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次日例会,戴晓娜向莱恩·卡佩汇报,何屿工作室同意利希斯提出的部分追加拍摄需求。在接下来的一周中,何屿与项英琦参加的所有宣发活动,全程允许利希斯内容制作团队拍摄。在此之后,对方拒绝了活动后的追加三小时主题拍摄,也不同意让何屿参加线上旗舰店直播。戴晓娜想用追加代言费用与大曝光媒介资源争取,对方并不为所动,拒绝得不留余地。
听到这里,伊林小小松了口气。没有全部拒绝,是方华适当给品牌留了面子。同意的只是每场活动的陪同拍摄,对何屿造成的影响不大。
这个结果让法国人非常不满。他仔细询问了整个谈判过程,得知戴晓娜只能与经纪人对话,接触不到何屿本人。法国人大概猜测出,经纪人之所以能不顾何屿女友情面,拒绝利希斯团队的一切额外需求,大概率是与这位高级总监私下通过气。
“没有想到,首发项目艺人合作的最大问题,竟然出现在团队内部。”
在说出这句责备时,莱恩·卡佩声音柔和,表情冷漠。
伊林知道,法国人针对的是自己。
线上会议陷入僵持,最应接话的项目负责人选择沉默。在这一刻,伊林只觉烦躁疲累。她不想再继续了。
法国人亦没有再说太多。对戴晓娜布置系列任务后,他很快下线。
伊林收起电脑,径自回到办公室。
或许下次会议,就会迎来降职通知。叶朗是与莱恩·卡佩直接汇报的,伊林会争取接下来的所有项目由她统筹。戴晓娜则承接大部分创意类工作,做策划,盯执行。如此,两位下属会分摊原本属于她的工作。
在离开之前,伊林会保住叶朗与戴晓娜的升职机会,并对法国人做详尽的团队架构设计汇报。
这样也好。该证明的东西,在《生命漫翼》整个大项目的成功之中,她早已证明。接下来的一切,她选择主动抽离。
*
在做团队架构与人员分配时,伊林心中呈现一个事实。不论是将她视为眼中钉的徐嘉理,还是看似给她机会的莱恩·卡佩,实际上,是同类人。他们不把她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就更不在乎她的生活境遇,人际处境。在他们看来,李伊林是可以被牺牲的。不论是作为“没有资格”进入高级管理层的年轻女性,还是仅作为何屿女友的利益敲门砖,他们都只把她当成一个不必为之考虑的消耗品。
徐嘉理想培养的人是王景星,莱恩·卡佩更对亚太区整个团队都隔着一层。她不曾是,也不会是他们的接班人选。徐嘉理想除掉她,莱恩卡佩想利用她。最坏的状况……法国人会把剔除李伊林之后的代言人团队,“还给”徐嘉理。以这位中国区CMO的做派,这将近20个人,都会被他以各种理由一一除去。
这些同事,都是与她相处超过三年的事业伙伴。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遭受折辱。
李伊林停下手边事,开始重新斟酌与莱恩·卡佩的谈判思路。
叶朗是法国人已经熟悉的员工,戴晓娜则尚未令他印象突出。她会在人员架构邮件中将戴晓娜的过往成绩一一列下,请法国人保留代言人项目的独立成线,与徐嘉理的大市场团队并线共进,以确保代言人矩阵能够以独立、专业且高效的方式覆盖不同产品线。
另外,因艺人声量周期会有即时变化,代言人团队需要与法国总部形成快速汇报与执行模式。若还需汇报给中国区负责人,则到法国决策层又需最起码一周时间。以《风起》爆火为例,一周过去,当时的大热话题早已掉下热搜。加一道中国区决策的项目推进方式不可取。
做完代言人团队作用与职能阐述,绘制好人事大框架,已是近十点。伊林摘下防蓝光眼镜,给干涩的眼睛滴了眼药水。闭上眼睛休息五分钟后,她将文件存储,关上电脑,下班回家。
*
冲好澡、吹了头发,伊林窝在沙发里打开电视。
《风起》接近收尾,何屿饰演的林其卫在经历种种挫折与失败后,终于创业成功。虽然伊林总是迫不得已熬夜追剧,但从整个故事里,她一如既往,看见自己。
一个想法诞生,一种热情就已开始燃烧。而后就是意想不到的难题,挫折,和难辨的人心。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但不同的经历,造就了行事方法的不同。于是热情在不断的分歧、谈判、断裂、走偏中消耗着、磨损着,又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复燃。手持火焰的人,总是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毕竟他们最明白,不论跌入多少坎坷,那个一直在燃烧的梦的内核,从未熄灭。
整部剧集有很鲜明的何屿风格。叙事节奏利落,干净,不同人物的表演层次分明,细腻自然。画面与美学风格还原了90年代独有的浓郁饱满,同时又在情绪上做到细致入微。
虽然给主人公设定了圆满成功的人生结局,但在这其中,又埋藏着一种对失去的淡然。那些最天真的、最热枕的、最理想化的梦,在不断的妥协重来之后,已经变成了融于现实的另一幅模样。如此,成功,又能代表什么呢?
