一页,看着上面自己写的“脉象有力,节律整齐,气血渐复,睡眠改善,可续服原方半月”,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起初诊时,顾斯年坐在这把椅子上,声音疲惫地说“整夜睡不着,早上起来头沉得像灌了铅,连讲课都没力气”,再对比现在眼里有光、说话轻快的样子,突然觉得,当医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患者慢慢好起来,重新找回生活的活力,就像枯萎的花重新绽放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