虽然与林其卫相隔时空,伊林却觉得,他懂得自己的一切。看完结局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开始回想。回想在那个远离尘嚣的南方庭院,何屿作为林其卫的缔造者,是怎样细致的观察她,阅读她,理解她,共情她。她甚至有一种感觉,何屿是把一个真实的、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中的李伊林,揉进了名为林其卫的另一幅躯壳。而这种挣扎并不只属于李伊林。何屿读懂了所有像她一样,挣扎在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他看似淡然旁观,实则明晰一切。
*
关掉电视,伊林回到书桌前。她打开文档,根据新的感受重新改写已有剧评。而后她继续写下去。
完成最后一个段落,伊林将文稿存储,合上电脑。
她抬头去看,已近凌晨三点。
精神依旧处于亢奋之中,但明天是工作日,她必须去睡。周末何屿就会回来,她还有两天时间完成剧评。
躺在床上解锁手机,看到方华发来信息,何屿告知她有一些新项目,原本周末的回程需要延后。
得知期待的相见又要延后,心里空落落的。但她很快调整自己。恋人有他的事要忙。
伊林回复经纪人知道了,再去打开与恋人的对话框,对方并无新消息发来。
抱着枕头想了想,伊林起身再度打开电脑,对着文档字数拍了照片。
「有关《风起》,我有很多话要说。周末修改好发你。等你回来。」
已经太晚,恋人不会回复。伊林只想让他知道,她实时追完了大结局,有好多感受想要告诉他。
躺入床铺,依旧心绪难平,只能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入睡。睡梦中,又在断断续续见到林其卫,好像他是真实出现在伊林生活中的另一个人。看见他,就像看见自己。不论内心如何炙热,构建的未来是如何理想,最终成真的,永远不会是最初的梦。年岁渐长,越会明白,愿望总是会实现的,只要你足够现实,足够成熟,足够老练的把一切理想削去棱角,让满身伤口的自我,磨成一颗大小刚好、严丝合缝,高效有用的螺丝钉。
醒来时,伊林的眼眶是湿的。表铃尚未响起,时钟指向晨间6点。她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
拉开窗帘,是7月毒辣而明亮的盛夏阳光。
对于失眠之人来说,它更像一种诅咒。
*
像被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般完成早间程序,李伊林在9点半准时到达办公室。睡眠的严重不足,让她的一整天都有些混沌。好在上市项目已经进入尾声,代言人团队更多进入复盘阶段。
今日例会重点在于销售数据,因《风起》最热的首播期已经结束,传播象限暂无新增动作。
伊林打开已存储但尚未发送的人事架构文件,继续完善每一位组员的定位与职责。莱恩·卡佩对她的降职令随时可能发出,她要为团队做好万全准备。
*
忙到下午,叶朗来提醒她去大会议室参加每日例会。伊林去卫生间用冷水扑了把脸,让自己的精神看起来好一些。
连上会议软件,在屏幕中看到中法团队的脸,伊林让自己露出职业微笑。
与前几日的低气压不同,莱恩·卡佩看起来心情很好。听完团队的整体汇报之后,他特地点出李伊林的名字,宣布接下来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中国区代言人团队。
项目负责人凝神去听。近期并无重磅新品,代言人矩阵也尚在评估。正在猜测未来工作内容的李伊林,却在扬声器中再次听到何屿的名字。
“一个好消息是,我们说服了罗贝托·索伦蒂诺来到北京,为何屿拍摄一部以利希斯品牌中国历史为基底的纪录短片。脚本已由法国团队连同Mike团队打磨好,需要何屿做的更多是一些探访和对谈的拍摄工作。何屿方已通过索伦蒂诺方取得联系,艺人本人非常乐意合作。”
“这部纪录片拍摄周期为三周。因企划案由Mike团队提出,拍摄执行交给产品营销团队来做。Eline团队只负责整体宣发。”
这条信息,让伊林的意识陷入空白。那个连方华都不知情的项目,竟然又是来自利希斯的商业合作。在此之前,伊林想方设法保障整个项目与何屿本身的气质相符合,并让产品与代言人通过文化活动做强联结,以增强品牌文化ICON的所有努力,都会被这项追加的纯商业纪录片破坏殆尽。
法国人在打什么主意,伊林心里自然清楚。他就是要趁热充分利用何屿为利希斯带销量。艺术与商业的相互平衡、文化与品牌的互相成就,并不是他在中国区想要达成的事。对傲慢的法国人来说,这是法国总部要做的事。中国区需要确保的重点是销量。
会议结尾,莱恩·卡佩宣布代言人团队将会独立成线,由李伊林带领,直接汇报给法国总部CMO。团队与职级的整体调整将在本次纪录片项目完成后宣布。
布置完任务,屏幕中的莱恩·卡佩面露微笑。
“感谢Eline带领团队交出一份非常漂亮的首发项目成绩单。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期待第三季度代言人团队交出更震撼人心的项目企划。”
说完职场套话,法国人结束会议。屏幕中人像消失,变为一片空白。
*
不同于伊林的心绪复杂,大老板的肯定让团队所有人心情变好。叶朗已经开始提议周五晚上集体聚餐。唯有李伊林面无表情,情绪明显不高。
在团队热情满满的讨论聚餐地点时,她沉默起身,独自回到办公室。
坐在办公桌前,伊林放下电脑,看向窗外忽明忽暗的高楼灯光。她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如此进展,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怎能对徐嘉理团队毫无防备,更不明白何屿为什么要透支自己,任法国人摆布。
李伊林选择直接给何屿打电话。她有一种无力又愤怒的迫切,必须马上化解。
忙音许久,对方并无接通。
没有及时回应的静默像一堵正在萎缩的墙,层层叠叠,包裹着她的不解与无力,压迫着她无从化解的情绪。伊林忍耐不住,直接把消息发过去。「为什么要接下多余的品牌项目?你需要休息!」
发送成功之后,她握着手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十几分钟过去,依然等不到何屿回复。
她决定给方华打电话。
*
“伊林,怎么了?”经纪人很快接通。
“何屿在你身边吗?”
“……不在。他在与索伦蒂诺团队开线上会。”
“这个项目我完全不知情,为什么何屿会答应?”
“别说你了,我也是被他通知的。是索伦蒂诺团队直接联系到他,他没有拒绝。”
“……为什么不拒绝?他需要休息!”
“……伊林,你冷静一些。之前我就告知过你,只要是有关你的事,他都不会拒绝。好在……他的失眠症已经解决了,这个工作也不是太难。事已至此,只能给他时间,让他完成他决定去做的事。”
伊林难掩内心愤怒。她愤怒于法国人的傲慢,愤怒于徐嘉理的狡猾,更愤怒于自己的无知无能。失眠与坏情绪让她的心跳加速,双眼发痛。她不知道该回答方华什么。
“……有工作电话打进来,我要接听一下。伊林,不要冲动,有什么想说的话,发信息给我,好吗?”
是了。就算给方华打电话,就算对她发泄自己所有的坏情绪,也没有任何实质作用。现在的李伊林,对远在北京的何屿,无能为力。
“……好。你去忙。”
不再占用方华时间,伊林利索挂了电话。思索片刻,她打开机票软件。
她决定去看望何屿,当面告知他自己在利希斯的目标已完成。接下来的一切商业合作,都请他不要去做。
何屿有属于他的节奏,他的坚持,他的世界。他不应被李伊林带来的混沌吞噬。
她要将他从自己亲手编织的牢笼中救出来。